很多人都把國家分成大國和小國,但是在一個社會基本秩序得以構建的世界裡,大國和小國之間的差距,在政治問題上,並沒有那麼麼明顯,大國確實可以有很多的撲克牌可以打,但是小國也並不意味著只能忍氣吞聲,尤其是個小國在與自己接壤的大國之間的各種利益糾紛,矛盾分歧之中,小國總是害怕大國侵佔自己的利益,這種利益的侵佔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在正常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積累的,甚至有可能是大國為了打開市場而善意的將小國接納進來,本質是想要共同發展,但是由於你家大業大,也會導致小國的資源流失,這必然會導致弱小國家的反抗,而弱小國家反抗最直接,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與遠方的大國強國搞一個聯合。
這可以說的上是人類政治史的慣例,不論俄羅斯蘇聯也好,還是中國日本也好,或者是美國也好,周邊的國家,其實都對你抱有一種警惕,就好像在地鐵上,一個大塊頭肌肉的國際搏擊冠軍和一個文弱的書生,即便冠軍並沒有任何圖謀,只是想坐在那裡,但是文弱書生的地方也會被擠壓的不像樣子,對於文書生而言,他也知道大塊頭並不是刻意的要給自己難堪,但是心中的一種牴觸情緒是一定存在的。
很多人都把小國的遠交近攻,理解為弱國領導人的一種野心和不安分,但其實這種野心和不安分都是來源於他對於自己國家受到阻礙的認知,其實美國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對盟友進行援助,通過國家援助的形式,將不經意間小國流失的資源再以部分回報的形式填補給這些國家,從而維護美國霸權,而且這種做法並不是美國發明的。
早在遙遠的波斯帝國以及我們的秦漢帝國時期就已經出現,這種做法並且十分常規,這也是霸權主義國家為什麼要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維護社會秩序的原因以及代價?但是弱小的國家在每一個歷史的關鍵時刻都是牆頭草隨風倒,一旦有更強大的國家,一旦有給小國更加優惠待遇的國家,那麼他們是絲毫不會懷疑,並且限制自己投入新陣營的決心。
當然,對俄羅斯來講,也出現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在蘇聯時期,整個政體對於周邊的國家吸血程度太深,並且不斷壓制當地的民主改革和經濟改革,尤其是經濟改革,從而導致蘇聯解體以後,很多國家都無法正常生存,只能加速抱大腿,並且進入國際市場以後才知道過去的自己被玩的有多慘?對於蘇聯的繼承者就更加怨恨,而俄羅斯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戰略利益,在無法結成真正獨立國協的情況之下,必然要取一些,在周邊小國看來十分強硬的手段,這更招致了更多國家的牴觸情緒。
但是如果講和平崛起,和平發展又談何容易?所謂的和平,無非就是在政治外交和軍事上,不用強力手段壓迫周邊國家而已,但是在經濟和文文化上,你一家獨大,也會損害這些小國的發展利益,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文化雖然體量不足,但是他們也絕不可能否認自己甘心屈居於人下,或者自己被你同化,尤其是在民族國家時代來臨以後,這種心情就更為迫切。
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塑造民族自尊心,必然以自身的文化和經濟發展為主,而不可能像曾經的朝貢體系一樣,成為一個碩大體系的附屬品,這必然會導致大國周邊的小國,對於大國的一舉一動,更加敏感,而海外大國為了增強自己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加強自己的戰略部署和戰略意圖,必然會向這些國家伸出橄欖枝,而且海外大國的各種能力和幫助,甚至包括援助,對小國而言,是樂見其成的。小國並不會完全站在某一個國家的對立面,但是自然有個先後區分,也會在不同的領域與不同的大國展開合作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