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籃球明星科比·布萊恩特有一句非常出名的勵志名言:「所有負面的東西——壓力,挑戰,都是在給我奮起的機會」。
人生就是如此,有希望和勤勞相互作伴,做事業才能如虎添翼。如果沒有風浪,輪船如何揚帆起航?沒有一路上的荊棘,哪裡會有不屈不撓的開拓者?人生最大的挑戰就是戰勝自己!
回歸塗料行業,所以的事業都是幹出來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和金融危機對經濟實體的深度蔓延,使中國塗料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1年馬上到來,塗料行業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面對百年一遇的危機,塗料行業能否走出低谷?
環保高壓已成為新時期的新常態,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於汙染問題的愈發重視,「停工限產令」、「禁油令」、「禁塑令」以及限號出行措施陸續出臺,尤其是對於排放超標的重度汙染企業進行嚴管、嚴控,一旦違規排放,必將給予嚴懲!不可否認,「高壓態勢」是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但「全面禁油」、「全面禁塑」等等類似的「一刀切」做法已經對一部分塗料廠家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權衡環保與經濟發展,是如今塗料行業所面臨的當務之急。
從時間上看,今天絕大多數人對於環保的要求要高於古人,而從空間上看,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和經濟體的環保標準會高於發展中國家和地區。
在「危」中找「機」
當前,我國塗料企業有兩件事需要關注。一是加強品牌建設,開發特色產品。中國塗料產量佔世界產量的60%以上,但市場佔有率不足35%,相當數量都是貼牌銷售,只有中國製造,沒有中國品牌。由於品牌的缺失,中國是染料生產大國而不是強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購買力下降,收入的減少對價格便宜的商品需求增加。所以危機期間,中低端產品的需求可能更穩定。價格便宜的中國塗料品牌推向市場會更容易被接受和認知。與此同時,我們也可抄底收購國際品牌,以入股或控股的方式擁有中國品牌自己的話語權、定價權。
對於中國塗料行業來說,「雙循環」不僅是中國市場與歐美市場之間的經濟循環,還包括與亞太市場之間的經濟循環。相對於歐美市場,中國塗料品牌更容易走進亞太市場。一是亞太地區形成了自由貿易區,貿易基礎相對夯實。如果貿易壁壘進一步降低,亞太地區必將成為中國塗料的市場。二是審美原因。相較於歐美地區,亞太地區與我國有著相近的傳統與審美,更容易接受中國塗料。
國外疫情正式高峰期,並且各國之間還會相互影響,中國塗料企業不要浪費這個時代,應該修好「內功」,另外,還要有接納的心態,不管發生什麼黑天鵝事件,都能從容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