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的獨白:抑鬱了,該怎麼辦

2021-02-23 張德芬空間


昨天一個朋友跑來問我,談了一個有抑鬱症的女朋友,該怎麼辦?

 

他跟女朋友在一起一年了,最近卻發現她的行為越來越怪,總是為了一丁點的小事就大發脾氣。

有時候笑著笑著,突然就哭了起來。有時候晚上會突然坐起來,就靜靜的在那坐著一動不動,一直到天亮。

 

他覺得自己都快抑鬱了,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讓她感覺好一點。

 

他看到有人說,當女朋友抑鬱的時候,就要靜靜地陪著她,支持她,給她溫暖和擁抱。可當他真這麼做的時候,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當他安靜地呆在她身邊陪著,她會無緣無故地哭起來;當他手足無措,想抱抱她的時候,她又突然爆發,狠狠地推開他,讓他不要靠近。

 

抑鬱症折磨的不僅僅患者本人,還有那些愛著她的人。

 

- 01 -

如果你身邊有患有抑鬱症的朋友或者親人,下面這段抑鬱症患者的獨白也許可以讓你更加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

 

當我的抑鬱症發作時,我有如下的狀態,請朋友們理解。我感激我愛的家人朋友們為我做的一切,很遺憾,我無法總是把這感激掛在嘴邊。

 

我謝謝你能盡力趕到我家來,但來之前一定要告訴我,因為你不請自來會讓我覺得很緊張,會讓我羞愧我居然沒有關心自己,關心周圍的人。

如果你要來,請先提醒我。如果我看起來心煩意亂,那是因為我的頭腦中一片嘈雜。

 

如果可以,約我出去的話請單獨約,因為人太多會讓我覺得緊張。

 

我可以跟你一起看電影或電視,但時間不要太長,內容不要深奧難懂,因為我的注意力不會太過集中。

 

跟我制訂計劃不要訂太重要的人生規劃,而是計劃像一起去散步、野餐、去海邊這樣的小事情。

 

我心情抑鬱的時候,未來就是一片虛無;我能夠填補的空白越多,我就覺得越有希望。

你誇我的時候,我可能在揉眼睛,可能沒有仔細去聽,但我內心裡是感激你的。

 

我可能不想說話,可能會覺得嘴裡像有一大團花生醬一樣,所以,如果我不怎麼說話,或者我說得不清不楚的時候,不要擔心我。

- 02 -

如果當你的朋友或者親人跟你訴說他們的心理疾病,而你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時候,你要記住:

 

你的最終目標,不是要改變他們,即便你無法讓他們開心,那也不是你的問題。你要做的就是傾聽

 

你看到他們微笑,這並不代表著他們過得不錯。記住,人是優秀的演員,我們總會選擇該以怎樣的表情示人。

 

如果別人沒回覆你的信息,或者你問他們是否還好時別人猶豫了,不要認為他們是在生你的氣。

通常,他們只是覺得自己不值得你的問候,所以他們無視了你的消息,不要輕易放棄。

如果你感到難受或擔心,請告訴他們,你不要沮喪,不要玩消失。

 

一定要要記得,當你的朋友向你傾訴問題時,他們其實是在盡全力面對,即便你可能會覺得他們其實沒付出多少努力,但他們確實努力了。

 

讓他們知道,你關心他們,但不要憐憫他們,不要把他們當成無可救藥的人。

 

不要說「只要過去了就好」或者「天啊,快點兒振作起來」這些話,這些話是沒效果的。這些話用來鼓勵病人可能有用,但跟朋友說不行。

- 03 -

 

如果,你的朋友就是你,或者你覺得自己就有抑鬱症的傾向,那你需要了解一下這幾點:

 

可能你很難向別人傾訴你的心理問題,跟人說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雖然說了很多,但對方可能抓不到重點。

但是,不要覺得是自己沒有表述清楚,不要忙著羞愧,先把這些都記下來。說自己的心理問題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因為沒有人能看懂你的內心,你必須主動把你的心聲告訴他們。而且跟人交談是讓人了解你痛苦的最快捷的方式。向人求助很重要,你可能因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跟人交談,就像給氣球放氣一樣,讓你心中的鬱結之氣慢慢地排解掉。

- 04 -

 

為什麼說出感受那麼重要? 

 

因為這是你最需要的。人性本善,願意彼此幫助,只是人們總是不知道該如何彼此幫助。

當別人向我求助時,我會覺得自己還有價值,覺得別人尊重我,而我也必須尊重他人,不能把別人當成累贅。

 

你需要朋友的支持。不要讓自己為難。

 

你需要讓朋友知道,有時候你會覺得看到的東西像虛幻的,你像生活在一口深井裡。記住,無論你表現出了什麼症狀,都是暫時性的,這些症狀並不是你故意做出來的。

 

而且,當你的朋友都了解你時,他們更有可能在你情緒發作時,照顧好你,幫助你更好地走出來。

只有經受住了脆弱,才能變得更加堅強。

 

所以,請記住,有時候生活是很艱難的,但只要你繼續前行,就像你輕鬆地看完這篇文章一樣,你也能輕鬆地越過那些艱難險阻。

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end-

| 以上觀點均出自《當你悲傷時請記住》,作者瑪吉·凡·艾克,BBC著名心理專欄編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寫給全世界讀者十二堂情緒自修課。本書已上市,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購買頁面。

- 評論有禮 -


評論點讚最高的前 5 位將獲贈

《當你悲傷時請記住》一本

獲獎者會收到平臺回復

活動截止時間:5月13日12:00

相關焦點

  • 一名抑鬱症患者的獨白
    當你感到抑鬱時,整個世界都是黑白的、灰濛濛的一片,什麼也看不清。你會覺得沒有動力,沒有快樂,甚至沒有悲傷——有時候,我真希望自己能哭出來,因為那樣會感覺好很多。時間變得異常緊湊,每一秒都塞滿了麻木感,塵埃停滯在空中,耳朵裡發出「嗡嗡」的聲響。你的時間被無限地延長、變慢。你坐在椅子上發呆、思考著怎麼辦。
  • 你真的懂抑鬱症患者嗎?抑鬱症的內心獨白!
    你有沒有在意過在開玩笑說自己抑鬱的時候旁人對你的態度:「哈哈哈怎麼可能啊,你要是抑鬱,全天下都沒有正常人了!」就是旁人對你的這種無所謂態度,總會讓你多想:「我是不是真的這麼不重要?」每一個抑鬱症患者其實都非常善良,她們感性,常常懷念過去思考未來,他們腦子裡都是別人的話語,或開心,但更多的只有刺人的話。你真的懂抑鬱症患者嗎?①她們會無限放大你不好的旁白,哪怕只是無意間的一句話,也能讓她們在黑夜裡自我反思抱頭痛哭。
  • 抑鬱症患者的苦有誰憐,記錄幾個抑鬱症患者的心裡獨白
    #重度抑鬱症患者#最近老是被「抑鬱症」這三個字弄得睡不著覺,感覺自己都快抑鬱了,所以今天分享幾個抑鬱症患者病例。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希望這個世界對待他們寬容一點,報以微笑。故事1:一個91年的男孩,從小性格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學習也可以。
  • 抑鬱症患者為何不願就醫,怎麼辦?就醫了不肯吃藥,又該怎麼辦?
    文/成林有些患者為何不願意就醫過去幾十年來,抑鬱症的治療已有相當的進步,患者就醫的情況也日漸普及。不過,根據抑鬱症人口的比例來估計,還是有許多潛在的抑鬱症患者,並沒有得到及時適當的診斷和治療。首先有許多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罹患抑鬱症,卻因身體不舒服,不斷在醫院的各科之間來回求診。其中,能夠被發現而轉診到精神科來的人數很少,大部分的患者都一直忙著處理身體的毛病,卻不知真正的根源是抑鬱症所引起的。其次,就算被診斷出罹患抑鬱症,也不保證就會接受完整的療程。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失眠者佔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人失眠只是身體內分泌失調的一種表現。並非所有的失眠都會得抑鬱症,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會有失眠的表現。失眠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軀體表現特徵之一,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抑鬱症狀呢?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我們可以吃藥甚至住院治療,但一定要明白自己只是暫時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痛苦,這些東西總有一天肯定可以過去的,所以不把抑鬱症當疾病來看待也是更好的可以接受抑鬱的一種態度。學會和抑鬱症共存抑鬱症很難受,所以患上抑鬱後第一反應就是怎麼能消除它。
  • 《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抑鬱研究所
    3.患者首次確診年紀是?72%的患者確診年齡在 25 歲之前,在此次調查中,大部分人的初次確診時間集中在中學、大學和工作階段,即青春期開始後出現抑鬱情況,這個現象可能體現出當前抑鬱症有著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
  • 一位抑鬱親歷者的「控訴」:沒有人理解,是對抑鬱症患者最大的殘忍。
    與其說這是一篇呼籲大眾理解抑鬱症患者的文章,不如說它是一篇「控訴」,因為,我相信只有親身經歷過這種不公平待遇的人,才能寫下這樣的心聲。 通過文章的描述,我可以想像,她在身患抑鬱後,除了要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還要面對來自外界的種種不理解、指責,甚至是冷嘲熱諷。「你開心一點就好了啊!」、「你這樣讓愛你的人怎麼辦?」....
  • 抑鬱症,不是每一個抑鬱症都有原因,70%的抑鬱患者都能好轉
    患抑鬱症的病人70%以上都有自殺行為或想法,而且有三大徵兆。留意你身邊的人,不要等悲劇發生後才追悔莫及!抑鬱就像黑洞,一不留神就會把自己吸進去。這是許多抑鬱症患者的切身感受。抑鬱症就是一場「心靈感冒」,不僅會讓人心情低落,還會與身體疾病伴發,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家人該怎樣陪伴抑鬱症患者?
    當發現親人患上了抑鬱症,該如何是好呢?身為家屬,陪伴抑鬱症患者度過抑鬱時期一定是非常不簡單的經歷。因為雙方都需要耐心跟勇氣。
  • 抑鬱症測試題,25分以上是重度抑鬱症,看你抑鬱的程度有多深!
    抑鬱真讓人擔憂,不僅自己承受抑鬱的折磨,還讓家人擔心。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並沒有完全了解抑鬱,甚至覺得抑鬱的人無非就是過於矯情罷了。其實並不是的,這種想法只會讓抑鬱症患者更加不被理解。如果你不信,不妨跟著39健康網小九好好了解一下抑鬱。 抑鬱≠情緒低落! 很多人對抑鬱的理解就是情緒低落,不會給人造成健康危害,也許過一會就好了。但是,抑鬱真得不等同於情緒低落!
  • 抑鬱症患者最怕什麼?如何發現身邊的朋友是否抑鬱?
    抑鬱症患者最怕什麼?①自己把心事說出來後沒有人安慰,得到的卻是不相信的諷刺。你有沒有試過將自己的心事和盤託出,向別人傾訴,你朋友給你的卻是「哈哈哈怎麼可能啊?」,是的,一副嬉笑面孔還坦然自若。你有沒有試過向自己最信任的人說自己抑鬱症,得到的卻是他的不理解?你可能在朋友圈有很多黑暗的暗示,可能發朋友圈僅他可見,可是他卻絲毫不關心你。
  • 輕度抑鬱,我們該怎麼辦?
    隨著學習競爭,社會就業和周圍人對待的方式等競爭壓力逐漸增大,輕度抑鬱的群眾越來越多,小於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輕度抑鬱症。開始關注抑鬱症是因為許多娛樂圈的明星都因為抑鬱症而去世了,這讓很多人都開始關注抑鬱症。但是輕度抑鬱症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過呢?
  • 親友抑鬱了,我該怎麼辦?
    作者:五花肉來源:壹心理學院Pro(ID:yixinlicia)抑鬱症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疾病,且具有自殺、自殘的風險。因此,當你身邊出現了隱藏的抑鬱症患者,你要考慮是不是應該讓他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那我們除了送患者就醫,就只能在一邊干著急,等著患者自己加油嗎?親友能做的當然不僅如此。在對抑鬱症患者觀察中發現,接受心理幹預的抑鬱症患者比一般護理的患者,焦慮和抑鬱的情況有明顯的改善。抑鬱症患者會表現出心境低落、自罪自責、焦慮煩躁、內感性不適、自殺想法、意志消沉等等,當這些情況發生,而醫生和諮詢師不能24小時出現在你面前。
  • 新方法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新方法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3 10:23:02 美國史丹福大學Amit Etkin及其團隊發現腦電圖可預測重度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反應。
  • 感到抑鬱怎麼辦?
    抑鬱情緒是抑鬱症嗎?抑鬱情緒是一種正常情緒。當沒辦法積極面對時,或長期處於抑鬱情緒下,或情緒遭到指責時,就可能出現抑鬱症。在轉化過程中,提倡積極面對、坦然接受、合理表達抑鬱情緒,而抑鬱症需要找專業人員嚴謹診斷、規範治療。
  • 家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重溫《丈夫得了抑鬱症》
    然而,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卻常常不知所措。如果家人、愛人、朋友……那些我們最愛的人得了抑鬱症,站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在一部名為《丈夫得了抑鬱症》的電影中,或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抑鬱是「心靈的感冒」被痛苦折磨的丈夫去了醫院,被診斷患上了抑鬱症,醫生說,抑鬱症是「心靈的感冒」。
  • 馬思純為證明演技,挑戰出演抑鬱症患者,評論褒貶不一!
    演員馬思純,自出道以來,演技和身材一樣,忽高忽低,忽胖忽瘦,一直備受質疑,近日,馬思純在《最美表演》舞臺上出演短片《救》挑戰全程零臺詞演抑鬱症!黑色鏡頭代表內心獨白,彩色鏡頭代表現實世界。對此表演,網友評論褒貶不一:「為馬思純的表演感動,馬思純把抑鬱症患者那種內心的孤獨、掙扎和絕望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好尬啊,沒有這個標題誰知道演的什麼」「說真的,我覺得這段表情和情緒是可以的,但真正的抑鬱症不是這樣,抑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大部分時間沒有表情,沒有情緒波動,對一切都很漠然,可能偶爾會哭,但大多數時候都很木然。
  • 抑鬱症患者「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男友稱登機時被問「為什麼會抑鬱」
    於海稱,工作人員在詢問過程中,多次對畢敏使用「怎麼證明自己抑鬱」、「為什麼會抑鬱」等話語,因迫近登機時間,畢敏說話開始急躁並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