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訪談|舉全縣之力迎接「高鐵時代」
騙子又出全新作案手法!讓每個定南人知道!
女兒洗澡一直不出來,母親跑進來...嚇死人了!
定南客家燙皮是因唐、宋時期,南徙定南的客家先祖發現此地四季潮溼多雨,易傷風感冒,在當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他們通常以喝些酸辣薑湯治疾病,而長年累月吃酸性食品又引起了酸性胃痛,因此,勤勞智慧的客家人經常吃用「大米」加鹼性灰水製作而成的鹼性「定南客家燙皮」,解決了他們腸胃酸鹼平衡的問題,達到了預防、治療疾病目的,而具有其食療醫藥科學價值。
定南客家燙皮製作可簡單分為8個步驟。即:(1)取灰、(2)灰水、(3)浸米、(4)粘米摻灰水、(5)磨漿、(6)蒸製燙皮、(7)曬燙皮、(8)食用燙皮。(繆軍 攝)
定南燙皮製作步驟詳解
1、取灰:一般到了毎年的初冬季節,當地客家人就會上山選取本地生長的一種名為「黃板柴」的灌木,將此灌木砍伐後,馬上將「黃板柴」燒成炭灰,用水將火堆完全澆滅後,用容器將炭灰裝回家(這樣就比將剛砍下的「黃板柴」挑回家再燒灰既省時又省力),以備製作客家燙皮時瀝灰水之用;
2、灰水:準備一竹編厚實的簸箕,蓋上兩層紗布,將「黃板柴」炭灰放入其中,然後把開水一勺一勺地淋入炭灰中,讓其炭灰水不斷瀝入簸箕下面的容器當中,讓其沉澱2小時後,再倒入另一容器,捨棄殘渣,便獲得黃色透明的鹼性灰水。(鹼性灰水的主要成份為: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鈉、硫酸鎂等物質,這此物質是人體得疾病時所需要的電解質。而當年南徙定南的客家先祖發現這裡四季潮溼多雨,易傷風感冒,在當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通常喝些酸辣薑湯以治疾病,而長年吃酸性食品又引起了酸性胃痛,因此,經常吃用「大米」加鹼性灰水製作而成的鹼性「定南客家燙皮」,解決了定南客家人腸胃酸鹼平衡的問題,達到了預防、治療疾病目的。其實這些治療效果完全要歸公於鹼性灰水的藥用物質所為)。
3、浸米:通常在每年的秋後或初冬季節,定南客家人在全年農忙之後才有大量的閒暇時間製作客家燙皮(據民間有說,此時做出來的燙皮也最利於長時間保存。)。取材要選取當年產、無汙染、特別是無農藥的粘米,最好以晩稻粘米最佳。一般取米100或200斤,放入幾個木桶中,再往木桶中注入清水,使清水高出桶中大米約兩個指節,目的是使大米在木桶中浸泡8—10小時後米質更鬆軟,更易於磨漿,另外,也能去除一些大米中的汙染、農藥殘畄物,使做出的食品更具綠色環保價值。之後,多次用清水將粘米洗淨、瀝乾。
4、粘米摻灰水:將洗淨、瀝乾的粘米倒入木桶中, 再把準備好的黃色透明的鹼性灰水倒入木桶, 使灰水數量高出桶中大米約10釐米深度,並在桶中稍作攪和, 使之均勻,便可磨漿。
5、磨漿:根據需要, (1)如需要黃色的燙皮:就在摻灰水的粘米桶裡加入槐花,磨成的米漿則變成黃色,製作出來的燙皮為黃色燙皮;(2)如需要綠色的燙皮:就在摻灰水的粘米桶裡加入韭菜(加韭菜的燙皮食用之後,可滋陰壯陽。)、芹菜(加芹菜的燙皮食用之後,可降血壓、降血脂、清腸胃等。)、青菜(加青菜的燙皮食用之後,可減肥、瘦身。),磨成的米漿則變成綠色,製作出來的燙皮為黃色燙皮;(3)還可在磨漿之前根據需要添加上辣椒、蒜仁、八角等佐料。(4)在磨漿推磨時應不急不慢,添料入磨時要米帶灰水一勺一勺入料,並適量添加少許清水,以促進米粒進入磨槽,這樣磨出來的米漿才粗細均勻,濃淡適中。
6、蒸製燙皮:(1)首先準備好兩種顏色:一種是洋紅色(可食用色),一種是綠色的韭菜汁,用容器裝好,然後在各容器裡放上一小桍松樹枝或杉樹枝,待燙皮蒸製好後,用松樹枝或杉樹枝將顏色沾上灑在燙皮上,作為五彩豔麗燙皮的彩色汁。(2)在燒沸清水的大鍋中部放入一個平放木架,然後把兩勺米漿倒入用竹篾特製的蒸燙皮專用的簸箕之中,並手端起簸箕上下、左右慢慢傾斜,使簸箕內的米漿薄薄地、均勻地鋪在簸箕上,之後,把該裝有米漿的簸箕放入鍋中木架上,蓋緊鍋蓋,用大火蒸約2分鐘,當簸箕內米漿鼓起氣泡時,說明燙皮已蒸熟,便可端上,然後用松樹枝或杉樹枝沾上的紅、綠兩種顏色灑在燙皮上,再用手把簸箕上的燙皮揭起,平鋪在乾淨的竹篾制或杉木製作的平板上,如此重複將一塊塊的燙皮疊在一起,形成厚厚的一疊,待基本涼卻後,曬燙皮時統一用刀將其切成所需要的形狀。(3)為方便蒸製燙皮時節省時間,可幾個人或多人用兩個或三個專用蒸燙皮的簸箕交替進行蒸製燙皮,這樣可儘快完成大批量的燙皮製作任務。此時製作出來的燙皮叫「水燙皮」。
7、曬燙皮:將疊在一起的燙皮,根據自己的需要,可切成方形、菱形、長條形、粉絲形等各種形狀,然後由多人將燙皮一張一張揭開,整齊地擺放在墊搭上,通過1—2天的涼曬,此時的燙皮叫「幹燙皮」,將完全曬乾的幹燙皮用塑膠袋密封裝好,以備一年食用。
8、食用燙皮:燙皮的食法多種多樣,(1)「水燙皮」可拌各種調料食用,但最好是拌以酸辣佐料食用,謂之酸鹼平衡,有益健康,可滋陰壯陽、降血壓、降血脂、清腸胃等,更可減肥瘦身。(2)「幹燙皮」絲和「幹燙皮」塊可水煮,配於肉湯或雞湯加之各種菜疏和佐科食用,尤其加上鴨蛋、蔥花同煮便是定南客家人接待女婿、貴賓的最好食品;幹燙皮還可用砂炒(把挑選好每粒直徑約2-3毫米,洗得乾乾淨淨,約6-7市廳的河砂倒入大鐵鍋中,用大火把河砂燒燙後,將多塊幹燙皮放入燙砂之中,不斷翻炒,將幹燙皮基本炒開就可起鍋,如此重複把大量幹燙皮炒好,存放起來,此燙皮俗稱「砂炒燙皮」。注意:不可炒之過度,以防食用時有燒焦味,不宜食用。)或用油炸,之後存放於鐵皮箱或塑料大袋中,待客人光臨,取出供賓客食用。
聲明: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或協商版權問題!
點擊↓↓閱讀原文與20多萬定南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