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驚現三種「紅牛」 消費者知情權誰來保護?

2020-12-26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0日訊 近日在北京永輝超市,記者發現在同一「保健食品銷售專區」貨架上,有三種「紅牛」飲料在同時銷售。三種「紅牛」包裝裝潢從正面看幾乎「一模一樣」,從外觀上很難分辨。

這三種「紅牛」分別是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出品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以下簡稱紅牛)、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委託生產的「紅牛牌安奈吉飲料」(以下簡稱安奈吉)以及原產地為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牌維生素風味飲料」(以下簡稱紅牛風味飲料)。

外觀雖是「紅牛」 實質有很大區別

三種「紅牛」儘管包裝裝潢和口味很接近,成分卻大相逕庭。記者觀察到,紅牛維生素是1997年獲得衛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批文。一罐(250毫升)「功效成分及含量」分別為:牛磺酸(125mg)、咖啡因(50mg)、肌醇(50mg)、賴氨酸(50mg)、煙醯胺(10mg)、維生素B6(1mg) 、維生素B12(3μg)。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為每日2罐,直接飲用。

安奈吉的保健食品批文則是2014年獲批的。相關資料顯示,該產品用的保健食品批文實際是2015年上市的「曜能量」所用的,因未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現在市場上已經銷聲匿跡了。幾經變更,泰國天絲將註冊紅牛商標授權給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隨後2019年5月左右換裝上市,一罐(250毫升)「標誌性成分和含量」標出的成分也是七種,換算後與紅牛維生素相比,牛磺酸是紅牛維生素含量的3倍,但缺少賴氨酸和維生素B12,增加了泛酸(維生素B5)和西洋參提取物總皂苷。由於總皂苷的存在,口感、回味略有西洋參特有的「苦」味。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為每日1次,每次1罐,口服。

紅牛風味飲料不是保健食品,因此不能標註功效成分或標誌性成分,其「營養成分表」顯示有能量、維生素、碳水化合物、鈉、牛磺酸、肌醇等。與紅牛維生素相比,維生素含量要少,其中維生素B12減至約1/7。特別的,紅牛風味飲料其食用香精裡標註了含瓜拉納提取物。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為每日1罐、開啟即飲。

紅牛維生素和安奈吉有藍帽子,是保健食品,紅牛風味飲料則是普通飲料。

仨「紅牛」混賣傷害了誰?

在永輝超市,記者發現,紅牛維生素和紅牛安奈吉擺放在一起,紅牛維生素和紅牛風味飲料六連包陳列在一起。在 「保健食品銷售專區」貨架上,則完全放著紅牛風味飲料六連包。

三種「紅牛」放在一起賣,從包裝上看,消費者很難辨識,但三種「紅牛」成分差異很大,特別是記者發現紅牛風味飲料並不是保健食品,和紅牛維生素混在一起賣,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記者還從京東商城看到,紅牛風味飲料有時秒殺價131元,與紅牛維生素售價相當,但在評價區可以看到,不少消費者吐槽「一不小心,買到山寨貨」、「怪自己沒看清楚」、「味道怪怪的」。

據業內人士透露,紅牛風味飲料口感和紅牛維生素很接近,但和紅牛維生素比,功效成分差的不少。但大多數消費者肯定不知道之間的區別。

據了解,紅牛風味飲料競爭的核心秘密是「瓜拉納提取物」,瓜拉納提取物主要作為食用天然香精添加在功能飲料或者營養素飲料中,作為「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劑功能的食品用香料」使用,在配料表中瓜拉納提取物標為「食用香料(含瓜拉納提取物)」等。為規避相關法規,一般普通功能飲料通過加瓜拉納提取物來實現「提神」功效,作為配料使用,瓜拉納提取物的添加量卻沒有明確限制。這個情況在行業內一直存在爭議。

專家:商業競爭不能置消費者於不顧

自2016年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股東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合作糾紛爆發以來,雙方展開密集的官司訴訟。2019年泰國天絲授權國內新的運營商和銷售代理商,一年就上市兩款產品安奈吉和紅牛風味飲料,雙方商業之爭蔓延至產品和渠道。

「中國紅牛的核心渠道仍舊被華彬集團所掌控,泰國天絲不得不另尋出路。」一位戰略諮詢分析師稱:「但著名跨國企業短短一年就推出兩個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內容物卻大不一樣的產品,在飲料行業著實少見。無論什麼樣的商業競爭,都不能置消費者於不顧。」

記者從行業人士了解到,儘管三個「紅牛」零售價格差距不大,泰國天絲授權或生產的兩個產品的分銷價格要低於中國紅牛(一件113元左右)。其意圖很明確,在可觀的利潤吸引下,通過價格戰,藉助渠道分銷商推動,快速從中國紅牛市場分一杯羹。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進口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無論成分還是包裝都有別於東南亞紅牛,可以說是中國定製版飲料。瓜拉納提取物含天然咖啡因,但在進口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並沒有明確標識咖啡因成分及含量,對於特殊人群(如咖啡因過敏人群)存在潛在的風險;由於沒有「藍帽子」,難以像紅牛維生素在產品功效上獲得突出表現。此外由於,進口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在國內沒有生產或者代工,其市場的推進速度和節奏必然會受到拖累。」(陳言)

相關焦點

  • 市場驚現三種「紅牛」 消費者知情權誰來保護
    近日在北京永輝超市,記者發現在同一「保健食品銷售專區」貨架上,有三種「紅牛」飲料在同時銷售。三種「紅牛」包裝裝潢從正面看幾乎「一模一樣」,從外觀上很難分辨。相關資料顯示,該產品用的保健食品批文實際是2015年上市的「曜能量」所用的,因未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現在市場上已經銷聲匿跡了。
  • 紅牛「約架」又來了,市場3種紅牛,誰是正版?損害消費者知情權
    文:繆禾一年數次的紅牛"約架"又來了,但這次似乎有點不尋常。事實上,市面上有三種紅牛產品,都是一樣的包裝,不少人從小喝到大中國紅牛,實際上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那另外兩種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又是什麼回事呢?不僅包裝相同,連標籤也一樣。如果你對紅牛4年的商標「爭奪」有所了解,你就會明白為什麼了。首先,為什麼會有三種紅牛?
  • 3種「紅牛」並存,消費者直呼「傻傻分不清楚」
    炎炎夏日,飲料銷售旺季已來。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目前市場上出現3種「紅牛」飲料,分別是「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3種「紅牛」不僅名稱和外包裝相似,價格也相差不大,不少消費者直呼「傻傻分不清楚」。
  • 你喝的紅牛是「高仿」?3款紅牛同時售賣,差距只有「這行小字」
    7月9日,泰國紅牛對外宣布:有關部門已經駁回了中國紅牛對於商標的無效宣告請求。泰國紅牛還對外明確表明,自己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其實,消費者只要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市場上售賣的紅牛有些小小的差異。就目前而言,一共有三款紅牛,兩款來自泰國,一款來自中國。而正是如此,包裝上不太明顯的差距,讓人們「傻傻分不清楚」。
  • 沒有藍帽子,紅牛風味飲料「混」進保健食品銷售專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0日訊 近日在北京永輝超市,記者發現在同一「保健食品銷售專區」貨架上,有三種「紅牛」飲料在同時銷售。三種「紅牛」包裝裝潢從正面看幾乎「一模一樣」,從外觀上很難分辨。相關資料顯示,該產品用的保健食品批文實際是2015年上市的「曜能量」所用的,因未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現在市場上已經銷聲匿跡了。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有時候(華彬)缺貨,我們才會進幾件天絲的,但一般來說,大型經銷商是看不上這部分利潤的,誰的需求大就賣誰的,不過一些流動性強、末端經銷商確實會被吸引過去。」該經銷商表示。「華彬的長板是渠道運作能力強、品牌知名度高,一些優勢渠道商肯定都還捏在手裡,但是三款紅牛放在一起,市場魚龍混雜,部分消費者是分不清楚的,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市場,多少會被天絲蠶食掉,紅牛已經不是新品了,不需要像過去那樣費力做推廣,天絲只要把貨鋪上去,就能分享華彬這麼多年打下的果實,但如果僅靠鋪貨、給渠道商返利,能挖到的市場份額也有限,接下來就看天絲有沒有根本性動作了
  • 紅牛再演商標爭奪戰,功能飲料市場重新洗牌,如何辨別真假紅牛?
    三種紅牛網絡配圖01 兩家紅牛 兩個聲明紅牛的LOGO裡是兩頭鬥牛,現實中的兩頭紅牛也是水火不容目前中國市場上獲得合法授權的金罐紅牛產品僅有」紅牛安奈吉飲料「和」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7月10日,中國紅牛授權上海段和段(北京)律師事務所發表律師聲明(以下簡稱「聲明」)。
  • 紅牛之爭圍繞「50年協議」較量,中國紅牛表態了
    從外包裝來看,天絲紅牛的2種「紅牛」(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實則進口和國產兩種不同成分的產品)均採用與紅牛公司一樣的金色罐裝,主要是外包裝底部一排小字的差別。在價格方面也相差不大,24罐價格均為130元左右,零售6元左右。3種紅牛成分卻相差甚大,放在一起混賣,消費者選擇權和知情權涉嫌被侵犯。
  • 中國紅牛律師發聲明:天絲集團誤導消費者
    同時,為了幫助廣大消費者甄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中國紅牛」)合法生產和銷售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中國紅牛特此作出聲明:目前,中國紅牛上訴尚未開庭,天絲公司將尚未生效的《裁定書》作為其「享有紅牛金罐商標的合法權益」的所謂依據大肆傳播,嚴重背離案件客觀情況,誤導廣大消費者,涉嫌對中國紅牛商譽進行貶損和詆毀。
  • 紅牛安奈吉,為什麼會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
    紅牛安奈吉,為什麼會成為功能飲料市場的新寵兒 來源:財訊網 • 2020-11-11 16:11:46 對於消費者來說
  • 市場現三款「紅牛」,2020年功能飲料市場要變天?
    從一個紅牛的一家獨大,到兩個紅牛,三個紅牛的市場爭奪,功能飲料市場所面臨的變化空前絕後。從紅牛商標問題之後,到現在紅牛、紅牛安奈吉、原裝進口紅牛在市場上的齊頭並進,功能飲料市場的變化到底有多大?被激活的功能飲料市場!在2016年以前,說到功能飲料市場都會說80%的市場是屬於紅牛的。
  • 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轉變 奧地利紅牛出了4款有機碳酸飲料
    30多年後的今天,同樣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轉變,奧地利紅牛推出了4款新的碳酸飲料,即可樂(Simply Cola)、檸檬蘇打水(Bitter Lemon)、乾薑水(Ginger Ale)和湯力水(Tonic Water)。 正如奧地利紅牛在一份新聞稿中所說的,「看到了優質產品的機會和市場需求」,它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 「紅牛之父」要退休?陷紅牛爭奪戰被起訴,今強制清算遭駁回
    為了一罐「紅牛」飲料,泰國天絲和中國華彬已經開始了持續數年的官司,然而,各個官司幾乎都未有正式結果的當下,市場上卻突然出現了三頭「紅牛」。 從0起步,最高時年銷售額超過230億元,穩坐功能性飲料市場頭把交椅,嚴彬也在業內被譽為「中國功能飲料之父」。隨著雙方矛盾加劇,圍繞合資期限、商標、股權、破產清算等雙方也發起了20多起法律訴訟。據了解,後者「風味飲料」還有一款國產版,成分與進口版有些許不同,目前只在海南和新疆等少數區域有售。
  • 讓消費者感受金色液體魅力 中國紅牛23年專注「食育」拓展功能飲料...
    作為「食育」重要內容之一,如何科學的破解消費者選購食品的誤區十分重要。以備受關注的功能性飲料為例,國內飲料工業和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才逐漸發展起來,彼時,紅牛飲料剛引入中國時藉籍無聞,而且國內還沒有此類產品,既無法獲取市場監管的批准文書,紅牛中文商標也無法註冊成功,如同新車無牌,自然無法上路。
  • 紅牛出事了……
    不過,跟彼時電視上狂轟濫炸的「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健力寶,讓世界嘗嘗中國味道」、「樂百氏,今天你喝了沒有」這些接地氣的廣告相比,紅牛剛上市時的「紅牛來到中國」、「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太無法引起國人共鳴了。此前沒有任何功能飲料概念的中國消費者,有的誤以為紅牛是藥品,有的聽了廣告還以為是賣汽車用品的。嚴彬大冬天裡帶著團隊到長安街上「掃街」,把一罐罐紅牛送給每一位路過的計程車司機。
  • 紅牛大敗局
    兩頭「紅牛」浴血相爭,市場落得遍地雞毛。然而,事情又有了新的轉機——近幾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接連發布聲明,掀起了新一輪的口水戰。那麼,究竟誰在說謊?而「篳路藍縷」後終創立了華彬集團,並「偶然」與許書標相遇,出於對祖國的熱愛與熟悉,一舉開拓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這樣的描述一多,就會給中國消費者一個傾向,從而忽略了根本:即,誇大了嚴彬的個人作用,淡化了許書標的開創意義,刻意將家國情懷擺在首位,而罔顧商業基本邏輯。
  • 是誰搶走紅牛的份額?中國本土功能飲料逆襲,五年累計賣出100億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飲料產品類別及口味也日益豐富起來。其中,能量飲料是近幾年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的能量飲料行業形成以紅牛、東鵬特飲、樂虎、體質能量四大品牌競爭格局,四大品牌合計市佔率約88%,馬太效應明顯。可以明顯地察覺到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進一步蠶食紅牛的市佔率。
  • 騰訊視頻愛奇藝超前點播被央視點名 律師:侵犯消費者知情權
    對於視頻平臺推出的超前點播服務(被網友稱之為「VVIP服務」),有律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無論進行什麼樣的提示,協議內容都不得對VIP服務者的權利進行減損,這等減損必須徵得消費者同意,只有消費者本人有權利決定是否放棄這項權益,相關視頻平臺不恰當的做法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以及相關的合同權利。
  • 中國紅牛「續命」成功,「鬥牛之戰」誰是贏家?
    從2015年開始,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的創始人許氏家族和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中國紅牛之間在商業及法律領域全面展開拉鋸戰,官司套官司達20餘起。「中泰兩頭紅牛」之爭可謂曠日持久,而且是官司套官司,誰會是贏家呢?它會不會重蹈紅罐涼茶之爭的覆轍呢?
  • 紅牛品牌#你真牛 紅牛挺你#營銷活動,詮釋「真牛」精神
    天絲集團全球市場總監曾森鴻先生表示,「我們將通過這次活動支持『真牛人』,傳遞『真牛精神』,點燃和激勵每個人挑戰自我,努力成為有目標、有激情、有決心,從不止步的『真牛人』。帶給消費者正能量,並觸達到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和不同圈層的消費者,建立紅牛與目標消費者之間的情感連接,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紅牛品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