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咲顏
Erisen Bernard Bernardo是一位來自菲律賓的藝術家,他把最經典的標準收藏版電影海報和名畫拼接在一起,完成了一系列新的作品,而且看上去居然毫無違和感。忙碌了整整一個星期,此刻不妨來放鬆一下心情:找個舒服的姿勢靠在沙發裡,聽上一段古典音樂,然後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慢慢回味電影。
以下10幅名畫和10部電影,看看你能答對幾個?
畫:《創造亞當》| 電影:《阿爾及爾之戰》
米開朗基羅 | 吉洛·彭特克沃
《創造亞當》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創世紀第二章。米開朗基羅為了集中注意力於神的創造,以及亞當的誕生,便把神和亞當安量在左右兩邊的空中和陸地上。右邊是耶和華,飛翔在空中,他左手抱著天使們,右手伸向亞當。亞當全身裸體,躺在左邊的陸地上,一手伸向耶和華。神與人的手指象接電似的相互交流,表現了充滿精力的老人和年輕而美麗的生命的誕生。
《阿爾及爾之戰》是一部半紀錄片,以阿爾及利亞爭取獨立為背景,講述了在阿爾及爾這座城市裡,地下運動組織——民族解放陣線同法國人的戰鬥。本片獲得了1966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國際影評人大獎、威尼斯城市大獎及提名3項奧斯卡。
(點擊上方展開)
畫《克利斯蒂娜的世界》| 電影:《天堂之日》
安德魯·懷思 | 泰倫斯·馬力克
作品介紹畫中是一個因患小兒麻痺症而致殘的少女。她好像在往山坡上艱難地爬行,同時凝視著地平線上的木板房。荒蕪的大地佔去了全畫的五分之四,讓整個畫面顯得格外空泛,從而加強了這種悲劇氣氛。畫面表現了一種憂鬱感與人生的坎坷,令觀者去費神思索。它近乎超越現實,近乎夢幻,但它是生活的現實,也是畫家心理的現實。
影片講述了一個二十世紀初的故事。比爾帶著妹妹與女友從芝加哥到德州的麥場工作。患了絕症的麥場少主人卻愛上了其女友,比爾將計就計,遂勸女友嫁給少主人以便繼承其遺產,不料他們竟產生真感情。後來少主人以為比爾重返麥場是為了帶其妻私奔,於是在捕殺蝗蟲時放火怒燒麥田,以宣洩心中的感情。該片以油畫式的構圖和色調,準確地捕捉了美國田園風味。(點擊上方展開)
畫:《穿紅色外套的年輕女士》| 電影:《花樣年華》
詹姆斯·蒂索 | 王家衛
詹姆斯·蒂索出生於法國,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新古典主義派代表畫家。他擅長表現時尚人物的對話場景,對富裕和奢華的描繪傳達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情緒。《穿紅色外套的年輕女士》是他給一位年輕的小姐畫的像。
此處真的需要介紹?
如果確實不清楚,請自行豆瓣。
(點擊上方展開)
畫:《向日葵》 | 電影:《幸福》
文森特·梵谷 | 阿涅斯·瓦爾達
作品介紹梵谷最具代表性的畫作大概也不用多做介紹了。現存兩幅一幅藏於英國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另一幅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
一次偶然中,已婚的弗朗索瓦結識了伊美利,雙方互生情愫。 就這樣,弗朗索瓦徘徊在兩個女人之間的生活開始了。這段雙重生活竟然成為了他生命中最為幸福和充實的日子……終於,弗朗索瓦的妻子在得知此事後溺水身亡,伊美利正式成為了弗朗索瓦家中的一員,日子還在繼續,但對於弗朗索瓦來說,有些東西永遠的失去了。
(點擊上方展開)
畫:《人類之子》 | 電影:《摩登時代》
雷尼·馬格利特 | 查理·卓別林
作品介紹雷尼·馬格利特創作了《人類之子》,作為自畫像。這幅畫描繪了一個戴著一個圓頂硬禮帽,穿西裝的男人,他的臉大部分被一個綠色的蘋果所遮蓋。藝術作品的主題體現了人類與自己的作品之間的衝突,有些是可見的,有些是被隱藏的。
故事發生在美國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要歸咎於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著人性的光輝。
這部《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點擊上方展開)
畫:《約翰·傑伊》| 電影:《天外來客》
吉爾伯特·斯圖爾特 | 尼古拉斯·羅伊格
作品介紹斯圖爾特是一位生於愛爾蘭的美國畫家,擅長畫肖像,作品為新古典風格。他曾為華盛頓、約翰·亞當斯、傑斐遜等人畫像。這幅肖像畫中的人為約翰·傑伊,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與法學家,曾參與撰寫《聯邦黨人文集》,並任美國最高法院法官。
為了拯救自己的星球,外星人湯瑪斯來到地球尋找水源。他創辦了一個高科技公司,為建造返回飛船而攫取大量資金。在地球上時間久了,湯瑪斯開始想念原來的星球,但這裡對他的誘惑又實在太大,他該如何選擇?影片視覺效果充滿冒險試驗色彩,演員表演出色,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經典科幻影片,獲1976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
(點擊上方展開)
畫:《歐洲大橋》 | 電影:《裸體午餐》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 | 大衛·柯南伯格
古斯塔夫·卡耶博特是19世紀法國印象派作家,重寫實造型和嚴謹的結構;畫面形象整體概括,重光感,以單純的色塊描繪對象,有的單純得類似版畫效果。畫中藝術形象明暗對比強烈,很少使用過渡色。這幅畫描繪了8世紀的巴黎,行人走在橋上的情景。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威廉·巴洛斯的同名經典頹廢小說,小說的主題是海洛因和吸毒。影片所涉及的則全是虛構的所謂「毒品」,毒品在片中僅僅作為背景出現。片中有許多古怪的形象,如打字機會變成講話的蟲子、鍵盤從其臉上長出、紙張其從頭頂鋪開等,這些都體現了導演本人一貫蔑視電影製作局限的創作風格。
(點擊上方展開)
畫:《綠眼睛的女孩》 | 電影:《女僕日記》
亨利·馬蒂斯 | 路易斯·布努埃爾
作品介紹亨利·馬蒂斯是法國著名畫家,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聞名。這幅《綠眼睛的女孩》恰好體現了他鮮明的個人風格。此畫現藏於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
影片一如既往將矛頭對準資產階級,有力抨擊了這些墮落偽善的傢伙和虛偽荒謬的階級制度,刻畫出他們糜爛驕奢的世界,並暗示他們的生活方式乃納粹崛起的原因之一。影片對下層階級想通過抗爭改善階級地位的做法做了豐富的表現,但導演曖昧的態度將他們的抗爭塗上政治色彩。當然布努艾爾擅用的超現實主義筆觸在本片中也有發揮。
(點擊上方展開)
畫:《在育兒室》 | 電影:《索多瑪120天》
艾伯特·埃德費爾特 | 皮埃爾·保羅·帕索裡尼
艾伯特·埃德費爾特是最早為世界所熟知的芬蘭畫家之一,他的父親是一位建築師。畫家本人的作品多為寫實風格,這幅畫作便真實生動地描繪了育兒室中的場景,人物動作自然,栩栩如生。
作為世界十大禁片之一,這部電影也是相當有名氣。具體內容小編在此就不贅述了,請自行百度。
(點擊上方展開)
畫:《土耳其宮女與女奴》 | 電影:《如沐愛河》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作品介紹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是一位法國畫家,新古典主義的代表人物。這幅畫描繪了土爾其宮女的閨房生活:一位美麗年輕的宮女躺在花毯上,宮內彈琴的女奴給她彈曲助興,宮女沉醉在美妙琴聲中。閨房內充滿東方情調的陳設,又有土爾其濃鬱的本土特色。
明子是一名女大學生,為了學費而在聲色場所出賣笑靨。因為店長的安排,她在深夜來至客人的住地。那是一位84歲的退休大學教授,也許因為明子與亡妻容貌相似才讓老人將女孩召喚至此。疲憊的女孩無暇享受老教授精心準備的美酒佳餚,簡單交談後便沉沉睡去,一夜無話。 次日,教授驅車送女孩回校,心與心的交流仿佛仍未停止……
(點擊上方展開)
- 版權資訊 -
圖片來源:behance
轉載請聯繫未讀君
未讀好書推薦
當我們閱讀時
我們看到了什麼
世界頂級書籍裝幀設計師
全程操刀的視覺圖文書
深海
探索寂靜的未知
幽暗海底,
有什麼在靜靜發生?
聯合天際Club
ID:iunitedsky
長按並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未讀服務號『聯合天際Club』,即可試讀未讀精彩新書!—投稿或商務合作—
請發郵件至:unreadsky@163.com
▼ 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前往京東購買《深海:探索寂靜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