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世界名畫都被拍成了電影!你知道嗎?

2020-12-16 騰訊網

在荷蘭阿姆斯特國立博物館,一群身著統一服裝的志願者正護著兩位臨終患者「躺在」倫勃朗的名畫《夜巡》前,安靜地實現了他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心願——再看一眼《夜巡》。

這看似很特別,但其實在荷蘭當地,有很大部分人,在他們行將就木之際選擇走近名畫作最後的告別比兒女繞膝的願望更普遍。

這不僅僅體現了人們對藝術的熱愛,也印證了藝術在人類文明中感化人心、撫慰靈魂的魅力和力量。

而那些經歷時間檢驗、贏得世人尊重的傳世名畫,貫穿其中的儘是畫裡畫外道不盡的故事。這些名畫除了在展覽廳,甚至還被拍電影,其中有些把畫作的經典故事展開演繹,有的把名畫作為貫穿電影的主線,還有在一些我們非常的電影中悄悄上鏡,不提起不會被注意。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幅被搬到電影螢屏的名畫

 NO.1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揚·維米爾 44.5X39cm 油畫 1665年

被拍成電影的名畫中,傳播度最高的當數這幅。因為到現在,它仍被明星網友爭相模仿著,從未間斷。

但是,這幅作品在它所處的年代,卻鮮為人知。

揚·維米爾是荷蘭偉大的畫家之一,生前的名氣只局限在出生地代爾夫特。1675年,43歲的維米爾不幸離世,一生鬱郁不得志並負債纍纍,目前確定的存世作品不足40幅。留下資料極少,其生平的歷程一直為後人所猜測。

十七到十八世紀,維米爾的作品在藝術史研究中從未受到關注,大眾更是聞所未聞。

1842年,一位法國記者、作家、藝術評論家德奧菲爾·託雷在荷蘭海牙美術館看到他的作品後,深深地著迷。隨著託雷的研究,逐漸引起法國乃至歐洲越來越多公眾的關注,藝術史界才真正開始重新研究維米爾。這時,距離他辭世將近兩百年。

而把這幅作品推向更廣闊公眾視野的是小說家特蕾西·雪佛蘭。1981年秋天,她第一次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海報,一下便愛上了這可愛的女孩,立刻決定要看遍維米爾的所有作品,並制定了旅行計劃。

1996年,在一次展覽中她命運般地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後20個月都一直盯著畫作海報,強烈的好奇使她迫切想知道,「維米爾到底對她做了什麼,能讓她那樣看著他?」

於是,她便基於自己對這幅作品掌握的已知細節,創作了小說,於1999年發表。

第一次進軍電影界的導演彼得·韋伯把小說拍成同名電影,把畫作背後的創作故事娓娓道來。甫一問世,即收穫如潮好評。整部電影情節緊湊,畫面如同巴洛克藝術的長軸畫卷,對藝術美感進行終極呈現,也使這幅名畫廣為人知。

 NO.2  倫勃朗《夜巡》

《夜巡》 倫勃朗·凡·萊茵 363x437cm 1942年

這幅畫的名字《夜巡》,本來就是個誤會。當年由於被長期放在一個燒炭取暖的大廳,畫面蒙上一層帶暗淡炭灰的清漆,使得18世紀的人誤認為這是夜晚巡察的場景,所以取名《夜巡》。現在,絕大部分人都不記得那個被糾正的名字,繼續使用《夜巡》。

倫勃朗是荷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1606年出生在荷蘭,是維米爾的同齡人,非常高產,存世作品大約有兩千餘件,其中自畫像就有90餘幅。

他的一生以《夜巡》為分水嶺,前半生榮華富貴,後半生窮困潦倒。

年紀輕輕,倫勃朗便已經掌握光影明暗的處理,且畫面的人物表現得十分高貴奢華,所以幾乎所有阿姆斯特丹的權貴和商人都想擁有他的作品。很快,他便擁有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如果按原來畫法繼續下去,他也許一生榮華享不盡,可他卻執著於自己的藝術探索,不惜把受集體委託的《夜巡》作為藝術試驗田。

1642年,倫勃朗接到市民警衛隊的集體訂單,每個人都付了錢,希望畫一張人人都顯得勇敢和驕傲群像。可倫勃朗希望打破群像的呆板構圖,變成一件充滿戲劇衝突的傑作。結果把重心落在隊長弗蘭斯身上,其他人,有的被手擋著臉,有的被遮住大部分身體,甚至還有的只露出頭部。倫勃朗為此損失了聲譽,訂單數量一落千丈,逐漸走向衰落的後半生。但是他的藝術風格創新和實踐卻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經驗,贏得歷史客觀的評價。

電影《夜巡》則把倫勃朗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和命運由盛轉衰的經典故事精心呈現,敘說著名畫背後的辛酸。

 NO.3 大衛·霍克尼 《大水花》 

《大水花》大衛‧霍克尼 242.5×243.9cm 1967年

大衛·霍克尼創下了在世藝術家最貴作品的紀錄。他1937年出生在英國,橫溢的才華和鮮明的個性使他從20歲開始嶄露頭角,作品涵蓋從繪畫到照片拼貼、錄像裝置、歌劇舞臺設計,創作激情保持到耄耋之年。

泳池,在上世紀60年代的英國被視為奢侈品。1964年,霍克尼從洛杉磯飛過時,卻看到許多藍色遊泳池,非常常見。之後,泳池便成為他60到70年代許多重要畫作的背景。因為對霍克尼而言,在泳池他最興奮的是可以觀看男性的裸體或半裸體。對同性戀者的身份,他也毫不忌諱地對外公布。

大衛•霍克尼(右)與彼得•施萊辛格(Peter Schlesinger)

霍克尼29歲在加州大學任教時,認識了18歲的藝術家兼模特彼得·施萊辛格。其後五年,施萊辛格成為霍克尼的男友及最愛的模特,出現在許多著名的畫作中。代表作《水花四濺》也是這段時間創作的。

1967年的《大水花》是他泳池系列最重要的作品,以藍色平面映襯出白色噴漆,描繪了定格的、美術感極強的水花綻放,轉瞬即逝的水花在霍克尼手中變成了一座紀念碑。而如何描繪水變成了有趣的形式問題,因為他覺得水可以使任何東西、任何顏色,沒有固定的視覺描述。

《水花四濺》(A bigger Splash)電影海報

可是,年輕的彼得並不如霍克尼那樣喜歡活躍於各種社交,兩人的矛盾關係逐漸變得緊張,1971年終於鬧翻了。與彼得的分手使霍克尼十分悲傷,1974年拍攝的紀錄片《水花四濺》便是以這段關係為主題進行演繹。這部電影給霍克尼帶來強烈的創傷,據說他第一次觀影時竟得了緊張抑鬱症。

同名紀錄片除了描述這段關係外,還囊括了霍克尼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創作關鍵詞——泳池、雙人肖像和攝影化觀看方式。

 NO.4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 現存卷合璧 33x1036.9cm 1350年

國寶級文物《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的創作,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被後人譽為「畫中蘭亭」。

黃公望幼年父母雙亡,後被一為九十歲仍無子的黃姓者收為子嗣,說:「公望子久矣」,因此改名公望。長至成年,黃公望當上了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汙受牽連,被誣入獄。

出獄後改號為「大痴」,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他經歷了元代的滅亡,筆下的《富春山居圖》傳達的是一種哲學思考,表達他的生命態度,把積壓數年的亡國之痛還原於山水之間,終不論朝代興衰,隱居於山林而忘於江湖。

《富春山居圖》對後世,特別是浙派畫家的影響十分深遠,黃賓虹、陸儼少等浙派大師的作品骨子裡仍然是《富春山居圖》山水畫的一種變體。

近700年來,該卷歷經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吳之矩等名家手澤。後歷經火難,被吳靜庵所救,可惜畫卷一分為二,前半卷為《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為《無用師卷》,曾被乾隆定為贗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前後兩段在臺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

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便是講述該畫合璧前,被中國特工同日本黑幫以及英國大盜三方之間的保護和爭搶而發生的故事,畫作僅作為爭奪的對象出現。

近年來,我們在電影中不斷看到名畫的出現,2020年諾蘭電影《信條 Tenet》劇情也是圍繞一幅戈雅的真假畫作帶出不同人物的出場。

當然除了以上,還有更多藝術創作出現在電影屏幕,在畫作和電影不同的藝術樣式之間,雖存在著風格各異的演繹,但不可否定的是,電影對名作的立體演繹會在大眾心中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 END -

(本文來源於雅昌藝術網 藝術頭條板塊,地址為https://m-news.artron.net/news/20200925/n1440996.html 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名畫惡搞 | 世界名畫被玩壞了!畫風很魔性!
    Hayati Evren這位設計師是一名優秀的"名畫通俗化傳播大使"他選取大眾熟悉的經典名畫並將他們放在當今的世界中,非常地跳躍又好笑原來名畫是這樣誕生的呀▽除了以上這些當然還有將電影人物放進名畫惡搞的這位藝術家用電影人物PS進世界名畫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熱愛
  • 名畫cosplay!會澤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腦洞大開現逆天神作
    看到這些模仿秀圖片,有網友點讚說東風小學的學生們思維活躍、腦洞大開,也有網友說,作者該穿越重畫,還有網友說看到模仿秀,世界名畫很受傷。這是怎麼回事?原來,近日,東風小學為確保疫情期間宅家的學生在這個假期中有為、有學、有樂,通過網絡渠道通知學生在家與家長配合,開展「世界名畫我來仿」的趣味創意活動。
  • 當品牌遇上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看了想打人
    廣告大師伯恩巴克曾經說過「廣告的本質是藝術」,一個優秀的廣告,可以被當作一部電影來欣賞,廣告文案就像電影臺詞一樣富有感染力。作為自帶巨大流量的藝術IP,世界名畫正逐漸被廣告人利用起來,藉助名畫高逼格的藝術感給品牌賦能也成為新的營銷方式。通過品牌與名畫之間的惡搞,既提升了消費者的藝術修養,也在用戶心中種下了更加富有文化藝術內涵的品牌形象。
  • 當幽默風趣與世界名畫相結合,你還能認出它們原來的樣子嗎
    前言 不少人都不太明白為什麼世界名畫廣為流傳,甚至一些抽象派的名畫被人質疑,認為毫無藝術價值。人們一邊覺得世界名畫也不過如此,一邊稱讚著那些出名的漫畫家或動畫精湛的畫功,未免小看了名畫的作者了。
  • 原來你是這樣的名畫!日本藝術家惡搞名畫,看到斯坦李,笑出鵝叫
    原來你是這樣的名畫!日本藝術家惡搞名畫,看到斯坦李,笑出鵝叫古有畫皮一說,今有摳像一談。本質上都是「換臉」,而二者的區別,是將神幻轉為了現實,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感嘆道「原來你是這樣的名畫啊」!可見這些「換皮」後的畫,其真實度之高,匹配度之精確性。《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性名畫,雖然眾多都普遍的人物畫中的人物優雅、自然,然而在藝術家的眼裡,她們卻少了一絲韻味。
  • Fate:什麼叫世界名畫?看看Fate中的這些名場面就知道了
    Fate:什麼叫世界名畫?看看Fate中的這些名場面就知道了 對於Fate這一作品,可能你不一定接觸過,但是你一定聽說過與其有關的梗,這樣來形容Fate的影響力應該毫不為過,畢竟作為近十多年來屹立不倒的日本動漫作品金字招牌,其在大眾間的傳播度還是相當廣泛的,那麼為何即使是沒有接觸過Fate系列作品的路人也經常能夠對其略知一二呢?
  • 被廣告界玩壞的世界名畫!
    這些名作被帶入二十一世紀,而我們在社交網絡中常見的Emoji表情、iMessage會話、Windows警報界面、Instagram符號,都被巧妙地嵌入進去,幽默地展現出畫面的 氣氛,使這些靜態的場景有了生命感和現代感。
  • 法國藝術大師惡搞名畫,原來這些著名作品都是遇到暴露狂
    相信就算是跟小編我一樣沒有藝術素養的人(誤)一定也都知道一兩幅名畫,像是梵谷和畢卡索的作品,不過有一名現代藝術家《PEZ》將這些名作重新詮釋,畫出惡意滿滿的充滿黑色幽默的新作品! ▼來自法國的PEZ是一名專注於超寫實卡通畫作的藝術家!
  • 杭州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已笑噴
    藝術節於12月21日開幕,「世界名畫模仿秀」正是今年美術類比賽中的一個新環節。參賽要求,學生以真人扮演或實物創作模仿世界名畫,拍成照片和原作對比,並附上欣賞介紹。  於是小學生們就腦洞大開,展開了一系列的名畫再創作。  副校長蘇豔說,「世界名畫模仿秀」的創意,一是想讓更多沒有多少繪畫技能的孩子加入藝術節的活動中,二是希望藉此提高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 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作品讓老師讚不絕口,網友:都是戲精
    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作品讓老師讚不絕口有一位老師把小學生們模仿「世界名畫」分享到網上,不久後便有很多網友來點評這些「巨作」。原來,這是老師布置的親子作業,讓小學生們模仿「世界名畫」,不料他們交上來的作品讓老師讚不絕口。
  • 模仿世界名畫,我只服中國的小學生
    因為疫情嚴重 孩子不能到學校上課 各個學校都在想法線上授課 很多學校都搞起了模仿名畫活動 於是......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可更多人的關注點在於,真的看懂了這幅世界名畫嗎?《吶喊》由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創作,主體內容是一個絕望的人在橋上痛苦地吶喊,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和恐懼,被公認為「藝術史上的經典」。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欣賞世界名畫呢?
  • 光影世界中的名畫與畫家:淺談幾部和油畫有關的日本影視作品
    在國內能看到世界名畫的機會真的不多,基本都是要去國外美術館博物館朝聖。所以無論你是敬佩傳奇梟雄拿破崙的軍事愛好者,還是喜愛西方經典油畫的美術愛好者,如果春節假期你在上海附近,強烈推薦前去這兩家美術館遊覽觀摩,雖然展品規模與國外大館比較不了,但相信有藝術品位的你一定會有收穫。下面放幾張小林在現場被其打動的名作佳作。
  • 《你的背包》拍成電影會爛嗎
    Q2R瀟湘晨報網  一首幾分鐘的歌曲如何被改編成2小時的電影?然而在影評人譚飛看來,歌曲改編成電影讓不少影視公司有點迷失了方向,「這兩年大家都在談論IP,我承認IP很重要,但一部電影想要成功,內容更重要。如果沒有紮實的內容來填充,光藉助歌曲的名氣,我覺得改編的意義不大」。
  • 當名畫遇上電影海報,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藝術家
    忙碌了整整一個星期,此刻不妨來放鬆一下心情:找個舒服的姿勢靠在沙發裡,聽上一段古典音樂,然後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慢慢回味電影。以下10幅名畫和10部電影,看看你能答對幾個?在地球上時間久了,湯瑪斯開始想念原來的星球,但這裡對他的誘惑又實在太大,他該如何選擇?影片視覺效果充滿冒險試驗色彩,演員表演出色,是一部不容錯過的經典科幻影片,獲1976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點擊上方展開)
  • 會澤小學生演繹超級名畫模仿秀 名畫表示很受傷
    近日,會澤縣東風小學的師生及家長朋友圈,流傳著一組組超級名畫模仿秀圖片,趣味十足,喜感爆棚。有網友打趣說,看到東風小學學生的模仿秀,世界名畫很受傷。為讓疫情期間宅家的小學生有為、有學、有樂,3月18日,東風小學通過網絡渠道,通知學生在家與家長配合,開展「世界名畫我來仿」的趣味創意活動。活動要求,各班學生用模仿的方式詮釋名畫。最後把自已模仿的效果拍成照片,與世界名畫的翻拍照片一同傳回學校。
  • 他與摩託車的一生被拍成電影!他創造了摩託車1000cc以下世界紀錄...
    他與摩託車的一生被拍成電影!他創造了摩託車1000cc以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原標題:他與摩託車的一生被拍成電影!他創造了摩託車1000cc以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 腦洞創意:被逆天惡搞的世界名畫
    瞧,梵谷玩起了變裝秀,蒙娜麗莎萌萌噠今天給大家分享超有意思的、被惡搞的世界名畫「想像這些人物離開偉大的藝術品會是什麼樣子」是這個藝術家創作的初心這就是傳說中的上帝之手諸神真的很嚴格全國小學生第10套廣播體操化身海豚而結網對於讀者來說不管是否有足夠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積累在看過他的作品之後都能理解荒謬的笑點所在這也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 小學生模仿世界名畫,做到「神還原」,網友:我連一個孩子都不如
    小學生「神還原」世界名畫,引眾多網友熱議最近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東崗小學,小學生們在假期的時候按照老師的要求,對很多世界名畫進行了「神還原」,而這些孩子們也是從各個角度都會對於人物進行了表達。原來是他啊,這幅作品看起來是很有特色的,但這些特色也被小學生無限放大模仿。這幅自畫像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頭頂帶花,還有這最明顯的連眉。所以這些小學生也是抓住了這一點特色,抓住了畫像的核心特色進行模仿,看著小眼神還很傲嬌呢!
  • 愛情的模樣,都在世界名畫裡
    雨果對愛情有著最好的描述:人出生兩次嗎?是的。頭一次,是在人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對於愛情,文人描述總是這般熱烈而真實:愛情,一直是人類生命裡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自古以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之源。今天,小愛在情人節來臨之前精選了9張名畫,讓我們看看世界名畫裡的愛情,究竟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