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兩會投資機會中,環保指數大概率為上漲行情。環保指數受政策影響大,在兩會前後高概率上漲。回顧2013-2019年兩會前後環保指數的表現,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1)兩會前後環保指數均高概率上漲:兩會前5個交易日環保指數上漲概率為71.43%,平均漲幅為2.78%,兩會後5個交易日環保指數上漲概率為71.43%,平均漲幅為3.49%。2)兩會期間環保指數上漲概率略高於下跌概率,上漲概率為57.14%,平均變動幅度為-0.06個百分點,主要是市場對兩會期間新環保政策的出臺持觀望態度,投資熱情不及兩會前後。3)環保指數走勢受政策影響較大,利好政策出臺時環保指數上漲顯著,政策加持有限時環保指數表現疲弱。這種規律可以為2020年環保行業兩會前瞻提供參考,根據環保相關政策初步推測兩會前後環保行業的表現。
十三五汙染防治攻堅戰最後一年,水務補短板為重中之重。2020年為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年,汙水及黑臭水治理、城鎮供水和農村飲用水保障等水務工程是「十三五」重要考核指標。2020年1月12-13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此前因PPP融資模式受阻,現有望藉助專項債資金做考核年最後衝刺。截止5月8日,2020年投向水務的專項債金額總計為1324.4億元,佔全部生態環保專項債的64.3%。已披露的生態環保專項債中37.84%的額度投向汙水項目,合計779.54億元,其中74.69%的汙水項目公告了總投資額及專項債申請額度,即582.24億元的專項債額度撬動了總投資額為1900.65億元的項目,相當於資本金比例為30.63%。2020年4月30日,證監會與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優先支持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汙染治理項目,如若可以通過REITs盤活水務存量資產、加快資金回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將對此類受制於負債端限制的上市公司來說是極大的利好。專項債和REITs雙管齊下,水務板塊後續增長有可靠保障。
中長期規劃發布疊加2020年密集投產期,垃圾焚燒發電迎來高速發展。截至目前,已收集到的16個省市發布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中長期規劃》數據表示,近期(2018-2020年)規劃的生活垃圾焚燒項目390個,合計總處置產能37.94萬噸;中遠期(2021-2035)規劃的項目共323個,合計總產能26.34萬噸/日。近期規劃的時間範圍短,但項目個數和產能都略高於中遠期規劃,表明近期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投建密集度要高於中遠期。同時截至2019年底,全國已投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418座,年處理垃圾量1.3億噸,垃圾焚燒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約佔無害化垃圾處理量的34%,按照產能利用率為85%估算,日均產能約為41.90萬噸/日,距離規劃目標59.14萬噸/日還存在近18萬噸/日的產能缺口。
2020年為了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必定迎來各地項目密集投產期,行業進一步邁入發展快車道。
首個流域五年規劃編制中,有望再引投資熱潮。4月29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進展調度會,加快推動規劃編制試點工作。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啟動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這是生態環境部成立以來編制的第一個流域規劃。經過九五以來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水汙染治理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相當突出,水生態破壞以及河湖斷流乾涸現象較為普遍,環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水生態治理依然任重道遠,環保工作投資將繼續加大,特別是針對黃河、長江、淮河等重點流域的生態環保投資將非常可觀,有望再引投資熱潮。2020年(截至5月8日)生態修復類專項債發行超600億,雖說佔比不及水務板塊,但相信伴隨著黃河、長江、淮河等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的修訂完成,此類項目儲備將變得豐富,且相較PPP時代水生態項目大包大幹,打包進去眾多道路、景觀甚至安居房工程相比,新推出的流域生態保護項目將更加合規和符合投資方向,那麼此後用於支持水生態環境類項目的專項債額度也必將會有大幅提升。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