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下半場」:什麼才是「王道」?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上架商品數量超2000萬,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打開手機,「全網最低價」「明星助陣」「一場過億」,直播間內一片火熱;直播間外,不少消費者、商家和主播卻陷入維權困局。隨著直播帶貨進入所謂「下半場」,究竟什麼才是良性發展的「王道」?

  買它!消費者反被「薅羊毛」

  「下單時有多痛快,收貨時就有多失望。」家住北京的陳雪(化名)這樣形容自己的直播購物經歷。今年4月,她在某直播購物平臺看上一雙運動鞋,主播在直播時大喊「原廠正品」,鞋的價格也只有官網價格的三分之二,在低價的誘惑下陳雪下了單。

  「拿到鞋我試穿了一下,並在網上查詢了正品信息,發現這雙鞋和正品在外觀上有差別。」陳雪將正品圖片發給客服要求退貨,但客服卻以「鞋已被穿過,影響二次銷售」為由拒絕,只返還陳雪50元作為補償。

  打開手機,主播們的實時講解帶來沉浸式的購物體驗,超低價格、大額優惠券、豐富的贈品不斷刺激著消費者的購物慾望。然而,隨著直播帶貨快速發展,潛藏在低價與優惠背後的質量和售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618」期間消費者對於直播帶貨類的吐槽信息超過11萬條。其中,消費者對部分主播涉嫌過度宣傳產品功效,利用直播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問題反映最為強烈。

  天津世川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晗表示,直播行業主要靠性價比吸引消費者,但過低的商品價格應該引起消費者的警覺,如果購買了「三無」產品,由於難以找到商家,追責將會變得困難。

  翻車!商家與主播究竟誰是「韭菜」

  不斷刷新的銷售紀錄吸引著大批商家和主播「跑步進場」,然而直播盛宴背後,為不良市場行為和商品質量問題買單的難道只有消費者?事實上,主播和商家也經常淪為「韭菜」。

  「主播的帶貨能力與自身信譽關係密切,線上建立信任比線下更難,我們與消費者之間不是『一錘子買賣』,而要長期共贏。」江西一家主營直播業務的傳媒公司負責人羅濤說。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樹立良好口碑,羅濤的公司建立了嚴格的選品機制,選品團隊會對產品進行試用、篩選。即便如此,公司依舊沒少被商家「坑」。

  今年7月,羅濤的公司接下一筆菊花茶直播帶貨訂單,商家承諾商品都是當月生產,公司收到的樣品也是當月的生產日期。但不曾想商家為了清理庫存,將大量積壓已久的產品發貨給顧客,不少消費者要求退貨。

  「對我們來說,信譽上的損失比經濟上的損失更可怕。」羅濤說,由於主播直接對接消費者,商品一旦出現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是主播或MCN(多渠道網絡服務)機構對消費者進行先行賠付,之後再去找商家追責。

  然而,看似穩賺不賠的商家也並非都賺得盆滿缽滿。記者獲悉,為了讓商品在直播間內展示,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向主播支付「坑位費」,根據主播流量的大小,價格也從幾千元乃至數十萬元不等。

  此前有媒體報導,「大V」和明星帶貨時「坑位費」高昂,銷量卻不盡如人意,十幾萬元「坑位費」只換來幾千元銷售額的情況時有發生。低價和優惠已經將商品利潤壓低,再加上「坑位費」、服務費、物流費等費用,商家的盈利空間非常有限。

  此外,業內人士直言,由於直播營造的是一種衝動消費的氛圍,頭部主播有時也會出現高達30%的退貨率,腰部主播退貨率相對更高。部分主播及機構甚至會在直播時大量刷單,造成貨品銷售火熱的假象,之後再安排貨品退款,從而將「坑位費」與服務費都收入囊中。

  品質為王!規範市場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直播帶貨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隨之出現的各類問題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

  2020年7月,由中國廣告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規範》正式實施,對直播中消費者權益保護進行了規定,同時對網絡直播營銷平臺、商家、主播以及MCN等其他參與者,在經營資質、交易秩序、隱私信息保護等方面也有了相應的要求。

  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多部門發布多個新職業,其中「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專門增設了「直播銷售員」。在社會呼籲下,相關職業規範正在加緊制定,部分地方團體標準已經出臺。

  記者調查發現,平臺方也在為行業健康發展而發力,幾家頭部直播平臺均設立了相對嚴格的商戶入駐審查機制,除了核查相關資質外,部分平臺要求商戶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作為違約金或給予消費者的賠償金。

  除了相關規範的出臺,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市場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自淨能力。

  「直播帶貨只是一種營銷手段,讓銷售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渠道一旦打開,它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直播時代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要想長久生存下去,提高產品品質才是王道。」京東智聯雲天津基地負責人王亭亭說。

  羅濤表示,現在直播機構大批湧入,又大批倒下,但這也說明,市場自身的篩選機制在發揮作用,只有產品過硬、服務過硬的商家和機構才能真正留下來。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叢屹表示,傳統批發零售背後是多年形成的責任體系,直播帶貨屬於新興營銷方式,發展時間較短,難免出現問題。隨著相關規範進一步細化、監管更加嚴格,相信直播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據新華社天津8月31日電)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需要重建人貨場
    這與近半年來直播帶貨引發一系列「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以及主播直播間翻車等問題不無關係。自2020年初直播帶貨因疫情而變得愈加火爆之後,糾紛數量也在不斷攀升。這話本身並沒有錯,但究竟什麼才是優秀的供應鏈,其中是否具備質量管理的相關環節,辛巴對於他所謂的「辛選供應鏈」來說又到底意味著什麼,這些都是辛巴需要進一步回應的。消費者在直播帶貨下單時大都不在意產品的品牌,辛巴事實上成了品牌信任的代理。
  • CEO直播帶貨下半場 :掌握規則才能倖存
    很多商家提前一個月就已經開始預熱,各大帶貨主播們也提前幾個月就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狀態。李佳琦和薇婭在10月20日晚的「雙十一預熱直播」中,累計觀看量分別是1.62億次和1.48億次,直播成交總額近80億元。在電商直播的「人、貨、場」三個方面,「貨」自始至終是最關鍵的一環,也是連接主播團隊與品牌方的主要紐帶,但內容和傳播同樣重要。
  • 2020美妝直播帶貨報告:80%為國貨品牌,下半場還有哪些機會?
    據悉,微信目前已在進行「群直播」灰度測試,群主以及群友可在微信群內發起直播,這一新功能迅速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微信的深入布局也意味著,直播帶貨市場將進入下半場的角逐。 近期,由青眼情報(企業版)發布的《直播帶貨風靡下的美妝行業市場洞察》(下稱報告)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3150億元,較2018年的1150億元增長174%。
  • 2020直播帶貨下半場,風口中的6大趨勢
    來源:品牌頭條來源:普浪呢(planner2333)1直播帶貨場景綜藝化隨著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甚至虛擬主播紛紛湧入直播間,直播帶貨的場景也在升級,大家最近看各大主播的直播是不是有一種看綜藝節目的感覺
  • 直播下半場,網紅背後的平臺供應鏈有奇效?
    辛巴事件敲響了行業的警鐘,也點名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在直播銷售數據不斷攀高的盛況之下,直播帶貨「翻車」的頻率越來越高,帶貨網紅的名譽、品牌方的商譽也隨之掃地,眼下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產品質量無法保障、退換貨難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 直播帶貨盈利模式是什麼?普通人如何利用直播帶貨賺錢?
    如果說你想知道2020年最賺錢的項目是什麼。90%的人會回答你——直播帶貨!現在不僅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直播間下單買東西,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入局直播帶貨,自己變現賺錢了。但是,對於還在觀望的朋友來說,不清楚直播帶貨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不敢貿然入局。那麼,為了解決大家的疑問。接下來,本文就詳細為你介紹直播帶貨是如何盈利的。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怎麼利用直播帶貨賺錢!
  • 直播帶貨頻現售假風波,「羅永浩們」該如何痛定思過?
    題圖 / 圖源:網絡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最近直播帶貨登上熱搜卻多與「假貨」、「虛假宣傳」、「打假」等關鍵詞有關。那麼,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邁入下半場及未來的直播帶貨前景?那麼,直播帶貨平臺、主播、MCN機構等從最近幾件直播帶貨售假事件風波中可以吸取到哪些教訓?該如何痛定思過?第一,直播帶貨底層商業邏輯與其他形式本質一致,沒有改變。
  • 新手小白如何開始直播帶貨?掌握這四點,分分鐘成為直播帶貨大師
    時代發展,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收入手段,直播帶貨的優點不用多說,這條路已經成為許多人想走的捷徑。我們這代人,靠頭腦去換取錢財才是這個時代的王道!直播開始之前,首先要相信自己,只要跨出第一步,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一切都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話不多說,只要敢於開播,未來就把握在自己手裡!今天同泰小編就給大家梳理一下直播帶貨的必備乾貨小妙招。
  • 從內容帶課到經驗帶貨,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
    隨著知識付費的逐步發展,受眾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一些萬金油似的大V因為回答知識缺乏精準性和深度性而逐漸遭遇瓶頸;另一方面,深耕某個細分領域的資深玩家,在直播帶貨風口的助推下,實現了用知識和經驗帶貨。專業化、垂直化、定製化,為知識付費的下半場指明了方向。
  • 陳赫、張庭、關曉彤……那些直播帶貨的明星都怎麼樣了?
    CBNData星數選取了4月開始在抖音直播帶貨的14位明星,試圖梳理這一平臺上明星直播帶貨的特徵與趨勢。 主持人、演員、歌手紛紛入局,首秀即巔峰? 明星直播帶貨伊始,主持人似乎是最具優勢的入局者。李湘、汪涵、朱丹、王祖藍等主持人相繼開啟直播帶貨大業,並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隨著浪潮愈發洶湧,演員和歌手也紛紛「下海」。
  • 抖音直播帶貨有什麼要求嗎 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很多抖音的小夥伴想直播賣貨,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下,抖音直播帶貨都有什麼要求,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吧。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
  • 我為什麼不看好抖音直播帶貨?
    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我為什麼不看好抖音直播帶貨?1-抖音沒有電商基因抖音靠自己的頭條系算法吸引用戶,現如今日活已經破4個億,但促進用戶增長和延長用戶使用時間的原始驅動力是「內容」,抖音本身不生產「內容」,「優質的內容」要靠優秀的生產者完成。所以你玩抖音不需要什麼技巧,只要你能生產出優質的內容,就能上熱門,就能獲取流量,但是!
  • 國美再上《新聞聯播》 帶貨直播點燃消費熱情
    7月26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聯播》欄目和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分別報導了央視新聞和國美零售全國31省份巡迴帶貨直播上海站啟動的盛況。7月25日晚20點,「買遍中國·助力美好生活」全國31省份巡迴帶貨直播首站閃耀上海黃浦江畔。
  • 300場直播,帶的都是什麼貨?
    300場直播,帶的都是什麼貨?那一定非直播帶貨莫屬。線站青年也緊跟潮流,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同樣的視頻直播,同樣的熱切期待,同樣的熱烈交流。線上直播
  • 上海名牌一夜到 「買遍中國」國美直播帶貨「快」
    7月26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聯播》欄目和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欄目分別報導了央視新聞和國美零售全國31省份巡迴帶貨直播上海站啟動的盛況。7月25日晚20點,「買遍中國·助力美好生活」全國31省份巡迴帶貨直播首站閃耀上海黃浦江畔。節目兼顧了直播與帶貨,在售賣商品的同時,也介紹了上海的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短短2個小時,成交額達到了4.16億!
  • 淺談如何勸直播帶貨「好自為之」?
    在黑貓投訴平臺,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超過500條,而直播售假的投訴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售假已經成為直播帶貨不可忽視的疑難雜症。   勢頭正猛的直播帶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作」成眾矢之的? 頭部主播頻頻「翻車」,直播帶貨為何「不講商德」? 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
  • 優質的直播軟體源碼才是直播帶貨平臺穩定發展的關鍵
    直播帶貨時下能夠擁有如此廣泛受眾群體的原因大抵離不開直播能給用戶帶來爆炸的信息、能符合用戶碎片化現狀、高度的互動體驗、最重要的可以說是直播軟體源碼功能的多樣性了,接下來本文簡單梳理一下在直播帶貨系統中一套優質直播源碼應具備的功能模塊:
  • ...直播帶貨在「帶」什麼?|Morketing Summit 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小米有品 內容電商部負責人 鄭子拓整理|White Yan隨著直播帶貨風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入局,但作為一種全新的消費模式,其背後的底層邏輯和對品牌營銷的影響卻鮮有人去思考。「直播帶貨到底在「帶」什麼?
  • 野草般瘋狂生長的直播 「下半場」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野草般瘋狂生長的直播 「下半場」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2020-12-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物|「新櫃姐」如何直播帶貨
    疫情加速了直播帶貨的發展勢頭,國家和地方也頻頻出臺政策,全國多地紛紛打造直播電商培訓基地。不久前,石家莊還對直播電商人才開出了「人才綠卡」。直播帶貨到底是些什麼人在做?他們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商家又對直播帶貨怎麼說?記者進行了現場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