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美麗心靈》,我意識到自己應該也有精神病

2021-01-09 小詢電影

什麼事是真實的,什麼是正確的,這些搖擺不定的東西時長擾亂我的心神。難道我要像莊子,老子,孔子,玄奘,王陽明朱熹這些聖賢一樣,博古通今才能大徹大悟嗎?「人能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個問題,我研究得再明白,我也過不好我的日子。

漫無邊際的宇宙沒有沒有我的心大

心魔亂舞

我在給花澆水的時候,突然罵了一句髒話。本應該是歲月靜好的一幅畫面,可這時偏偏有一個堵心的事情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我要和客戶調整時間,領導偏偏為我編理由,她讓我說「家裡至親病重。」我說「我說我出車禍不行嗎?」領導說:「不行,另一個人已經用過了。」出門在外,誰願意這麼說呢?過了一會兒,她發來消息說她記錯了,那個人說至親生病,你說自己重病。於是我複製了她的話術給客戶,內容是「我虛弱地暈倒在了大街上。」

我對這段經歷耿耿於懷,沒過多久我就辭職了,因為我在這裡理不清我的三觀。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經常閃現在我的腦海裡。我會先罵一句,然後想「她是認真的?」「她是在整我吧!」「一定要這樣說嗎?直說不可以嗎?幹嘛撒謊?」「我是不是挨欺負了」「我真沒有主見」「哎,為什麼我這麼菜!」你知道嗎?由這些想法引發出的種種可以把我氣死。我瞬間感受到內分泌的失調。

職場菜鳥的困惑

當時那個男生讓我幫他養狗,我為什麼不答應呢?真是情商毀我愛情!反正他也不值得,他也不喜歡我,會不會他喜歡我呢?有可能啊……

這個人已經多久沒見過了呢?9年。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會再爆出一聲「shit!」因為我在不清醒的時候可能已經說了很多聲了。

神經的姑娘

我不知道,我的生活並沒有那麼閒,但是這些想法無孔不入,刷牙洗臉的時候,我看到的是牆壁,還是他們,還是自己呢?

美麗心靈帶給我的啟示

我最直觀的啟示是「我有精神分裂症」。給我的最有價值的啟示是:我可以和這些討厭的傢伙相處,至少我可以去掉結尾的那句「shit」。

約翰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天才,他畢生的經歷都用於科學研究。同時他也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一生的時間都有三個幻想中的人物相陪。他們會起到好的作用,比如他幻想出來的室友在他孤單的時候陪他聊天,鼓勵他追求心中所愛,求的幸福。但是更多的時候:這三個幻想打破了他所處的現實生活的秩序,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曾因此面臨生命危險。

年少有為風華正茂的納什和妻子在一起
飽受折磨的納什風華不再,受到欺辱
諾貝爾領獎臺上的納什

在妻子的鼓勵下,他堅定決心,同三個幻想決裂。三個幻想不停地幹擾他,企圖把他拽入幻想的世界。但是他堅定自己的心,再也沒有理過他們。在外人看來,約翰的周圍什麼也沒有,這是在他的感官裡,那是三個瘋子在不停地糾纏他。終其一生,都有他們相隨,那就相隨吧!在約翰拿到諾貝爾獎的那天,三個幻想仍然杵在附近。他似乎已經習慣了,也釋然了,所以三個幻想也口乾舌燥了。

「美麗心靈」的力量

如果身體上有些痛癢,我們懂得吃藥和看醫生。可是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怎麼應對心理疾病。「難過」似乎無法傷及性命,可是「難過」殺人於無形。不禁想到林奕含,這個91年的女孩,她用了10年來消化心理傷痛。她讀了大量的書,甚至出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來說服自己。可是最終她還是沒辦法找回快樂。活著變成了很累的事情,那還怎麼活呢?

林奕含在接受關於新書的專訪後一周自殺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所以沒有和自己的屈辱和解,又該怎樣活著。俗話又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俗話中好多都是對立的,何來的正確呢?

如果說人生是這樣的構成:有傷痛,有快樂有遺憾等等。它們時不時出現,打擾到我們的生活。一輩子都沒辦法消化。那麼就和它們和解吧,學會和他們相處吧,心要比宇宙還大,在傷痛所佔的一席之地以外,還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能遇見愛是我的幸福,遇不到就愛自己。

相關焦點

  • 《美麗心靈》一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
    電影《美麗心靈》講述的是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作為一個天才數學家,納什在22歲就發明了震驚世界的「納什均衡理論」,並在30歲就被評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從納什自己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 《美麗心靈》:接納自己,成全自己
    《美麗心靈》該片講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作為一部傳記電影,《美麗心靈》斬獲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它的導演朗·霍華德也憑藉此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美麗心靈》:得知真相的納什,在分清現實和虛幻中苦苦掙扎
    影名叫美麗心靈,我總覺得說美麗心靈還是差點什麼,難道美麗心靈與完美大腦無法共存,可能1984對我餘念太深了。最後約翰納什選擇與幻想共存,和平共處。近一段時間也越來越深刻理解獨立個體這個概念,你看同一部片子,不同的人,因其成長環境、所受教育、讀過的書等等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側重點。
  • 用自己的精神戰勝精神病《美麗心靈》豆瓣高分經典電影
    今天的故事來自美國經典電影《美麗心靈》。在所有普林斯頓大學的同學眼裡,納什永遠是個怪物。他是著名的卡內基獎章獲得者,神秘的西維吉尼亞天才,卻天生孤僻,不會與人交往,他總能一針見血地說出你最不想聽的話。學校裡沒人喜歡他,也沒人願意接近他。此時他的室友出現了,雖然這人看著很不靠譜,但納什有了第一個可以說話的朋友。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數學老師講課順帶就講到了數學家納什。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
  • 向精神病學習?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或許這得感激《雨人》、《美麗心靈》等一眾天才影片的洗腦,讓大家認為一個智商爆表的天才,沒點什麼瘋狂的事兒,簡直不合理。《美麗心靈》中的納什大概是最天才的「瘋子」了《生活大爆炸》中,觀眾對謝爾頓的乖僻和不通情理見怪不怪,反而還覺得有那麼幾分可愛。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電影《美麗心靈》《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接納自己、愛、溫暖和友情,就是治癒這一切的最好良藥,納什已經嚴重到成精神分裂症,是分不清現實和幻覺,分不清真和假的,這個狀態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精神病、瘋子,心理諮詢針對的是有心理問題的正常人,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常常給一些諮客介紹這部電影,就是要告訴他們,你們自身的問題遠比納什簡單的多,納什精神分裂都可以選擇視而不見,不受困擾,並取得巨大的成就,那我們也照樣可以。
  •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
    後來鼓勵納什去參與群體生活,努力的使自己融入進去,進而改變自己,妻子很偉大,如果沒有她納什不會這麼有成就,也許他也就只是一個瘋子。納什的角度:納什應該從小沒有朋友,從上大學開始,幻想自己有一個非常要好的室友,每天說話做事喝酒,還幻想出自己在為政府做事,是間諜,被追殺。
  • 豆瓣9.0《美麗心靈》|人生是一場自我救贖並與世界和解的過程
    編輯:暖暖i生活電影《美麗心靈》電影《美麗心靈》於2001年在美國上映,上映之初好評如潮,該片獲得了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豆瓣評分高居9.0,看完電影,內心良久不能平靜,強烈的震撼與感動,我想給它十分。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這部電影最流行的中文名是「美麗心靈」,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香港翻譯為「有你終生美麗」,臺灣翻譯為「美麗境界」,還有「完美大腦」的翻譯。不同的翻譯,顯示的是對影片的不同理解。「有你終生美麗」的「你」既可以指約翰納什的妻子艾麗莎,也可以指有強悍心智的約翰納什。「美麗境界」的「境界」可以指妻子艾麗莎的,也可以指約翰納什的。
  • 《美麗心靈》:天才和「瘋子」的自我抗爭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提起約翰·納什這個名字,想必很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他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前麻省理工學院助教,後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也是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然而很多人熟知這位英俊又十分古怪的數學家,可能都是通過美國電影《美麗心靈》吧。
  • 一部美麗的電影,描繪一個美麗的心靈
    我本來並沒有打算去看《美麗心靈》,但事實上,朋友強拉著我看過後,它確實是值得一看的。現在,看完之後,我要感謝她。《美麗心靈》劇照與其花費兩個半小時看成龍和李連杰的動作片不如去看一下這部《美麗心靈》。看過後,發現自己被拉到另一個故事,一個強大的、感人的故事,一個人如何學會自己面對惡魔和耀眼的世界。
  • 如果你被誤抓到精神病醫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1大家好,今天來聊一個話題,如果你被誤抓到精神病醫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證明不了。你越證明,你越是精神病,我就被誤抓過,做過一次,逃過一次,還不是被抓進去。抓進去第二次的時候,我就高高興興的住院吶,我也不想證明呢。我剛抓進去精神病院的時候,小車上面是我的月經,因為月經剛來。哭得好傷心,就像電視劇一樣的。
  • 看完這十部精神病電影,整個人都變精神了!
    沒點精神分裂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時尚青年,一下瘋癲一下嘻笑一下冷漠,經常性幻想不切實際的天馬行空,說話顛三倒四連個完整句子都說不好,成天我精分我驕傲我為祖國添笑料。怎麼?是說得了精神病之後,整個人都會變精神嗎?這麼熱愛精神病?那以下10部電影,不能錯過...
  • 兩部高分影片《美麗人生》和《美麗心靈》,真的是姊妹篇嗎?
    《美麗人生》,英文名《Life Is Beautiful》先來看看影片《美麗人生》講述了什麼,以二次大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義大利亞平寧半島的青年圭多和朋友自駕車到斯甘城。吉多一直夢想在城裡開一家書店,在這裡遇到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並對她一見鍾情。有一天,前來小城的視察官要做講演,主要是宣揚雅利安人優越的種族歧視言論。
  • 美麗心靈:從精神病患者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用了半個世紀時間
    他們擁有得天獨厚優勢,喜歡沉浸自己世界裡,但有的人因為太過沉浸,而與世界格格不入。在《美麗心靈》中,納什便是這樣一種人。也是在這個時候,納什遇到了自己妻子,一個極聰明漂亮的女人。當兩人即將結婚時,查爾斯回來了,這次還帶回來他的侄女,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查爾斯為自己多年好友送上祝福,感嘆納什終於不再是一個人了。然而婚後的納什行為越發怪異,被妻子強行送去醫院。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中蝴蝶的含義你看懂了嗎?
    除了高文英媽媽的身份揭盅之外,3 位主角的成長亦讓人非常感動,應該讓觀眾流下不少感動的淚水吧!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故事中,多番提及了「蝴蝶」,在大結局一集也提及了兩次。不同角色對於蝴蝶的闡釋也有不同,而編劇對於蝴蝶的含義,你又真的聽懂了嗎?
  •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給予納什美好心靈的可能是榮譽
    原標題:給予納什美好心靈的可能是榮譽   日前因車禍離世的經濟學家約翰·納什夫婦成為朋友圈話題,以他們為原型拍攝的人物傳記片《美麗心靈》繼奧斯卡之後再度被大家關注。《美麗心靈》是奧斯卡最偏愛的題材之一,罹患精神病的諾貝爾獎得主,善解人意的忠誠妻子,理性活在非理性之中,錯覺和幻覺共存,太奧斯卡了好不好。
  • 美麗心靈:經典心靈電影,奧斯卡最佳影片
    這是我接觸的第一部關於精分症的電影。她妻子說,能治癒你的不在腦子,而在心裡,在我們的心裡,就是愛阿。我想到奇葩大會的劉可樂,她講述了患躁鬱症的經歷,躁鬱症很多時候是社會貼給你的標籤,你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心理暗示是多麼重要,所以,哪怕在你最脆弱最絕望的時候,你都要相信你自己內心埋藏著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也許你自己才是你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
  • 怎樣才能證明自己不是一個精神病
    醫生說,很簡單,我們會把浴缸放滿水,給一個湯匙與水瓢給病人,看TA怎樣把浴缸放空;女主持急急接口,哦,我知道我知道,治好了的病人會用水瓢舀幹水;醫生瞟了一眼女主持,說,正常的人會把浴缸的塞子拔掉……關於這個女主持是誰有很多個版本,貓也不去深究了,反正這兩個段子都是說,很容易就可以證明一個人是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