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從精神病患者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用了半個世紀時間

2020-12-14 社會娛樂小八卦

「愛」的強悍在於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作為「天才」,是一種幸,也是一種不幸。他們擁有得天獨厚優勢,喜歡沉浸自己世界裡,但有的人因為太過沉浸,而與世界格格不入。

在《美麗心靈》中,納什便是這樣一種人。

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每次聽課時,都會默默坐在角落,因為性格缺陷,納什經常被人嘲笑,而他唯一的朋友便是室友查爾斯。

這是一個與納什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查爾斯樂觀浪漫,活潑開朗。

納什即將畢業,為了可以進入惠勒實驗室(該實驗室只有頂尖人才才可以進入),畢業論文毫無頭緒情況下,被室友查爾斯帶到了酒吧。

新奇的體驗讓他大腦中積蓄已久的靈感爆發,一夜時間,就提出了著名「博弈論」,因此他成功進入夢寐以求實驗室。

畢業後,納什成為了學校教授,但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隨手寫下一道題,學生們就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才能完成,這讓他沒有任何成就感。

同時納什也是一名特工間諜,負責協助國防部帕克,進行一次絕密任務。他需要通過報紙和雜誌,破譯當中敵人傳遞的密碼內容。

也是在這個時候,納什遇到了自己妻子,一個極聰明漂亮的女人。

當兩人即將結婚時,查爾斯回來了,這次還帶回來他的侄女,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查爾斯為自己多年好友送上祝福,感嘆納什終於不再是一個人了。

然而婚後的納什行為越發怪異,被妻子強行送去醫院。

原來納什患上嚴重精神分裂症,查爾斯、帕克、小女孩都是他幻想出來的人,沒有室友,更不存在所謂的特工間諜,一切都是假的。

突然明白真相的納什徹底崩潰了,他變得萎靡不振。

精神類藥物讓納什變成呆滯木訥大叔,他無法繼續工作,看著忙碌妻子和孩子他愧疚不已。他決定改變自己,要靠異於常人的大腦,和異於常人的思維邏輯能力,在現實和虛幻中找到解決辦法。

沒有人認為他可以成功,因為從沒有人做到過,但只有他的妻子相信他,女人溫柔鼓勵丈夫:「大腦也許會產生幻覺,但心永遠不會騙人。」

因為妻子的支持,納什全身心投入數學世界。

二十年時間,他攻克一個又一個數學難題,成為數學界赫赫有名的神級人物。

而他所提出的「博弈論」,已成為現代經濟學支柱,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領域,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領獎臺上,納什看著妻子深情道:「你就是我存在的原因!」

這是他最大的「寶藏」。一個曾經被所有人嫌棄的精神病人,因為愛和鼓勵,才有足夠勇氣和毅力一步步走到今天位置。

他們真情感染了所有人。

無論丈夫變成什麼樣子,那個女人從未放棄過,聞言安慰,細心疏導,兩人攜手共度那段黑暗時光。

影片中有一個畫面讓我至今難忘:在一個餐廳裡,納什坐在座位上,很多知名教授都拿出自己的鋼筆,一隻只放在納什面前,代表著大家對他的尊敬與愛戴。

而這個畫面,正是納什學生時期,最渴望的。如今,他終於實現曾經夢想。

納什天賦異稟,才華橫溢,而這樣的人的也越容易孤獨、寂寞。因為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們想法,很少有人願意傾聽他們內心。

誰也不能斷定虛幻和現實究竟哪個好,畢竟這三個虛幻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納什需要。

沒有朋友,同學們眼中的怪人,所以納什創造了「查爾斯」,這個全世界唯一沒有嘲笑過他的人工作後,學生平庸資質,沒有任何挑戰和興趣的工作,令他升不起半分成就感。於是「帕克」出現了,賦予他間諜身份,雖然每天的「工作」充滿危機和驚險,但納什充實、愉悅。他渴望有一個孩子,但父親身份對於納什來說,是項不小的挑戰,於是他又創造出「小女孩」,學著並嘗試著和孩子相處。

影片的最後,他依舊分辨不出虛幻和現實,但因妻子的陪伴,他可以拒絕一切虛幻。

他是一個嚴重精神分裂者,他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一邊是可悲的瘋子,一邊是最高榮耀獲得者,兩個截然相反的身份,卻同時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讓我們感動的不僅是納什堅持,還有他與妻子的愛。

電影最讓我震撼的,是它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美麗心靈》的原型約翰·納什,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創始人,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該劇拍攝時,為了提升影片的真實感和情感的感染力,導演不僅是按照故事時間順序進行拍攝,更是將原型人物約翰·納什請來現場,親臨指導。

影片上映後,幾乎包攬了2002年電影界全球最高獎項。

瘋子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大多數都是瘋子。我們都會羨慕一個天才的長成,但只有家人,才會在乎這個病人是否安好。因為「愛」可以包容所有。

相關焦點

  • 《美麗心靈》一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
    電影《美麗心靈》講述的是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作為一個天才數學家,納什在22歲就發明了震驚世界的「納什均衡理論」,並在30歲就被評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授。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從納什自己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於是說道:「納什是個瘋子,有精神分裂症,但是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一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全班哄堂大笑,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看過這部電影,我知道一個人打敗自己的其他人格是一件多麼艱難的過程。「如果真的有平行宇宙的話,那麼肯定有幾個宇宙的你是非常成功的商業大亨,有的是成就卓越的科學家,有的是靠雙手救人生命的天使醫生。
  • 《美麗心靈》豆瓣9.0:數學巨匠憑藉愛情對抗病魔,成就諾貝爾獎
    《美麗心靈》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傳記電影,上映於2002年1月,該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四個獎項,以及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等四個獎項提名,獲得了豆瓣9.0、IMDb8.2的不錯口碑。
  • 《美麗心靈》——愛創造的偉大奇蹟
    那麼今天北印青梅就來為大家推薦一部治癒系劇情電影——《美麗心靈》讓我們一起走進數學天才兼精神病患者的世界,去體會領悟不一樣的風景。本片講述了數學天才約翰福布斯納什在研究數學的道路上走入歧途,在事業蒸蒸日上時不幸罹患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幸運的是他的妻子艾麗西亞沒有放棄他,在妻子的愛與溫暖下,納什戰勝了自己的幻覺,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 看奧斯卡電影《美麗心靈》秒懂【精神分裂症 】
    約翰·福布斯·納什是一名美國數學家兼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獲得者之一,他亦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的一生改編成一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美麗心靈》(另譯成《美麗境界》),還有藝術家梵谷也被推斷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包括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可能的環境因子包括在城市中長大、濫用娛樂性藥物、某些傳染病、父母年齡、在母體內時營養攝取不足。
  • 用自己的精神戰勝精神病《美麗心靈》豆瓣高分經典電影
    他是個數學天才,二十一歲博士畢業,不到三十歲聞名遐邇,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就在他走上人生巔峰時,卻被強行關進了精神病院,因為他發現他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東西。今天的故事來自美國經典電影《美麗心靈》。在所有普林斯頓大學的同學眼裡,納什永遠是個怪物。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的幸與不幸
    《美麗心靈》講的是一位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的數學家,約翰納什的故事。學過經濟學或者數學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詞,納什均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就是約翰納什。納什均衡指的是博弈中的一種策略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對於任意一個參與者,當其他參與人的策略確定的時候,他的選擇是最優的。也就是說,每個參與人都期望獲得最大的效益值,最後就會達到納什均衡。
  • 奧斯卡最佳影片《美麗心靈》,一個勵志的經濟學家的真實故事
    美國影片《美麗心靈》是以199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而創作的勵志片,描寫了一個嚴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從成功到頹廢,再從人生的低谷走向輝煌的曲折故事,闡述了人性的力量與脆弱, 同時也告訴人們,我們要積極地面對問題,去努力地克服它,戰勝它。
  • 《美麗心靈》:接納自己,成全自己
    《美麗心靈》該片講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作為一部傳記電影,《美麗心靈》斬獲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它的導演朗·霍華德也憑藉此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
  • 諾貝爾獎歷史上的悲劇:這項可怕的前腦葉白質切斷術,毀了上萬人
    諾貝爾獎的評判標準是在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五大領域「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回顧諾貝爾獎上百年的歷史,康拉德·倫琴發明的X射線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挽救了無數瘧疾患者的生命;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的青黴素(盤尼西寧),作為大名鼎鼎的抗生素,拯救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 《美麗心靈》:你和諾貝爾獎之間的距離,差的不止是99%的汗水
    影片裡因為美好的愛和心靈創造了奇蹟,不是杜撰的狗血故事,而是真實的發生在20世紀天才數學家的身上。我們也許沒有納什的天才頭腦,不能像他一樣每個人都能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他的變化,一個內向恐於社交的男孩,開始侃侃而談。一個事事追求完美誓要解決一切問題的人,開始和不完美握手言和。一個只會用邏輯思考的數學家,用心感受到了心靈的力量。
  • 看完《美麗心靈》,我意識到自己應該也有精神病
    我要和客戶調整時間,領導偏偏為我編理由,她讓我說「家裡至親病重。」我說「我說我出車禍不行嗎?」領導說:「不行,另一個人已經用過了。」出門在外,誰願意這麼說呢?過了一會兒,她發來消息說她記錯了,那個人說至親生病,你說自己重病。於是我複製了她的話術給客戶,內容是「我虛弱地暈倒在了大街上。」我對這段經歷耿耿於懷,沒過多久我就辭職了,因為我在這裡理不清我的三觀。
  •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給予納什美好心靈的可能是榮譽
    原標題:給予納什美好心靈的可能是榮譽   日前因車禍離世的經濟學家約翰·納什夫婦成為朋友圈話題,以他們為原型拍攝的人物傳記片《美麗心靈》繼奧斯卡之後再度被大家關注。《美麗心靈》是奧斯卡最偏愛的題材之一,罹患精神病的諾貝爾獎得主,善解人意的忠誠妻子,理性活在非理性之中,錯覺和幻覺共存,太奧斯卡了好不好。
  •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
    為什麼說納什的妻子是納什的《美麗心靈》?有什麼含義?他的妻子,是一個獨立美麗知性智慧的女人,他是第一個發現丈夫有精神分裂的現象,為了治療送他去醫院,中間有個鏡頭,她夜裡把杯子摔到鏡子上的場景,她也很無助,很氣憤,又無奈,但她沒有放棄丈夫。
  • 《美麗心靈》,約翰·納什最大的財富是他的妻子
    01偏執孤僻《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的原型主人公是約翰·納什,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提出了著名的納什均衡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但是不幸的是這時候他已經漸漸的向精神分裂患者靠攏了,而他不自知,他以為安慰他的酒鬼室友查爾斯是真實存在的。後來,成功進入惠勒實驗室的納什精神分裂愈發嚴重,他又幻想出了一個新人物,那就是威廉·帕特,並且將其認為軍方老大,而他也認為自己一直在做國家最高機密的事情。他每天把自己投身於各種雜誌報刊中,他堅信蘇俄傳遞情報是通過上面的加密密碼傳播的。
  • 嘉賓篇丨諾貝爾獎獲得者Aaron Ciechanover·為峰會演講
    「2020未來實驗室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成功邀請到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將為峰會致辭。·想近距離了解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嗎?·想知道Aaron Ciechanover對未來實驗室發展有哪些獨到見解嗎?
  • 一部美麗的電影,描繪一個美麗的心靈
    《美麗心靈》劇照與其花費兩個半小時看成龍和李連杰的動作片不如去看一下這部《美麗心靈》。看過後,發現自己被拉到另一個故事,一個強大的、感人的故事,一個人如何學會自己面對惡魔和耀眼的世界。在與內心激烈的鬥爭之後,他克服了這一點,並於1994年重返諾貝爾獎,因為他在20世紀50年代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研究經濟學中的brakethrough博弈論。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這部電影最流行的中文名是「美麗心靈」,英文名是A Beautiful Mind,香港翻譯為「有你終生美麗」,臺灣翻譯為「美麗境界」,還有「完美大腦」的翻譯。不同的翻譯,顯示的是對影片的不同理解。「有你終生美麗」的「你」既可以指約翰納什的妻子艾麗莎,也可以指有強悍心智的約翰納什。「美麗境界」的「境界」可以指妻子艾麗莎的,也可以指約翰納什的。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電影《美麗心靈》《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妻子對精分的納時不離不棄幸運的是,納什的妻子和同事都沒有放棄他,她們一起給了納什很大的支持,妻子對他不離不棄,一直在鼓勵他,支持他,以前的同學喬森也好無所求地幫助他,都是這一個個美麗的心靈,成就了偉大的數學天才
  • 史上最成功傳記電影,奧斯卡四項大獎,《美麗心靈》的漂亮人生
    如果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能夠解答數學上最大的難題,同時還能解決解決精神分裂者這樣令人衰弱的問題,那會是怎樣的?這部電影將會告訴你答案。這部以普林斯頓大學校園為拍攝場景,以冷戰陰謀為背景,講述了諾貝爾獎獲得者20世紀偉大數學家的故事的電影,名字叫做《美麗心靈》,是根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著名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活改編的傳記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