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杭州已經是創業新都,網際網路創業第三城的大旗已經高高插在城垛上,護旗手,就是這20隻未來的獨角獸。而他們自己,也詮釋著杭州創業的關鍵詞:「務實」、「阿里」、「性感」、「金融」,以及「下一個矽谷」。
文/B12團隊 XX
弗洛伊德說,性是生命意志,是反抗權威、個體自由的一種方式,可以升華為創造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在討論「不性感,毋寧死」的時候,我們在討論一種哲學追求。
我們在杭州發起的「尋找下一隻獨角獸」的榜單評選,其中一個維度叫做「性感」。所謂性感,既代表著難以名狀的誘惑,又充滿不可言說的曖昧。它自己有著商業決策與創新的雙重血統。比如,我們常常說,「像Uber一樣性感」。
有人的地方,就有性感的現代商業形態。某種商業模式,我們大抵會因為它和生活貼近的程度、誘發我們心底需求或欲望的程度,以及可以想像的成長空間和商業回報,而稱其為「性感」。
簡單地說,它需要勾起你狂躁的佔有欲。
回來說說杭州這座城市。在文人騷客那裡,或許因了西子湖,因了蘇小小,因了李清照,杭州這座城小家碧玉,婉約精緻,屬於那種偏安的小性感。
然而,杭州的文化底子裡還遠遠不止這些。從古代的東坡樂天,到當代的中國美院,這座城的先鋒氣質和實驗精神不輸其他任何地方。你會聽到杭州姑娘罵人都是用「老子」自稱,秒哪些北方「姑奶奶」們幾條街。
在東南,在近海,在一個遠離政治中心的富庶城市,杭州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性感得恰到好處。在商業上,也是如此。
1、最表層:性與金錢
外圍能看到的第一層,就是性感的本義。
PingWest一期沙龍的主題叫做:Sexy & unSexy Innovation ,為了破題,性感的託馬斯駱說:其實從普通人(而非極客)的感性和直覺上容易辨別性感指數:那些漂亮的、引發人們某種隱秘欲望的、滿足人們消費和感官需求的、提供遊戲、娛樂和刺激性狀態的產品是「性感的」。
有的產品從誕生的一刻就與性與金錢息息相關。
比如,杭州近郊的桐鄉,擁有全球最大的性趣用品生產廠商愛侶。又比如,杭州擁有全國最專業的情趣設計公司博樂設計。但是,這些公司遠遠不能被稱為「性感」。
杭州另外誕生了另外一家情趣網際網路公司「嗨音Highing」,從一個遠程遙控的智能跳彈入手走陌生人情趣社交。且去看他們團隊的構成——一派微博大號和豆瓣紅人,有攻有受,全員活色生香,嬉笑通宵。和他們的隨便誰聊聊,都在一個前所未有開放和生動的狀態下聊生活、未來和理想。有了這些言說不僅,才是真正的性感。
從這個意義上,那些明朗而大膽接近性與金錢的公司,都帶有了些許性感的意味。
比如,融資巨快無比的51信用卡管家,一不小心在3個月的時間內融到了1億美金。
比如,IN上面的姑娘都是誘人的,一眼望去滿目亮粉,以及它的社交屬性延伸出無限種線下可能。
比如,bong的智能手錶叫做bongX(cha)和bongXX(cha cha),圖樣赫然是一個女神戴著bongXX在睡覺。bong的app上還有一個記錄睡眠時長的炫耀功能叫做:我和某某一起睡了幾個小時。
2、價值觀原點:搖滾精神
用某種土爆的方式說,性感的商業原點需要「夢想」的佐證。一種商業模式的起點,最好是純粹而正直的——改變世界。
大象經常說,做投資最重要的是投人;投的人,必須要有那麼些搖滾精神。搖滾精神,意味著對現行世界的不服和叛逆,意味著不安分的理想主義氣質,意味著盯著不屑和不公,對暴躁的世界投以雙目冷光。
想起了一家杭州的同行被問起為什麼要做一個科技媒體的時候,他冷冷的回答:為什麼其他的科技媒體都做得這麼爛?我想把這個回答粗暴的解釋成為,我要改變這個垃(cao)圾(dan)的世界。至少在這個初衷上,他們顯得很性感。
華爾街有句話說,金錢永不眠,人性永不改。搖滾精神的背後,是對人性的反思。在起點上,深諳人性是一種很高級別的性感。
比如,開始眾籌的起點,「這就是你報復平庸的方式」。去看每一個開始眾籌的故事,充滿了在喧譁世界的沉靜和專注,在雞蛋與石頭面前,永遠站在雞蛋這邊。它的人文關懷,並沒有絲毫削弱它抗爭的力量。
比如,覓食的起點是對民間手作美食的分享,讓一種自由而精緻的生活方式便捷地到達每一個人家裡。返璞歸真,重拾兒時的味道,這種單純原始的原點讓覓食在生下來就變得與眾不同,帶著韻致和純碎。
比如,酷家樂的誕生,就是壟斷在海外的3D渲染技術的一次大眾化應用。他們離錢很近,但是他們短時間內不考慮盈利,而一定要做完全免費。對他們而言,商業化的前提是已經創造了足夠大的社會價值。就為這個公益而純粹的原點,他們已經性感得一塌糊塗了。
3、過程理性
商業原點之後,到達最終目的的過程中,這個公司必須是理性而專業的。性感,就是要在過程中的極致。
這種過程理性往往又是複雜的,應該是極客精神、工匠精神甚至酒神精神的雜糅,有對技術的無限狂熱,有對細節的苛求和無限次打磨,有狂縱自我的對外呈現。所以,一個有價值的創業公司或許註定是分裂的,正如彼得·蒂爾所推崇的禪宗裡的平衡。
3.1 極客精神:技術狂熱
性感事物方面的權威《哈佛商業評論》宣布,「數據極客」是二十一世紀最性感的職業,表現在:建模、轉換、可視化。用詩意的表述方式就是:數據科學家好比是哥倫布遇上科倫坡,目光如炬的探險家與懷疑一切的大偵探的合體。
果然,在這個技術宅拯救世界的時代,極客可能不再被吐槽生活邋遢、不修邊幅,相反,他們在沒日沒夜地鑽研,在不惜一切追求幾毫秒的提升的時候,已經成為the newest sexy。幾乎所有技術驅動的公司,都具備這種對精確、對數據、對技術的追求,對突破現有瓶頸無限的熱情,甚至狂熱。
比如,在杭州3D家裝效果圖生成至少需耗時一天,300元/張。而酷家樂給出的數字是:10秒鐘,全免費,無限量。一家公司可以讓本來行業信息零碎不對稱,設計方案成本高的家裝行業產生了一種極致高效與低成本的體驗。這種公司文化,或許就在他們十幾個小時馬拉松面試程序猿的早期,就早已鑄就。
另外一家杭州的典型就是同盾,它從哪一個方面看上去都憨厚樸素,但它的反欺詐技術已經世界領先。同盾所建立的安全壁壘之中,所能識別的網絡元素和保護的網絡節點,已經在令人驚嘆的維度上轟炸了我們這類普通文科生的知識邊界。
再比如,51信用卡管家剛剛推出了「小時貸」,基於大數據,「小時貸」的徵信評價體系可以做到無人參與、完全在線自動操作,1小時內審核完成放款,超過1小時自動減息。51信用卡的極客範兒,已經在一個機器智能的高維度上開始了對人工智慧低維度的碾壓。
3.2 工匠精神:專注打磨
我們常常在後工業時代懷念一種味道,叫做「手作的溫度」。這種凸顯個性的,用不可替代的人的觀察力和標準,去一遍遍打磨產品的細節。這是性感的一個不為人知的維度,它賦予了一種商業情感和厚度。
如果說極客的腦子裡最經常想到的是:能不能再快一點、再精確一點?那麼工匠的腦子裡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應該是:能不能再美一點?還有沒有我忽略的不舒適?這種對用戶的極度敏感,對體驗的極致苛求,正是在這個充滿浮躁的時代最稀缺的精神。
我們常常說,好的創始人就是超級產品經理,對細節的苛求是所有產品經理性感的職業病。
當51信用卡的孫海濤帶領團隊閉關三個月,關掉手機、不接電話、不回微信的全身心浸在一個產品裡——直到他覺得這個「孩子」會一出世就驚豔眾生,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大象一直在稱讚他是全國最NB的產品經理之一。
比如Broadlink看來,智能家居不是Smart House,而是Smart Home,它更重要的是,讓你的靈魂與家一直在一起,所以它一定要美的,是懂你的,有溫度的東西。
業內對「覓食」的稱讚不絕於口,也同樣在於它的溫度感。覓食相信,自古美食在民間,真正的美食,也一定是純手工用心打造的。這種這種精緻和仔細,在用秒在計算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
風先生創始人Frank提到,「風先生」在標準之上還追求「風」一樣的速度,不管多快送到,「風先生」對下單人說的第一句話永遠是「對不起,我來晚了」。這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瘋狂的苛求呢?
3.3 酒神精神:自由熱烈
尼採在他的《悲劇的誕生》裡,借用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來象徵一種神秘原始的狀態: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界限完全打破,人們盡情解放人類的原始本能,與同伴們一起縱情歡樂,痛飲狂歌狂舞,尋求性慾的滿足。
突然想到,酒神精神幾乎就是90後翻版,必須充分發洩自己過於旺盛的精力,像停不住的孩子一樣不斷地建築,又不斷地破壞,永遠不滿足於任何固定而一成不變的東西。
這種酒神精神,就像開始眾籌的文風,就像橙牛高度的自黑氣質,就像IN極致的自我張揚表達。高度的原創,臭美才是第一生產力。那IN來舉例,在圖片分享之中加入了各種帶有呆萌感、吐槽感的極端個性小標籤,對嬉笑怒罵貪嗔痴的表達從未如此開放,所增添的一切都是在彰顯90後原生的情緒和欲望。
90後,就是一種原生性感。心態上,形態上。
最後,所有性感的商業,背後必定有一個性感的創始人。
比如上面屢次提到的bong的創始人顧大宇,比如51信用卡的創始人孫海濤,比如開始眾籌的創始人徐建軍,比如覓食的創始人馮曉,比如養車點點的創始人費舍,當然,也必須包括B12創始人大象。每一個人單獨拿出來,都風流倜儻封魔無數少女,當然,在人生經歷上,也必須是一個絕壁的傳奇,一本巨厚的故事。
他們都在商業之外,各自卓有建樹。大宇是搖滾明星和運動奇才,大象是足球猛將和哲學家,徐建軍是文化江湖的絕世高手。從另外一個維度上,他們邪門的「偏才」成就了他們與他們創辦的公司所不可替代的、無與倫比的性感。
賈伯斯式的產品和商業,就是他的終極哲學的體現。對於他來說,性感已經內化成為一種堅定不移。我們慶幸,在杭州這個動靜夾雜,冷熱不均的第三城,性感也開始冰絲一般向內生長,外界越燥熱,生長越狂野。
我們剛剛完成杭州「尋找下一隻獨角獸」榜單,戳「閱讀原文」去看看它們的「獸性」吧。
- 20150610 No.842-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