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這兩個字,估計大家在生活中都沒少聽到,特別是上火後或生病時等身體不舒服的特殊時期。俗話說「病從口入」,當身體不舒服時,大夫常常會告誡我們要忌口「發物」,但發物到底是指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
食物有獨特的性味,也就是食物的「食性」,不同的食物,食性不同,有些食物是寒性的,有些食物是熱性的,還有中性或者刺激性的。人有不同的體質,人這一生,難免會生病,身體某段時間會感覺不舒服。從身體健康的角度考慮,要多吃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並且當生病時還要忌口。
什麼是發物呢?發物就是指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以及會誘發舊疾和吃了會加重身體不適的食物。
發物是個很寬泛的概念,不同的人體質不同,疾病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發物的種類不同。就拿羊肉來說,對於易過敏體質的人來說,還有對患有皮膚問題的人來說,是需要忌口的發物,但對氣血兩虛體質的人來說卻是補物,應該多吃,有溫脾養血之效。
可以這麼說,所有的食物都是發物,所有的食物也都不是發物。判斷一個食物到底是不是發物,要看給什麼人吃。適合自己的體質,對你就是補物,不適合自己的體質,對你就是發物。
雖然發物的概念很寬泛,但根據總結,發現常見的發物有這幾種,分別是:
發熱之物,主要有羊肉、牛肉、蔥姜蒜、花椒等,發熱之物不適宜陰虛火旺體質的人吃,不適宜容易上火體質的人吃,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皮膚出油比較厲害的人,也不適宜吃。
積冷發物,主要有西瓜、涼茶、冰淇淋等,不適宜陽虛體質的人和氣血兩虛體質的人吃。若你腸胃不好,患有腸胃方面的問題,經常手腳冰涼,怕冷,應該忌口積冷發物。
發風之物,主要有韭菜、雞蛋、香菜和芒果等,不適宜特稟體質,也就是容易過敏體質的人吃。若你經常長溼疹,皮膚經常長疙瘩,應該少吃。
還有發痰溼之物,有豬肉、糯米、麵食等,溼氣重的人,應該少吃;發動血之物,比如胡椒、白酒和羊肉等,月經多的女性,皮膚經常有淤青的人,排尿不暢等人應該忌口少吃;發滯氣之物,比如大豆、紅薯等,不適宜消化不良的人和屁多的人吃。
發物的種類因人而異,六大種發物類型,你要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忌口食物,防止病從口入,這樣身體會更好。
雖然發物的種類因人而異,但夏天到了,有幾類食物是大家都應該忌口少吃的食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們屬於發物,經常吃容易引發「富貴病」,比如高血壓和高血糖等。這幾類發物分別是燒烤、奶茶、冰淇淋、甜點、火鍋、醃製的肉類、漢堡、可樂、膨化食物、啤酒等,這些都屬於「垃圾食品」,夏天若經常吃,容易加重體內的溼氣,還容易升高尿酸和血糖等,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很多負面影響,讓身體變得亞健康,引發內疾。
想要健康,應該控制飲食,少吃一些不適合自己體質的發物,還要少吃垃圾食品,平衡膳食,均衡的攝入營養,身體會更加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