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夢回古代做個學霸,寒門逆襲登天子堂,成為士大夫一員

2020-12-21 騰訊網

隨著古裝劇《大明風華》和《清平樂》的熱播,我國歷史上的兩大盛世王朝,明朝和宋朝恢宏的畫面又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兩部劇除了還原兩大王朝生活場景,宮廷內外的愛恨情仇外,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都體現了當時文人在兩大王朝中的作用。《大明風華》中,輔佐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朝的「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都是文人出身,其中後兩位是科舉成才;而在朱祁鎮御駕親徵被俘後,挺身而出的「救時宰相」于謙是科舉進士出身。

相對於明朝科舉出身的文官來說,《清平樂》中,所出現的「背誦天團」,範仲淹、韓琦、晏殊、蘇軾、司馬光、歐陽修……,很多人從小都是學霸,通過科舉入仕,官職宰相的;他們當中很多人,甚至出身寒門,依靠勤奮學習而出人頭地。

有宋一朝,真正實現了「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基本方針,真正實現文人心中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只要有真才實學能中舉,出身門第都不是問題,中舉的狀元們,甚至在宋朝掀起一股「榜下捉婿」的瘋狂景象,這無疑是科舉制度最成功的時代,也是每個文人書生夢想穿越的時代。

那麼,要想夢回古代做一個學霸狀元,古代的科舉制度;「他日金榜題名時,便是我衣錦還鄉日」這句話出自多少寒門學子的口中,在封建王朝時代,沒有背景、沒有身份、沒有依靠的文人學子們,被統稱為「寒門」;「寒窗苦讀」的由來就是寒門學子的奮鬥史。如果沒有科舉制度的產生,那麼古代中國依舊是世家貴族統治的局面,那樣的話就缺少了官員人才的能力性。

也因此,科舉考試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王朝鼎盛發展,科舉制度不僅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個上升的途徑,更是促進了古代文明的發展;那麼,本篇文章,今天就來講講一個寒門學子,是如何一步步通過科舉成才,又如何一步步的往上升遷呢?

童生「儒生」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學子們最開始的身份統稱為「童生」,也叫「儒生」;當然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叫童生的,這必須是接受過當地私塾教育,或者是得到了當地名士的推薦,這才有這個身份,也就是說只有獲得童生的身份,你才真正是一個學子,你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

當然了童生這個身份還是很好獲得的,只要你接受私塾教育一年以上,你就是一個童生了,如果一些家境貧寒的學生們上不起私塾,那麼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去拜訪當地的賢人、名士或者是官員,只要通過他們的考核,那麼你就擁有了這個身份。

總體來說就,算是家境貧寒的學子,一般都會選擇進私塾學習而獲得童生資格,去拜訪名士官員,這些人倒是十分樂意考核後輩,但考核的難度極大;與此相比較,寒門子弟更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更願意去私塾學習。

那麼,沒錢怎麼辦?很簡單,私塾中也有類似於如今貧困戶補助的制度,你可以不用錢入學,但你在學習之餘得參與私塾一些工作來換取學費,又或者說你可以申請推遲交學費,自己去集市幹活來賺取學費。而私塾的學費一般都不貴。(但是一些著名私塾就很貴。)私塾也分為公辦和私辦,私辦的教學質量都極高的。好了,你成功的獲得了童生的身份,你就可以參加科舉了。

童生考秀才相當於高考

當了童生你還得往上爬,你只有獲得秀才(生員)的身份,你才能接著往上考,秀才的相當於現在的高中升大學那個難度,這個過渡,只要你認真學習了,那麼你就能過,如果你不認真學習,這個階段你是過不去的,童生升秀才雖然名額多,但也卡死一大堆人,這些人就是不好好學習的。

升級秀才的考試叫做院試,第一名叫做案首,只要你獲得了院試第一名,那麼你很可能直接被推薦為舉人;當了秀才後,你可以說已經完全獲得了文人這個身份,你可以選擇畢業去上班,可以應聘當地政府的公務員,比如:筆錄員、師爺、文房等職務,但都是小吏,沒有國家的編制。

對於寒門子弟來說,這個工作相當的吃香,還有的秀才可以選擇當一些酒館的收納、或者當一些地主的文房先生,工資待遇都很高的;也因此,秀才這個身份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你已經打敗了80%的人。

秀才考舉人,相當於考碩士研究生

秀才們繼續往上升就是每年的鄉試,也叫做「秋闈」,顧名思義,一般都是在秋天考試,鄉試的難度極大,每年參加的人非常多,但每年全國所有參加考試的生員,最終只有20%的人成功晉升舉人。

你要是成為了舉人那麼你真的不得了了,舉人相當於大學本科,非常牛皮的身份了,你擁有了舉人這個身份,也意味著你是國家培養的後備官員之一了,舉人一般都可以任職縣主官、州郡副職這些職位,是正兒八經的國家編制幹部。舉人的第一名叫做解元,2-10名叫亞元,解元也有中央直接推薦成為貢士的機會。

不過一般學子們達到了舉人的高度後,一般都會選擇第二年在參加會試,都想拼一把,看能不和你當個貢士,一旦這一次會試失敗,一大半的舉人都會選擇回來當官員算了,不再選擇科舉,畢竟貢士是萬裡挑一的人物。明朝洪武某年的舉人一次達到了10萬人,而只錄取其中的3000人,可見這淘汰率有多高;不管哪朝哪代,幾乎貢士每年也就那3000多的名額。

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研究生

那麼當了貢士之後如何呢?當了貢士基本上,你就是中央重點官員了,也相當於你是研究生、碩士畢業,進可以在中央當京官,退可以回到地方當個州郡當個主官,能考上貢士的人都是相當的牛批,都是一群很有能耐的人。

朱元璋與朱棣,殿試所出題不同

貢士們最後一關就是殿試,殿試往往是最複雜的一關,因為這一關是皇帝親自考問,皇帝問的題目都是十分變態的,比如朱元璋曾殿試詢問貢士們:「田裡如何插秧,才能讓秧長勢更好?」這種問題可難倒了這一幫貢士,這些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哪有幾個人去種地裡的活。

朱元璋也不催他們,讓他們好好想想,更是給他們看皇宮裡的一塊水田,讓他們自己研究;為了防止作弊,朱元璋還下令關閉了宮門,只留下一群貢士們留在大殿內思考,晚飯都給他們包了。

到了第二天,一群貢士們還是沒想出答案,有的渾水摸魚,說了一大堆沒用的措施,這些舉動把朱元璋惹毛了,他下令讓所有的貢士去京城的田地去學習一年,然後那些渾水摸魚的永久取消貢士身份;說來也巧,一些貢士們種田種著喜歡上這個職業了,更是要求皇帝讓自己種植田地、改良品種,朱元璋這個意氣舉動也誕生了一大批農業官員。

而明成祖朱棣更有意思了,朱棣喜歡兵法和研究一些國外資料,正巧鄭和下西洋回來了,朱棣就讓鄭和站在一旁,自己詢問這些貢士們:「你們對明朝之外的國家了解多少。如果給你派兵1萬,你能否打敗你說的這些國家。」

這種奇葩問題,竟然還有人答上了,還答的非常的有思想,這個人就是于謙,他說的就是瓦剌和韃靼,更是開創的提出了邊境開放政策,既有利於明朝貿易,同時又有利於免除瓦剌和韃靼二部的威脅。

于謙的這個思想讓朱棣很是喜歡,但那個時候根本沒辦法和瓦剌、韃靼和平相處,於是乎這個邊境開放的政策也就擱置下來了,到了仁宗、宣宗、英宗三個皇帝時期,才真正的實施了這個政策。

而于謙也成為了明朝出名的軍事家、戰略家,要知道于謙從小到大可是從沒有接觸過戰爭,但他就無師自通一樣,很了解作戰和兵法,甚至在「土木堡之變」後還幫助明帝國轉死為生,于謙也因此從一個成祖時代的小京官,慢慢的經歷了仁宗、宣宗,到了英宗、代宗時期更是成為了內閣首輔。

寒門子弟,如何通過科舉升遷?

那麼說完了科舉,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寒門學子在不同的文人身份上如何一步步升遷。首先是秀才,達到秀才的寒門學子,可以選擇成為地方官府的小吏,努力工作幾年後,若受到主官的認可,獲得主官的推薦,可以成為該地的候補副職幹部,也就是說可以當個縣政府的副縣長。

這是秀才正常情況下最高等級,如果秀才想再往上爬,那麼只有兩個途徑,要麼參加科舉,要麼遇到突發情況,比如主官臨時暴斃,那麼副官可以代理主官,在一年內,如果縣城治理水平達到一個高度,那麼這個副官就可以升為主官;一般而言,秀才這個身份最高封頂的職業就是縣城主官,七品官員。

那麼舉人的身份呢?舉人一般選擇在當地就業的話,會被安排到郡守府衙,首先當一年的實習幹部,一年後在省內如果有某個縣城的主官缺位,或者說那個州郡副官缺位,那麼這個舉人就可以替補成為官員;而舉人最高等級也就是州郡的主官,也相當於市長,就是六品,不過舉人還能往上升。

貢士做京官或者地方州郡主官

接下來就是貢士,貢士基本上有兩個選擇,殿試後成為中央京官,或者是地方州郡主官,二選一;京官的級別,會比州郡主官低一品,一般都是京官從六品或者七品,外官六品以上;貢士的升遷機會很多,只要政績幹的好,那麼你可以往上升,升為州刺史、州牧等地方高級官員,這些都是五品官員,更甚者因為出色的政績而被朝廷發現,再召喚到京城當大官,所以貢士這個等級只要你有實力,你就能上。

進士做京官,直接升為大臣或後備幹部

最後的進士,一般幾乎都是京官,而且都是品次很高的京官,明朝會直接讓他們進翰林院或者中書省當個輔官,觀察幾年後,有思想、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員會被下放到地方當個主官,在觀察幾年,都通過的話,就直接升遷成為大臣,甚至還是內閣後備幹部。

如果你成長在古代,依照你自己的頭腦,能做一個小學霸嗎?高考(科舉)成功,能成為一個萬民喜愛的「背誦天團」士大夫的一員嗎?你覺得自己可以達到科舉哪個程度?當官的話,能夠當到多大的官員。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夢回古代做個學霸,寒門逆襲登天子堂,成為背誦天團一員
    相對於明朝科舉出身的文官來說,《清平樂》中,所出現的「背誦天團」,範仲淹、韓琦、晏殊、蘇軾、司馬光、歐陽修……,很多人從小都是學霸,通過科舉入仕,官職宰相的;他們當中很多人,甚至出身寒門,依靠勤奮學習而出人頭地。
  • 寒門逆襲的奮鬥故事,這些小說已經完結,寒門流小說來襲!
    寒門流的小說背景一般在古代,講述的是寒士主角通過努力奮進,一路逆襲實現人生理想,成就人生巔峰的故事。這個類型的小說往往點爽點十足,並且具有非常強烈的代入感,因此,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本比較有名的完本寒門流小說,希望各位老鐵能夠喜歡。
  • 學霸從小學成績就很好?初中開始發力可不可以逆襲成為學霸?
    很多同學都夢想著能成為學霸,結合身邊的學霸,會發現有以下三種類型的學生:第一種:他們從小學開始成績就十分優秀,一直到初中、高中都是班級裡的佼佼者,高考更是能考取985、211這些名校,真可謂是「一霸到底」。
  • 出身寒門卻能涅槃重生,成功逆襲,走向富足的四大生肖
    出生就富足的人少之又少,絕大多人都是出生平凡的,甚至很多人都是出身寒門,就像下面這幾個生肖,生來貧寒,沒有什麼家底可以依賴,長大之後唯有靠自己,定會能成功逆襲,走向富足。
  • 夢回古代,小女子入後宮飛上枝頭變鳳凰,漫談嬪妃森嚴等級制度
    隨著《大明風華》、《清平樂》、《延禧攻略》等古裝歷史劇的熱播,古代後宮女子的生活場景被現代人所熟悉,很多歷史發燒的愛好者,有想夢回宋朝的,有想夢回明朝的,還有想夢回大清朝的,特別懷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少女,想學學從一個宮女到皇后逆襲之路,其實,古代後宮女子的升遷之路是很艱難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後宮管理。
  • 「長翅帽」的由來:從《清平樂》中宋仁宗所佩戴的帽子,觀官帽史
    最近一部有關宋朝歷史的古裝劇《清平樂》正在如火如荼的播放著,而他其中的各種情節也是很引人注目,成為我們現在疫情在家期間一部值得觀賞的佳劇,打開這部電視劇,首當映入眼帘的就是宋仁宗那官帽上高高的兩個長翅。
  • 初三應該如何逆襲?掌握這些學習方法,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學霸!
    還有許多同學想知道,在初三階段,作為一名學渣,如何逆襲成為學霸。其實對於初三應該如何逆襲?掌握以下這些學習方法,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學霸!首先是合理利用和安排時間,進入初三之後,大家都知道時間非常緊張,無論你的學習成績如何,都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時候自己可以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就是計劃好自己什麼時間做什麼,什麼階段學什麼。
  • 從《清平樂》聊聊詩詞文化中的著作權
    「著作權史研究中有兩個影響較大的爭論,一是『中國古代有無著作權保護』,二是『中國古代為何沒有產生著作權制度』。」[2]古代雖然沒有產生著作權法的土壤,但生活的智慧無處不在,法學的原理無處不在。疫情期間,我重讀了一些書,對此愈發有了感觸,比如本文所要戲說的,就是我在閒暇之餘翻開與專業無關的詩詞「閒書」中偶然所想。說起詩詞,不如就從《清平樂》開始吧。
  • 「裡坊制」從《清平樂》看裡坊制如何在宋朝瓦解的
    《清平樂》劇照《清平樂》這部劇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梁家在坊間違規開店,被惡霸欺凌也不敢報官。那麼為何出現禁止坊間開店的法令與百姓生活極大衝突的這樣一個狀況呢?這一期我們就用《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長安和《清平樂》中的宋東京,來看看古代城市建設從「裡坊制」向「街巷制」的轉變過程。
  • 三本重生逆襲文: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
    三本重生逆襲文: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重生之錦繡嫡女作者:醉瘋魔楔子:當表姐出現在眼前,巧笑嫣然的告訴她:「你不是說絕不為妾麼,現在跪在這裡,不是還得叫我一聲主母!"內容:寧為寒門妻,不做高門妾!內容:十三歲少女走出深閨,步步為營,棄了琴棋書畫,玩起陰謀陽謀,比陰狠之人更陰狠,比歹毒之人更歹毒,扳倒一個個不良分子,漸掌管家大權。權力在手,整頓門庭,雷厲風行冷麵無情,兇厲之名傳遍京都。選秀之年,她如願落選宮嬪,卻不料一朝旨下,又被指為皇子側妃。再次嫁入皇族,換了身份,卻還要重對往日之人。
  • 《清平樂》|宋代宮廷禮樂:重興雅樂,禮樂醇儒,慶祉綿綿
    禮樂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一項禮儀制度,興起於周代,並在後代各王朝的統治階層源遠流長,是古代封建王朝統治者治理天下萬民的重要思想文化工具。面對戰國時期頻繁的混戰紛爭導致禮崩樂壞,聖賢孔子積極倡導傳統禮樂。漢朝及以後,伴隨著儒家思想成為古代官方思想主流,禮樂制度愈加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 穿書九零女主文,鬼馬精靈吃貨團寵vs逆襲高冷寒門貴子!
    穿書九零女主文,鬼馬精靈吃貨團寵vs逆襲高冷寒門貴子!得知劇情的宋喬曦拒絕再當作妖熊孩子,做個五講四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乖崽不香嗎?爸媽驚訝地發現,被老人慣壞的糰子不熊了?後來,宋爸成為媒體大佬,宋媽評上正教授,兩口子把變得格外懂事的閨女寵成小公主。
  • 連中三元的古代學霸為什麼不能成為像馬雲一樣世人皆知的名人
    大家好,我是小欣,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古代學霸們的大家好,我是小欣,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古代學霸們的故事。連中三元,一定是古代讀書人都想得到的榮譽了吧。那麼你知道連中三元是什麼嗎。那麼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歲月裡,一共也只出現了3個武三元和14個文三元。這3個武三元便是明朝的尹鳳、王名世連,清朝的王玉璧。而14個文三元便是唐朝的張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巖叟、馮京;金朝的孟宋獻;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黃觀、商輅;清朝的錢檠、陳繼昌。
  • 新一周電視劇景氣指數榜:《清平樂》PK《天醒之路》,古裝劇逆襲
    新一周電視劇指數排名:《清平樂》遙遙領先,《天醒之路》來勢兇猛,古裝劇成功逆襲今年的電視劇很明顯要比去年情況好轉很多,尤其是三月,幾乎是電視劇熱潮,而且不光是數量跟上電視劇市場,就連質量也很明顯的在提高。
  • 《清平樂》王凱演的宋仁宗符合歷史嗎?專家這樣說
    做皇帝,做不來一件快意的事情4月10日播出的《清平樂》裡,韓琦對曹皇后一句「貌醜不至惑君」的形容上了熱搜。宋仁宗的感情世界是怎樣的?宋神宗自己曾說過,做皇帝,做不來一件快意的事情,這恐怕也是仁宗的真實寫照。」公主和內侍之間未必是愛情《清平樂》原著小說講述了仁宗長女福康公主趙徽柔和內侍梁懷吉之間的愛情故事,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有歷史依據,但沒有那麼離奇。公主從小和內侍一起生活,兩個人有感情,但未必是愛情。」
  • 《清平樂》來了,你讀對了音嗎?
    《清平樂》是由正午陽光、中匯影視等聯合出品的古代傳奇大戲,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由朱朱編劇,張開宙執導,侯鴻亮任製片人。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北宋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清明盛世,既展現了仁宗作為國朝君主一生勤政愛民、為政以仁,為北宋開創了「仁宗盛治」,又以不同以往的視角呈現出趙禎上敬天命、下畏人言的溫柔隱忍與舐犢情深。
  • 從開分8.2到大結局6.8,我為什麼還堅持《清平樂》沒有爛尾?
    《清平樂》幾個主人公的大結局一再讓人感到無力,因為這場悲劇你根本找不到反派:趙禎為了彌補對生母的虧欠,便用「下嫁公主」的法子,提拔她的娘家人,你能說他是惡人嗎?公主豪橫任性,一步步把好牌打爛,直到事情走到無可挽回的局面,可公主錯了嗎?就算是苦苦相逼的那位砸缸君子,他所做的,何嘗不是捍衛心中的大義,你能說他是惡人嗎?
  • 高考學霸逆襲:從倒數第一到760分成理科狀元,進北大卻學了中文
    而有這樣一位學霸,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人生不設限,只要你敢想敢做,就可以取得成功。高考學霸的逆襲之路今天要講的這位學霸就是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狀元鄭恩柏,在那一年的高考中,他考取了760分的好成績。
  • 為什麼學霸不會困?清華學姐教你戰勝疲勞逆襲成學霸之生活習慣篇
    清華學姐教你戰勝疲勞逆襲成學霸之時間安排篇清華學姐教你戰勝疲勞逆襲成學霸之睡眠習慣篇,分別從時間安排和睡眠習慣兩方面做出了解答,今天將從生活習慣的角度為大家解答為何學霸能一直保持清醒的狀態。我在高中時每天會做的運動包括:晚飯後站立半小時,讓肚子裡的東西消化一下,這樣晚自習就不會困;晚自習後去吊單槓以及在操場上倒著走兩圈或者是夜跑。因為我腰不太好,所以我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有些同學也會去打籃球或者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