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奇媽媽說教育
眾所周知,高中學習有文科和理科之分,而學生的這一個選擇,往往也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走向。有的人以後會從事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而有的人卻一頭扎進了實驗室中。每一個人的選擇不同嗎,未來發展的道路肯定也不同。而有這樣一位學霸,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人生不設限,只要你敢想敢做,就可以取得成功。
高考學霸的逆襲之路
今天要講的這位學霸就是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狀元鄭恩柏,在那一年的高考中,他考取了760分的好成績。分別是語文132分,數學144分,英語142分,理綜282分,自選模塊60分,成為了省理科狀元,被北大錄取後,卻選擇學習中文,成為了北大中文專業的一名學生。
很多人感嘆他怎麼這麼厲害,肯定高中時期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但其實剛上高中時的鄭恩柏學習成績並不好,甚至可以用慘澹來形容,成績總是在班裡墊底。在競爭激烈的學校裡,他這樣的表現隨時有可能被「除名」,但是鄭恩柏沒有退縮,而是憑藉著自己頑強的信念,完成了自己三年的逆襲之路。
他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通過自己的不斷拼搏,從倒數第一搖身一變成為了年級第一,更是在2015年高考時奪得了浙江高考的理科狀元。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輝煌時刻,卻忽視了他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
相信很多人好奇既然他理科成績那麼好,那麼進入北大後又怎麼會去選擇中文專業呢?其實是鄭恩柏的內心始終有一個文學夢,未來想成為一名作家。雖然是省理科狀元,但是他並不覺得自己的優勢在理科上面,認為自己的理科成績完全是靠不懈的努力拼搏出來的,相比於寫各種的計算題,他更喜歡去學習一些跟文學相關的東西,去感受文學世界的美好。
所以在進入北大學習了一學期後,他堅定地加入了純文科專業的中文系,完成了從理科狀元到中文系學生的轉變。這樣的抉擇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但是鄭恩柏敢於想像,敢於去突破自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從鄭恩柏身上我們學到了什麼?
1.不言放棄
鄭恩柏教會我們的第一點就是面對學習要不言放棄。面對自己倒數第一的成績,他不灰心不氣餒,而是選擇重頭再來,找對學習方法,最終取得了成功。所以我們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都不要輕言放棄。
2.堅持不懈
學習也是一個需要大家堅持的事情,不能今天想學就學一些,明天不想學就扔下了,這樣你會發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學習效果是很不好的。作為學生我們的本職就是學習,要發揮出堅持不懈的精神,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學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道題。這也是鄭恩柏身上的閃光點。
3.敢於突破自己
鄭恩柏一個省理科狀元,竟然選擇了去學文,這是很多人都不敢想的,但正如他說的那樣,人生就是要敢於去突破自己。有時候你以為自己辦不到的事情,其實結果反而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們要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多去做一些嘗試,趁著年輕突破自己,實現更大的追求。
像鄭恩柏這樣逆襲學霸的人也並非個例,建議大家不要只看到他們成功的一面,卻看不到他們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一個積極努力的人,實現人生更大的價值。
今日話題:大家對理科狀元轉學文科這件事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