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女兒是寶,兒子是草。隨著社會觀念的開放,傳宗接代這樣的老套觀念已經對大家沒有什麼束縛,生女兒的好處也似乎是越來越顯而易見。
所以當家裡兒女雙全的時候,對待女兒和兒子的方式就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汪小菲在自己的微博上,有幾百條都是表達對女兒的思念的,然而只有三條是關於兒子的,並且還是附帶的。
所以兒子和女兒在家庭中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女兒真的比兒子更可靠嗎?聽一聽下面這位老母親的遭遇,也許會打破你心中的這種偏見。
分享人:鄧女士
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母親,我覺得女孩兒從小長到大特別不容易,畢竟她們總是要承受更多的指指點點以及社會的歧視和苛待。
所以,我對女兒也傾注了更多的心血。
當然,女兒也爭氣,從小到大品學兼優,每次去開家長會都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而兒子看起來有些調皮,也不喜歡學習,所以很早就不讀書,選擇輟學打工。
那時候覺得女兒真的是自己的貼心小棉襖,溫暖恬靜,又不惹是生非,還能夠為我們爭光。兒子似乎是扶不起的劉阿鬥。不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我都會優先的留給女兒。
不過,兒子神經大條,並沒有在意過這些。那時候覺得自己以後老了,一定還是得依靠自己的女兒,兒子是指望不上了。
然而,造化弄人,如今,女兒已經嫁了人,兒子也已經娶了媳婦兒,我大多數時間都是跟著兒子生活。
並不是我不想跟女兒住在一起,其實女兒從小到大跟我們的關係更親近。所以如果有的選擇,我們也一定會選擇跟女兒生活在一起。
可是自從女兒嫁了人之後,她就把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自己的婆家,我和她的爸爸完全成為了外人。
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她才會回家來陪伴我們幾天。每次她去婆家都會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而每次來娘家都是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去。
其實我們也知道,她一心向著自己的婆家,她的婆家人待她也不錯,那麼她的日子也自然會過得很幸福。我們看在眼裡,也會覺得很欣慰。
可看著自己含辛茹苦、視若珍寶才養大的女兒,現在跟自己之間相處的像遠方親戚一般,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兒。
我的兒子就不同了,雖然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忽略他,但是他卻一直覺得我們的家就是他的家。
所以,即使結了婚、生了孩子,他依然覺得我和他的父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無論有什麼好吃的好用的,都會優先想著我們。
雖然兒子家的家庭條件比不上女兒家,但是他卻願意為我們付出更多。
去年的時候,我生病住院,需要有人伺候,兒子兒媳婦二話不說,就輪流在我床前照顧了三個月。
女兒和女婿只有周末的時候會過來看一看,待個幾十分鐘就說自己很忙,然後匆匆忙忙的離開了。
我特別後悔自己當初那樣忽視自己的兒子。人到老年才會發現,兒子比女兒更靠譜,因為女兒嫁了人,就覺得自己是外人了,而兒子永遠是這個家裡的頂梁柱。
其實,女兒有時候不能很好地照顧娘家人,並不是因為她們不孝順,而是因為女人總是承擔著更多的家庭責任。
在她們嫁人生子之後,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個好母親、一個好妻子、一個好兒媳,這總是讓她們疲於應付,所以很難同時兼顧好兩個家庭。
所以,老人們對待自己的兒女們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同時也要為自己積攢更多的養老錢,不要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陷入被動的局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