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被拒而委曲求全?跟討好人格說不,教會孩子放下比堅持重要

2020-12-18 娘娘的媽

曾經我們說堅持就是勝利,我們都曾認為堅持是那麼難得的可貴品質,卻忽視了放下,只有放下才會豁達,才會有新的開始!

有時候放下也是收穫

自家娃時不時出現的案例:

自家晞娘娘因為小夥伴跟別人玩而不理她鬧了情緒,哭得很傷心,梨花帶雨地回來找媽媽,委屈巴巴地說:

「他們不跟寶寶玩……」

「你跟大家說你想要一起玩可不可以?」

「寶寶不敢,寶寶說了他們也不理寶寶。」

「那寶寶自己玩會吧?!」

「寶寶沒意思….」

好吧,最後以媽媽陪玩陪瘋結束,或者媽媽陪著過去溝通才能解決,有時會被吭嘰的很焦躁,控制不住發脾氣,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作祟,覺得自己孩子怎麼這麼不爭氣,不勇敢、不大方、不自信,這點事情都解決不了!不禁火冒三丈,乾脆帶回家好了。結果往往又悔不當初,事後覺得對娃太粗暴,想著淚汪汪的可憐小人兒心疼得不得了,這麼小的娃娃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性格不一樣的娃怎能要求一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

每個人都曾面對的問題:拒絕「討好」型人格,要自由要倔強

這對於小孩子和父母來說應該不是個例,可能每個孩子都會面對這樣的事情,每個媽媽都曾幫助自家孩子處理這個問題,也曾困擾如何讓孩子不糾結,自己玩兒有什麼不好呢?下面的話你可熟悉?

「哼,我不跟你玩啦」

「你得不漂亮,我的才最好看!」

「你不玩我說的遊戲,我就不跟你做朋友」

「我不想跟你玩,我去找別人」……

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也可能都曾哄過因此崩潰的孩子。我們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討好」型人格,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了融入群體而不敢表達自己,不希望孩子為了別人的認可去做事,而家長也明確的知道:老好人的為人處世不靠譜,長期如此累人累心,還得不到周圍人的重視和尊重,誰讓你召之即來,呼之即去呢,沒有存在感的人生不能靠被別人需要而活。

不盲從,保持自我

父母地引導和自我成長是對孩子最好的說教,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過的自我一點,說話辦事遵從內心,敢於表達自己,說出自己觀點,想讓我們的孩子淡定從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想讓我們的孩子學會等待,學會享受獨處,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

1、首先無論小夥伴的對錯,你要讓他知道,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多麼重要。你的朋友直接告訴了你他的想法,要比他一聲不吭地離開你可愛得多!而你也要勇敢的像他一樣,說出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你也不要擔心失去這個朋友,互相尊重的相處才有不過時的保質期!

享受自己的選擇,遵從內心的快樂

2、有拒絕的勇氣,表達自己的果敢,不委屈自己告訴自己的孩子,每個人有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權利,不要為了隨大流而委屈了自己。是就是,不就是不,不喜歡不勉強,做自己不附和。堅決的說不,才是真正的放下,才能更好地前進。

3、堅信自己的選擇,享受自己的選擇,欣賞自己走的路讓我們的孩子知道,自己選擇的就是自己喜歡的,別人的評價是他的眼光,我們不必在意,喜歡自己的,專注自己的。每個人有自己的喜好、審美觀和選擇,而你要做的是享受自己的選擇,不論對錯,即使走了彎路,不一樣的經歷和風景也同樣是收穫。所有的一切自己喜歡就好。

4、不管父母還是孩子,都要學著放下,學會安靜地等待別人難聽的話、朋友暫時的離開、超出自己能力的榮譽……我們需要的只是走好自己的路,尊重別人的選擇,欣賞別人的優秀,學會為他人鼓掌。

堅持需要毅力,而放下需要灑脫、接受和勇氣,碰壁、被拒絕、排隊在後面,都需要你安靜的接受和等待,這是你對別人選擇的尊重,也是給自己贏得尊重的方式,好比傾聽和訴說同樣重要。

5、學會獨處,享受孤獨明白自己的付出與他人無關,你對別人的好不是自己索求回報的籌碼,自己的選擇與他人無關!

如果你的堅持和靠近讓別人不舒服,那麼放手才是對朋友最大的喜歡,放手也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成全,而自己坦然面對,享受獨處的時光,靜心修心,思考才會更好的成長。

人生每處皆學問,生活到處是文章

坦然面對「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如果想繼續那就大膽地去改變,勇敢表達自己,不管結果如何,沒有遺憾!

人生每處皆學問,生活到處是文章。人生那麼長,親愛的寶貝,你有一生的時間去品味和成長。跌跌撞撞也好,一帆風順也好,酸甜苦辣鹹,柴米油鹽,都需要你自己去經歷、去體會。作為你的父母,我也依舊在努力成長,我們一起攜手向前方,衝鴨!

相關焦點

  • 不顧自己討好別人,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像這位母親所說的孩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一種表現,不少父母都在為自己家孩子這種不顧自己討好別人的行為發愁,下面這篇文章將從根源分析寶寶的「討好型人格」,並且給你解決的方法。#育兒有方法#
  • 為什麼孩子會有「討好型人格」?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別不在意
    有些時候我們非常羨慕小孩子,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對於自己不喜歡不愛的東西就會勇敢的說不。但是漸漸長大之後,我們就發現那些「不能」「不行」「不對」「不可以」的話卻難以說出口。生怕因為拒絕別人而得罪人,怕別人不開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那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呢?
  • 孩子總說「對不起」,就是「討好型人格」?家長要把握好教育契機
    文丨蹦蹦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沒有因為孩子老是喜歡說"對不起"而感到困擾過?經常可以看到有家長在朋友圈吐槽"我家的孩子真的是太懦弱了,不是他的錯,他也要和別人道歉,簡直就是"討好型人格"的典範,我都替他感到委屈"。
  • 教會孩子理直氣壯地說「不」,我用了這個5步法來引導
    不敢拒絕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和大家聊過,其實我曾經也有不敢拒絕、討好別人的習慣,也用了很久的時間來糾正和鼓勵自己,才慢慢改掉我的討好型人格,正視自己的渴望,學會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裡說:討好型人格的人對別人的服從是在潛意識裡面直接做出的,即使意識到不對勁,但照樣會做出服從的舉動。  他們躲避別人的不滿,逃避爭吵,迴避競爭。
  • 李玫瑾:父母脾氣暴躁易怒,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影響一生
    反之,如果家裡有家暴、或者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對父母的臉色或者情緒就會非常的敏感,生怕一個動作或者一句話惹父母生氣,每天都是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樣子。楊爍的兒子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之前一檔綜藝節目中楊爍教育兒子的方式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
    馨香智慧:孩子有社交恐懼症,高度敏感?討好型人格怎麼破?相信不少的家長有這樣的煩惱:自己家裡的孩子常閉門不出,自閉,不敢與別人打交道,有社交恐懼症,迴避社交!1、社恐的本質是什麼?陳果老師說:是因為太在乎結果了,太在乎自己身處的環境,人,事,物對自己的印象。太想要個好結果,所以焦慮、多愁善感。不少孩子由於外貌、長相、身高、成績等跟別人有差距,就從心底裡瞧不上自己。對自己要求太高 認為自己還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底氣標準,怕露怯!
  • 家庭教育聯盟公益微課堂 | 孩子,你不需要討好任何人
    蔣方舟後來深刻反省了自己,2016年,她放下工作隻身去日本獨居了一年,東京的生活讓她放空自己,也讓她找回自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如果你放棄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那麼,討好型人格有哪些典型的特徵?
  • 孩子挨批後的兩種表現,多是討好型人格,根源出在教育方式
    ,殊不知,這種「懂事」的背後承受著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從心理學上來看,孩子受批評後有這兩種表現,可能正在養成討好型人格。孩子被罵後的兩種反應,可能是討好型人格1、默默承受如果面對父母的責罵,孩子不哭不鬧、悶不吭聲,可能是心裡受了傷,他們不去爭辯,只是想封閉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父母置之不理,任由其發展下去,他們會性格自卑、冷漠,長大後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嚴重影響到人際和婚姻
  • 孩子出現這3種跡象時,說明他是「討好型人格」,家長要引起重視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比如:在沙漠裡,一個迷路的人水壺裡只剩半杯水。樂觀的人會想:「還有半壺水,還有希望,我肯定很快就能走出沙漠了」;悲觀的人會這麼想:「只剩下半壺水了,完了,我肯定走不出沙漠了,只能無聲無息死在這裡」。
  • 孩子討好型人格的形成,多與父母這種行為有關,不想害娃就收手
    我記得她小的時候不這樣的,我堂哥是二婚,小姑娘是前面的嫂子生的,聽我嬸嬸說堂哥閨女突然開始變得「很懂事」,是因為新來的媽媽脾氣不好,小姑娘做錯一點事,她繼母就會各種吼、各種訓斥,後來小姑娘就成現在這樣了,懂得察言觀色,說白了,其實就是形成了一種「討好型人格」。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孩子,年紀小小的,卻非常的「懂事」,大人一言一行他們都能猜透大人的心思。
  • 《糖球》:討好是一種病,培養同理心,給孩子偷聽他人心聲的機會
    男孩為了能有人跟他一起玩,不斷地討好別的小朋友,哪怕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都送給別人,卻依舊沒有收穫到一份友誼、一個可以接納他的朋友。看了讓人心疼……01.孩子為什麼會出現討好別人的行為我們通常把男孩這種性格稱為「討好型人格」,心理學上又叫「迎合型人格」。這種性格的孩子做什麼事都會先考慮別人的喜好和看法,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喜歡。
  • 婚姻中「最命苦」的3生肖女,沒有老公的關心,為孩子委曲求全
    婚姻中「最命苦」的3生肖女,沒有老公的關心,為孩子委曲求全!相信所有的女生應該都一樣,希望自己在遇見愛情的時候,能夠和對方白頭偕老,而且絕大多數的女人真的是為母則剛,即使在婚姻當中非常的命苦,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自己老公的關心和愛護,但是為了整個家庭,為了孩子能夠快樂的成長,卻依然在忍委曲求全。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一下,在十二生肖裡面,哪三個生肖的女人是這樣子的呢?
  • 《不完美的她》穆蓮生看哭眾人:那個一心討好的孩子,活得太可憐
    「小姨」送她一條公主裙讓她穿上,裙子勾起了她的痛苦回憶,她一步步往後退,明明害怕得要命,嘴裡依然說著「喜歡喜歡」…… 邊看邊禁不住落淚:這個一心討好的孩子,活得太可憐。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見很多一心「討好人」的孩子。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有一次老師組織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一一也參與其中,但是玩了一會兒一一就退出來了,老師以為她融入不進去,結果一一特別淡定的說:「我不喜歡玩這個,我有權利這樣。」等到一一長大上初中的時候,依舊很享受獨處的時光,同時也有了一兩個好友。所以說,內向是健康的性格。是找到了屬於自己最舒適的狀態。那什麼是迴避型人格呢?
  • 5招教會孩子放下手機,大方打招呼
    玩遊戲、看視頻、刷微博、發微信、曬朋友圈……手機上網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學習、打發碎片時間的最佳方式,但也讓不少人患上「手機依賴症」,其中不乏未成年人。2014年浙江對2384名14—35歲的青少年進行手機網絡使用環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67.3%的青少年認為自己依賴或非常依賴手機或手機網絡。孩子花在科技產品上的時間越多,不僅會帶來了很多健康隱患,也大大降低了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和溝通能力。那
  • 這些星座極具「人格魅力」,不取悅不討好,卻總有人心甘情願追隨
    或許大多數人面對自己喜歡的人和事,都會主動追求只為滿足心願,但他們卻不卑不亢保持理智,不迎合不恭維,愛恨隨意順其自然。 這份豁達與理性總會為他們帶來很好的異性緣,極具人格魅力令人忍不住追隨。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那些極具人格魅力的星座們。 01水瓶座
  • 【情感】「討好型人格」如何在感情中翻身?
    明姐本來和丈夫想著晚點要孩子,但雙方家長總是說要早點要孩子,趁著老人們年輕還可以幫帶一下。明姐聽著家人的話,就覺得不生孩子對不起他們的期待,硬是要把生孩子的計劃提前,氣得正值事業上升期的丈夫一通咆哮,最後還是丈夫出面擺平了雙方家人。 除了生活,明姐工作中的境遇跟鍾曉芹簡直一模一樣。
  • 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姑娘: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在公司裡上班,從來不會跟人起爭執,別人犯的錯,她依然是很平和的處理問題,不管對誰的態度都是那麼好,後來慢慢接觸下來,發現她就是討好型人格,跟我分享了她曾經的生活,讓我感覺到真的很心疼!爸爸在外面打工的時候,跟一個婦女有來往,錢都花在了那個女人身上,家裡的老婆孩子吃不上飯,他也不管不問,當然在外面找女人這事他自己是不承認的,是他的一個朋友說的。
  • 別再可憐「討好型人格」:有多討好,就有多自私
    有的人從來不懂拒絕,容易被人支配,已經不知道什麼是開心了。有的人總是委屈自己去滿足別人,活得小心翼翼,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有的人總是把最好的給別人,處處犧牲自己,一切圍繞著別人的需求和感受轉。自從蔣方舟自爆自己曾是「討好型人格」之後,這個詞就開始流行開來。她不會跟人產生任何衝突,不自信,怕被否定,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 趣味測試:選出你覺得最迷人的眼睛,測出你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選擇了A這隻眼睛的人:其實你就是討好型人格,但是你自己卻非常嫌棄這種稱號。你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工作當中,你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原則和標準。但其實你卻總是做出一些討好別人的事情,有時候你會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而說出一些違心的話語,你明明最討厭這種人,但是你卻做出了這樣的行為。所以說你就是一個「表裡不一」的人,或許你應該認清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然後及時做出改正。你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這樣的話才不會迷失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