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南北激情澎湃花了2天時間,熱血翻譯了一個國外健身老鳥,總結多年以來的11點經驗之談,非常有用。
我以前每周6天,每天2到3個小時泡在健身房。每周只休息一天,因為那天我不用工作(可能這哥們以前是在健身房工作吧)。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很樂於待在健身房,因為每個人對我都很好,很支持我。在我最開始學習臥推的時候,我被告訴說每個身體部位要訓練1個小時。
所以當我訓練時,1個小時練肱二頭肌,1個小時練肱三頭肌,然後是30分鐘核心腹部訓練,真的很拼。但是實際上,訓練時間太長對於增長肌肉,沒有什麼好處。
就像如果你在減肥,你覺得做更多運動就能燃燒更多脂肪,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身體並沒有那麼簡單粗暴。
事實上,你運動時間越長,血糖水平越低。當血糖低到一定程度,身體對糖分的需求會自動大幅提高,於是在鍛鍊後,忍不住攝入比平時更多的卡路裡,導致你等於白練了。
另一方面需要知道的是,在鍛鍊超過45到60分鐘之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釋放皮質醇,這會導致你的肌肉消耗(這種時候,身體認為肌肉耗能太多了,不利於生存,必須剷除)。一般來說,一天最多用60到90分鐘來完成你的訓練計劃。
我以前總是感到很沮喪,因為看到好多人練得很好,效果奇快。我跟他們做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強度,可是我的鍛鍊效果卻小的可憐。直到很久之後,我才明白真正的原因是,那些效果特別快的人是服用了藥物。
關於類固醇之類的藥物,確實能夠起到很快很明顯的效果。主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了,如果你每天抱怨自己鍛鍊效果來的太慢,而大塊頭就是你一心想要的結果,你可以試著去找這樣的藥物。
我以前以為這樣的藥物很難搞到,後來發現其實也不難(不知道中國是不是這樣,了解不多)。如果你跟我一樣,不認為肌肉越大越好,而是追求自然的鍛鍊效果,那就不要再跟其他服藥的人進行對比。
因為出發點不同,結果當然也就不同,堅持鍛鍊吧,健身效果一定會出來的。
我見到過太多在健身房年復一年鍛鍊,身材卻年復一年沒變化的人。他們沒有減下來膘,也從來沒有增長肌肉。
朋友們,食物甚至比鍛鍊還更重要啊!如果你不想制定一個飲食計劃,至少要知道為什麼你不能達成你想要的結果。不管你舉鐵多麼刻苦,沒有食物的支持,你一點肌肉也沒法長。
我在健身房見過一個人,他每天在健身房至少花2個小時,上完一節團課,接著又上另一節,最後還做些器械鍛鍊後才離開。我觀察他有一個月時間了,他看上去並沒有減肥。
所以我問他:hey,我見到你每天練得很辛苦,有2個小時吧,你的飲食計劃是怎樣安排的啊?他回答說:「我沒有追蹤我的卡路裡攝入量,只是儘量的少吃。」所以,我給他解釋說他訓練很努力,燃燒了很多卡路裡,但是很有可能反而他的身體會越來越容易堆積脂肪,就因為他沒有吃夠。
朋友們,一定要搞清楚,不管是增肌還是減脂,都要吃飽了才能達成目標。如果沒有吃飽,身體就會開啟「生存模式」,它會逮住一切機會堆積脂肪,同時消耗肌肉。所以,是否關注你的飲食,配合鍛鍊制定飲食計劃,自己看著辦吧!(硬廣,推薦南北健食《36道中式健身餐》系列視頻,哈哈)
第4點:少吃多餐不是鐵律這是健身業講的最大的一個童話故事。可悲的是,當我剛開始健身時我也是這麼被教育的,後來我才醒悟。
最關鍵的是一天當中攝入的卡路裡總量,以及食物中蛋白質、碳水、脂肪的比例。只要保證了攝入總量,你當然可以一天只吃三頓啊。不過,如果你本來就喜歡間歇性的多進餐,那也是可以的。所以,再也不要在意今天是否吃了6頓還是7頓了。
健身多年後談經驗:早知道這11點就好了,羨慕現在開始健身的人
第5點:「bro-splits「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健身計劃這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我真的希望我剛開始健身的時候就知道這一點。我以前並不知道什麼叫做「生長期(growth periods)」、「推/拉/腿(push-pull legs)」等名詞,直到開始深入的研究,才漸漸學懂。剛開始鍛鍊時,聽過一些關於bro-split的理念,比如說:周一鍛鍊胸部和肱三頭肌,周二背部和肱二頭肌,如此這樣。(這裡作者想要表達的是:bro-split提倡每周每個部位只鍛鍊1次)
但是實際上,你的肌肉在36到48小時後就可以恢復,如果你想增加你的鍛鍊量,每個部位在一周內完全是可以練兩次的。說實話,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承認「推/拉/腿(push-pull legs)」的好處,因為我習慣「bro-splits」的鍛鍊方式多年了,不願意相信自己浪費了那麼多年的時間。可是,事實是傷人的。
還好我的思想相對比較開放,我最終接受了事實。並且我制定了一個12周的「推/拉/腿(push-pull legs)」計劃,效果非常的好,很多其他人按照這個計劃,效果也很棒。但是,不要認為「bro-splits」就完全沒有作用,只是比較起來,我現在更推崇「推/拉/腿(push-pull legs)」計劃。
(關於push-pull legs方式,是說把鍛鍊分成push: 上半身需要推的肌肉;pull:上半身需要拉的肌肉;leg:下半身肌肉。三部分輪流來鍛鍊的方式。)
Hiit是有高強度間歇訓練的縮寫,我真的希望我早點知道這個概念。如果你的目標是想增加肌肉(同時儘量不長脂肪),配合hiit是很好的方法。有時我想減掉一些脂肪,我就會在鍛鍊計劃中加入15到20分鐘的hiit運動,效果會非常快。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hiit運動最好。在過去,我是通過跑無數裡的跑步來減脂。然而事實是20分鐘的hiit運動比45到60分鐘的常規有氧運動,要燃燒更多的卡路裡。所以,再也不要在無聊的跑步機或者橢圓機上超過90分鐘了,換成hiit運動吧。
如果你的目標只是保持身材,hiit也是最好的運動方式。你一周只需要做4到5次,每次30到45分鐘的hiit運動,你就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得到更好的效果。
健身多年後談經驗:早知道這11點就好了,羨慕現在開始健身的人
第7點:理解複合運動(compound movement)的重要性說起來有點尷尬,不過這是事實。當我剛開始健身時,我唯一堅持做的動作就是臥推。我討厭深蹲和硬拉(我也是啊),總是儘量的避開這樣的動作。但是回過頭來再看,我當時討厭這兩個動作的原因是:當時教我的人沒有把動作教正確。這導致我每次嘗試硬拉時,總是把背部弄傷,就因為發力姿勢不對。而對於深蹲,我總是用腿舉機,以為跟深蹲是同樣的效果。
我知道這很尷尬,但這是真的。想起來,我以前的鍛鍊簡直是一團糟啊!所以,幸運的你們現在知道了,不要跳過這種動作。複合動作(compound movement)比如臥推、深蹲、硬拉、推舉必須要安排進你的鍛鍊計劃中。這能讓你鍛鍊到更多的肌肉,提高鍛鍊的效率。所以,你其實並不用在健身房待很長很長的時間。只要保證,你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姿勢是正確的就可以了。
健身多年後談經驗:早知道這11點就好了,羨慕現在開始健身的人
第8點:動作一定要做全程,否則是浪費時間這個話題可能有點重,談起來有點緊張(可能會撕逼)。現在,有些人喜歡做半程動作。原因是:網上有些不負責任的人在鼓吹說,半程可以讓肌肉更緊張。這種說法完全是亂說,比如你做一個肱二頭肌的彎舉,最好的發力狀態是在你手臂完全伸直以後。現在人們不願意做全程動作,是因為手臂完全伸直以後,他們做不動同樣的重量(半程似乎就能做動)。
每個動作用全程的方式去做,需要更多的肌肉參與,更多的肌肉收縮。記住,肌肉的伸展度決定著肌纖維的成長度。我認為網上有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在鼓吹半程動作,因為那樣似乎可以做更重的重量,看上去好像也挺酷的,簡直太荒謬了。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鍛鍊效果,請把每一個動作做到全程。並且前提是,你的每一個動作要做得標準,避免受傷。
健身多年後談經驗:早知道這11點就好了,羨慕現在開始健身的人
第9點:「放鬆周(deload week)」很重要我以前不知道這一點有多麼重要。當人們一開始告訴我「放鬆周(deload week)」的時候,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不想去鍛鍊的自欺欺人的藉口而已。我年輕的時候,荷爾蒙旺盛,能量四溢,就想每天都去鍛鍊(無處釋放的精力,哈哈)。我認為如果我跳過一周的時間,就錯過了多麼珍惜的大把時光。
但是事實是,在經過了大負荷、連續的鍛鍊之後,你的肌肉和神經系統,的確需要時間去進行恢復。所以,你確實需要「放鬆周(deload week)」。當然,如果你是健身小白,剛開始鍛鍊,強度也不大,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偷懶了。
對於高級的健身者來說,在每6到8周的連續刻苦訓練後,可以進行一次 「放鬆周(deload week)」計劃。「放鬆周(deload week)」時,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你可以按照你以往的計劃進行鍛鍊,不過要刻意把你的鍛鍊強度、重量減輕減半。
和大家一樣,我總是希望變得更強。但是,我強調一點,我的變強目標不是變成大塊頭。我現在的鍛鍊計劃,是讓我變得越來越強,而不是變得越來越壯。我以前只聽說過bro-split方式,根本沒聽說過「推/拉/腿(push-pull legs)」、「5 by 5」、「5 31」等等鍛鍊方式,我以為只有通過把肌肉練大,才是變強的方式。
直到後來,我才漸漸搞清楚:不同的健身目的,有著不同的健身計劃。所以,真的羨慕幸運的你們,現在隨便就能找到資料,不用浪費好多年的時間。所以你要明確,你的目標到底是更有力量,還是更大塊頭,還是僅僅保持身材等,健身計劃要隨之改變(深有體會,比如我現在就不希望手臂再粗了)。動作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重複組數,最大完成次數(RM)不同,產生的健身效果是不一樣的。
第11點:經常改變動作,逐步增加重量最重要的一點,我放到最後來講。我以前很刻苦的按照健身計劃,一板一眼的執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執行。其實這樣是不好的,因為你長期重複一樣的動作,一樣的重量,你的肌肉會產生記憶。漸漸地,同樣的動作,對肌肉的刺激越來越小(平臺期唄)。
你需要不斷的刺激肌肉,募集更多肌纖維,所以你需要不斷改變你的動作,甚至完全改變你的健身計劃。同樣重要的是,你需要慢慢地加大你鍛鍊的重量。最好每周都要增加5到10磅(2.2到4.5kg)的重量。只有不停的刺激肌肉,才能讓肌肉塊和肌肉力量得到增長。
以上11點,希望能幫到你,加油!
祝大家越來越美,我是熱愛健身的營養師裴小廚
新浪微博:@愛健身的裴小廚
(*^__^*) 。
南北健食
Eat Wiser,Never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