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021-03-05 古詩詞賞析

你甚至都不需要去思考:它為什麼好?好在哪裡?完全沒有理由的好,不是嗎?

但今天我們還是要深挖一下,它為什麼能讓每個人念念不忘。

「牆角數枝梅」,簡單到不能再簡的五個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幅十分完整而又意蘊豐富的畫面。「牆角」,多麼簡陋僻靜的一個地方,梅花生長在這裡,註定是孤獨的、不被人所欣賞的。然而,梅花還是照舊開了,不是一樹全開,而是僅開「數枝」,仿佛它的綻放只為「本心」,不為博人眼球,也不求「美人」來折。詩人的寓意很明顯:我身處逆境,無知音見採,那有如何?只要我認定的對的東西,就會堅持下去。

次句緊承首句,說梅花「凌寒獨自開」。兩個關鍵點:一曰「凌寒」,一曰「獨開」。沒有人去關心,為什麼梅花偏要在冰天雪地中綻放?為什麼在萬物蟄伏時,它就嗅到了春的氣息,就這樣冒著嚴寒,自顧自地開放了?如果說,冬天的嚴寒是一種籠罩大地的舊勢力,那麼梅花就是一個敢於對抗舊勢力的先知先覺者,正因為這樣的先覺者少,所以它才孤獨,同時,這種「獨」中還帶有一種不可阻擋的生命力量,讓人敬畏!

到了第三句,作者的形象便出現在畫面中,「遙知不是雪」他遠遠在就看出來,牆角的幾枝白花不是積雪,因為他聞到了梅花特有的幽香——「為有暗香來」。梅花與雪花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同樣冰清玉潔,孤冷淡泊,特別是枝頭的白梅,遠遠看來真如一枝白雪,所以唐朝的張謂寫道「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相比王安石還是少了敏銳的洞察力,因為他暫時忘記了,雪是無法散布芬芳的。

「暗香」,源自梅花骨子裡,無論在何地都會一如既往地向外發散,這正如一個人的美好品德與才華,任旁人詆毀踐踏都是不改其芳香的。王安石對梅花情有獨鍾,平生大概寫過三十首詠梅詩,前期多為酬唱之作,數量不多,而後期罷相居鐘山時,梅花的身影在他的詩作中處處可見,這首最著名的梅花五絕即作於其間。他在寫梅,也是在寫自己,那份幽獨,那種堅守,都是王安石當時心境的寫照。

寫到這裡,你是否知曉它好在哪裡了?最後,請仿寫一首詠梅詩~

相關焦點

  •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暗香有古色的味道,比如一架雕花的書櫥;也有女人的味道,比如紅袖添香的仕女;更兼有君子的味道,比如儒雅的風度,溫潤如玉的性格。暗香是屬於江南的「花退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大有「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的意境。未見真顏,一縷幽幽的美好就隔著花牆透了過來。暗香是屬於北國的「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200個高雅清麗的女孩名,個個芬芳脫俗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在雪日裡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它有陣陣幽香撲面而來。梅花的清姿不僅是外在的美麗,更讓人稱讚是它能夠在嚴寒中怒放出潔白無瑕的花朵,展現了頑強的生命力。「思英」在詩中是希望有甘露滋潤蘭花的意思,展現了詩人的高潔,作為女孩名字,寓意寶寶如同蘭英杜若,冰清玉潔、氣質脫俗、才思敏捷。
  • 《梅花》愛跟別人擰著來的王安石變法失敗,宋人為何愛梅?
    在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我遠遠地就知道那不是雪了,因為有陣陣暗香飄過來。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創作背景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書主張變法,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王安石,性格倔、非常倔、特別倔,宋朝人送外號「拗相公」,他個性突出,什麼都喜歡跟人擰著來。「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別人說梅花像雪,他非說明明不是。
  • 飛花傳令雪為媒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雪夜裡,不全是寂靜,還有因雪而帶來的折竹之聲和因雪而吹奏的笙簫樂音,在這裡雪不僅是有色有形的,竟然還有了聲。「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雪甚至能夠產生味覺和嗅覺的暗香。
  • 攝影還原詩中畫面,有哪些好的拍攝思路?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理解詩意作者筆下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過雪。寥寥幾個字樸素自然卻意味深長。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千古詠梅,最絕的當屬這一句
    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所在有治跡,拜建武都尉。領兵雖統軍眾,手不釋書。……赤烏中除儋耳太守,討珠崖,斬獲有功,遷為建武校尉。」此詩當於其率兵南徵度梅嶺時所作。南北朝時期,被譽為「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鮑照也寫了一首詠梅詩——《中興歌》:梅花一時豔。 竹葉千年色。
  • 如竹之清瘦似松般多姿,亦如蘭而有芳香,小學生必背古詩《梅花》
    在寒冬臘月,還有一種比菊花更加不怕冷的花,那就是同為花中四君子的梅花!梅花在冬天綻放,因此跟四季常青的松柏、竹子一起,並稱為「歲寒三友」。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首詩就是專門寫梅花的,下面我們就來通讀一遍這首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梅花》,試著分析一下梅花都有哪些特點。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
  • 有哪些描寫?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技紅杏出牆來。"夏季則用荷花。最著名由南宋.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境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則用菊花來表達。唐.黃巢《詠菊》"待得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南京梅花山:暗香浮動一城春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在文人看來,梅花冷豔芬芳、清雅高潔、傲骨凌雪、剛毅堅貞,寄寓著理想人格和生命訴求。而在普通人看來,梅花有「梅開五福」的象徵,五個花瓣分別代表「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因此,梅花受到社會各階層喜愛。在南京,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能夠吸引全城人集體出動,扶老攜幼前往訪梅的佳地。
  • 誰能得到愛情呢,人不知道,天知道,雪知道
    我真是喜歡雪。  雪有一種超塵的冷靜與肅然,美,但美到讓人不敢近。冷,冷得讓人覺得神秘。雨雪風霜,只有雪有這種逼仄冷凝的麗意,想起來時,心裡只覺得空山聞雪聲,全是禪意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其實是寫雪的放縱與馳騁,是騎馬觀書的姿勢,悠揚落入凡間。
  • 讀睡詩詞|冷芳無懼雪霜欺,更有暗香瀰漫到人衣
    冷芳無懼雪霜欺,更有暗香瀰漫到人衣。 今宵夢醒三更裡,獨自孤窗倚。 莫嗟不日又新春,笑道歲華如水任同塵。 《臨江仙 歲末感懷》 文/子涵 已是年來逢歲末,人生難得清閒。
  • 好多關於雪的經典詩句,大家來給排個名,看看哪句才是你心中最愛
    雨水已過,有雪的日子無多。這會不不會是今冬——哦,應是今春的最後一場雪呢?!宅在家好多天了,好無聊。看著窗外的落雪,心情複雜起來,若不是因為這該死的疫情,這會早就出去踏雪了,雖不方便出去,可心早就不安分起來,痒痒的。望著那飛雪,和飛雪有關的詩句便一股腦的冒了出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雪落無聲 暗香自來 每日禪 和式線香
    雪落無聲 暗香自來 文|微博 Helene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