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名鼎鼎的郎酒,早在2001年的時候,卻是另一番模樣。銷售額一度暴跌,全年虧損高達1.5億,即便是請了「高人」指點,依舊無濟於事,沒能改變當時的窘境,於是次年郎酒便宣布了改制。
當時這一酒品牌雖然背負了十幾億的債務,但就超過6個億的淨資產而言,還是被不少投資人眼紅的,而汪俊林就是其中一個。
當時的汪俊林雖然帶領著瀘州製藥廠「起死回生」,但不管是營收還是業績數據,依舊達不到亮眼的程度,銷售額不到5000萬,手握的資產也不足1個億。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毅然決然要收購郎酒,甚至不惜借了5個億的資金。
用5個億收購負債十幾億的酒廠,有多冒險無需再說,更何況還是身價不足1億的汪俊林做出的決定。雖然當時受到了旁人的一致反對,但收購事宜終究還是照常進行了。
接手郎酒後,汪俊林先是在內部管理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採用了多勞多得的模式,以此達到激勵的作用,產品方面則是推陳出新,銷售端上則是狼性管理,在汪俊林的領導下,郎酒很快開始盈利,並且於今年成功申請了上市,坐擁著800億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