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打牙祭可以宰雞嗎?這是哪個地方的什麼樣的習俗?

2020-12-09 關山聽風

初二打牙祭殺雞不是全國普遍習俗,主要是嶺南一帶,以廣州最典型。

中國大部分地區正月初七以前忌殺生,有的地方要出了正月十五,有的地方整個正月都不能殺生。這種習俗的形成主要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古人認為從初一到初六分別是雞、狗、豬、羊、牛、馬日,是農耕文化中傳統的六畜日,初七為人日。傳說女媧造人時,先造六畜,後造人。六畜雖是供人食用和驅使,但一年之始,過去人們都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也就沒有理由在新年伊始的時候去傷害它們。因此,宰殺六畜都是在臘月底以前完成,正月祭祀祖先時,一般都是用現成的,不再宰殺。因此,宰殺六畜成了中國民間大多數地方正月初一到初七的禁忌。

廣州地方傳統習俗,這裡不像這中國大部分地方,初一有酒有肉吃,他們要到正月初二才是一年之中的頭牙,要吃開年飯,也就是一年開始時的第一次打牙祭。什麼是開年飯呢?按當地傳統,大年初一是吃齋的一天,這種習俗南嶺以北有些地方也有這種民俗,但也是少數地方。大年初二是一年新開始的第一頓吃葷菜的飯,一般都是要做一些象徵好兆頭的葷菜,如,魚,象徵年年有餘,雞象徵大吉大利等,當然也少不了肉。

開年飯做得越早越好。大年初二這天,人們在未天亮時就起來做飯,稱之為「搶頭牙」,也就是早飯吃得越早越好。初二早晨天未亮時人們就起來,殺雞煮熟,用全雞來祭祀祖宗,這是新年的第一次祭祖,人們格外重視。祭祀完畢後就吃開年飯。從初一到初二開年飯前不能掃地,還有各種禁忌,吃了開年飯後,就可以掃地了,同時正月的一切禁忌均可免除。至於祭祀時殺什麼雞,中國南北對公雞和母雞各有偏愛,北方喜歡吃公雞,市場上的公雞價格就比母雞貴,南方人喜歡吃母雞,市場上的母雞就比公雞貴。可到了祭祖拜神的時候,南北都會不約而同地要選擇公雞,這是共同的民俗傳統。

初二打牙祭不知是否與廣州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有關。明末清初開始這裡的對外貿易發達,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這裡產生。廣州從商的人與中國大部分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不同,農耕社會有時間把春節從正月初一過到十五,商人們就是要趁著過節時多做生意。初二吃了開年飯也就意味什麼都可以做了,因此,過去廣州的春節比其他地方事實上要結束得早。商品經濟展可讓一切的傳統民俗發生變化,從而創造新的民俗,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不也是如此嗎?

廣州商界從明清時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習俗,也是與大年初二的打牙祭有關,同時也是與吃雞有關,稱之為吃「無情雞」。過去一些商店老闆對某夥計不滿意,想要解僱他,可是礙於情面或是其他方面,不好在年前開口。於是,趁大年初二打牙祭時,把大家請來吃飯,吃飯的席中必定要上一隻雞,等來客坐定後,酒過三巡,老闆便婉轉地表達要辭退某夥計,這種場合說出來的話,覆水難收,無情可講,這樣,初二席上的雞就成了「無情雞」。因此,過去廣州那些給人當夥計的,按現在的說法也就是打工仔,最怕在大年初二時老闆請吃飯,吃飯時又最怕見到席上有雞。

如此看來,雞有時也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是「吉」字,廣州過去的商界飯桌上的這種「無情雞」,對被解僱的夥計來說並非新年伊的大吉大利,相反,是厄運臨頭,新年找牙祭中遭遇的「無難」。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方風俗差異很大,甚至有的風俗是相反的。一些地方認為的禁忌,絕對不能去做事,但在另一地方認為是吉利的,還要大張旗鼓地去做。大年初二打牙祭殺雞習俗也就是如此,這也說明我國民俗的多樣性。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二】歸寧之外,還有啥習俗?
    留在大家腦海裡的關於「大年初二」的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姥姥家,這與傳統習俗「歸寧」相關。那麼,還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準確來說,初二回娘家是「歸寧」婚俗的一部分。歸寧,是指已嫁的姑娘回家看望父母,通常在婚後的第三日,又稱「三朝回門」,這天娘家要辦「歸寧喜宴」。「歸寧」一詞出現得很早。
  • 【傳統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應該知道!
    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開年,謂之一年之始,要吃開年飯。另外一個流傳很廣的習俗是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那麼,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嶄新開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過年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因為過年的時候不僅家裡人可以團聚在一起,而且忙碌了一大年也希望能夠適當休息一下。
  • 大年初二必須知道的習俗與禁忌!
    習俗一:回娘家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  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潮汕地區,正月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思念。
  • 正月初三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在農村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詳細習俗一覽1、安睡遲起經歷了除夕和初一、初二的熱鬧不免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早睡遲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好好調理身體,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而這眾多的節日,都不能算是中國最大的節日。說起中國最大的節日,幾乎人人都十分興奮,那就是中國的春節。一、春節追溯春節可以說是所有中國節日之首。春節定在農曆的正月初一,但一般一直到正月十五春節才算結束。於是他們便向灶王爺許願,希望灶王爺可以請一位神仙來降伏這個妖怪。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大年初二,咱們民間大年初二都有哪些民風民俗呢?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 正月初三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
  • 正月初三習俗有哪些?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家守夜肯定勞累了不少,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睡到自然醒啦,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新的一年才可以精神抖擻。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 為什麼回娘家要在正月初二而不能正月初一呢?
    正月初二,俗稱「迎婿日」,這一天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在過去,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年俗多姿多彩,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呈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
  • 大年初二「回門」有禁忌,還有哪些習俗講究?網友:中招啦!
    習俗一:回娘家這一天是女兒們最期盼的節日,不僅可以在人前揚眉吐氣,還可指派丈夫幹這幹那。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逐漸演化成款待女婿和姑爺的日子,被調侃成為「姑爺節」。「姑爺節」這一風俗在各地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選擇在大年初二。
  • 大年初二|今天為什麼要回娘家?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 按照民間的習俗 在正月初二這一天 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而且要與丈夫同行 所以這一天又稱為 「迎婿日」或者「姑爺節」
  • 大年初二風俗與禁忌
    明天就大年初二了,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回娘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國陝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關,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
  • 正月初二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個農村的忌諱逆天,初二還有哪些忌諱
    正月初一大家都知道,就是呆在家,陪父母,初二一般都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不過這個農村地區的忌諱有點逆天,正月初二不讓自己的女兒回娘家,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文化差異較大,而且飲食差異也很大,尤其是在過春節的一些習俗上有所不同,比如在我國山東的膠東農村地區,不管娘家的父母多麼思念自己的女兒,正月初二是萬萬不能讓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這個傳說還很有意思。
  • 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要燒門神紙?
    出了臘月就是正月也就是新一年的開始,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節日氣氛和習俗依然很濃重。除夕就是除舊迎新,我們回望曾經走過的365天,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一天。而新年的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習俗,通過不同習俗來表達對新一年的美好願望。     民間流傳的各種習俗,其實都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
  • 正月初一可以洗頭嗎,正月初一禁忌大全
    那麼,本期春節習俗一起了解正月初一可以洗頭嗎?  初一是新年的開始,比如早晨吃芹菜餡兒的餃子意思是一年都勤快。順祝萬事如意!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 正月初二禁忌有哪些?為什麼忌諱殺狗?
    5、有些地方大年初二忌掃地、倒垃圾、倒汙水,原因跟大年初一的一樣,倒水怕不小心灑到請到家裡的神靈身上,而掃地、倒垃圾是怕把家裡的財運給倒掉。6、大年初二忌討債,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裡面就講到了過年期間最好不要討債或者借錢,當然也不要往外借錢,以免福氣被搶走,所以大家最好都注意一下,大年初二就不要討債或者借錢了,避免雙方都介意。7、大年初二還有一個禁忌,就是忌午睡。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和禁忌,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動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個大桶盛廢水,當日廢水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財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正月初二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 正月初一是雞日,老話說:「頭雞二犬,五牛六馬」,是什麼意思?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畜日」頭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古人還利用這種「六畜日」的天氣變化來預測家畜的興衰,比如正月初一是「雞日」,如果正月初一天氣晴朗的話,也就意味著這一年雞旺,適合養雞,如果初一是陰天,也就意味著對雞不好,不適合養雞。當然這種預測是毫無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