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2021-12-17 神採鞏義

提示點擊上方"神採鞏義"免費訂閱,鞏義人都在看


       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俗吧。
  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不宜外出拜年


        初三這一天通常不會外出拜年,這一天是「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因「赤口」和「赤狗」同音,所以這一天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娘家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 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以上就是大年初三的一些習俗,是不是很有趣呢?

神採鞏義恭祝全市人民:

闔家歡樂!

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

諸事皆順!

  編輯| 神採鞏義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出售房屋

萬洋商貿城附近三室二廳套房出售,面積120平,中等裝修,緊鄰431公交站牌(3、6、9路),套房為頂層7樓,樓頂已搭建防水斜坡,現26萬對外出售,有意可聯繫:13703904052

出租房屋

臥龍小區套房出租。二室二廳,95平方,空調設施齊全。位置在鄭州商學院附近,租金每月800元。電話15617884620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鞏義便民社區,招聘、求職、房屋租售、二手信息、家政服務等,為您提供最便捷的本地生活服務。

鞏義本地便民信息平臺上線!招聘、租售、二手...你需要的這裡都有~

和美鄉村過大年  鞏義大南溝的年味

鞏義人速看!2021年春節期間市內公交線路運行時間有變!轉發周知 !

鞏義市八陵村:彩燈璀璨迎新春,濃濃年味撲面來

好戲連臺!鞏義市2021年春節文化活動安排精彩來襲!

火樹銀花不夜城!濃濃年味迎新春!鞏義的夜,居然這麼美!

鞏義市友緣愛心志願者開展「迎新春送溫暖」公益活動

2020「感動鞏義」人物之崔玉瑩:孝感天地的自強女孩

鞏義人速看!河南重磅發文,事關農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

關注!鞏義2021年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

鞏義小夥兒王亞偉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生命, 用大愛為生命續航

歡迎鞏義各個社會組織和單位投稿。您自己創作的鞏義隨筆感悟、散文小說以及攝影,您身邊的鞏義好事、社會正能量,您知道的鞏義歷史傳說、奇聞異事民俗風情旅遊景區的文化活動也都將是神採鞏義網絡平臺宣傳鞏義的範圍。

您的來稿(視頻)將會同時在:今日頭條、騰訊-天天快報、百度、網易、一點資訊、大河網眼遇、搜狐、鳳凰新媒體神採鞏義微信公眾號以及抖音(神採鞏義、鞏義城事兒)、快手、微視等網絡媒體(視頻)平臺分享發出,我們期待您的來稿(來稿標題建議五個字以上,如為美篇、微博等投稿,請去除水印)。            

投稿郵箱:277781551@qq.com

神採鞏義主編微信:277781551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鞏義便民社區,免費發布招聘、求職、房屋租售、二手信息等,為您提供最便捷的本地生活服務。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三習俗有哪些?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家守夜肯定勞累了不少,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睡到自然醒啦,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新的一年才可以精神抖擻。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 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要燒門神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比如小年這一天要祭灶,農曆臘月二十四要打掃房屋等,一直到除夕夜一家人圍坐   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
  • 正月初三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就是「老鼠娶親(嫁女)」的日子,大年初三到底有什麼習俗,今天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吧!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三。在中國的年節民俗藝術中,「鼠」是個重要的文化符號,其形象隨處可見。巧手的農婦們用剪紙剪出老鼠咬破合碗或頂開合碗,以合碗象徵天地,陰陽交合,宇宙遂成。
  • 大年初三的習俗你知道哪些?
    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俗吧。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禁忌?正月初三要晚起不能外出拜年真稀奇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大年初三習俗有哪些?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過大年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 大年初三,這些習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跟著詩詞君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的習俗吧。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大年初三小年朝,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正月初三的傳統習俗安睡遲起  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
  • 【傳統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應該知道!
    另外一個流傳很廣的習俗是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那麼,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的時代,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形態,已經和我們漸行漸遠。隨著第三產業的異軍突起,很多農民已經改變了依靠單一種田的模式,在很多的服務行業中,以及各種商業領域都開始有了他們的身影。而一些春節習俗,在與時俱進的思想大潮裡,也開始被人們遺忘,今天我們聊起的這個話題,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你們可以了解一下,作為日後茶餘飯後的笑資吧。
  • 農曆正月有哪些禁忌?
    那麼,正月裡有哪些日子對於某些屬相是不太適宜辦大事的呢?如果你是生意人,那麼,正月裡哪些日子不適宜開市呢?,僅供朋友們了解傳統的來歷和典故: 1、正月忌殺生 畜生的輪迴道在正月停止,古代傳聞說掌過畜生輪迴道的『司祭神』的母親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會關閉輪迴道給母親過壽,因此被你殺死的畜生的亡靈無法進入六道輪迴,會跟在你的身邊,直到下個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 大年初三有哪些禁忌你知道嗎?初三也是「懶睡日」,不宜出門聚會
    民間有諺語云:「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因為初一初二,多半走親訪友,很是勞累,初三回到家裡,終於睡個安穩覺了,同時,初三也有年俗就是不出門,不宴請賓客,這個年俗後邊會講。而今年屬於非常時期,註定是一個宅在家裡的春節。
  • 正月初八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比如說在正月裡不能理髮,大年初一不能洗澡洗頭,老人說是為了頓財,初五為五窮日,不串門,不拜年等許多的說法,今天是正月初八,假期也結束了,大多數人也要走上工作崗位上班了,而許多做生意的商家也會選擇這天開門營業,因為八代表發的寓意,希望能夠發大財。此外,正月初八也是第二個春節,那這天究竟是什麼節呢?又有哪些民間傳統習俗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
  •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時間:2020-02-23 20: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正月裡有什麼禁忌? 正月裡有哪些禁忌你造嗎?
    正月裡有什麼禁忌? 正月裡有哪些禁忌你造嗎?時間:2021-01-06 20: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裡有什麼禁忌? 正月裡有哪些禁忌你造嗎?正月裡有什麼禁忌 關於正月裡有什麼禁忌,具體詳情如下: 1、不能打碎碗筷 在正月裡要注意避免打碎碗筷,此時打碎東西,不能當做碎碎平安來看。因為在正月裡主張團圓吉祥,一旦打破東西就象徵了這個家庭不完整。   原標題:正月裡有什麼禁忌? 正月裡有哪些禁忌你造嗎?
  • 在農村,為啥正月初一十五不遠行,裡面竟大有講究,你知道嗎?
    春節是中國最熱鬧有特色的一個節日,農村春節是保留傳統習俗最全面的地方,春節期間不僅有很多習俗,正月裡出遠門也有很多講究和注意事項。農村有句俗語是「三六九出門走,二五八回到家」,為的是討個彩頭。初一農村人都比較重視初一這一天,因此初一這一天有不少的禁忌不能冒犯。
  • 春節文化:大年初三習俗
    正月初三的傳統習俗安睡遲起  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老 鼠 娶 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合子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麵食。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2020-01-14 11:08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呢?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最受歡迎商品又是什麼......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曾經有一些文化習俗消失,永遠沉溺在過去;也曾經有一些新的文化習俗興起,他們在新的時代,煥發著新的光芒;還曾經有一些文化習俗,即使歷經千年的滄桑,依舊屹立不倒,穿越千年的文化積澱,依舊光彩照人。
  •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老鼠娶親」是怎麼回事?古人傳下的講究
    另外,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豬,所以正月初三又被稱為豬日。如果按照一些地方的民間習俗來看,正月初三又被稱為「穀子生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祝祭祈年、燒門神紙,並且家家戶戶都不會食用白米飯,藉此表達對穀子的珍惜之情。一旦有違反者便會導致,第二年的穀物減產。大年初三有什麼習俗?相信大家了解之後一定會大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