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2021-01-20 環球網

大年初三各地習俗及禁忌盤點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於身上,以化解口舌。有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大年初三習俗

1、安睡遲起

因為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

2、燒門神紙

古代的人們到了大年初三這天會把過節的松柏枝及所掛的門神等一起焚化,表示年過完了馬上要開始經營生意了。所以有句俗諺說「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3、老鼠娶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4、穀子生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的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5、小年朝

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全國各地大年初三的風俗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吉林省,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裡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娘家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一定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裡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 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畲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畲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禁忌?正月初三要晚起不能外出拜年真稀奇
    大年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 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初二日為狗日,初三日為豬日,初四日為羊日,初五日為牛日,初六日為馬日,初七日為人日。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六畜,後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大年初三習俗有哪些?
  • 大年初三,這些習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跟著詩詞君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的習俗吧。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 2020年大年初三幾月幾號星期幾 大年初三各地風俗有哪些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是正月初三。《道德經》中說「三生萬物」。傳說女媧創造萬物時,先造的雞、狗、豬等六種牲畜,第七天才造的人,所以,大年初三也叫「豬日」。那麼,大年初三還有哪些「別名」?各地又有哪些不同的風俗呢?
  • 大年初三習俗完整版!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三,在傳統年俗中,是人們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的日子。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安睡遲起,自除夕到初二都勞累,這日可以好好調息…  更多習俗,你都知道嗎?  正月初三
  • 春節文化:大年初三習俗
    正月初三的傳統習俗安睡遲起  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老 鼠 娶 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合子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麵食。
  •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外出拜年?2019大年初三民俗習俗禁忌大全
    2019年豬年新年,我們總會在初一初二外出拜年,大年初三卻通常不會外出拜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外出拜年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
  • 大年初三習俗,仙遊祝壽
    正月初三的傳統習俗安睡遲起  自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老 鼠 娶 親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 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要燒門神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比如小年這一天要祭灶,農曆臘月二十四要打掃房屋等,一直到除夕夜一家人圍坐   原標題:正月初三的習俗有哪些?為什麼在這天不能掃地、汲水?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之後,人們開始籌備過春節。從小年到除夕大家都會,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忙碌。
  • 正月初三習俗有哪些?不知道你就虧大了!
    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大年三十除夕夜到初二期間大家守夜肯定勞累了不少,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睡到自然醒啦,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新的一年才可以精神抖擻。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 2019大年初四是幾月幾號 大年初四有哪些禁忌及大年初四習俗盤點
    2019大年初四是幾月幾號 ?2019大年初四是2月8號,星期五。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黃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 大年初三可以洗頭出門拜年嗎?大年初三洗洗頭髮注意事項
    說到過年的禁忌,還得配上各地的風俗民情,畢竟中華文化的歷史這麼悠久,但其實一年也就這麼一個農曆年,要不是長輩們的堅持,這年味也就愈來愈淡。有人要問,大年初三可以洗頭嗎?大年初三可以外出拜年嗎?
  • 大年初三小年朝,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根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相傳入夜後,就必須早早熄燈就寢,讓老鼠家族們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意思是要與「老鼠分錢」。  民間有俗語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三有吃合子的習俗,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麵食。  它是一種薄皮的小餡餅,屬於餡餅類,圓形,兩層薄皮內只有一層餡,需用餅鐺烙制。
  • 大年初三赤口日,不宜拜年!
    今天是農曆大年初三,在傳統年俗中,是人們回娘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的日子。
  • 大年初三|好事接二連三,今天祝福更有味兒
    今天是大年初三當我們與家人團聚的時候很多各行各業的人們依然堅守在工作一線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大年初三習俗大年初三又叫「小年朝」。大年初三的習俗在民間還是很講究的……貼赤口舊時,為了破解「赤口」帶來的不吉利,人們還會在大年初三「貼赤口」求吉祥。
  • 春節過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到初七需要注意什麼?小夥伴知道嗎?
    但是不變的是那些習俗和禁忌。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還記得嗎?大年初一是拜年的習俗,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這個應該是還沒有工作或者是還在上學的孩子們的最愛,大年初一有這不能掃除的習俗,因為到了這一天不管家裡再怎麼髒都不會打掃,或者是倒垃圾。
  • 大年初三|和氣生財,萬事如意
    俗話說,「好事接二連三」,說的正是大年初三。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恐怕還是第一次聽聞下面的這些習俗吧!1.安睡晚起從年三十直到初二,大夥一直都處於辭舊迎新的興奮狀態,所以到了初三的這天是可以晚起一會的。養足精神,以待新的一整年都精神抖擻。
  • 2019大年初六是幾月幾號哪一天?大年初六的習俗禁忌
    大年初六是春節的第六天,春節放假時間也馬上就要結束。很多上班族已經回到工作崗位或正奔赴在返程的路上,準備重新出發去外地打拼事業了。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2019年大年初六是幾月幾號,以及大年初六的習俗禁忌有哪些吧!
  • 大年初三,今日宜陪伴,24小時不分開!
    隨手拎起萬年老黃曆一查,今天果然適合睡覺,終於有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父母的各類叮嚀了,全然放鬆身心,就在今天!仔細研究了一下大年初三的風俗,不禁湧出小歡喜,原來對於小編這個年紀的「寶媽」來說,春節期間最能讓人感覺快樂滿滿的日子居然就是今天!
  • 2020大年初六的習俗和禁忌 不知道的趕緊看看啦!
    2020大年初六的習俗和禁忌 不知道的趕緊看看啦!時間:2020-01-30 13: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大年初六的習俗和禁忌 不知道的趕緊看看啦! 正月初六又稱馬日 在這一天要送窮 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 中國民間習俗,大年初一對出門有什麼說法,這天有什麼禁忌?
    拜年習俗大年初一,出門的講究還是很多的,一般根據各地有各地的習俗,但也有帶普遍性的,如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新年。」意思如下:初一是給父系家族的人拜年日子。雖然民俗是這麼講,但還是以所在的自然村落為主,如果所住的自然村落是雜性,也按本家對待,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