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時代特別是早期醫書和一些道書裡,不講元神,而講魂魄,魂魄是元神的組成要素,是靈性生命,
《黃庭經》裡講魄是肺中之神,共有七個,七魄使肺具有調氣,行氣的功能,為陰;魂是肝中之神,為陽。魂比魄高級,精細,魂魄都是道性物質,靈性存在。還有古人認為魄依附於人的形體為陰,魂依附於人的元氣為陽,人體陽氣壯大,則魄中陰氣自少,魂魄不完全是肝腎,也分別是來自父系系統和母系系統的陽神和陰神。這些說法很有意思,僅供了解,不必深究。
肝魂為性為仁,肺魄為情為義,生活中,一個人講仁義,自身的內五行之肝氣,肺氣,脾氣都會充盈。修道就是要使肝中之魂與肺中之魄和諧,使性情相合,丹道術語叫「金木相併」。「魂飛魄散」意味元神散為元氣而不能繼續以靈體的形態存在,復散為元氣,還原到宇宙間去。魂魄經過修煉,便是「元神」。這都是後天培育的過程。
真氣入丹田,三脈通九宮。
靜坐入圍玄,功正盤上丹
真氣入丹田,修煉者,無論如何都要使真氣進入丹田,進入下丹田以煉精化、鍊氣化神。下丹田非常重要。廣義上講,「人身無處不丹田」,能聚神氣的地方都是丹田,玄關顯象的地方都是丹田。
人身很多地方可以結丹,與丹道藥物、火候、爐鼎、脫體等相關的玄關真的無定位,但一定要在自己的身體裡求,修煉本身是「依身而建立」的。精神氣藥物、爐鼎等一切變化,名相、實質都離不開修煉者的身體。
三脈通九宮,任脈、中脈、督脈都與頭部的九宮相通。「泥丸百節皆有神」。頭部是神明之宮,古人分了九大部分,稱之為九宮。任脈、督脈、中脈三脈皆交會於頭部。
靜坐入圍玄,一定要靜坐,靜坐修煉,才能在修道上「入圍」,就好比運動員不斷地刻苦訓練才能有機會進入國家隊;進了國家隊,成績好的才能入圍「奧運會」。只有不斷靜坐,才能體會各種微妙、玄妙,才能體驗玄道。
功正盤上丹,功法一定要正,功夫一定要正,這樣盤坐而修,能修煉上品丹法。何為上品丹法,南宗祖師陳泥丸、白玉蟾多論之。「上品丹法,以精神、魂魄、意為藥材,以行住坐臥為火候,以清淨自然為運用。」關於三品丹法,大家網上檢索。
不能靜坐修證,談何把握真氣?張紫陽《青華秘文》裡說,「能靜,金丹坐而致也。」很多老師強調靜坐,不是偶然的。
舉報/反饋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