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沙漠之花》是根據出生於索馬利亞的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裡的自傳暢銷書改編。
華莉絲·迪裡拍攝香奈兒廣告
43歲的迪裡曾因拍攝香奈兒廣告而出名。
當選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範之一。
被譽為「非洲女權鬥士」。
1996年,她發起了抵制女性生殖器切割的活動。
電影中的絕大部分都是真實的,卻又因為真實使人更覺震驚和心痛,每一幀的鏡頭都在向世界發聲:「看!還有人這樣活著!」
華莉絲(莉亞科貝德飾)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和母親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那裡的生活荒涼卻也有簡單的快樂。
在三歲時,華莉絲按照索馬利亞習俗就被施以女性割禮。
十二歲時父親為了得到五頭駱駝,要將華莉絲嫁給六十歲的老叟。就在出嫁前夜,華莉絲在母親的默許下,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
去往摩加迪沙的路要在沙漠中徒步很久,在穿過沙漠的途中,她腳被磨破,沒有水喝就只能咀嚼樹葉和根莖,一個人晚上睡在風沙中,差點在沙漠中喪命。
她終於到了摩加迪沙,在外祖母那裡獲得了去給當時索馬利亞駐英國大使夫人的姨媽作女傭的機會,在大使的家裡她不被允許和別人一起看電視,所以她就只能躲在門外偷偷聽。
她也是在這裡第一次看見自來水,她好奇而又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沙漠中水是十分珍貴的,她每次做家務時用水都小心翼翼的。
因為被排擠,即使她在大使家中,也並不太會說流利的英語。到英國後不久,索馬利亞爆發戰爭,舊政府被推翻,華莉絲趁亂再次出逃大使館而流浪英國街頭。
華莉絲在街頭邂逅了收留自己的瑪麗蓮(莎莉霍金斯Sally Hawkins飾),瑪麗蓮是一位舞蹈演員,因為沒有被皇家舞蹈團錄取而居住在一家旅館裡,她發現了躲藏在廁所中的華莉絲,並在她即將被人趕出去的時候好心的收留了她,幫她找到了一份在快餐店打掃的工作。
在工作時有一個著名攝影師對華莉絲表示她非常漂亮,如果她願意,他可以為她拍照片,並將自己的名片給了華莉絲,但華莉絲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在她的印象中家人一直告訴她拍照是不好的。
偶然的一次華莉絲發現瑪麗蓮正在房間裡和一個陌生男子親熱,便跟瑪麗蓮生氣地說:「只有經過割禮的女人才是好女人。」
瑪麗蓮十分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華莉絲解釋:「只有經過割禮才能保證自己的清白之身,並且只有到了新婚之夜由丈夫來打開,難道不應該這樣嗎?」
瑪麗蓮依舊不理解割禮的意義。
華莉絲又問:「你難道沒有受過割禮嗎?」
瑪麗蓮似乎明白了什麼,便追問道:「你被做了什麼?」
華莉絲說不清楚,就把自己的衣服掀開,讓瑪麗蓮看。
瑪麗蓮震驚的問:「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華莉絲說:「在我三歲的時候,她們為我做了割禮,並且我的姐姐妹妹都要這樣做,會有專門的割禮師來進行,難道不是每個女人都要這樣做嗎?」
瑪麗蓮連忙否認:「不,並不是每個女人都要這樣。」
在這件事後不久,華莉絲因為肚子痛被送到當地的醫院。
醫生發現華莉絲經受過割禮,告訴她自己沒有辦法將它還原,但可以幫她止痛,為了更好的溝通(華莉絲的英語不好,醫生也不會說索馬利亞語)醫生便找來了在當天值班的會索馬利亞籍的一位男護士。
可是,醫生想要告訴華莉絲,她的割禮縫合的太緊了,需要馬上做手術。
這個索馬利亞籍的男護士卻用索馬利亞語告訴華莉絲:「你難道不感到羞愧嗎?你被白人男性看光了,我們的傳統與外人沒關係。」
醫生又說,她這些年一定備受折磨,她不該忍受這麼久,告訴她,別擔心,我們一定會治好她的。
可男護士又說:「你要改變就是背叛你的父母和民族,這真的很可恥。你有問過你母親的意見嗎?」
莉絲猶豫了。
但當她走在英國的街道,想到自己曾經忍受的種種,她最終還是勇敢地決定去做手術。
手術十分成功,而在手術後,她去找了那個攝影師,告訴他:「我有興趣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
她的美被世界發現,她從沙漠走向了世界的舞臺。
可當她在成名後接受採訪時,記者問:「是不是被發掘的那一天是改變她命運的一天?」
華莉絲卻說:「改變我命運的是我三歲的一天,我被多分了一些飯,然後母親將我帶到一片石崗,抱著我坐在一片大石頭上,緊緊地抓著雙腿不讓我動彈,割禮師割掉了我的一部分性器官,將傷口縫合了起來,只留下火柴頭大小的空,沒有任何消毒措施,傷口感染我發了高燒,差點死掉,等我長大再去那片石崗時,什麼也沒了,可能是被鳥吃掉了。」
影片中的割禮場景
記者聽到這裡泣不成聲。
而正因此,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割禮,她為這些女人發聲,也為自己因割禮而喪命的姐姐妹妹發聲。
其實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割禮,可華莉絲是第一個敢公開站出來討論的女性,聯合國任命華莉絲為特邀大使來反抗這一暴行。自此之後,很多國家明令禁止這一行為,但每年依舊有許多女性被進行割禮,所以反抗還在繼續。
電影用真實的藝術手法、廣闊的視覺背景和細膩的人物之間情感的刻畫,來表達女主角從懵懂的接受「習俗」到知道真相的震驚和糾結以及最後的反抗。她的覺醒絕不是渺小且無意義的,而是一束火光從文明燒到了落後,她希望女性能夠明白:有些苦難,我們本不該忍受!
幾乎看電影的每一個人都會被這其中一個殘忍的習俗所震驚,那就是——割禮。
割禮是什麼?
女性的割禮是一種儀式,大多於三歲至八歲間進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並且確保女孩在結婚前仍是處女,即使結婚後也會對丈夫忠貞。
一般估計,全球大約有一億三千萬名婦女接受割禮,而且每年還以二百萬人次成長。在衣索比亞、厄利垂亞以及甘比亞等三國,幾乎所有女性都必須接受這項痛苦萬分的手術,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與菲律賓,接受割禮的人數也很多。
割禮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給男人可靠的「驗貞」方法。他可以通過檢查新娘的外陰情形來判斷她是否處女。性交時女人傷口被撕裂,然後癒合,然後再撕裂,就這樣周而復始、苦不堪言。當丈夫外出放牧或務工時,這種割禮功能亦可用於他回家時來檢驗妻子是否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