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髮型遭美化了?別被忽悠,真實髮型是這樣子的

2021-02-10 書行

近年來宮鬥劇非常流行,《延禧宮略》、《如懿傳》等都成了人們日常聊天的話題,聶遠更是作為皇帝再一次火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在兩部劇中,乾隆的髮型都是不一樣的,聶遠所飾演的主要從天靈蓋到中間向後一到兩英寸,留下頭髮的部分實際上並不多,看起來比較突兀。

而霍建華演的皇帝則完全相反,髮際線是從天靈蓋中間分開,一直到耳朵,留頭髮的地方和剃光的部分各佔一半。

這是現如今更為常見的,也被我們叫做「陰陽頭」,然而明顯這是被美化了。

從年代來看,他們當時都在中年,可以說壓根沒什麼時代差距,那麼他們的髮型為什麼不一樣呢?到底哪一種是正確的呢?

公元1644年,清軍在幫助下佔領了軍事要地,此後開始了二百餘年的統治,其中剃髮令可謂令人作嘔、至今依舊深惡痛絕。

這應當是多爾袞所首倡的,然而受到不滿反抗後,被公開廢除,可以說此後應當再無剃髮令。然而,次年清兵進發江南,備受排擠的孫之獬為了重回「巔峰」,在惱羞成怒下重新提議,這就導致了後來的悲劇。

原本剃髮令就是為了削弱意志,加之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傳統觀念相衝突,大多數都是被迫剃髮,而顯然這與清宮影視作品所演繹的不同,美化自然是為了不噁心觀眾。

清廷原本是馬背上的國家,因為懼怕戰鬥之時,頭髮遮擋住馬的視線,所以當時的男子索性將前方的頭髮剃光,只留後面的一小撮,如果不幸戰死了,就領著這一小撮頭髮帶回家鄉埋起來,辮子便由此而來。

滿族男子基本是把頭髮都剃掉,只留後面像小拇指一樣細的一縷,擰成繩子一下垂下去,面積標準就是銅錢大小,於是被叫做金錢鼠尾。

不管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這樣的髮型都是非常的醜,所以指令一發便引起了南方諸多百姓的堅決抗爭,這耗去了清軍十餘年的平定,可想而知造成的災難之大。

到了清朝中期,髮型開始發生了變化 ,可能是清廷馬背的習慣早已丟去,也可能是百姓早已習慣鼠尾辮,或者清主有了審美,中後期以後逐漸不再流行鼠尾辮。

到了嘉慶年間,無論朝內還是民間,辮子已經不像起初那樣只有一小撮了,而是越留越粗,頭頂也不是像原來只留一個銅板大小的體積,居然已經多到四五個銅板那麼多了。

當時中期的髮型,前面還是全部剃光,只留後面的小部分,然後辮起來蓄髮,這就是陰陽頭的起初模樣。隨著時間的發展,辮子開始越辮越粗,前面的發量也從沒有到越來越長,就有了我們所說的陰陽頭,剃掉的和留下的各一半,之後辮成辮子。

但,顯然這一髮型也不優美,加之晚清的腐朽使得百姓遭受了非常大的侮辱,洋人便「賜予」了歧視性的名稱——豬尾巴。

影視劇自然需要美化,真實的鼠尾辮與我們印象中的形象存在著偏差,畢竟顏值再高也頂不住這一鼠尾辮,流量總歸不敢噁心觀眾。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書行小程序

精選練字好物, 購買享超大優惠

相關焦點

  • 清朝初期男人的髮型並不是宮廷劇裡的樣子
    因此這種髮型也叫金錢鼠尾辮。滿清進入中原以後,要求漢族的男子髮型與滿族男子髮型保持一致。''金錢鼠尾''式的髮型在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隨團畫師的紀實畫稿裡還可以看得到。沒過幾年被改良了。一本專門記錄清朝人習俗的書《清俗紀聞》中《冠禮》卷的繪畫中描述的是: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髮,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髮帶繫結。
  • 清朝人髮型咋這麼醜,是電視劇中的樣子嗎?專家:可別再被騙了
    這個習慣一直被漢民族傳承下去,一直到了清朝建立戛然而止。01滿洲人於明末之際突破山海關入主中原,因為其為東北遊牧民族,在風俗習慣上與漢族擁有較大的區別,因此自周代以來男子束髮的現象被制止,替代的就是「留辮」。這一點我們在時下很多的清宮劇中都能看到。有很多朋友稱這種獨特的髮型為「陰陽頭」,其實很形象,前半部剃光,後邊則有長長的辮子。
  • 這才是真實的清朝男子髮型,別再被清宮戲《延禧攻略》給騙了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清朝髮式是金錢鼠尾,就是後面留的髮辮要比小拇指還細,要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算合格,那幾乎就是光頭了,電視劇上我們常常看到的那種髮型是清末才慢慢出現的。圖中左邊那個男子的髮型就是金錢鼠尾髮型。清軍於1644年(明朝崇禎十七年)入關時曾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 清朝女子的髮型:普通人還真駕馭不了
    尤其是《甄嬛傳》中,每一個人物的髮型都別具特色,符合人物形象,每一款髮型都非常美麗讓觀眾喜愛不已,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電視劇中的髮型似乎都很簡單很容易做成,完全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實際卻並非如此簡單,真實的清朝富婆們做髮型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心裝扮才能出門。
  • 清朝嬪妃的髮型演變史,從小兩把頭到旗頭,慈禧髮型最符合歷史
    真實的清朝髮型什麼樣?影視劇中的髮型是真實的清朝嬪妃的髮型嗎?首先,我們印象中的髮型並不是清朝真實的髮型,那些極其誇張的大拉翅,是清晚期慈禧發明的。實際上最近這幾年的清宮劇髮型上還是有所精進的,至少杜絕了大拉翅,但是就算《如懿傳》和《延禧攻略》這兩部最貼合歷史的大劇裡面採用的髮型,實際上也是屬於道光或者更晚時期的髮型。那麼清朝早中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髮型?讓我們來看看清朝髮型的演變史,一起來了解一下。
  • 清朝髮型真的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是這樣的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滿族人憑藉著自己的幾十萬人成功入關建立了清朝,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國家,滿族人採取了很多的手段,他們推崇儒家思想,剃髮易服。想要在文化還有習俗上邊改變和影響漢族人,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說到文化習俗,不得不提的就是清朝人的髮型了,實際上在歷史上清朝人的髮型跟電視劇裡邊根本大不相同,電視裡邊清朝人他們都有著一個陰陽頭的髮型,前額頭髮是全部剃光的,只有後邊有頭髮,並且還會把頭髮梳成一個大辮子。
  • 清朝時女性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影視劇上的髮型太假了!
    在清宮影視劇中,男性的髮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從清初到清末,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原有的髮型上細微調整一些。而女性的髮型就不一樣了,從清朝到清末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變化呢?另外,清朝女性的髮型是怎樣變遷的呢?
  •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說到文化習俗,不得不提的就是清朝人的髮型了,實際上在歷史上清朝人的髮型跟電視劇裡邊根本大不相同,電視裡邊清朝人他們都有著一個陰陽頭的髮型,前額頭髮是全部剃光的,只有後邊有頭髮,並且還會把頭髮梳成一個大辮子。
  • 珍貴老照片:清朝的女子的真實髮型,絕對不是清宮劇裡那樣!
    清宮劇裡女性的服飾、髮型,大多數是不可信的,今天一起來看看清朝女子的真實髮型吧: 清早期,旗人女子多是辮髮盤頭,或者是包頭。如:孝莊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
  • 清朝男人真實的髮型:發量很小,形同鼠尾,遠沒清宮劇裡那麼美型
    從清宮劇中我們得知,清朝男人的髮型相較其它朝代有很高的辨識度——前邊半邊頭髮剃光,後面留半邊能夠編成又長又粗辮子的發量。然而,這樣的髮型其實是經過了電視劇的「優化」。真實的清朝男人髮型,在清朝中期以前,一直流行銅錢鼠尾辮。
  • 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文/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 相信大家都對古裝劇感興趣,基本上在好多古裝劇中都能看到帶刀侍衛的身影,特別是清朝的,他們個個威嚴霸氣,而且所穿的服裝也比較華麗,然而真正古代的侍衛跟古裝劇中塑造的完全不同。 清朝帶刀侍衛的真實樣子老照片,別被電視劇中的樣子騙了!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而這種造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當年的族人們可以更好的在密林中穿行,也便於在戰場上廝殺。而這種髮型實則是醜的不行。
  • 清朝人真是「陰陽頭」,別被電視劇騙了,他們真實的髮型更顛覆認知
    唐代經濟繁榮,吸收了許多海外文化,在髮型上也是靈活多樣,不過多數都是盤疊式,按照盤疊的方式不同,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髮型,在王漁洋之詩讚有「青螺如髻秀堪餐」,長安女子也好梳盤桓髻。每一朝的髮型多變,由繁至簡,到清兵入關之後,為了建立政權,強令改發易服,推行「剃髮」政策,女子的髮型多模仿女真族髮型,就是把頭髮分成兩股,也就是「叉子頭」,此後又有「一字頭」「牡丹頭」「荷花頭」等等。
  • 清朝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關外女真人所建立的,而女真人的髮型就是當時被稱為」金錢鼠尾辮「的髮型,並非大家在清宮劇中看到了帥氣男主留著的陰陽頭髮型。陰陽頭是把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保留後半部分編成辮子,而真正的」金錢鼠尾辮「則是幾乎把頭髮都剃光,只保留頭頂一丟丟的頭髮,保留的頭髮編成辮子後可以穿過」孔方兄「的孔。
  • 真實的清朝男子是什麼樣?溥儀西裝領帶髮型酷,小青年一身腱子肉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張清朝老照片,這些老照片拍攝的都是清朝時期的男子! 第一張介紹的是末代皇帝溥儀,拍攝的時間應該是溥儀去天津以後! 這是在一個初夏的下午,溥儀一個人在天津郊外郊遊,身穿白色西服的他看上去身材非常的好!
  • 中國最「帥」氣的清朝髮型.金錢鼠尾
    有人說清朝的金錢鼠尾髮型太「帥」氣了。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清朝髮型——金錢鼠尾。一款被西方人取笑了三百多年的髮型。大家從古裝劇裡看到的清朝「大辮子」,那是晚清時期的陰陽頭。真正的金錢鼠尾髮型流行在清朝初期。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清兵入關以後,多爾袞下達了剃髮令,明朝所有人員都要剃髮留辮,否則斬。就連最受器重的吳三桂也改變不了這一重大決策。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而此時清廷所規定的「髮型」可不是清宮劇中的「陰陽頭」,而是「金錢鼠尾頭」,據《撫浙檄草》所載: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 試想一下,頭頂幾乎所有的頭髮都被剃光,只留下銅錢大一縷,然後編成細細的辮子,粗細要正好能穿過銅錢中間的小孔!這畫面「太美」簡直想都不敢想!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我們經常會在清朝的古裝劇中看到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會佩戴各種各樣的旗頭,這是清朝女性特有的一種髮型。從最近幾年的清宮電視劇比如《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裡面對於旗頭的設計和樣式也是五花八門的。
  • 清朝髮型一覽 | 那些頭頂壓力越來越大的清朝女人
    那麼問題來了——清朝女人的髮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支發揮著「基座」作用的、「扁長的髮簪」叫 扁方,非常漂亮。不僅陳老師有頭髮稀少的困擾,清朝的女人們也有。那時格格們的髮型是——沒錯,鈿子頭。自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女人們的髮型由簡到繁,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由真到假。
  • 真正的清代髮型,四爺八爺大豬蹄子,都幻滅吧!
    清朝入關之前,大家受到儒家文化薰陶的兩千多年裡,一直遵循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是不能隨便剪的。所以在清朝入關之前的那些朝代裡,即便髮型的流行趨勢一直都在變,但好歹都是比較正常的。比如,清代之前的明朝,就是這樣子的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