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2020-12-13 騰訊網

不知從何時開始,清宮劇開始在電視上「霸屏」,雖然近來有減少的趨勢,但還並未徹底絕跡,與其他年代的電視劇相比,清宮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劇中所有的男性都留著「辮子頭」,俗稱「陰陽頭」!

想必很多人都有同感:最初在電視中看到辮子頭時覺得有些古怪,可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加之主角光環的「加持」,竟然莫名覺得辮子頭還有些帥!那麼歷史上的辮子頭也像電視劇中那樣「別有一番風味」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概念,電視劇是一種「影視藝術」,雖然也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但經過「後天」的加工與修飾後,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就拿「辮子頭」來說,雖然清宮劇中的辮子頭看上去還有些帥,但在歷史上卻並非如此!

其實「辮子頭」完全不符合我們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之所以在電視劇中看著有些帥,一方面是因為主角光環的「加持」,更重要的是劇中演員的顏值頗高,再加上後期的化妝、燈光、磨皮等「藝術處理」,才呈現出劇中「英俊瀟灑」的形象!

而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長相普通之人,普通的顏值根本「hold不住」如此奇葩的「辮子頭」,況且現實生活中可沒有燈光、磨皮等後期處理!試想一下,若是身邊有人留了辮子頭,你會覺得好看嗎?

所以辮子頭非但不帥,而且很醜!更重要的是,清宮劇中的「陰陽頭」還不是最醜的!

「辮子頭」始於清兵入關後的「剃髮令」,據《清史稿》記載:清軍1644年入關時頒發「剃髮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

而此時清廷所規定的「髮型」可不是清宮劇中的「陰陽頭」,而是「金錢鼠尾頭」,據《撫浙檄草》所載: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

試想一下,頭頂幾乎所有的頭髮都被剃光,只留下銅錢大一縷,然後編成細細的辮子,粗細要正好能穿過銅錢中間的小孔!這畫面「太美」簡直想都不敢想!

那清宮劇中的「陰陽頭」是何時出現的?

這就要從清朝髮型的「流行趨勢」說起了,縱觀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留髮越來越多,辮子越來越粗是總的趨勢,乾隆帝之前,頭髮都是標準的「金錢鼠尾」式,嘉慶帝後,辮子開始變粗,在日本人所著的《清俗紀聞》中有相關記載:面積已遠不止於一個金錢大,而是足有4個金錢大。此時的辮子雖然變粗,但頂多也就是從「老鼠尾巴」變成了「豬尾巴」!

隨後辮子又慢慢從「豬尾巴」變成了「牛尾巴」,直到清末才成了清宮劇中的「陰陽頭」,而留陰陽頭的原因也頗為好笑:清兵認為把辮子留粗然後卷在脖子上能在作戰時起到保護頭顱的作用!

也就是說,即使是電視中那醜陋的「陰陽頭」也僅僅出現在清末,清朝其餘時間的髮型更醜!然而醜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這種髮型乃是屈辱的標誌!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漢族文化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正如《孝經》所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但凡是漢族建立的王朝絕對不會逼迫平民剃髮,而清朝統治者滿族出身,無此忌諱。

所以他們以暴力手段脅迫漢族剃髮就是為了摧毀漢民族的自尊心,從而維護滿清統治。

但這對我們漢人而言,乃是莫大的屈辱!

小結:

「辮子頭」已經隨著清王朝的覆滅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但其影響卻並未煙消雲散,時至今日,在西方一些「辱華漫畫」中,「豬尾巴」式的髮型還是中國人最顯著的標誌!

但我們不能因此迴避那段不堪的歷史,而應該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嘗膽」,時刻謹記曾經所受到的侮辱,並以此自勉,不斷壯大己身,正所謂「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當我們自身足夠優秀時,當中華民族足夠強大時,我們曾經所受的恥辱都將成為我們奮鬥的「資歷」!

參考資料:《撫浙檄草》《孝經》《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清朝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清朝宮廷劇開始成為導演、觀眾們的寵兒,清宮劇一茬接一茬,從之前的《康熙微服私訪》、《康熙大帝》到後來的《還珠格格》、《甄嬛傳》、《金枝欲孽》等等,幾乎就從來沒有被冷落過,從帝王、嬪妃甚至到太監都是這些清宮劇的主角,看過這些清宮劇的觀眾都知道,在劇中男主的髮型雖然是陰陽頭但是還是很帥的,但是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
  • 清朝的辮子有多醜?真的不堪入目,原來我們被清宮劇騙了這麼久
    最近幾年電視節目都快被清宮劇刷屏了,各種風度的王爺和皇帝,多姿多彩的後宮佳麗,清一色都是顏值擔當,這可迷壞大江南北的宮鬥迷。 很多人都想穿越到清朝,主要原因是覺得清朝人的服裝髮飾很好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清朝辮子是怎麼樣的呢?歷史上真實的辮子並沒有影視劇中的那麼好看,就算現在的小鮮肉也很難駕馭。
  • "我們被清宮劇騙了,清朝辮子頭其實是這樣的,難怪有人要反清復明"
    清宮劇是近些年來最流行的電視劇類型之一,因此我們對清朝男人的髮型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認為,清朝的男人髮型就是這樣的。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而這種造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當年的族人們可以更好的在密林中穿行,也便於在戰場上廝殺。而這種髮型實則是醜的不行。
  • 清朝人髮型咋這麼醜,是電視劇中的樣子嗎?專家:可別再被騙了
    這個習慣一直被漢民族傳承下去,一直到了清朝建立戛然而止。01滿洲人於明末之際突破山海關入主中原,因為其為東北遊牧民族,在風俗習慣上與漢族擁有較大的區別,因此自周代以來男子束髮的現象被制止,替代的就是「留辮」。這一點我們在時下很多的清宮劇中都能看到。有很多朋友稱這種獨特的髮型為「陰陽頭」,其實很形象,前半部剃光,後邊則有長長的辮子。
  • 這才是真實的清朝男子髮型,別再被清宮戲《延禧攻略》給騙了
    在很多清宮戲中,清朝男子的髮型都是梳著陰陽頭,就是頭髮的前半部分全部剃掉,後半部分編成大辮子。
  • 剃光前面頭髮,留下辣眼的辮子頭,清朝為何會選擇這麼醜的髮型?
    看過清宮劇的人都被裡面的「阿哥頭」辣過眼睛,甚至於現代人開玩笑調侃脫髮都會說:你看你這髮型,在以前絕對是個王爺!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麼醜的髮型,清朝人為何還要選呢?清朝男人留這個髮型的原因有兩個:首先、為了日常方便行動。
  • 清朝男人的「陰陽頭」到底有多醜?太滑稽,髮型根本不是劇中那樣
    清朝男人的「陰陽頭」到底有多醜?太滑稽,髮型根本不是劇中那樣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的髮型在歷史上是獨樹一幟的,後面留著長辮子,頭部前半部剃光。其實這髮型叫做「陰陽頭」。
  •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親歷者:吐了,不亞於一個小型垃圾場
    前言小夥伴們看清宮劇的時候應該都發現:無論是四爺還是八阿哥,甚至是乾隆爺,每個男性後腦勺都掛著一條烏黑的辮子,又醜又礙事,要麼綁好髮髻徵戰四方,
  • 清朝人辮子那麼長,這麼久洗一次辮子,仿佛聞到了京城的頭油味!
    清朝人辮子那麼長,這麼久洗一次辮子,仿佛聞到了京城的頭油味!現在很多人都是一天洗一次頭,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沒有現在24小時熱水的家,而且他們的頭髮比較長,冬天還沒有吹風筒,綜合各種條件,他們洗頭的頻率會比我們低不少。
  • 清朝富婆「做頭髮」有多費時間?別被《甄嬛傳》給騙了
    但是古代女子做頭髮卻是一項大工程,特別是清朝。翻看清朝相關的妝發過程發現大多比較繁雜,特別是清朝權貴女子「做頭髮」,一點都不像《甄嬛傳》等清宮劇裡面那麼輕輕一挽隨便簪上幾支釵的髮式那麼輕鬆,可以說是被《甄嬛傳》帶來的假象矇騙了多年。那些繁瑣的髮型也不是誰都能做的起,只有清朝那些富貴人家才有這麼多空閒的時間慢慢梳理自己的髮型。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女子:吐了,吃飯難以下咽
    值得一提的是,清宮劇中所演繹的「陰陽頭」並不是清朝最初的髮型,「剃髮令」所規定的標準髮型是「金錢鼠尾」式!所謂「金錢鼠尾」就是頭顱周圍的頭髮盡皆剃去,只留下一錢大小的「一小撮」,然後編成細辮,粗細要正好能夠通過「孔方兄」中間的小孔,看起來就像是一根細細的老鼠尾巴,秦世禎在《撫浙檄草》中有過形象的描述「結辮下垂,形如鼠尾,不堪入目」!
  • 清朝女子的髮型:普通人還真駕馭不了
    一、清朝髮型的發展頭髮是女人第二張臉,誇讚美女時也經常會誇讚其秀髮的柔順優美,或者髮型的新穎時尚,因此不論什麼時候,髮型都是必須要裝扮的要點。我們經常看到清宮劇裡面各嬪妃髮型美麗獨特,帶著沉重華麗的頭飾,搭配華貴的衣裳以及標配花盆鞋,日行攀比爭奇鬥豔。
  • 清朝嬪妃的髮型演變史,從小兩把頭到旗頭,慈禧髮型最符合歷史
    真實的清朝髮型什麼樣?影視劇中的髮型是真實的清朝嬪妃的髮型嗎?首先,我們印象中的髮型並不是清朝真實的髮型,那些極其誇張的大拉翅,是清晚期慈禧發明的。實際上最近這幾年的清宮劇髮型上還是有所精進的,至少杜絕了大拉翅,但是就算《如懿傳》和《延禧攻略》這兩部最貼合歷史的大劇裡面採用的髮型,實際上也是屬於道光或者更晚時期的髮型。那麼清朝早中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髮型?讓我們來看看清朝髮型的演變史,一起來了解一下。
  • 清朝男人真實的髮型:發量很小,形同鼠尾,遠沒清宮劇裡那麼美型
    從清宮劇中我們得知,清朝男人的髮型相較其它朝代有很高的辨識度——前邊半邊頭髮剃光,後面留半邊能夠編成又長又粗辮子的發量。然而,這樣的髮型其實是經過了電視劇的「優化」。真實的清朝男人髮型,在清朝中期以前,一直流行銅錢鼠尾辮。
  • 清朝人真是「陰陽頭」,別被電視劇騙了,他們真實的髮型更顛覆認知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作為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明古國」,中國髮式也是佔據著閃光的一頁,自從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興起,百家爭鳴,社會思潮趨於活躍,衣冠服飾也是百花齊放
  • 清朝男人的辮子多久洗一次,為何髒到讓英國傳教士直呼噁心?
    說起清朝時期男子的辮子,大家也許會覺得很髒,但其實清朝人的髮型,比起前朝男子的髮型來說,算是比較清爽乾淨的了。 我們都知道,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古代時期中原王朝的男子,基本都留著長而密的頭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因此古人將隨意剪髮視為不孝,但也不是不修髮型。
  • 清朝富婆:個把月才清頭髮汙垢,護髮用茶籽油,髮型講究梳妝複雜
    除了當代髮型審美,人們還可以從史書上電視上了解古代女性髮型審美變遷史。這幾年大熱的清宮劇讓人得以一窺清朝貴族女子的多種髮式,然而歷史上,無論是清朝貴族女子髮式,還是梳發過程,都和大部分清宮劇大相逕庭。後來大拉翅越梳越高,纏繞在扁方上的頭髮大部分都由假髮代替。由於慈禧晚年掉發嚴重,扁方上開始纏繞青鍛或青絨布,完全取代真假髮。到了清末民初,大拉翅開始變成了一些清宮劇裡出現的大旗板頭的樣式。
  • 歷史上的清朝服裝,它其實長這樣!
    這麼多年以來,熒幕上頻繁播放清宮劇的結果就是看得我頭暈目眩
  • 珍貴老照片:清朝的女子的真實髮型,絕對不是清宮劇裡那樣!
    清宮劇裡女性的服飾、髮型,大多數是不可信的,今天一起來看看清朝女子的真實髮型吧: 清早期,旗人女子多是辮髮盤頭,或者是包頭。如:孝莊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