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清宮劇騙了,清朝辮子頭其實是這樣的,難怪有人要反清復明"

2021-12-27 樂樂歷史

清宮劇是近些年來最流行的電視劇類型之一,因此我們對清朝男人的髮型再熟悉不過了。很多人認為,清朝的男人髮型就是這樣的。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清朝人的辮子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這樣,我們都被清宮劇給騙了。

清軍入關之後,順治皇帝強制漢人剃頭,剃成像他們一樣的髮型,不然就要殺頭。也就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大部分男人都是非常牴觸這件事情的。其中原因不只是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更是因為,滿人剛入關的時候,髮型實在是醜不忍堵。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他們的髮型叫做「金錢鼠尾」。就是僅僅在頭頂留下像金錢大小的一片頭髮,然後辮成小辮兒。而且辮子的粗細要能夠穿過銅錢中的方孔,因此叫做「金錢鼠尾」。想想都感覺好醜,別說真的剃成那樣了。

甚至當時還有人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簡直是太無恥了。因此當時的人非常憤怒,雖然很多人迫於統治者的淫威,為了活命,含淚將頭髮剃了,但是也有不屈從寧願去死的。尤其是那些平時注重外表,有審美的文藝青年。

其實在清朝建立之前,女真人的髮型更醜,當時的男人不是一個小辮兒,而是兩個,頭頂一個,後腦勺一個。後來入關之後不久,就變成一個了。

後來漸漸地,隨著時代的改變,大概是滿人入關之後,審美受漢人的影響,有所進步,頭髮的範圍漸漸擴大。經過一百年後,到了清朝中期,已經由金錢大小變成了掌心大小,頭髮雖然多了點,但是仍然是醜的。

這種變化是非常慢的,直到1800年,人們能夠留的頭髮仍然不足三分之一。到了1800年之後,才開始越便越多。我們現在在清宮劇中看到的陰陽頭,其實是在清朝末期才徹底演變完成的。而我們看到的清宮劇大多發生在清朝前期和中期,當時的髮型並不是陰陽頭,所以我們都被騙了。

不過大概是也有不得已的原因,因為如果拍電視劇的時候真的弄成「金錢鼠尾」,收視率大概會很慘。這也終於解釋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即使不是朱氏後代,也要反清復明,因為與明朝比起來,滿清髮型實在是太醜了。

相關焦點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從何時開始,清宮劇開始在電視上「霸屏」,雖然近來有減少的趨勢,但還並未徹底絕跡,與其他年代的電視劇相比,清宮劇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劇中所有的男性都留著「辮子頭」,俗稱「陰陽頭」!
  • 清朝的辮子有多醜?真的不堪入目,原來我們被清宮劇騙了這麼久
    最近幾年電視節目都快被清宮劇刷屏了,各種風度的王爺和皇帝,多姿多彩的後宮佳麗,清一色都是顏值擔當,這可迷壞大江南北的宮鬥迷。 很多人都想穿越到清朝,主要原因是覺得清朝人的服裝髮飾很好看,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清朝辮子是怎麼樣的呢?歷史上真實的辮子並沒有影視劇中的那麼好看,就算現在的小鮮肉也很難駕馭。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當地所有男人,不論是官是民,以十日為限,俱都要削髮垂辮,以示臣服。而若是不從者,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
  • 清朝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清朝宮廷劇開始成為導演、觀眾們的寵兒,清宮劇一茬接一茬,從之前的《康熙微服私訪》、《康熙大帝》到後來的《還珠格格》、《甄嬛傳》、《金枝欲孽》等等,幾乎就從來沒有被冷落過,從帝王、嬪妃甚至到太監都是這些清宮劇的主角,看過這些清宮劇的觀眾都知道,在劇中男主的髮型雖然是陰陽頭但是還是很帥的,但是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
  •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說到文化習俗,不得不提的就是清朝人的髮型了,實際上在歷史上清朝人的髮型跟電視劇裡邊根本大不相同,電視裡邊清朝人他們都有著一個陰陽頭的髮型,前額頭髮是全部剃光的,只有後邊有頭髮,並且還會把頭髮梳成一個大辮子。
  • 清朝人辮子那麼長,這麼久洗一次辮子,仿佛聞到了京城的頭油味!
    清朝人辮子那麼長,這麼久洗一次辮子,仿佛聞到了京城的頭油味!現在很多人都是一天洗一次頭,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沒有現在24小時熱水的家,而且他們的頭髮比較長,冬天還沒有吹風筒,綜合各種條件,他們洗頭的頻率會比我們低不少。
  • 這才是真實的清朝男子髮型,別再被清宮戲《延禧攻略》給騙了
    在很多清宮戲中,清朝男子的髮型都是梳著陰陽頭,就是頭髮的前半部分全部剃掉,後半部分編成大辮子。
  • 清朝為什麼讓漢人如此痛恨,以至於三百年來還有人「反清復明」?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641字,閱讀約4分鐘在眾多清朝電視劇中,「反清復明」成為了具有正義感的大事件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場景還沒等觀眾領悟,這幾名鬆了一口氣,笑了笑然後,一個人,「反正斯諾在那,但大家都反清」今年中秋之夜是個好機會我們一起闖入了宮中這個幕布是金庸先生的名作叢林中的經典橋段其中的幾個密碼,清庭的目光,該企業為了取得聯繫,避免的東西作為武俠小說的大家,在金庸先生的眾多作品中也能強烈感受到這種運動的
  • 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
    但清軍一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徹底打消了反抗者的念頭。 剃髮垂辮被清朝統治者視為「臣服」的標誌,所到之處,男子都要改變自己原本的裝束。有一個問題,或許很多人都沒想過,清朝男子的辮子有多髒?傳教士曾表示:清朝男子髮辮散發出的氣味讓人嘔吐,夏天不敢靠近他們。
  • 金錢鼠尾骯髒不堪,連洋人都大呼噁心,清朝男人多久才洗一次辮子
    清朝未入關之前,中國男性的頭髮都處於天然狀態,飄逸柔順。但滿人一入關,一切都變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簡單粗暴一句話:頭髮剃掉!這讓漢人是極度吃不消的,這不止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問題,還有一點就是滿人的髮型讓漢人接受起來實在不容易:髮型樣式賊難看!清朝髮型為何稱為金錢鼠尾?又為何一定要中原百姓皆剃髮呢?
  • 「反清復明」不僅僅在大清國,朝鮮王室也有「光復大明」計劃
    自從1644年滿清入關執掌江山之後,從南明小朝廷到李自成、張獻忠餘部和據守臺灣的鄭氏父子,在到平西王吳三桂和民間的天地會乃至於遠在朝鮮的李朝孝宗都有過明裡暗中進行著抗清活動,而且口號全都是「反清復明」。甚至在清末朝鮮民間文人的作品中,還出現過崇禎265年字樣。
  • 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髮剃掉?這樣的髮型有什麼實際含義?
    我們首先必須明確一點,把腦門剃光、後面一半梳起大辮子的所謂「陰陽頭」是清王朝中後期才出現的男性髮式,真正在全國範圍內流行,差不多已經快到晚清時期了。因為國人照相始於晚清時期,所以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清朝男性的照片幾乎一水兒都是這種「陰陽頭」。
  • 剃光前面頭髮,留下辣眼的辮子頭,清朝為何會選擇這麼醜的髮型?
    看過清宮劇的人都被裡面的「阿哥頭」辣過眼睛,甚至於現代人開玩笑調侃脫髮都會說:你看你這髮型,在以前絕對是個王爺!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麼醜的髮型,清朝人為何還要選呢?清朝男人留這個髮型的原因有兩個:首先、為了日常方便行動。
  • 別讓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清朝滿族女子的真實容貌,難怪她說自己美
    看久了清宮劇,裡面的滿族女子,無論妃嬪還是普通女子穿著花盆底鞋都甚是養眼,看著就令人心動。可看完這組照片,你就知道滿族女子的真實容貌咋樣。 兩個滿族女子在荒郊野外趕路,看著風塵僕僕的樣子,別讓電視劇騙了,這才是清朝滿族女子真實容貌。
  • 清朝男人都留著長辮子,他們多久才能洗一次頭,需要怎樣清洗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推行剃髮的命令,這才引起了中國老百姓的強烈不滿,清朝對這些百姓都進行了血腥的鎮壓。我們在電視劇中能夠看到清朝的男人都留著長長的辮子,其實這是不完全正確的。滿清剛入關的時候男人的辮子十分非常短的,因此才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隨著清朝 統治的穩固,老百姓也把自己的辮子越留越長,所謂的剃髮也僅僅是象徵性的在額頭以及兩側剃一下。
  • 清朝人髮型咋這麼醜,是電視劇中的樣子嗎?專家:可別再被騙了
    這個習慣一直被漢民族傳承下去,一直到了清朝建立戛然而止。01滿洲人於明末之際突破山海關入主中原,因為其為東北遊牧民族,在風俗習慣上與漢族擁有較大的區別,因此自周代以來男子束髮的現象被制止,替代的就是「留辮」。這一點我們在時下很多的清宮劇中都能看到。有很多朋友稱這種獨特的髮型為「陰陽頭」,其實很形象,前半部剃光,後邊則有長長的辮子。
  • 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英國女子:吐了,吃飯難以下咽
    值得一提的是,清宮劇中所演繹的「陰陽頭」並不是清朝最初的髮型,「剃髮令」所規定的標準髮型是「金錢鼠尾」式!所謂「金錢鼠尾」就是頭顱周圍的頭髮盡皆剃去,只留下一錢大小的「一小撮」,然後編成細辮,粗細要正好能夠通過「孔方兄」中間的小孔,看起來就像是一根細細的老鼠尾巴,秦世禎在《撫浙檄草》中有過形象的描述「結辮下垂,形如鼠尾,不堪入目」!
  • 清朝人真是「陰陽頭」,別被電視劇騙了,他們真實的髮型更顛覆認知
    而男子的髮型更加奇怪,在我們看的清宮劇當中滿清一族的男子都是梳著陰陽頭,所謂的「陰陽頭」就是將頭髮的前半部分剃掉,後半部分編成髮辮,不過這種髮型是清末時期才開始流行了,真正的髮型叫「金錢鼠尾」。而女真族則不一樣,他們常年生活在荒漠地區,靠著馬背生活,頭髮太長不好打理,也容易影響狩獵,乾脆就梳最簡單的髮型「金錢鼠尾」,這種髮型不同於陰陽頭,留的髮髻要比小拇指還要細,能夠穿過銅錢的方孔才算合格。
  •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親歷者:吐了,不亞於一個小型垃圾場
    相比其他朝代的男子,要麼長發飄飄,要麼清新爽利,清朝男子的髮型是最不堪入目的。大家不禁好奇:為什麼清朝男人要留這樣一條辮子?剃髮易服的硬性規定自古有孔子在《孝經》中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因此古人對自身的頭髮和肉體都十分珍視。
  • 別被清宮劇騙了,清朝後宮對嬪妃的稱呼是這樣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是,隨著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以清宮為題材的影視劇熱播,一些清宮「專有名詞」,令現代人感到非常新鮮。例如,清宮劇中的宮嬪往往被宮人稱作「小主」。那麼,在真正的清朝後宮之中,究竟有沒有「小主」這個稱呼呢?究竟達到什麼等級的嬪妃才可以被稱為「小主」呢?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簡單聊聊關於清宮「小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