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清朝服裝,它其實長這樣!

2021-02-07 如是言
                                                          這麼多年以來,熒幕上頻繁播放清宮劇的結果就是看得我頭暈目眩、眼花繚亂。

 

首先就看看那康雍乾時期皇家女子,比如皇后、妃嬪和格格們的服飾髮型吧,你以為他是這樣式兒的:



或者這樣式兒的:



其實歷史上它是這樣的:



一說起大玉兒,我就想起了屠洪剛的「精忠報國」。



哦不,是《你》。


事實是你家大玉兒也不是那個少年時古靈精怪後來仍然美貌無雙的大玉兒,而是博爾濟吉特家的布木布泰:
而至於真實的宮廷、貴族的服飾,那自然不必多說,你就看一看真正的格格、慈禧太后老佛爺和女眷的照片吧:不過如果真要是想穿越回清朝的話。。。hmmmmm..
倘若有的人要是說清朝女人的地位高,一部分確實是高的,但那是旗人。旗人未出嫁的女孩兒在家就是「姑奶奶」,家人都對她禮讓三分。因為誰知道她以後能不能嫁給皇帝或者王公貴族,當不當得上福晉呢?可是民女不同。她們從出生開始就低人一等,尤其是漢女,還需要纏足。實際上,古代漢族父母對於女孩的要求並不多,只要會女紅準備飯食,不添麻煩等即可。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不像後來的理學告訴你「餓死事小」,並且身上肩負著重任:相夫教子,守貞重孝。倘若非要說清朝的漢人服飾好看的話,那麼我舉一個例子:李鴻章大家肯定不陌生,下面那張照片上就是他的夫人和女兒。他女兒叫做李經璹(音shú),小字菊耦,李菊耦的孫女就是民國才女張愛玲。按理來說,父親是洋務運動的發起人,自己又學富五車,穿著打扮應該是他們大清國最時尚的人之一。好吧,接下來我們一起洗洗眼,來看一看中國裝束復原小組復原的漢服:

這幾件自然且配色美好的漢服是不是比上面那張又寬鬆又襯託不出體型來的大口袋順眼多了?
雖然在審美上並不一定特別符合現代標準,但相比起來也是美美噠~
如果大家覺得上面那幾件都不算是實物的話,那麼下面再介紹一下孔府舊藏的明朝服飾真品。不得不說,衍聖公家族能把明代的服飾保留下來,也的確是因為他們有這個實力啊。無論明清,還是漢之後歷朝歷代,幾乎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族。所以呢,最好還是不要穿越到清朝去了吧,免得看到的事物閃瞎你的眼,畢竟觸目所及皆是豬尾巴小辮子,還不是你在電視上看的那樣,而是所謂「金錢鼠尾」。女裝麼,乾隆朝之前還說得過去,畢竟明朝遺風猶在。可是,之後的服飾絕對能讓你大吃一驚,不得不喟嘆其花紋之繁複、樣式之庸俗。
不過假設你要是說,就喜歡這個類型這個款式,那我也沒辦法。
《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然而,如果你十分喜愛清朝,你根本不會想到自己的先輩們曾經有多麼優雅的舉止和氣度,多麼美好的衣冠和服飾。反而以為滿清的衣物才是真正的華夏衣冠,古已有之,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麼?得虧清穿劇已經算是懷舊系列片了,要不然整天看辮子戲,那可真是讓人吃不消啊。。

相關焦點

  • 清朝的旗頭是用真頭髮梳的嗎,圖解清朝歷史上的旗頭髮型
    如果真的追究起來,可能電視劇中的旗頭很多都不符合歷史。那麼真實的清朝女性所使用的旗頭髮型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清朝女性最開始的髮型並不是旗頭,旗頭是在滿族人進入北京以後研究出來的新髮型。最開始的清朝女性,只是簡單地將頭髮編起來在頭頂上盤成一個髻。這樣既簡潔,又舒適。
  • 清朝宮女脖子上的圍巾是什麼?它另有名稱,主要作用是方便皇帝
    相信不少女孩子都喜歡看清朝後宮題材的電視劇,在清朝宮鬥劇當中,皇帝美豔的后妃們爭相鬥豔,用盡手段幹掉對手、力圖上位,這樣的劇情十分吸引人觀看。在一些清宮劇當中,編劇對史實的還原也可謂出神入化,這其中不僅包含了一些真實的歷史事件,有關歷史的美術設計更是讓我們通過電視劇瞬間「穿越」回那個年代,仿佛身臨真實的清朝後宮現場。
  • 清朝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清朝宮廷劇開始成為導演、觀眾們的寵兒,清宮劇一茬接一茬,從之前的《康熙微服私訪》、《康熙大帝》到後來的《還珠格格》、《甄嬛傳》、《金枝欲孽》等等,幾乎就從來沒有被冷落過,從帝王、嬪妃甚至到太監都是這些清宮劇的主角,看過這些清宮劇的觀眾都知道,在劇中男主的髮型雖然是陰陽頭但是還是很帥的,但是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
  • 她是令妃兒媳,清朝歷史上最為風光的女人,執掌後宮長達51年
    如果問到清朝最為風光的女人是誰,有人會說輔佐了兩代帝王的孝莊文皇后;有人會認為是十年生六胎的孝儀純皇后,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那個魏瓔珞;還有人會認為是在晚清作威作福的歷史上最為一位臨朝專制的女性,慈禧太后。
  • 服飾見歷史:從先秦到清朝的女子服飾看女子地位的轉變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崇時尚,愈發將金錢、精力等物放在了外在穿著、打扮上。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我們也不難看出,女性服飾的演變可以從某些程度上代表女性地位的演變。本篇文章將根據先秦到清朝的女子服飾看女子地位的轉變。
  • 清朝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騙了,他們的髮型其實是這樣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滿族人憑藉著自己的幾十萬人成功入關建立了清朝,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國家,滿族人採取了很多的手段,他們推崇儒家思想,剃髮易服。想要在文化還有習俗上邊改變和影響漢族人,達到穩固統治的目的。說到文化習俗,不得不提的就是清朝人的髮型了,實際上在歷史上清朝人的髮型跟電視劇裡邊根本大不相同,電視裡邊清朝人他們都有著一個陰陽頭的髮型,前額頭髮是全部剃光的,只有後邊有頭髮,並且還會把頭髮梳成一個大辮子。
  • 清朝人的辮子那麼長,睡覺的時候怎麼放?
    但是在古代社會,卻不是這樣的,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的頭髮就很長,而且基本上是披頭散髮的。到了商朝,開始有了一點點扎束。後來歷經春秋戰國,秦皇漢武以至於唐宗宋祖,到了明朝的時候,人們的頭髮就裝扮的順眼多了。這哪裡是頭髮呀,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大典。今天,我們就從清朝的頭髮來看看清朝的歷史。
  • 清朝生活探秘:清朝人怎麼說話、洗頭、刷牙?這些生活細節很特別
    清朝時期的穿衣打扮清朝老百姓的服裝上和以前有很大的變化,貴族男性會穿對襟長衫、女性則穿旗袍。這也是清朝滿族人流行的服飾,但是形狀上不似以前漢人的寬大衣袖。清朝時期人們穿的衣服袖口較窄、下擺較長,在民間又將短襖和長衫合併在一起穿。
  • 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有沒有裹腳?
    無論是孝莊太后還是慈禧太后,都在清朝歷史上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都以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維護了清朝的統治。雖然,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過二人是否曾經裹腳,但從相關歷史知識來判斷,她們都沒有裹過腳。 所謂的「裹腳」,也叫做「纏足」,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殘害婦女的病態文化和惡毒習俗。
  • 唐裝,一個源於清朝卻被冠上唐姓的單品!網友:清朝皇帝表示不服
    但緊接著,威少又一次穿上唐裝時,很多小夥伴都懵了,這明明就是一件牛仔夾克,為什麼要說是唐裝呢?這就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1、一個冠了唐姓的清朝的復古單品好吧,也沒有太久,最多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唐盛世」不知道曾是多少人的夢,那個時候的洛陽聚集了太多能人志士,有著「萬國來朝」的盛況,真真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 清朝的公主格格真實容貌長這樣,別再被電視劇欺騙了!
    清朝晚期,照相技術已經流傳到我國,但是照相機屬於非常珍貴的奢侈品,尋常百姓難以擁有,只有上層統治者才有機會留下自己的影像,當時不僅後宮嬪妃們熱衷拍照,晚清的公主和格格也拍了很多照片,所以我們如今才能一睹芳容。
  • 清朝的髮型很帥?別被清宮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概念,電視劇是一種「影視藝術」,雖然也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但經過「後天」的加工與修飾後,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就拿「辮子頭」來說,雖然清宮劇中的辮子頭看上去還有些帥,但在歷史上卻並非如此!
  • 老照片:別被電視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清朝人
    清朝離我們越來越遠,相關的文字記述也很少有人去翻閱,那時候的人物形象、社會面貌越來越模糊。好在晚清有了照相機,為我們留下了最直觀的史料。街頭賣東西的小商販。對普通民眾而言,認識清朝人物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熱播的影視劇。但是,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真實,身材相貌、穿著打扮都是按照現代人的審美來設置的。這些老照片才是靠譜的、真實的。一位穿襖褲的年輕女子。
  • 清朝的「垃圾奏摺」,其實一點兒也不「垃圾」
    雍正:朕很好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雍正:朕很好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雍正:朕很好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這段清朝的奏摺近兩天忽然就在網上掀起了網友們熱情洋溢的大討論,不少網友驚呼:原來清朝的奏摺這麼萌的嘛!於是,我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清朝的奏摺刷屏了。
  • 清朝人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別被古裝劇騙了,真實的辮子長這樣
    而那時候,亦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剃頭,多少人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而圖為清前期一位男子的髮型,為「金錢鼠尾辮」。頭髮在腦後留下小小的一撮,然後捻成細細的辮子,辮子要可穿過銅錢中間的那個孔。而金錢鼠尾辮是早期女真族還在密林中時的發行,由金兀朮最先打造,到後金時期才稍有改變。
  • 清朝官員帽子上那顆「珠子」,到底值多少錢?
    清朝從1636年開始,一直到1912年結束,它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的王朝。如果大家對於清朝歷史有所研究或者是喜歡看一些清宮古裝劇的朋友們,那麼大家一定會非常的熟悉,在清朝官員們的帽子上會有一顆珠子。
  • 為什麼清朝妃嬪習慣戴手指套?不會弄傷自己嗎?其實不光為了愛美
    不過我們看多了清宮劇,就很容易總結出清朝妃嬪們穿著打扮的一些特點,比如都梳著經典的旗頭,踩著花盆底,脖子上掛著白布條等等。不同的劇裡,妃嬪們的打扮風格往往也不一樣,比如更早一些的《還珠格格》裡,妃嬪腦袋上就都頂著大花頭。其實這個髮型叫「大拉翅頭」,是清末才流行的,出現在乾隆年間並不符合歷史。
  • 清朝妃子脖子為啥會掛一條白布?並不是為了保暖,事實是方便皇帝
    不過不知道你們還有沒有了解到一點,就是在那些妃子的脖子上會經常掛著一條白布,看起來與整體的風格並不是很搭配,那麼在後宮之中,嬪妃的脖子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條白布呢,看完原因以後難以置信,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大的作用,當時只有在清朝的時候,那些嬪妃的脖子上才會有這種白布,其他朝代那些嬪妃都是沒有的,當時也只有清朝妃子的脖子上才會掛著這樣的白布,清朝也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
  • 清朝歷史上是否有甄嬛此人?不僅有,而且其貌不揚
    它不僅僅讓世人對於清宮生活有了一個極大的認知,更是把甄嬛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這個在後宮裡一步步走到了皇后之位的女子,背後的心酸和堅毅的性格都讓人無比喜愛。然而真實歷史上是否有「甄嬛」此人呢?不僅有,而且還其貌不揚。 在《甄嬛傳》裡,甄嬛被指定為弘曆的生母,而她的歷史原型也正是真正的乾隆帝生母——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
  • 歷史剪影:清朝光緒皇帝後宮相冊大曝光,原來電視劇裡都是騙人的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的大大普及,人們出去玩要拍紀念照,吃東西拍美食照,甚至有些人早上起床都要來一張自拍好發朋友圈,可以說「照相」早已經成了稀鬆平常的一件事,不過倒退回一個多世紀前的中國,那時正值我國的清朝時期,「照相」因為可以將人的外貌留在紙上而被稱為妖術,以至於在很長時間內都不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