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以來,熒幕上頻繁播放清宮劇的結果就是看得我頭暈目眩、眼花繚亂。
首先就看看那康雍乾時期皇家女子,比如皇后、妃嬪和格格們的服飾髮型吧,你以為他是這樣式兒的:
或者這樣式兒的:
其實歷史上它是這樣的:
一說起大玉兒,我就想起了屠洪剛的「精忠報國」。
哦不,是《你》。
事實是你家大玉兒也不是那個少年時古靈精怪後來仍然美貌無雙的大玉兒,而是博爾濟吉特家的布木布泰:
而至於真實的宮廷、貴族的服飾,那自然不必多說,你就看一看真正的格格、慈禧太后老佛爺和女眷的照片吧:不過如果真要是想穿越回清朝的話。。。hmmmmm..
倘若有的人要是說清朝女人的地位高,一部分確實是高的,但那是
旗人。旗人未出嫁的女孩兒在家就是「姑奶奶」,家人都對她禮讓三分。因為誰知道她以後能不能嫁給皇帝或者王公貴族,當不當得上福晉呢?可是民女不同。她們從出生開始就低人一等,尤其是漢女,還需要纏足。實際上,古代漢族父母對於女孩的要求並不多,只要會女紅準備飯食,不添麻煩等即可。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不像後來的理學告訴你「餓死事小」,並且身上肩負著重任:相夫教子,守貞重孝。倘若非要說清朝的漢人服飾好看的話,那麼我舉一個例子:李鴻章大家肯定不陌生,下面那張照片上就是他的夫人和女兒。他女兒叫做李經璹(音shú),小字菊耦,李菊耦的孫女就是民國才女張愛玲。按理來說,父親是洋務運動的發起人,自己又學富五車,穿著打扮應該是他們大清國最時尚的人之一。好吧,接下來我們一起洗洗眼,來看一看中國裝束復原小組復原的漢服:
這幾件自然且配色美好的漢服是不是比上面那張又寬鬆又襯託不出體型來的大口袋順眼多了?
雖然在審美上並不一定特別符合現代標準,但相比起來也是美美噠~
如果大家覺得上面那幾件都不算是實物的話,那麼下面再介紹一下孔府舊藏的明朝服飾真品。不得不說,衍聖公家族能把明代的服飾保留下來,也的確是因為他們有這個實力啊。無論明清,還是漢之後歷朝歷代,幾乎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族。所以呢,最好還是不要穿越到清朝去了吧,免得看到的事物閃瞎你的眼,畢竟觸目所及皆是豬尾巴小辮子,還不是你在電視上看的那樣,而是所謂「金錢鼠尾」。女裝麼,乾隆朝之前還說得過去,畢竟明朝遺風猶在。可是,之後的服飾絕對能讓你大吃一驚,不得不喟嘆其花紋之繁複、樣式之庸俗。
不過假設你要是說,就喜歡這個類型這個款式,那我也沒辦法。
《左傳·定公十年》疏雲:「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然而,如果你十分喜愛清朝,你根本不會想到自己的先輩們曾經有多麼優雅的舉止和氣度,多麼美好的衣冠和服飾。反而以為滿清的衣物才是真正的華夏衣冠,古已有之,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麼?得虧清穿劇已經算是懷舊系列片了,要不然整天看辮子戲,那可真是讓人吃不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