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裝,一個源於清朝卻被冠上唐姓的單品!網友:清朝皇帝表示不服

2021-01-09 Fashion潮人志

要說最近比較受矚目的單品,那一定有唐裝。

Russell Westbrook就在日本比賽期間,因穿唐裝而擠上熱搜,相信很多小夥伴可能就是因為威少的這張圖片,而對唐裝有了基本的概念。

但緊接著,威少又一次穿上唐裝時,很多小夥伴都懵了,這明明就是一件牛仔夾克,為什麼要說是唐裝呢?

這就得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

1、一個冠了唐姓的清朝的復古單品

好吧,也沒有太久,最多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唐盛世」不知道曾是多少人的夢,那個時候的洛陽聚集了太多能人志士,有著「萬國來朝」的盛況,真真是「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但你要說了,這些年這麼多以唐朝為背景的古裝劇,裡面的唐裝可不是這樣的,如果你恰好也沒少看清朝劇,那麼就可以發現,現在所謂的唐裝居然與清朝的服裝有些像。

的確現在的唐裝圓形就是清朝的馬褂,但是因為國外對大唐的印象太深了,就像「china」這個詞還有瓷器的意思,廣義上說唐裝說的就是中國風的服裝,狹義上唐裝就是由馬褂演化來的復古單品,是特指,也是現在最常用的說法。

還有人稱唐裝為功夫夾克,至於為什麼這麼叫,那就得提提功夫巨星李小龍了,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非常大,而他經常穿的練功服就與唐裝極其相似。

周星馳《功夫 》電影裡也有同樣的服裝,可以說很有代表性了。

如果想穿出這種「功夫感」,小編教你一招,買兩件唐裝疊穿,無論花色多麼誇張,都能帶出功夫風。

清朝的馬褂是什麼樣子呢?它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性,即喜慶的圖案、盤扣以及中式立領。

而現在的唐裝大多保留了盤扣、中式立領,且現在唐裝的剪裁方式也與馬褂不同,清朝的馬褂是一體成型的,而唐裝則是分開剪裁的。

雖說唐裝在隨著時代而變化,但是想要駕馭有著濃濃古裝風的唐裝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現代感與復古感的平衡

現在的唐裝大多不會再保留這種喜慶的顏色,但是只留下盤扣和中式立領也還是會有很濃的古裝風,所以想要完美駕馭,就需要在現代感和復古感中尋找平衡,比如選擇保留元素或者使用現代感比較強的圖案、材質。

2.1選擇保留

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唐裝,小編建議可以從盤扣和中式立領裡二選一,單有盤扣的設計配上工裝的立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削弱復古感,達到視覺平衡。

如果牛仔上還配合了超誇張的色彩,那麼盤扣的古裝感就會淪為背景色,不動聲色的用細節展示古韻。

還有將盤扣作為裝飾出現的,這種其實比較常見,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只是相對的,古裝感會弱很多。

如果選擇保留中式立領,那麼最好再加上各種誇張喜慶的色彩,避免古裝風的流逝。

穿法上也可以學學陳冠希,可以內搭,也可以外披,盤扣的氣勢絕不弱於任何一件時尚單品,再配上霸氣的穿法,分分鐘帶出大佬既視感。

2.2花式圖案

除了選擇保留,還可以用一些比較有現代感的顏色和圖案來平衡復古感,比如 Bape 在 2005 年推出的迷彩唐裝,在綜合了復古感的同時,也有滿滿的軍裝感,隨性又叛逆。

湛藍的牛仔布有一種天生的歷史沉澱感,與唐裝結合起來更是相得益彰,雖然都是復古元素,但並不會給人沉悶之感,相反會有一種沉穩的熟男格調,這一點可以借鑑一下工裝穿搭大神餘文樂的穿法。

如果諸位想試試小編上述說道的功夫風,可以試試同色系搭配,而且扣子一定要規規矩矩系好,比如上圖這樣,是不是覺得他隨時都能起個架勢,用拇指蹭一下鼻子,然後用怪調的語氣說「我打~」。

如果不好好系扣是什麼後果呢?大抵會變成這個樣子,隨性古樸還帶點時尚,不過如果想要走牛仔風唐裝,小編建議褲裝顏色不要太淺,一般而言,越深越有格調。

蔡徐坤的這件白色唐裝在中國風裡加了西式的優雅元素,再配上幾個看起來放蕩不羈的配飾,來尋求平衡,讓整體造型顯得十分高級有涵養。

至於黑色,就是比較純種的唐裝風了,這種風格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功夫範,第二就是貴族範,前者可以試試黑白搭配,簡單質樸但又磅礴內斂。

如果是後者,小編建議可以使用絲綢的面料,光滑的質感搭配上刺繡紋樣,精緻又貴氣。

還有一些設計師將唐裝與現代流行色結合,這種搭配可以試試往時尚感方向走,褲裝上可以試試闊腿九分褲之類的時尚單品,可以開發一下腦洞,不用太規矩,畢竟時尚嘛,旁人看不懂是常態。

總而言之,初次嘗試唐裝,牛仔立領配盤扣是首選,再者就是盤扣中式立領兼具,最後是威少與吳亦凡這種,明擺著的古裝風,當然,還有一種極簡質樸的功夫範,至於到底哪個更適合,就看你的風格與哪一個更相合了。

【圖轉侵刪】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為什麼有蒙古和漢人血統?看看清朝皇帝的生母是哪些人
    清朝雖然是滿族人建立的,但是清朝的皇帝的血統卻不是純正的滿族人,因為清朝的后妃裡面有著大量的蒙古人和漢人,而且自康熙帝之後,清朝歷代皇帝都帶有漢人血統,這一點是需要的大家注意的。清太宗皇太極就娶了一個重要的女子為妻,他就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後世稱作孝莊文皇后。她生下的兒子就是順治皇帝,蒙古科爾沁部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所以順治皇帝有著蒙古血統,按照道理,他不是一個正統的滿族人。康熙帝身上有漢族血統,康熙帝的生母是佟佳氏,看上去是滿族人,實則不然。
  • 清朝皇帝的冠帽上為何都頂著一尊佛像?為何清朝最終仍逃脫不了王朝覆滅的命運?
    皇帝的冠帽有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冬朝冠面為燻貂和黑狐,夏朝冠面為玉草。皇帝的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和行服冠。朝冠有冬夏之分。冬朝冠呈卷簷式,用海龍、燻貂或黑狐皮製成,外部覆蓋紅色的絲絨線穗,正中飾柱形三層金頂,每層中間飾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金龍的頭上和脊背上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條金龍的口中又各銜一顆東珠。夏朝冠呈覆缽形,用玉草、藤、竹橋編制。
  • 清朝皇帝的衣櫃:傳統的剝離與再融,一件龍袍竟然承載一個時代
    以皇帝的衣著為例,看慣了清宮劇,人們對清朝的皇帝的印象就是,經常穿著一身明黃色的,繡著一條條龍紋的龍袍,頭上戴著一個鬥笠似的帽子。即使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更直觀的感受這種形式的龍袍,在一些攝影攤點上會有這種影樓裝。
  • 清朝皇帝能力品行排行榜1
    清朝十二個皇帝,就能力而言,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甲等:1、康熙,2、皇太極乙等:3、光緒,4、順治,5、嘉慶,6、道光丙等:7、努爾哈赤,8、乾隆,9、雍正丁等:10、鹹豐,11、同治,12、宣統綜合兩方面來看,可以把清朝皇帝排個座次。
  • 清朝皇帝的帽子上面,為什麼會有一塊小金牌?
    在很多清宮劇當中,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其他朝代皇帝戴的帽子,是不太一樣的。而且,清朝皇帝戴的帽子,前面有塊小金牌。那麼,這塊小金牌,到底有什麼用處呢?是有特殊的意義,還是只是為了美觀呢?古代帝王,因為身份尊貴,穿衣服飾必須彰顯帝王威嚴。清朝自入關以來,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色。
  • 清朝改變了漢人的哪些傳統?究竟是滿人漢化,還是漢人滿化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於它的評價似乎是負面的更多,閉關鎖國,使得中國落後於世界;近代的百年國恥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膝蓋是軟的,崇洋媚外;文字獄極大的摧殘了中國的文化。對於清朝的負面評價,除了清朝確實造成了中國近代的落後,這是清朝永遠甩不掉的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清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漢族,事實上對於清朝滿人的反抗,從清軍進關的那一刻起到清朝滅亡,就從來沒有消失過,從清初的反清復明的天地會,到後來的白蓮教,再到後來近代的天平天國,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運動,這是一個從未間斷的過程。
  • 在《慶餘年2》廟的戰鬥中,清朝皇帝為了實現統一了四方
    在的《慶餘年》第一季廣播中,清帝只在另一家醫院使用了太平,施展只是一個空翻!但是沒有人認為他是宮殿裡的大主人。清朝皇帝的野心很大,消滅北齊,穩定東夷城市,實現帝國統一,是他畢生的願望。這就是葉輕眉在他活著的時候和他分享的。
  • 清朝紫禁城裡的春節怎麼過?乾隆皇帝表示,雖然很忙,但很開心
    紫禁城裡的那些清朝皇帝們該怎麼過年?和我們一樣,團團圓圓坐在家裡看春晚?那麼清朝乾隆皇帝怎麼過新年的呢?臘月初一,乾隆皇帝就要開始準備過年。在清朝宮廷內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賜『福』」,如果想像乾隆皇帝僅僅寫幾幅福字,那就大錯特錯了。
  • 清朝皇帝上朝文武百官的帽子上為什麼插羽毛?象徵意義是什麼?
    在清宮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底下文武百官都要加冠,他們的帽子上都會插上孔雀羽毛,這個羽毛被稱為花翎或藍翎。花翎是清朝官員特有的冠飾,花翎上的圓花紋數目,則是權力地位的象徵,權力越高則圓花紋越多,而根據孔雀翎上圓花紋的數目,又可分為三種,單眼、雙眼以及三眼花翎,那麼花翎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哪些人能夠佩戴呢?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為什麼漢朝皇帝稱「帝」,唐朝皇帝稱「宗」,清朝皇帝卻用年號?
    首個「惡諡」是來自於周厲王,源於其奢侈荒淫,又兼「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典故,故被諡為「厲」 。 漢朝用諡號,源於有廟號的皇帝太少了,西漢一共15個皇帝,有廟號的只有四個: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
  • 清朝皇帝帽子前沿的標誌是什麼?權力的地位,加持宗教的力量
    喜歡清宮劇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這些電視劇中,皇帝戴著的帽子上往往有一塊金色的牌子,這塊牌子正好鑲嵌在帽子正中央額頭的位置上,上面除了數顆大小類似的珍珠外,中間還有一個小人模樣的圖案。這塊牌子是做什麼用的呢?這其實是清代皇帝夏朝冠所特有的標誌性物件:金佛牌(名字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 清朝皇帝能力品行排行榜3
    他是清朝皇帝中第一個逃出北京城的,圓明園就毀於他任上。11、同治,鹹豐的兒子,不滿於他母親的專權,破罐子破摔,整天沉迷於花天酒地之中,也沒遺留下來一個兒子繼承皇位。所謂的「同治中興」,主要應歸功於他叔父恭親王奕和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官僚。
  •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
    清朝最倒黴的一個皇帝,被御廚手持菜刀追殺,大內侍衛卻袖手旁觀古裝劇常會出現一個這樣的場景:有人對皇帝恨之入骨,千方百計地想要刺殺他,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在古代暗殺皇帝是一件成功率那麼低的事件呢?很大程度是因為在天子的身邊聚集了一群武藝高強的保鏢,那就是傳說中的大內侍衛。
  • 清朝皇帝奢華的一天,太震撼了!
    光緒皇帝大婚典禮圖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和嚮往能過上皇帝們奢華的皇宮生活,的確,皇帝們的小日子過得真叫一個舒服,作為一國之君,他們的衣食住行的都是極其考究而精緻的。如果袞服裡穿的是朝袍,就需要帶上披肩領,如果是吉服,則不必帶上披肩領。● 吉服袍(龍袍)
  • 清朝入關以後,清朝官員的朝服,為何都流行使用石青色?
    漢朝也屬於火德,因此出現了「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的說法。此外,每個朝代的五行屬性還直接影響了每個朝代朝服的顏色。《明史》中記載:「歷代尚異。夏青、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飾黃」。每個朝代主流顏色基本上決定了朝服的顏色,例如秦朝統治時期,從官員的朝服到士兵們的軍服,幾乎清一色的黑色。
  • 為何清朝皇帝如此信任御前侍衛,還允許他們帶刀?
    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侍衛應該是一個地位比較低下,僅僅負責一些基本守備工作的職位,但作為清朝獨有的一種制度,"御前侍衛"的地位和人們普遍認為的不同。清太祖在設立御前侍衛制度時,就對其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後來歷朝歷代的清朝皇帝也逐步擴大其編制來加強宮中的警戒。
  • 影視劇都在美化清朝?中國大陸的清朝影視分四種,你都看過嗎?
    大陸播放的以清朝為背景的電視劇一般來說有四個派系。 一是源於港臺的戲說體,以《戲說乾隆》《鐵齒銅牙紀曉嵐》為代表,歷史故事就是個背景,主要內容是講段子。之所以選擇清朝而不是其他朝代作為背景,港臺那邊是為了節省服化道的成本,大陸這邊主要是因為和珅王老師太好用了。
  • 清朝國姓從何處來?
    清朝皇家的姓氏就叫愛新覺羅,成為皇家的象徵。清朝皇帝就和唐朝的皇帝一樣,拼命想和門閥士族一起,當時皇帝為此還專門寫了《姓氏錄》,提高自己的地位。清朝皇愛新覺羅的姓氏是怎麼來的,是怎麼崛起的,其中又有什麼樣的含義呢?
  • 清朝皇帝打賞的金瓜子是什麼?現在價值多少?
    此外金瓜子的取名也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皇帝臉上也很有面子。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皇帝想要賞賜大臣,他說「來人啊,賞碎金子」和「來人啊,賞金瓜子」哪個好聽?毋庸置疑,自然是金瓜子。雖然東西是同一個,但是叫法不同,後者更容易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