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9字,預計閱讀需要4分鐘」
雖然並不想見到這樣的局勢,但中澳政治關係緊張正愈演愈烈,毫無疑問引發了兩國貿易關係的緊張,一系列澳洲產品出口中國受阻。澳洲政府一方面表現出不願失去中國市場的樣子,同時也在建議澳洲企業尋找可以替代中國的出口市場。然而,對於澳洲葡萄酒而言,真的有可以替代中國的出口市場嗎?
(此時又不得不祭出這張圖說事兒了。圖片來源:Wine Australia)
中國作為一個每年將近13億澳元的澳洲酒出口市場,貢獻了超過40%的澳洲酒出口額。每年澳洲葡萄酒有62%的產量流向了出口市場,若失去中國市場,對澳洲葡萄酒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澳洲葡萄酒產業內的人也很早就意識到,雖然中國是澳洲酒最大的利潤來源出口市場,但中澳之間的政治風險是無形中懸著的一把劍。若失去中國市場,哪些出口市場可能替代中國呢?
英國可以算澳洲最穩定的出口市場了,也一直是澳洲酒出口量最大的市場,兩國之間的葡萄酒貿易也有百年歷史。然而正是因為英國市場極其穩定,所以在澳洲葡萄酒的出口價格和利潤方面遠低於中國。澳洲酒大量以低價散酒的形式出口到英國,對英出口量雖然是對華的2倍,但是出口額卻只有中國市場的1/3。所以,英國也許能消耗更多的澳洲酒,但絕對帶不來中國市場這樣的利潤。
美國是澳洲葡萄酒行業一直想復興的市場,然而近些年一直沒有起色。澳洲酒很難打進美國市場,因為美國本土出產的葡萄酒口味就很好,而且風格一定程度上講和澳洲酒很像,澳洲酒在美國市場上產品特點不明顯。論高端酒,美國消費者更認法國酒;論低端酒,澳洲酒性價比不如智利等國。所以,至少短期內,美國也無法有力的支撐起澳洲酒的出口市場。
再反觀另外幾個人口大國:印度,人口雖多,但絕大部分人民收入低,根本就消費不起澳洲葡萄酒,而且印度人也沒有喝葡萄酒的習慣,加上宗教因素,許多印度人一生都不會喝酒;日本的進口體系非常嚴格,加之葡萄酒並非日本的主流酒文化,澳洲酒也很難打入這個國家的市場;俄羅斯,烈酒是這個國家主要消費的酒水種類,確實俄羅斯有一定的葡萄酒市場,但體量也不大,而且俄羅斯的民間貿易體系不發達,許多俄羅斯酒商即使想進口澳洲酒也不清楚所需的進口資質、文件、流程;中東地區雖然有錢,但因為宗教因素,澳洲葡萄酒也很難出口給阿拉伯國家。
(預計印度酒精飲料年消費量在2020年達到65.3億升,
而中國卻是它的近10倍。圖片來源:Statista)
可能未來最有潛力,也最有可能替代部分中國市場的澳洲酒出口市場是韓國,但韓國畢竟只有5200萬人口,與中國的14億人口市場沒法比;德國可會是澳洲酒潛在的一個出口市場,但德國的鄰居法國、義大利都是產酒大國,澳洲酒搶奪德國市場將會非常吃力。
所以,若失去了中國市場,澳洲酒很難找到替代市場。如果中國對澳洲葡萄酒的進口禁令持續下去的話,澳洲酒剛剛重新找回輝煌的出口額,很快將會再度低迷。
簡而言之,澳洲政府及媒體大肆宣揚的所謂建議「澳洲葡萄酒及其他產業需要尋找新的替代市場」純屬紙上談兵、不負責任的行為。然而就今日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依然表現出的對華強硬態度可知,澳洲葡萄酒出口看來是真的要暫時「被犧牲」了。說實在這種被拋棄的感覺非常不好,但即使如此,我們依舊在為促進兩國和平友好貿易貢獻出自己微薄卻堅定的力量,也衷心地祈願這樣的局面儘快解決,未來兩國的關係和金融貿易都能重回正軌。
我們不搞教育,只是對葡萄酒有極大的興趣;我們不去說教,只是表達我們出心聲。我們只想擁有自己的態度,去說別人不敢說的話,去試多數人不敢試的事。分析葡萄酒行業和市場的事件以及趨勢,解讀葡萄酒從業者的疑慮。在市場語境下,我們認為「意不在酒,而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