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繳納200%關稅,酒價上漲在所難免

2020-12-23 和訊網

商務部自11月28日起要求澳洲葡萄酒進口商繳納海關完稅價格1-2倍的保證金。澳洲葡萄酒在中國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文 | 《財經》記者 馬霖

編輯 | 餘樂

11月27日,商務部發布了澳洲進口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認定澳洲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自11月28日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進口商將須繳納海關完稅價格1-2倍的保證金,且保證金金額還需計入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

圖截自商務部官網

多位澳洲葡萄酒的進出口商告訴《財經》記者,這一措施意味著進口商資金佔用增加,澳洲葡萄酒將漲價,失去價格優勢。如果反傾銷措施長期實行,做澳洲酒的進口商和經銷商也會減少,小酒莊可能將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中小進口商勢必會降低澳洲進口規模,富邑、天鵝等大型酒企也必然受到波及。」一位做澳洲酒的中國出口商表示。

過去五年來,澳洲葡萄酒在中國享有良好的貿易環境,進口關稅逐年遞減,2019年獲得零關稅待遇。得益於此,澳洲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逐年上升,並於2019年超越法國酒,成為中國市場上銷量第一的葡萄酒。

澳洲葡萄酒的出口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澳洲葡萄酒局(Wine Australia)的數據顯示,2019年澳洲對中國內地出口葡萄酒總額達12.8億澳元(約64億人民幣),佔其葡萄酒出口總額的44%。

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庫顯示,2019年中國前十大葡萄酒進口來源國是:澳大利亞、法國、智利、義大利、西班牙、美國、阿根廷、葡萄牙、南非、德國。其中,澳大利亞酒佔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金額的35%,法國酒佔29%,智利酒佔14%。

然而今年來,中澳關係持續緊張。此前外媒報導稱中國先後延遲或暫停龍蝦、木材等澳洲商品進口,中方強調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及國際慣例。

關於澳洲葡萄酒的反傾銷調查始於今年7月6日,當日中國酒業協會向商務部提起對澳洲葡萄酒的反傾銷調查申請。目前商務部另有關於澳洲葡萄酒的反補貼立案調查在進行中。

自11月初,就不斷傳出中國將禁止進口澳洲葡萄酒的消息,當時有從業者告訴《財經》記者,進口自澳洲的紅酒正面臨「通關難」問題,他們得到口頭通知,通關時間會變長,或者須解約、將紅酒轉運至其他國家等。此次反傾銷初步裁定意味著「靴子暫時落地」,從業者更擔心的是會出現加徵關稅的處罰。

反傾銷初步裁定影響幾何?

根據商務部的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海關業務委員會主任吳國雄律師告訴《財經》記者,根據《反傾銷條例》,反傾銷程序通常分為申請、立案、初裁、終裁、期終覆審等環節。以本次澳大利亞產葡萄酒為例,2020年8月18日商務部立案調查,2020年11月27日初裁(徵收保證金),後續還會有終裁。根據《反傾銷條例》,臨時反傾銷措施自公告規定實施之日起,不超過4個月;在特殊情形下,可以延長至9個月。這也意味著終裁會在未來幾個月做出。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各公司保證金比例,保證金比例為107.1%-212.1%不等。中國消費者熟知的奔富葡萄酒母公司富邑旗下的葡萄酒將需要支付169.3%的保證金。知名酒莊卡塞拉酒業和天鵝釀酒的葡萄酒分別需要支付160.2%、107.1%的保證金。一位葡萄酒行業人士表示,目前還無法預估終端消費價會有多大幅度上漲,但一定會漲價。

吳國雄律師表示,終裁做出後,保證金將轉為終裁確定的反傾銷稅,如兩者出現差額,遵循「多退少不補」的原則;具體而言就是保證金超出反傾銷稅的部分,海關予以退還,少徵部分則不再徵收。

他表示,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徵,即意味著與進口的數量無關。同時,反傾銷措施都是針對貨運渠道的,對於個人消費者攜帶入境、郵寄入境的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的範圍內,不涉及到反傾銷稅。

不少酒商表示,這項裁定意味著澳洲酒進口商的資金成本大大增加。一位從事澳洲酒出口工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資金不充足的中小進口商一定會減少澳洲酒的進口份額。對天鵝釀酒公司這種貨物前置、自營酒莊出口和經銷的企業,以及富邑、美譽等在中國開設負責進口招商分公司的大集團,影響會小一些。「但是富邑這樣的集團盤子大,現金流是否能覆蓋酒水價值近兩倍的保證金也不好說。」

葡萄酒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經入庫並在市場上流通的澳洲酒應該可以支撐到2021年初,存量還算充足,沒有出現「囤貨居奇」現象,消費者依然可以買到澳洲葡萄酒。但由於澳洲酒進口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市場上在流通的澳洲酒會漲價,澳洲酒供給和價格的長期情況還難以預估。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澳洲酒進口商的資金佔用和成本長期居高不下,進口商和分銷商未來可能都會尋找替代品,長久來看對中澳葡萄酒貿易有很大影響。也有葡萄酒業人士表示,短期內進口商很難立刻拋下長久以來積累的客戶群和合作夥伴去轉做其他國家的酒。

商務部此次調查的是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一位做澳洲酒的出口商告訴《財經》記者,這項裁定基本上影響了所有澳洲葡萄酒,因為大部分進口酒都是2L以內的瓶裝酒,2L以上大包裝酒流通性不強。

另一種聲音是,也許葡萄酒公司未來會加大2L以上大包裝酒的進口,出現更多國內罐裝產品,但這種酒的溢價將遠低於原裝進口酒。

對澳洲酒貿易鏈上的從業者們來說,商務部發布裁定已有先兆。一位澳洲酒出口商在11月初時告訴《財經》記者,自己的公司當時已經經歷了「通關難」的問題。當時他得到消息,葡萄酒貨櫃在海關的通關時間會從幾天延長到一周甚至更久,已經到港的貨物需要全檢,延遲出關。當時不得已,這位出口商取消了正要發往中國的貨物,也不敢繼續安排生產。他在27日告訴《財經》記者,上述情況目前尚無改觀。

另一位為澳洲酒莊開拓中國市場的出口商也同樣經歷了通關不順暢的問題。為此,他們11月初就停止了從澳洲發到中國的貨櫃,其進口商夥伴也停止了訂單。

是否會徵收關稅?

從業者們表示,現階段的徵收保證金可能只是一個過渡措施,他們尚無法預測最終裁決會如何。與此同時,酒商們普遍表示,他們最擔心的是未來澳洲葡萄酒也許會失去「零關稅」待遇。

根據中澳自貿協定,自2015年以來,澳洲進口葡萄酒連續4次關稅遞減,到2018年稅率已降至2.8%,2019年關稅降為零。但今年以來比較緊張的中澳貿易氛圍讓他們擔心,「零關稅」的美好時代可能要戛然而止。

「一旦加徵關稅,澳洲紅酒的優勢將顯著下滑,以澳洲酒為核心的經銷商也會遇到很大的難關。」一家為中國上千家葡萄酒銷售公司提供海外採購服務的大型進口商告訴《財經》記者。

澳大利亞酒評論家和酒商傑裡米·奧立佛(Jeremy Oliver)認為,如果長期徵收超過20%的關稅,澳洲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將大幅下降,「和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南非、智利、阿根廷的酒比起來,澳洲酒的價格優勢將折損。」他告訴《財經》記者。

美國葡萄酒加徵74%關稅後,綜合稅率高達118%,雖然美國酒在中國市場份額很小,但業內人士表示,稅率增加的確打擊了進口到中國的美國葡萄酒。而中國市場對於澳洲的重要性遠遠高於中國市場對美國的重要性。

來自澳洲產地的酒被稱作「新世界酒」,如今已經可以與產自法國的「舊世界酒」分庭抗禮。上述大型進口商告訴《財經》記者,澳洲酒的價格比法國酒低,風味比較甜美,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因此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澳洲酒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有出口商表示,雖然也做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市場,但中國內地市場的份額遠高於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

業內人士表示,此前中澳兩國間彼此認同,澳洲獲得零關稅地位,澳洲酒得以佔據了這樣一個有利位置,也吸引了很多在澳華人投身於這個需求量大的行業,如今這一群體也會受到波及。

目前,不明朗的貿易情況短時間內尚未造成異常的市場銷售行為。上述一位從業者表示,「之前進口進來的量是充足的,目前大家都有些庫存,供給相對充分,預計能夠維持到年底或者是明年開春。」業內人士對目前的「澳洲酒危機」的解決也抱有期待,「希望國家之間能進行磋商,之後出現向好的政策,企業難以承受政治經濟關係不穩定帶來的風險。」上述人士表示。

也有進口商表示,他們已經在積極思考替代方案的可行性,增加澳洲之外其他國家葡萄酒的進口。目前法國葡萄酒依然是很多中國消費者心中的「葡萄酒權威」,來自智利、紐西蘭、喬治亞這些依然享有零關稅政策國家的進口量也有望增加。而中國消費者的葡萄酒選擇也越來越多,他們的餐桌上正在出現更多來自中國新疆、寧夏、河北、山東產區的國產葡萄酒。

作者為《財經》記者

相關焦點

  • 中國實施反傾銷,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加收保證金!最高比例212.1%?
    周五(2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宣布初步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並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公告稱,中國相關部門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商務部:對澳葡萄酒以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7日電 商務部27日發布公告稱,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商務部在公告中介紹,2020年8月18日,商務部(下稱調查機關)發布2020年第34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
  • 中方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臺政客買一箱挺澳
    商務部發布消息,根據《反傾銷條例》相關規定,調查機關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對此,臺灣政客也跳出來刷存在感。臺媒報導稱,「駐梵蒂岡大使」李世明昨天「特別」前往購買一箱澳洲葡萄酒,以「實際行動」表態力挺澳大利亞。
  • 大陸對澳輸華商品採取措施,臺當局給澳大利亞的支持來了:買了200瓶...
    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葡萄酒。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中國宣布重大新措施,澳大利亞葡萄酒年前旺季遭重創!
    從今年8月18日中國商務部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開始,還有11月停止進口原產地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口頭通知」,都讓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擔心不已。然而,令他們坐立難安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 反傾銷後反補貼!中國再拿澳葡萄酒開刀,澳媒直接向莫裡森提要求
    看來,中國是準備一次將澳大利亞徹底給教訓到位了。即便在最近這兩周時間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斷對華放軟話,稱要跟中國「和諧共存」,但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中方顯然也是看清楚了,並沒有吃這一套,在對澳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從明天開始又要徵收反補貼稅了。
  • 繼葡萄酒反傾銷後,中國商務部再次出手,給澳大利亞送去一份大禮
    葡萄酒是該國的支柱類行業,如今,該國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嚴重受挫,繼葡萄酒反傾銷後,商務部再次做出決定,從2020年12月11日開始,對該國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反補貼措施,這可謂是給澳方送去了一份「大禮」。
  • 澳洲進口葡萄酒反傾銷政策實施天鵝莊將提價20%-30%
    11月27日上午,商務部公告顯示,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相關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0年11月2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 澳洲進口葡萄酒反傾銷政策實施 天鵝莊將提價20%-30%
    圖:天鵝莊葡萄酒11月27日上午,商務部公告顯示,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相關規定,調查機關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20年11月2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本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保證金比率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 對澳徵收新關稅後,多名澳高官請求和中國對話
    但是,某些澳大利亞政客卻根本不珍惜中澳兩國的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多次跟隨美國詆毀我國。澳洲葡萄酒被徵收關稅根據消息,我國於近日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這勢必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出口貿易造成嚴重影響。對此,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與我國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解除這一問題。
  • 中國出手,澳大利亞60億的生意遭打擊!這家中國公司股價一度大漲5%
    12月10日上午,商務部網站發布公告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11 日起,採取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圖片來源:Wind商務部:對澳進口葡萄酒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商務部10日發布2020年第58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買完200瓶紅酒後,蔡英文又「安慰」起澳大利亞
    自我商務部上月底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反傾銷關稅後,臺灣民進黨當局跟著國際上的反華勢力,「力挺」澳產葡萄酒。蔡英文先承諾要用「最適當的方式,給澳『送溫暖』」,然後臺「立法院」一出手,就買下了200瓶澳產紅酒。  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7日會見下月即將離任的澳「駐臺代表」高戈銳(Gary Cowan)。
  • 擔憂損失61億後,澳洲聯合美日等18國,發起「全球購葡萄酒運動」
    中國商務部11月27日決定,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進口國,如今中國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發起反傾銷調查意味著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產業將遭受重創。事實上,自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以來,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市場就在逐漸萎靡。
  • 對中國有害行為絕不姑息!28日,中方正式出手了,澳方卻倒打一耙
    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7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自2020年11月28日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 酒點一課:反傾銷措施將使澳大利亞葡萄酒年前旺季遭重創
    國際酒業資訊反傾銷措施將使澳大利亞葡萄酒年前旺季遭重創11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下稱"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並決定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最高比例為212.1%的保證金。
  • 送「溫暖」之後,蔡英文又稱澳大利亞葡萄酒「最近特別受歡迎」,島...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今日(7日)在會見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銳時說,蔡英文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一向享譽國際,不過最近特別受歡迎」,「現在全世界都『重新發現』更多澳利亞葡萄酒了」。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又想當送財童子了」,「邊喝葡萄酒邊看百姓吃毒豬核食?」
  • 臺灣送「溫暖」去了:買200瓶澳大利亞紅酒
    臺灣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澳產葡萄酒。 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不久之後,澳總理莫裡森突然被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一個名為「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IPAC)的「草臺班子」,發起了「支援澳大利亞、12月買澳產葡萄酒」的活動。
  • 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關稅後,多名澳政府高官急著與中國對話
    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不斷壓制中國企業,導致中國企業發展受阻,並且還不斷對中國進行攻擊,到處散播「中國威脅論」。一些國家在美國的蠱惑下,跟隨美國對中國進行攻擊。澳大利亞就曾在一些問題上攻擊過中國,導致目前中澳關係發展嚴重受阻,同時也影響了兩國的貿易往來。
  • 中國制裁澳葡萄酒打擊超出預期 ABARES:水果和...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農業經濟資源科學局(ABARES)發布最新農業商品報告總結,中澳貿易緊張關係成為澳行業迎接新冠經濟復甦的黑點,並警告說新冠措施限制可用於收穫的勞動力,預計包括核果、蘋果、梨子、葡萄等在內的澳大利亞水果和蔬菜價格預計將上漲15%至25%。
  • 對華商品加徵關稅,日本怒斥:這樣怎麼能贏?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從今年8月份開始,中國對澳方出口到中方葡萄酒進行傾銷調查,近日中方正式宣布澳方對華出口葡萄酒存在反傾銷行為,之後對澳方發起出口到中方葡萄酒徵收保證金方式以採取反傾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