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跟頭後知道疼了?對澳徵收新關稅後,多名澳高官請求和中國對話

2020-12-14 海峽軍情號

撰文:泉泉

近些年,我國的經濟飛速增長,現如今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此,許多國家與我國的貿易合作越來越密切,例如澳大利亞。我國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貿易合作夥伴,澳洲的經濟又非常依賴出口貿易。可想而知,如果中澳關係波動,那麼勢必會對澳洲經濟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關於「中澳貿易關係的重要性」,相信澳大利亞政客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但是,某些澳大利亞政客卻根本不珍惜中澳兩國的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多次跟隨美國詆毀我國。

澳洲葡萄酒被徵收關稅

根據消息,我國於近日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這勢必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出口貿易造成嚴重影響。對此,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與我國的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解除這一問題。我國之所以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是因為澳洲葡萄酒出口商破壞市場規則。

可見,我國對澳洲葡萄酒徵收關稅,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內民眾的利益以及葡萄酒市場的秩序。根據澳大利亞方面表示,我國是澳洲葡萄酒的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在前三個季度出口的所有葡萄酒中,有39%來到中國市場。可想而知,我國對澳洲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之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行業必然會遭到沉重打擊。

趙立堅明確態度

因此,澳大利亞教育部長丹特漢表示「我們正在尋求與中國進行對話」,丹特漢還說道,希望世貿組織可以幫助澳大利亞解決這一問題。看來,澳大利亞政客總算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其實,我國此前也對澳大利亞的商品進行過反傾銷調查,那便是澳大利亞的小麥。當時,我國發現澳大利亞的小麥廠商故意把商品傾銷至我國。

所以,我國之所以會對澳大利亞的商品徵收關稅,主要是澳洲的相關廠商故意將商品傾銷至我國,嚴重損害我國民眾的利益。針對「中澳兩國的貿易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月底明確表示,中國對外來商品採取的措施,符合中國的相關法律以及國際市場準則。

由此可見,我國並不是在惡意打壓澳大利亞的葡萄酒行業,而是為了維持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利益。同時,我國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關稅,也是為了維護國內民眾的利益。如果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廠商能夠遵守市場規則,那麼我國自然不會作出這一決定。所以,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廠商被制裁,那完全是自作自受的結果。

部分消息參考:南方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相關焦點

  • 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關稅後,多名澳政府高官急著與中國對話
    中國市場是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市場,所以一旦兩國貿易出現摩擦,那麼澳大利亞的經濟損失就是不可預估的。但是一些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客還總是不斷攻擊中國,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中澳關係發展受到阻礙,卻讓澳大利亞一些企業坐立不安,因為這些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經濟利益。
  • 真的疼了?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關稅後,多名澳政府高官尋求對話
    【南方+11月28日訊】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因為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了高額貿易關稅,澳大利亞政府目前正迫切希望與中國談判。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告稱,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銷往中國時存在傾銷,導致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根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數據,中國是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在2020年前九個月出口量中佔了39%。
  • 中國接連重拳出手後,澳突然提一請求,王毅把話說透
    近年來,由於莫裡森政府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嚴重倒退。受此影響,雙邊經貿關係也陷入困局。近幾個月來,中國已先後對澳進口牛肉、大麥、葡萄酒等產品施加進口限制,而且海關依法加強對澳進口龍蝦和煤炭等產品的檢測。
  • 被中方加徵80%關稅後,澳部長:繼續禁用華為5G,調查新冠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要求WTO對中國徵收澳大麥雙反關稅問題作出調查。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聲稱,澳大利亞方面認為無法通過私下溝通解決該問題,因此向WTO討一個公道,以解決澳中貿易糾紛。
  • WTO證實澳大利亞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提起訴訟
    原標題:世貿組織證實澳大利亞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提起訴訟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周一證實,澳大利亞已經就中國對其出口的大麥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提起申訴。
  • 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繳納200%關稅,酒價上漲在所難免
    圖截自商務部官網多位澳洲葡萄酒的進出口商告訴《財經》記者,這一措施意味著進口商資金佔用增加,澳洲葡萄酒將漲價,失去價格優勢。如果反傾銷措施長期實行,做澳洲酒的進口商和經銷商也會減少,小酒莊可能將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 2020年末,中澳各發生了一件大事,莫裡森「變臉」,澳民眾看不慣
    眾所周知,最近一年多以來,在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的一手操作下,中澳關係陷入了最近幾十年最差的時期。出於對澳大利亞政府違反世界貿易協定進行農業補貼的回應,以及衛生防疫等多方面原因,中國對多種來自澳大利亞的農業原產品進行徵稅制裁或者暫停進口。對此,澳大利亞將中國訴至了世界貿易組織。
  • 栽跟頭後知道疼了,蓬佩奧罕見低頭服軟,希望中國可以重新考慮
    本以為該公司會不予理睬或者採取其他措施,沒想到的是,政策實施的很是順利,一連串的打擊,讓美國栽了個狠狠的跟頭,這次終於知道疼了。其國務卿蓬佩奧更是罕見的低頭服軟,公開表示,希望中國可以重新考慮雙方關係,進一步促成合作。首先要知道,洛馬公司是美國主要軍火公司之一,廣為熟知的F-35戰機就是來自洛馬公司。
  • 上千萬噸大麥即將爛在地裡,澳提出磋商請求:希望與中國達成和解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1011字,閱讀約需2分鐘 據海外網報導,中方駐世貿組織代表團於近期發布公告,稱澳大利亞於2020年底就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採取的稅收政策,向中方提出在世貿組織的爭端機制下進行磋商,澳大利亞方代表認為中國違反了世貿組織對於關稅和反傾銷相關條款的規定
  •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
    澳媒聲稱:澳正與臺灣對話試圖止血】與中國大陸發生貿易摩擦,澳大利亞試圖尋找代替的出口市場,有澳媒聲稱,澳大利亞的貿易官員近期與臺灣進行經貿對話,試圖為國內受到衝擊的出口損失止血。《雪梨晨鋒報》在12日報導指出,雖然澳大利亞目前尚不考慮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總理莫裡森領導的政府急需尋找替代市場,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貿易打擊止血;報導宣稱,雖然礙於議題敏感而選擇匿名,不過,臺澳相關人士皆證實雙邊已展開經貿對話的消息,並稱是在亞太經合會(APEC)的框架下進行對話。
  • 中方再次對澳商品出手,西方18國為澳喊冤,呼籲支持其對抗中國
    消息稱,自明日起進口澳大利亞相關葡萄酒時,需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臨時反補貼保證金,商品保證金比例金額為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比率。 也就是說,從明天起,澳大利亞相關進口葡萄酒要賣給中國,需要額外向中國交納保證金。具體保證金金額是,商品價格乘以保證金比例。據悉,本次澳葡萄酒的保證金比例為6.3-6.4%。
  • 中國限制名單再添一家澳企,澳民眾喊話莫裡森,不要放棄求和
    近日,中國限制名單再添一家澳企,澳洲民眾經濟喊話莫裡森,不要放棄修復和中國的關係,這對澳洲至關重要。是的,中國並不缺少澳洲這樣一個合作夥伴,但澳洲卻十分需要中國這樣規模的巨大市場。莫裡森開始轉變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變差,根本原因在於莫裡森政府為了迎合美國,就抹黑和攻擊中國,在疫情期間,澳洲政府叫囂對中國進行"獨立調查"就是最為顯著的例證之一。而現在,莫裡森眼見中澳貿易受到衝擊,於是便開始轉變態度,一會兒表示中國扶貧成績優異,一會兒表示要和中國搞好關係。"
  • 嚴重依賴中國!澳媒終於恍然大悟:春節中國遊客不來,澳損失慘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澳方數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等問題上做出錯誤言行的同時,澳方也頻頻隔空喊話中國,對中國示好,去年年底,其總統莫裡森一會兒積極評價中國扶貧成就,一會兒又表示要與中國開展對話、「愉快共存」。而澳方頻繁改變對華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澳強買強賣,揚言將中國告上WTO,要求中國取消貿易限制恢復進口
    由於澳大利亞大麥存在違法行為,中國商務部在今年5月宣布對澳大麥徵收80.5%的「雙反」稅。此後,澳大利亞就一直叫嚷著要去世界貿易組織狀告中國,讓WTO給評評理。不過澳貿易部長伯明罕表示,即使上訴至WTO,但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
  • 反傾銷後反補貼!中國再拿澳葡萄酒開刀,澳媒直接向莫裡森提要求
    看來,中國是準備一次將澳大利亞徹底給教訓到位了。即便在最近這兩周時間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不斷對華放軟話,稱要跟中國「和諧共存」,但卻是「口惠而實不至」,中方顯然也是看清楚了,並沒有吃這一套,在對澳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調查後,從明天開始又要徵收反補貼稅了。
  • 面對中國正常舉措,澳政府卻慌了,與美唱「紅白臉」的戲碼該停了
    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失控後,以川普、蓬佩奧為首的美國政客拼命拉攏一些國家,企圖組成聯盟攻擊中國,先捏造「莫須有」罪名,然後再搞所謂的「國際調查」。儘管多國對此態度冷淡,但澳大利亞卻跳了出來,積極充當反華「急先鋒」。
  • 中國這一板子打下去,終於讓澳大利亞高官坐不住了
    板子打到屁股上才知道疼。據觀察者網6月11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此前一天坦承,如果中國留學生聽取建議選擇遠離澳大利亞,將嚴重打擊澳經濟。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正面臨新冠疫情引發的30年來首次經濟衰退,這將使土澳的經濟進一步雪上加霜。中國這一板子打下去,終於讓澳大利亞高官坐不住了。從澳大利亞以往「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滾刀肉表現看,還以為土澳的政客們只要資本主義的草,不要社會主義的苗啊!
  • 澳大利亞新貿易部長難修復與中國緊張關係 澳參議員...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期對內閣進行改組後,丹·特漢(Dan Tehan)將在與中國保持著緊張外交關係的背景下,擔任起新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隨著澳大利亞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狀告中國增收大麥超額關稅,該案也正式獲得WTO受理展開調查,澳大利亞現任貿易部長伯明罕則表示,在持續的外交緊張關係局勢下,必須重新展開與中國政府的對話,並且強調必須時刻抱持著希望。
  • 澳媒曝兩大羊肉廠對華出口被禁!蜂蜜、水果恐成下一個...
    報導稱,在Colac僱傭約600名員工的Australian Lamb Company和在墨爾本港附近的JBS Brooklyn已重新開工數月,沒有感染病例,但仍被中國拒之門外。中國尚未對疫情嚴重的美國的屠宰場實施進口禁令,目前正在巴西、阿根廷等新冠高感染率國家重新開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