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有很多貿易方面的合作往來,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每年都有大量的商品銷往中國,給澳方的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但是,近期這樣的情況卻發生了改變,隨著澳大利亞政府方面的一些不合理的言行,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出現了裂痕,澳大利亞產品漸漸的失去了中國市場。
葡萄酒是該國的支柱類行業,如今,該國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嚴重受挫,繼葡萄酒反傾銷後,商務部再次做出決定,從2020年12月11日開始,對該國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反補貼措施,這可謂是給澳方送去了一份「大禮」。
據媒體報導,在這之前我國的商務部發表了一份公告,認定被調查的來自澳方的相關葡萄酒確實存在傾銷行為,這對於中國境內的相關企業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使他們受到了實質性的損害。於是,針對此事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對於這些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這對於澳大利亞的酒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耗,之前以為中國不敢出手,沒想到這次中國竟然採取了如此強硬的手段對這些企業進行反制。國內的進口經營者想要繼續進口相關葡萄酒的時候,必須依照規定提供相應的保證金,中方做出此舉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內葡萄酒企業的合法權利。
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就有官方發布公告聲稱,要對從澳方進口的部分葡萄酒進行調查。為什麼商務部會做出決定對此下手呢?原因是該國的葡萄酒出口價格很低,自從2015年開始至去年,價格已下降百分之十三左右。出口的價格雖然越來越低,但是出口量卻翻倍了,贏得了大規模的市場。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影響到了中國本土相關企業的市場,國產的葡萄酒銷量直線下降。於是國內的一些酒企聯合提出申請,要求對相關酒類進行反傾銷調查。此後商務部立馬展開調查,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則,認定這些葡萄酒確實存在補貼行為,已經影響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必須對其採取相應的措施。
在澳大利亞國內,葡萄酒業可以說是支柱性產業之一,而葡萄酒出口的最大市場就是我國,佔到市場總額的37%左右。在中國決定徵收反傾銷關稅之後,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公司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據說已經有一些企業計劃裁員了,還有一些企業正在考慮撤銷與葡萄種植者籤訂的合同。據悉澳方相關的企業曾經多次嘗試和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政府方面能夠想辦法解決這次危機,如果中國繼續保持這樣的政策下去,那麼他們可能就沒有立足之地的了,但是這樣的請求卻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效果,澳方政府沒能替他們解決這個難題。
對於澳大利亞的相關酒企來說,中國市場是無可代替的。企業也曾經想到過其它的一些辦法,比如說開始尋找新的市場,或者是在本國內推廣產品增加銷量,但是很明顯這樣做不可能馬上得到效果,更何況想要找到像中國這麼大的出口市場談何容易,這對於酒企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有的澳大利亞媒體也發消息聲稱,中方決定增加如此高額的關稅,就相當於是為出口酒業按下了暫停鍵。
有很多澳大利亞的企業在得知了中國做出的決定之後,一方面是感到非常的焦急,因為多家企業利益已經急速下滑,甚至有的酒企已經危在旦夕,另外一方面對澳洲政府感到不滿,希望政府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中方一直願與其它國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中澳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急轉直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於莫裡森政府曾經的惡劣態度,如果想要改變這種情況,恢復到之前的良好合作關係,就應該先拿出誠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