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中報總結:
白酒保持景氣領先,大眾品需求改善
■2017年上半年「提價子板塊」表現優秀,食品飲料整體營收增速排名中遊:2017年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收入增速在A股各行業中排名偏後,利潤增速處在中遊水平,但Q2環比Q1略有加速。分子行業來看,Q2「提價子板塊」白酒和調味品最為優秀,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0.07%、15.31%,白酒板塊受益於行業復甦表現亮眼,調味品板塊提價後動銷情況良好,預計可保持全年較快增長。Q2食品綜合類營收同比增長36.06%,主因是上海梅林和好想你新增並表子公司。乳製品二季度隨需求繼續向好,收入增速有所加快。Q2板塊利潤端情況與收入較為一致。
■白酒淡季不淡,二季度增長普遍提速,茅臺最確定,次高端最搶眼:二季度白酒板塊收入、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6.04%、31.55%,環比提升5.51、9.25pct,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淡季表現仍然優秀,下半年繼續可期待。高端白酒增長普遍提速,高端酒作為行業景氣的風向標,繼續驗證行業景氣。受益於商務活躍和居民消費升級,高端白酒批價整體上行,茅臺批價上漲過快引起各方關注,公司當前正在通過「預期引導+短期放量」堅定控價,利好公司3季度業績判斷,不影響公司中長期稀缺本質。茅臺供需偏緊的情況在2020年之前預計不能有效反轉,對行業仍貢獻積極。次高端白酒上半年表現搶眼,山西汾酒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增速超預期,下半年仍不放鬆增長,公司天時地利人和俱齊,潛力巨大。水井坊首次消除Q2淡季窪地,中報營收大幅超預期,未來繼續看好區域擴張和產品結構升級;沱牌捨得二季度銷售提速,次高端產品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低檔酒調整逐漸到位,後續整體收入增長可提速;我們預判水井坊和沱牌是2018年春節旺季增速最塊的兩個品牌。地產酒古井、口子窖、洋河等Q2營收和盈利情況同樣良好,上市公司作為白酒行業優勢群體集體驗證行業結構性景氣。
■乳業需求回暖,繼續看好調味品下半年表現。1)乳製品:下遊需求迎回暖,龍頭表現優於行業整體。Q2以來行業需求端繼續復甦,液奶上半年零售額增速達7.3%,單二季度增速在雙位數以上,環比改善明顯;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買贈力度減弱及產品結構升級對衝成本上漲壓力;銷售費用率延續同比下降趨勢,期待需求回暖背景下競爭格局進一步改善。2)調味品:醬醋板塊保持快速增長,繼續看好下半年表現。上半年醬油板塊增速快,餐飲景氣帶動明顯,品牌企業提價效果好,3季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可期。
■板塊超額收益突出,白酒板塊繼續領跑,乳製品龍頭戴維斯雙擊效應突出:年初至今,食品飲料板塊上漲23.50%,大幅跑贏大盤,在申萬子行業中位居第四。白酒板塊年初以來上漲45.29%,超額收益突出;乳製品板塊漲幅第二,年初至今上漲20.98%,主要系行業龍頭伊利股份戴維斯雙擊下的強勁表現帶動板塊上漲;調味品上半年累計上漲9.48%,醬油子板塊表現優異。
■投資建議:1)繼續堅定看好白酒,三季度表現值得期待,年底估值切換有望提前,同時2018開門紅可期,建議核心組合: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沱牌捨得+水井坊;2)調味品板塊受益於餐飲回暖、消費升級、集中度加速提升,繼續看好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建議關注恆順醋業;3)乳品溫和復甦趨勢已經確立,伊利股份作為業績底部反轉向好的藍籌,正從配置價值向趨勢價格轉變。
■風險提示:業績波動,預期過高,估值分歧。
以下為正文
1. 業績綜述:2017年上半年「提價子板塊」表現優秀,食品飲料整體營收增速排名中遊
2017年上半年食品飲料板塊實現收入2469億元,利潤40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和21%,收入增速在A股各行業中排名偏後,利潤增速處在中遊水平。單二季度食品飲料板塊實現收入1150億元,淨利潤2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24%,環比一季度提升3.36、4.75pct,略有加速。
分子行業來看,Q2「提價子板塊」白酒和調味品最為優秀,營收分別同比增長20.07%、15.31%,白酒板塊受益於行業復甦表現亮眼,調味品板塊提價後動銷情況良好,預計可保持全年較快增長。Q2食品綜合類營收同比增長36.06%,主要原因是上海梅林和好想你新增並表子公司。乳製品板塊二季度隨著需求繼續向好,收入增速有所加快。Q2板塊利潤端整體情況與收入較為一致。
1.1. 白酒:淡季不淡,二季度增長普遍提速,茅臺最確定,次高端最搶眼
2017年二季度,白酒板塊收入、淨利潤增速分別為26.04%、31.55%,環比提升5.51、9.25pct,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淡季表現仍然優秀,下半年繼續可期待。
根據我們對白酒分類(高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次高端:山西汾酒/水井坊/沱牌捨得,地產酒龍頭:洋河股份/古井貢酒/口子窖,其他等),高端、次高端、地產酒和其他白酒2017年二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30.17%、42.46%、19.53%、3.77%,淨利潤增速分別為32.51%、101.99%、26.59%、16.75%。
高端白酒增長普遍提速,高端酒作為行業景氣的風向標,繼續驗證行業景氣。貴州茅臺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5.80億元,同比增長36.4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1.28億元,同比增長31.03%,終端需求旺盛供不應求的背景下,茅臺收入和利潤均保持快速增長並略有加速;五糧液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62億元,同比增長23.3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3.78億元,同比增長40.12%,淨利潤在2016年基數較低的基礎之上受益提價及產品結構優化實現快速增長,內部管理改善也初見成效,後續潛力仍可期;瀘州老窖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46億元,同比增長19.01%,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6.70億元,同比增長29.23%,百億目標正穩步實現中。受益於商務活躍和居民消費升級,高端白酒批價整體上行,茅臺批價上漲過快引起各方關注,公司當前正在通過「預期引導+短期放量」堅定控價,利好公司3季度業績判斷,不影響公司中長期稀缺本質。茅臺供需偏緊的情況在2020年之前預計不能有效反轉,對行業仍貢獻積極。
次高端白酒上半年表現搶眼,山西汾酒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增速超預期,下半年仍不放鬆增長,公司天時地利人和俱齊,潛力巨大。水井坊、沱牌捨得、山西汾酒二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129.67%、28.03%、30.20%,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4.44%、95.38%、108.61%。水井坊首次消除Q2淡季窪地,中報營收大幅超預期,未來繼續看好區域擴張和產品結構升級;沱牌捨得二季度銷售提速,次高端產品保持快速增長,同時低檔酒調整逐漸到位,後續整體收入增長可提速;我們預判水井坊和沱牌是2018年春節旺季增速最塊的兩個品牌。
地產酒古井、口子窖、洋河等Q2營收和盈利情況同樣良好,上市公司作為白酒行業優勢群體集體驗證行業結構性景氣。古井貢酒、口子窖、洋河股份二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24.59%、19.90%、17.65%,淨利潤增速62.12%、48.16%、20.41%,古井貢酒二季度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速環比均明顯提高,超過此前市場預期,未來有望持續受益產品結構升級和省外市場發力。
一線酒預收帳款及經營現金流指標表現仍優。2017Q2末貴州茅臺、五糧液預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77.80、55.11億元,同比變化54.86%、24.77%,茅臺預收帳款環比略有下降,主要系公司接受訂單打款政策變化影響和增強發貨確認所致,下遊需求仍強勁毋庸置疑;五糧液淡季預收款同比增加,反映了渠道層面樂觀預期,未來隨改革紅利逐漸釋放量價其實可期。同時,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2017年二季度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分別為107.61億元、67.56億元、31.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9%、-2.82%、47.00%。總體來看,一線白酒預收帳款及經營現金流等指標表現仍優,茅臺供應增加後價格短期回落屬正常現象,2020年以前供給偏緊格局仍會延續,價格上行為大勢所趨,高端酒整體長期空間已打開。
1.2. 啤酒:未來看點主要在於產品高端化,國內企業結構升級較慢仍在承壓
2017年上半年啤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254.58億元,同比增長2.7%,淨利潤18.95億元,同比增長13.59%,上半年整體毛利率41.01%,同比微降0.04pct,二季度啤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35.45億元,同比增長1.14%,淨利潤11.97億元,同比增長16.38%,單二季度整體毛利率43.78%,同比提升0.18pct。啤酒行業高端化趨勢明確,國內企業整體暫時未能在本輪升級中取得優勢地位,產品結構提升相對緩慢,收入端仍在承壓。
盈利能力角度來看,啤酒板塊板塊2017年上半年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17.53%/6.04%/-0.83%,同比-0.55、-0.80、-0.39pct;二季度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18.91%/5.67%/-0.94%,同比-0.2、-0.97、-0.56pct。盈利能力尚未見改善,費用投入保持相對平穩。
1.3. 葡萄酒:進口酒衝擊持續,行業未見明顯改善
2017年上半年葡萄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5.52億元,同比增長10.25%,淨利潤6.38億元,同比下降3.78%;其中行業龍頭張裕2017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7.67億元,同比增長0.51%,淨利潤6.70億元,同比下降3.59%。
單二季度葡萄酒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1.63億元,同比增長12.21%,淨利潤1.28億元,同比下降12.73%;張裕二季度實現收入8.71億元,同比略降0.03%,淨利潤1.53億元,同比增長0.8%。從行業龍頭表現來看,進口酒消費衝擊仍在持續,競爭格局尚未出現明顯改善,板塊表現更多受其他公司收入業績波動較大影響。
盈利能力角度來看,葡萄酒板塊毛利率、費用率均呈現下降態勢。2017年上半年板塊毛利率為58.02%,同比下降5.09pct,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23.00%/5.56%/0.92%,同比-1.63、-0.08、-0.17pct;二季度板塊毛利率為58.76%,同比下降4.34pct,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30.49%/8.36%/0.96%,同比-1.12、-0.44、-0.72pct。毛利率仍未進入改善通道,費用率整體變化不大。其中行業龍頭張裕上半年毛利率66.54%,同比下降0.67pct;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24.17%/4.72%/0.4%,同比+0.53、+0.26、+0pct;二季度毛利率66.77%,同比上升0.92pct,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31.96%/7.17%/0.61%,同比+2.05、+1.01、-0.06pct。龍頭盈利能力相對穩定,穩定性優於板塊其他公司。
1.4. 乳製品:下遊需求迎回暖,龍頭表現更優
下遊需求迎回暖,龍頭表現優於行業整體。2016年上遊原奶供需嚴重失衡,同時終端需求疲軟未見明顯復甦,導致行業競爭加劇促銷力度加大,乳企收入端均承壓,但利潤端則受益於成本下行增速更快。2017年二季度以來,行業需求端復甦明顯,據尼爾森數據,液奶上半年零售額增速達7.3%,單二季度增速在雙位數以上,明顯躍出此前的低速增長區間,環比改善明顯;分區域來看,三四線城鄉上半年液奶零售額同比增長9%,高於整體,也是帶動行業復甦的重要力量,未來這部分市場有望接棒一二線成為行業增長的重要力量。從行業龍頭表現來看,伊利股份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4.94億元,同比增長11.32%,剔除優然牧業影響後同比增長14.05%,淨利潤33.64億元,同比增長4.75%;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03億元,同比增長19.94%,剔除優然牧業影響後實際同比增長21.73%,實現淨利潤16.30億元,同比下降1.63%。從趨勢上來看,受益於行業回暖及自身競爭優勢突出,伊利二季度增長提速明顯,淨利潤與收入同比增速不匹配主要系16Q2存在一筆較大金額的政府補貼導致,扣非後淨利潤和收入基本實現同步快速增長。
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買贈力度減弱及產品結構升級對衝成本上漲壓力。17年二季度板塊毛利率38.00%,同比略降0.26pct,降幅較一季度有所收窄。根據農業部最新公布的國內原奶價格平均價3.41元/千克,同比基本持平,2014年以來累計跌幅近18.6%;恆天然全脂粉最新拍賣價為3225美元/噸,同比上升近21%,較此前低點上漲超過50%。今年以來,受大包粉、糖及包材成本上行影響,乳企毛利率端普遍承壓,但二季度以來隨下遊需求恢復,買贈力度有所減弱,同時疊加產品結構升級貢獻,基本對衝原料上漲影響,使得毛利率仍可保持相對穩定。
銷售費用率延續同比下降,期待需求回暖背景下競爭格局進一步改善。2017年上半年板塊銷售費用率23.96%,同比下降2.6pct;二季度板塊銷售費用率24.71%,同比下降1.33pct,降幅環比一季度有所收窄。長期來看,伴隨原奶價格企穩回升及下遊需求回暖,行業競爭格局有望不斷改善,費用率有望逐漸下行恢復至合理水平,行業盈利能力仍可保持在較高水平。
奶酪黃油等高階乳製品仍維持高景氣度
奶酪行業仍維持高景氣度,進口奶酪數量保持快速增長。隨著國內乳製品消費持續升級,奶酪作為乳製品中營養價值最高的品類,在國內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 2010-2016年國內奶酪消費CAGR高達24%。與此同時,奶酪進口也延續快速增長,根據中國奶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奶酪進口量為9.72萬噸,同比增長29%,2010-16年期間CAGR達27%;2017年1-7月奶酪進口量為6.74萬噸,同比增長20.7%,高增長態勢仍在繼續。
國際對標來看奶酪消費佔比仍低,未來有望穩步提升。目前國內乳製品消費仍以液態奶消費為主,奶酪佔比遠低於乳製品消費成熟國家如日本和美國。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消費者對飲食享受的更高要求,乳製品選擇將從初級的奶粉、液態奶逐步轉向酸奶、奶酪、黃油等高級乳製品,我們認為未來奶酪在乳製品中的消費佔比有望持續提升。
1.5. 肉製品:高價庫存逐漸消化,盈利能力開始改善
2017年一季度豬價下行較快,但對企業而言消化高價庫存仍需要一定時間,故一季度成本下行紅利尚未充分顯現;二季度來看,盈利能力已如期改善,預計全年豬價呈現前高后低走勢,企業盈利水平有望穩步回升。
豬價仍處下行區間,二季度均價同比下滑近30%,隨高價庫存逐漸得到消化,行業盈利降幅有所收窄。2017年上半年肉製品板塊收入408.75億元,同比增長12.38%,淨利潤23.77億元,同比下滑10.77%,行業龍頭雙匯發展上半年實現收入240.45億元,淨利潤19.04億元,分別同比下滑5.81%和11.50%。單二季度肉製品板塊收入實現收入199.12億元,同比增長10.88%,淨利潤11.80億元,同比下滑11.01%;雙匯二季度實現收入118.17億元,淨利潤10.25億元,同比下滑7.6%和4.82%。行業收入增加主要系梅林新增並表子公司影響,剔除這一影響實際收入同比下滑;此外,二季度豬價下行的成本紅利開始顯現,行業龍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2017年以來豬價整體仍保持下行趨勢,從年初的18元/kg左右下降至最低14元/kg以下,降幅超過20%,預計全年豬價下行趨勢不變,行業盈利水平有望隨之提升,待高價庫存消化完畢後成本紅利釋放可期。
2017年二季度,肉製品板塊整體毛利率17.35%,同比上升0.44%,高價庫存逐漸消化後盈利能力略有改善。行業費用率整體穩定,銷售/管理/財務費用率為5.55%/2.70%/0.61%,同比+0.97%/+0.03%/+0.62%。
1.6. 調味品:醬醋板塊保持快速增長,繼續看好下半年表現
上半年醬油板塊增速快,餐飲景氣帶動明顯,品牌企業提價效果好,3季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可期。2017年二季度調味品板塊收入87.62億元,同比增長11.93%,淨利潤13.47億元,同比增長28.42%。分板塊來看,雞精味精行業表現仍然平淡,2017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58%,環比一季度基本持平;醬醋行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9.01%,環比一季度提高1.49pct,利潤同比增長28.42%,環比提升3.77pct。二季度醬醋行業提價基本已全部完成,由於下遊需求恢復且龍頭企業品牌力溢價不斷增強,本輪提價接受度高消化周期短,預計下半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其中行業龍頭海天味業二季度實現收入34.27億元,同比增長24.88%,淨利潤8.46億元,同比增長25.15%,考慮到海天的銷售渠道結構中餐飲佔比較高,今年餐飲業復甦對其拉動作用明顯,同時提價因素於二季度起充分顯現,故增長進一步提速。中炬高新二季度實現收入8.30億元,同比增長11.25%,淨利潤0.95億元,同比增長24.26%,由於一季度末中炬渠道層面囤貨較多,故4、5月份仍處庫存消化期,6月份以來增速已明顯恢復,總體來看二季度情況好於此前預期,且三季度開局良好,下半年值得期待。恆順醋業二季度收入3.64億元,同比增長8.69%,淨利潤0.49億元,同比增長24.35%,提價影響正穩步消化,收入增速環比改善,預計下半年有望進一步恢復至雙位數水平,同時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利潤保持快速增長。總體來看,今年醬醋板塊受益於餐飲復甦、集中度提升加速及行業性提價等因素作用加速增長趨勢已較為確定,繼續看好醬醋企業下半年表現。
2017年二季度調味品板塊毛利率34.97%,同比增加2.28pct;醬醋板塊毛利率42.43%,環比略有提升,同比大增1.73pct,提價影響逐漸開始顯現,預計未來有望隨產品結構升級及高效新產能投放而保持上行趨勢;雞精味精板塊毛利率23.55%,同比增加1.43pct。
費用方面,二季度調味品板塊投入有所增加,板塊整體銷售費用率11.31%,同比提升2.48pct;其中醬醋板塊銷售費用率13.73%,同比提升3.64pct,主要是為了幫助提價順利過度主動加大投入;板塊整體管理費用率4.99%、同比下降1.73pct,主要系部分稅費會計科目調整及規模效應擴大;財務費用率0.92%,同比下降0.18pct,變化不大。
2.市場綜述:白酒板塊繼續領跑,乳業龍頭戴維斯雙擊表現突出
板塊超額收益突出,白酒板塊繼續領跑,乳製品龍頭戴維斯雙擊效應突出。年初至今,食品飲料板塊上漲23.50%,上證綜指上漲8.49%,創業板下跌4.93%,食品飲料板塊大幅跑贏大盤,在申萬28個子行業中位居第四,僅次於鋼鐵、家電、有色。分子行業來看,白酒年初以來上漲45.29%,超額收益突出,驗證了我們自16年12月初以來一直堅定推薦布局白酒板塊的觀點;乳製品板塊漲幅第二,年初至今上漲20.98%,主要系行業龍頭伊利股份戴維斯雙擊下的強勁表現帶動板塊上漲;調味品上半年累計上漲9.48%,醬油子板塊表現優異,繼續看好下半年表現,肉製品、黃酒、軟飲料及紅酒板塊表現均較為疲弱。個股來看,年初以來漲幅前20位的個股中(截至9月1日,剔除次新股),12家為白酒公司。
白酒板塊溢價不斷放大,食品板塊估值保持平穩。白酒行業整體估值二季度進一步提升,截至9月1日收盤行業動態市盈率為30.19倍,較年初上漲近20%,白酒相對A股估值倍數由年初的1.75倍提升至1.98倍,強勁業績表現支撐下板塊溢價越發突出。食品板塊目前整體估值在30.54倍左右,相對A股的估值倍數為2倍左右,和17年初相比變化不大。
3. 投資建議
1)繼續堅定看好白酒,三季度表現值得期待,年底估值切換有望提前,同時2018開門紅可期,建議核心組合: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沱牌捨得+水井坊;
2)調味品板塊受益於餐飲回暖、消費升級、集中度加速提升,繼續看好中炬高新、涪陵榨菜,建議關注恆順醋業;
3)乳品溫和復甦趨勢已經確立,伊利股份作為業績底部反轉向好的藍籌,正從配置價值向趨勢價格轉變。
4. 風險提示
業績波動,預期過高,市場情緒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