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傳統國貨化妝品公司中,為何珀萊雅能脫穎而出?

2021-02-18 今日投研

今日(2月9日),化妝品板塊漲幅明顯,其中,珀萊雅上漲超8.6%,股價創歷史新高。本文將再次對珀萊雅的邏輯進行重申,並對近期的化妝品線上銷售數據進行補充。

一、10月底發文後,珀萊雅漲幅最大,且股價創新高,股價表現符合我們的觀點

今日(2月9日),化妝品板塊漲幅明顯,其中,珀萊雅上漲超8.6%,股價創歷史新高。

價值投研早在10月20日文章《【化妝品】財務視角深度分析國貨化妝品》中已經對國貨化妝品上市公司進行了深度對比,原文如下:

1)從盈利能力看,珀萊雅、丸美的盈利能力穩定且優於同業,但丸美的營銷投放較少,需警惕成長性受影響,御家匯此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上半年略有好轉。

2)從成長性看,珀萊雅的成長性較為穩定,疫情短期影響但不改長期趨勢,御家匯波動較大,今年上半年邊際改善最為明顯。

3)從營運能力看,珀萊雅存貨周轉最快,丸美延付議價能力更強。

10月20日至今,我們更為看好的珀萊雅上漲超34%(創新高),其餘個股中,上海家化上漲21.7%、御家匯下跌2.6%,丸美股份下跌23.4%。股價走勢充分驗證了我們的觀點。

本文將再次對珀萊雅的邏輯進行重申,並對近期的化妝品線上銷售數據進行補充。

二、珀萊雅為何能夠脫穎而出?

1、成長性:歷史增長數據更為穩定,目前「珀萊雅」品牌基本盤穩定,護膚新品紅寶石精華+彩妝新品牌「彩棠」為成長注入新動能

正如此前文章中所分析的,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來看:

1)上海家化在2017-2019年期間營收增速放緩,今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負增長。

2)御家匯的營收增速從2015年開始逐步下滑,且2019年增速下滑明顯,但2020年開始御家匯業績開始回暖。

3)丸美股份過去幾年的營收增速均保持低雙位數增長(10%-15%),但今年前三季度,丸美的業績下滑較為明顯,營收同比下滑6%以上。

4)珀萊雅的營收增速相對較高且更為穩定,2018和2019年均保持在30%以上增速,今年前三季度在疫情的影響下,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

也就是說,從過去的業績增速看,四家公司中,珀萊雅的增長最為穩健,這主要是由於珀萊雅旗下的品牌相比其他三個上市公司旗下的品牌而言,沒有明顯存在短板的品牌,不會因某一品牌銷售低迷而拖累整體營收的增長,且近幾年珀萊雅轉向線上,充分享受了電商紅利。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珀萊雅的穩定的增長有望繼續維持,特別是在2020年上半年低基數的情況下,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值得期待。有以下原因:

1)在護膚品方面,公司2020年推出的新品紅寶石精華、雙抗精華、時光魚子精華幾款大單品,去年銷售情況出色,產品毛利率較高且具備持續迭代升級潛質,預計2021年將繼續放量。

這幾大單品均結合了當下消費者對產品有效成分和功效性要求提升的趨勢,以紅寶石精華為例,結合西班牙 LIPOTRUE實驗室胜肽技術,在六胜肽、維A醇等有效成分上進行了堆料,比例較國際品牌精華更高,較市面現有產品性價比仍具明顯優勢。

2)在彩妝方面,公司自主創立的印彩巴哈、以及聯合孵化的彩棠品牌有望持續放量。

其中:

印彩巴哈以粉底液等具有一定護膚效果的彩妝產品為主,切入平價彩妝賽道,根據用戶說數據,印彩巴哈已經位列天貓面部彩妝品類TOP20;

彩棠品牌針對年輕客群重新制定品牌戰略,結合國風推出青瓷、蘇繡系列,銷售額迅速提升,2020年1-11月彩棠天貓平臺已經累計GMV破億。

3)主品牌珀萊雅有望維持穩健增長,基本盤穩定。

2、盈利能力:珀萊雅以護膚品為主,盈利能力僅次於丸美,但丸美的營銷投放較少,導致其成長性受影響

正如我們此前的文章中所分析的,從毛利率來看:

綜合毛利率最高的為丸美,高達68%,其次為珀萊雅及上海家化(約60%)、最後為御家匯(約50%)。

毛利率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各公司的主營品類的差異,對於國貨化妝品而言,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序為:眼部護膚類(乳液面霜)>皮膚清潔類>護膚類(面膜),其中:

丸美的眼霜產品佔收入的30.7%,其核心產品眼霜的毛利率高達70%;

珀萊雅則主要以護膚類產品為主,護膚類產品佔收入的85%以上,毛利率主要由護膚品決定;

上海家化的個人護理用品佔收入比重為65%,化妝品僅佔31%;

御家匯的護膚類(水乳面霜)及面膜佔收入比重分別為46%和37%,但面膜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且公司護膚品定價較低,導致其綜合毛利率為四家中最低。

今年前三季度,各家毛利率基本保持和此前接近的水平。我們認為,毛利率的差異主要來自於各公司的主營品類的差異,因此,在各家主打產品品類沒有發生巨大改變的前提下,預計各家毛利率將維持相對穩定。

從淨利率來看,今年前三季度丸美依舊領跑,其次為珀萊雅。上海家化的毛利率顯著高於御家匯但淨利率卻與之基本相似。除了毛利率會影響淨利率外,各公司投入在營銷上的花費以及內部管理費用的控制均對淨利率產生了影響。

可以看到上海家化的銷售費用率明顯高於其他幾家,並呈上升趨勢,這也導致其淨利率偏低;

珀萊雅的銷售費用率水平適中,並且銷售費用主要用於品牌推廣;

御家匯則從2019年開始銷售費用率出現了明顯的增長,主要受公司新增的國際代運營業務的銷售管理費用拖累以及線上營銷投放的增長;

而丸美的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均是各家中最低的,而且近三年來呈現壓縮趨勢,短期來看,這種"節流"的做法能夠維持較高的淨利率,但是長期來看,隨著公司的營銷引擎驅動力下降,其營收和利潤增速或將受到影響。

總體來看,珀萊雅的產品盈利能力穩定且優於同業,由於淨利率主要由產品結構和營銷力度決定,在各家產品結構和營銷模式不發生重大改變的情況下,預計珀萊雅將繼續維持相對較高的盈利水平。另外,丸美雖有較高的淨利率水平,但較少的營銷投放將使得公司的收入增長受到不利影響。

3、營運能力:在商業模式相似的公司中,珀萊雅存貨周轉最快,意味著其營運高效

御家匯存貨周轉率低於其他三家,並在2019年大幅下降,這主要是由於御家匯的商業模式與其他幾家有所不同。2019年,御家匯開展了代運營國際品牌的新模式,使得存貨規模增加,且代理品牌的產品大部分在境外,導致其備貨周期長於同行。

在商業模式類似的三家公司中,珀萊雅的存貨周轉率最高,且呈現逐年加快的趨勢。我們認為,存貨周轉速度一方面與產品動銷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公司的渠道建設以及渠道管理情況緊密相關,可以看到2020年公司在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繼續進行變革,2021年公司有望繼續保持良好的周轉速度。具體來說:

1)電商渠道的運營團隊進一步精細化。2020 年,公司進一步優化調整電商團隊,由於不同品牌調性不同,需要的運營能力不同,電商團隊細分優化可以讓不同運營能力的人最大程度的發揮優勢,於是公司將電商運營團隊劃分為3個事業群運營:美麗谷傳統國貨事業群(珀萊雅等)、太陽島新銳品牌事業群(彩棠、印彩巴哈等)、月亮灣海外品牌事業群(歐樹、WYCON等),三大電商團隊分別運營珀萊雅、彩棠、印彩巴哈等品牌各自的天貓旗艦店及其他線上渠道。

2)線下渠道調整策略,推廣單品牌店,預計形成一定規模後將逐漸實現盈利。由於線上渠道對線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公司選擇了與銷售情況不佳的經銷商中止合作,關停部分效益 較差的門店。同時,對悅芙媞、優資萊品牌試點單品牌店模式,目前單品店模式仍處於前期推廣 擴張階段,截止至 2020 年 11 月全國共設優資萊單品牌店 562 家,預計形成一定規模後將逐漸實現盈利。

整體來看,珀萊雅的存貨管理和運營較為高效,體現了公司更好的供應鏈控制能力和運營能力,並且未來公司有望繼續保持穩定高效的運營。

4、從近期的線上銷售數據來看:2021年1月,珀萊雅繼續保持高增長,領跑傳統國貨化妝品公司

上表為1月主要上市公司化妝品天貓旗艦店的銷量及增速情況,可以看到:

2021年的1月,珀萊雅旗下的珀萊雅品牌、彩棠品牌,御家匯旗下御泥坊品牌,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均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其中:

珀萊雅成交額 9958 萬元,同比增長176%,其中煙醯胺面膜、睡眠面膜、粉底液等百元以內爆品維持穩定的高銷量;彩棠成交額2592萬元,同比增長1606%,其中爆品高光修容盤銷售額佔比 50%+,花開新年禮盒佔比近20%。

御泥坊成交額3018萬元,同比+226%,持續高增長, 其中胺基酸泥漿面膜、美白淡斑面膜銷售佔比分別達19%與13%

玉澤成交額 7596 萬元,同比增長 144%,其中面霜與面膜兩大爆品銷售額各佔比38%、19%

而丸美股份旗下丸美旗艦店、和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旗艦店增速相對落後。

2020年的11-12月,也基本是同樣的情況。

綜合考量下,目前來看,珀萊雅的業績增長的確定性依然是四家傳統國貨化妝品公司中最強的。

相關焦點

  • 160億市值化妝品新國貨珀萊雅的新挑戰
    幾年中,給出了一批國貨品牌瘋狂奔跑的時間:自然堂、百雀羚等明星國產品牌都是這個階段在電商渠道大放異彩,同時電商渠道也孵化出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等「淘系品牌」。其他包括佰草集、相宜本草、珀萊雅、丸美、水密碼、瑪麗黛佳、火烈鳥等都躋身入新國產護膚和彩妝市場Top30 名單。 然而,化妝品行業部分賽道和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韓束、一葉子背後的國貨化妝品公司衝擊港股IPO 毛利率高達65%以上
    或許很多消費者並不熟悉上美股份這家公司,它實則是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等國貨化妝品品牌背後的公司。上美股份的上市申報稿材料,不僅向外展示了該公司近年的營收情況,也揭開了國貨化妝品的盈利水平。據上美股份的財務數據,2019年以來,公司的毛利率從未低於60%,2021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達到65.2%。
  • 今天,化妝品產業走進「中國時間」!
    在珀萊雅聯合創始人兼CEO方玉友看來,與時俱進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此,珀萊雅這個「傳統國貨」也在積極轉型,成為與時俱進的「國貨之光」。在這一過程中,珀萊雅從戰略力、渠道力、產品力、品牌力、組織力等五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 例如,近年來,珀萊雅不斷涉足線上渠道。不論是天貓等傳統電商平臺,還是抖音、快手等新興社交平臺,凡是年輕消費者常駐的地方,珀萊雅都搶先於其他國產品牌布局。2021年上半年,其線上銷售額佔總營收的八成,珀萊雅也躍升為抖音賽道頭部美妝品牌。
  • 【國元研究】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之二:聚焦ROE,深度復盤比較國內外化妝品公司
    電商已成為個護美妝消費的第一大渠道,大型電商平臺的政策導向對化妝品行業發展起著引導性作用,2017年起,以雅詩蘭黛、蘭蔻為代表的高端美妝品牌增速反彈、以瑪麗黛佳、完美日記為代表的國產彩妝品牌崛起,均與天貓、京東等平臺對高端美妝品牌與新銳國貨品牌的扶持政策密切相關。2019年,天貓美妝將戰略重點放在下沉市場,有望通過平臺賦能品牌方與零售商,共同完成美妝品類在下沉市場的深度滲透。
  • 電商拿貨的五個網站,化妝品批發生產廠家大全,化妝品分裝瓶批發,國貨海外進口化妝品
    ,能被萃取的都是大自然的選擇。部分植物的根部、種子、花朵、果實或樹皮等部位中蘊含天然芳香化合物,這些天然的化合物便是精油。相比於充斥著合成化學物質成分的護膚產品,天然芳香化合物,可以減少對我們皮膚屏障產生的負面影響,其芳香還能在塗抹間療愈內心。一切的美都是由內而生,那麼電商拿貨的五個網站,護膚品化妝品有哪些進貨渠道呢?如何利用小本錢開好一家化妝品專賣店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 資本寵兒珀萊雅,究竟是靠什麼上位的?
    葉茂中的方案,核心思路無外乎炒作空白概念,搶佔消費者心智。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花費了方玉友600萬人民幣。然而回頭來看,正是這次策劃,推動著珀萊雅踏上了狂飆猛進的營銷之路。也為珀萊雅定下了「會營銷,敢營銷」的基調。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珀萊雅的營銷是缺乏規劃、大張旗鼓的「燒錢式冒險」。相反,在媒體高調轟炸的背後,珀萊雅在相當多的方面進行了縝密的思考與籌劃。
  • 【國元研究】化妝品行業深度報告之三:深入低線城市,洞察最真實的低線美妝市場
    若您並非國元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中國化妝品市場中國際大牌、國產傳統品牌、新銳品牌三者同臺競爭,而其中國產傳統品牌多以三四線城市線下渠道為護城河和基本盤。
  • 【國元商社】化妝品行業2021年1月數據跟蹤:春節錯位影響化妝品類同比高增,護膚增速更優
    若您並非國元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美容護膚行業、彩妝行業TOP20品牌淘系成交額數據跟蹤美容護膚品牌:2021年1月銷售額TOP20店鋪以國際品牌為主導,銷售額排名前三的是雅詩蘭黛、蘭蔻、歐萊雅;國產品牌中珀萊雅、自然堂、百雀羚等6個品牌進入前20。
  • 公司觀察丨122歲的上海家化,為何被丸美、珀萊雅兩個不足20歲的小夥子超越了?
    同時,上海家化在一二線城市傳統百貨渠道布局較早,渠道成本相對更高。而「湯美星」的生產及運營主要在國外,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管理成本。此外,上海家化線上渠道佔比一直較低。為了開拓線上渠道,公司也在不斷加大電商資源投入,這進一步導致了費用的攀升。受「雙十一」期間公司加大社交媒體營銷投放影響,2019年4季度,公司扣非淨利潤出現了39.43萬元的虧損,這也是公司2017年以來首次季度虧損。
  • 珀萊雅:傳統賽道裡的「頭號玩咖」 | 發光體⑥
    與其在黑暗中奮力追光,倒不如「自體發光」,亦如珀萊雅在「很難」的2020依然能做到逆勢生長,是因為她在努力讓自己成為前行中的燈塔。線下為盾線上為矛勇敢地去接「下落的飛刀」在市場陷入低谷的時刻,信仰決定了看待這場危機的視角。
  • 珀萊雅:美·共享,6xN值「不」同
    「產品驅動+品牌建設+組織變革」全面升級,打造發展「永動機」(1)產品驅動:公司採取「以自主研發為主、產學研相結合為輔」的模式夯實企業在研發方面的競爭力。得益於公司強大的研發支持,在產品升級過程中賦予明星產品更有效的成分,通過過硬的產品力從同行中脫穎而出。「大單品+爆品」策略迅速鎖定消費群體,增強粘性。
  • 珀萊雅投資價值分析:國貨黃金期正當時,邁向年輕化多品牌集團
    (1) 單品牌店 單品牌店比傳統線下渠道具有體驗好、復購率高的優勢。在國內行業中,近幾年「悅詩風吟」等韓系品牌鋪設單品牌店獲得相當不錯的口碑和影響,國產品牌開始紛紛效仿。單品牌店的優勢在於注重體驗、能直接觸達消費者、且有效地為線上引流,有利於塑立國產品牌中很缺乏的品牌粘性。國際品牌的單品牌店大多位於一二線城市,本土品牌則大多設於三四線城市和鄉鎮地區,形成區域上的差異化。
  • 【國君零售】零售行業2019年三季報總結:必選消費依舊堅挺,國貨崛起化妝品景氣
    2019Q1-Q3 化妝品行業營收同比+12.11%,單季度看,2019Q3 營收同比+7.69% 。2019Q3化妝品扣非淨利潤同比-2.51%,主要是受到上海家化和拉芳家化影響。行業數據持續向好,社零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1-9月累計同比+12.8%居消費品類中高位,在整個可選消費中,化妝品穿越周期屬性愈發得到市場認可。
  • 市值觀察丨122歲的上海家化,為何被丸美、珀萊雅兩個不足20歲的小夥子超越了?
    同時,上海家化在一二線城市傳統百貨渠道布局較早,渠道成本相對更高。而「湯美星」的生產及運營主要在國外,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管理成本。此外,上海家化線上渠道佔比一直較低。為了開拓線上渠道,公司也在不斷加大電商資源投入,這進一步導致了費用的攀升。受「雙十一」期間公司加大社交媒體營銷投放影響,2019年4季度,公司扣非淨利潤出現了39.43萬元的虧損,這也是公司2017年以來首次季度虧損。
  • 【國元研究】化妝品行業二月數據跟蹤:珀萊雅推出大單品紅寶石精華,丸美嘗試無界零售
    若您並非國元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2020年02月淘系平臺化妝品類(美容護膚+彩妝)成交額合計為132.41億元,同比增長36.09%。其中美容護膚類成交額 96.83億元,同比增長52.52%;彩妝類成交額為35.59億元,同比增長5.24%。
  • 國貨之光,敏感肌化妝品龍頭,五年五倍空間
    醫美化妝品行業未來三到五年甚至十年仍能保持15%-25%的高增速行業,所以市場也願意給出更高的估值,而醫美化妝品行業也誕生了不少牛股,如華東醫藥、朗姿股份
  • 情報速遞|李佳琦和薇婭10月化妝品帶貨數據分析
    鑑於雙十一還沒有結束,暫且不討論大牌的銷售情況,本篇主要討論國貨品牌,之後會更新雙十一化妝品銷售數據分析,歡迎持續關注和交流。我在推送國內化妝品集團的「浣碧困境」裡講過,精華、面霜等屬於高級品類,能佔據消費者心智,奠定品牌基礎。當然,玉澤是一個例外,靠著「凍乾麵膜」的故事+自身的產品實力一炮而紅,這是可遇不可求的。老牌中,御泥坊的胺基酸泥膜竟然能賣到月銷30萬;潤百顏的奶皮面膜實際上就是借鑑美即奶皮面膜的創意,也能賣到月銷7.5萬,甚至超過了美即奶皮面膜的銷量;珀萊雅的面膜也能一晚賣出36萬份。
  • 【開源零售|醫美化妝品6月月報&半年度回顧:行業延續高景氣度,龍頭品牌表現優秀】開源零售黃澤鵬團隊
    板塊行情回顧醫美(選取10家上市公司):6月個股漲幅排名前三分別是華韓整形(+33%)、愛美客(+17%)、華熙生物(+3%);化妝品(選取11家上市公司):6月個股漲幅排名前三名分別是珀萊雅(+16%)、哈三聯(+5%)、上海家化(+3%)。
  • 揭秘|你知道哪14大中國化妝品品牌被山寨了嗎?小心假貨!
    近年來,「國貨復興」、「民族品牌當自強」的聲音不絕於耳。來自凱度消費者指數攜手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6年中國購物者報告》顯示,2015年,在化妝品領域,本土品牌增長7.8%,貢獻了109%的市場增長,而外資品牌則下跌1.4%。在這股來勢洶湧的「民進外退」的市場浪潮中,本土品牌的崛起,也開始讓市場的「投機倒把者」聞風而動。
  • 珀萊雅穩步增長 改革電商 彩妝和孵化平臺成為新亮點
    珀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珀萊雅」,證券代碼:603605)發布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珀 1、拆分電商事業部,管理進一步精細化 珀萊雅將電商事業部劃分為3 個事業群運營:電商劃分為3個事業群運營:美麗谷傳統國貨事業群(珀萊雅等)、太陽島新銳品牌事業群(彩棠、印彩巴哈等)、月亮灣海外品牌事業群(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