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 香港的外賣小哥,困在哪裡?

2021-12-20 港漂圈

●  ●  ●

上周,人物的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把內地外賣軟體送上了熱搜,曝光了系統算法對從業者的壓榨,也讓外賣小哥一下子成了「社寵」(全社會寵愛)。

由此我聯想到,那麼香港呢?香港外賣小哥也困在這樣的算法裡嗎?


圖:Deliveroo

在內地,點外賣簡直就是日常操作,但在香港三年了,我點外賣的次數屈指可數。要不是因為今年疫情,公司要求home office及政府出臺了不能堂食的規定,我才不得不get了在香港點外賣這項技能。

 

作為新晉重度外賣依賴患者,我發現在香港點外賣和在內地還是有很大差別。點的次數多了,對各大外賣平臺的操作越來越熟悉,跟各種膚色、各種口音的外賣小哥有了接觸,也突然這個行業產生了好奇。

●  ●  ●



內地外賣平臺不斷壓縮配送時間,導致外賣小哥為了爭分奪秒頻繁發生事故,而我覺得香港外賣平臺最好的地方,就是沒有給外賣小哥限制送餐時間,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外賣小哥為了趕時間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香港三家主流外賣軟體我都用過,不管是哪家平臺都會顯示預測送餐時長,通常在25-30分鐘左右,但實際上,超時非常常見。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點了燒烤外賣,選好了爆笑綜藝,想感受一把在周末夜晚的放縱,可是直到一集綜藝都看完了,我都開始清醒認識到不能放棄減肥的flag時,外賣小哥才邁著小步姍姍來遲。

還有更多時候,明明已經從地圖上看到外賣小哥在附近晃悠,但就是不現身。急不可耐的我,這時候就會打開大門,站在門口像「望夫石」一樣苦苦等待著我的外賣小哥。

如果碰巧遇上泰國、印尼籍的外賣小哥——這在香港非常常見,碰巧粵語、英語、普通話都不太行,送不送得到就看默契了。

之前就老接到外賣小哥的電話,問我地址在哪裡(我一開始默認了中文地址,後來專門改成英文),但他說了半天,我也聽不懂,聊了幾個來回,時間又給耽誤了……所以每次能順利拿到外賣,我都覺得是因為愛的召喚。

圖:香港01

內地平臺特別講究快速,購買頁面上不僅有「準時寶」之類的字樣,也需要訂外賣的人確認收貨,而香港卻沒有強調時間,甚至確認送達都是由外賣小哥操作。

雖然一筆訂單完成後也會有評價這個選項,但似乎從未看到外賣小哥因此受到影響的相關報導。

這導致的後果是送餐很慢,時間成本不由外賣小哥承擔,而由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來承擔。

好在香港地小,生活社區比較集中,外賣平臺會默認在你附近1-2公裡的餐廳點單,避免了外賣小哥要從城西接單再趕到城東送外賣的情況。

總的來說,超時時間還是可控的。

●  ●  ●

超速、逆行、闖紅燈.為了不超時,內地外賣小哥簡直是拿命在工作,這都是因為超時跟收入掛鈎。

但香港外賣行業沒有這麼一說,外賣小哥的收入跟接單數量有關,跟距離有關,跟交通工具有關,但就是跟送餐時間無關。

說到這裡,就想吐槽一下在香港點外賣特別貴。

在內地,點一個包含小菜、飲料、主食的套餐不到30元,有時候還會碰上店家滿減優惠,以至於我每次都很想問:「你們真的不賺錢的嗎?」

但是在香港,就拿我住的尖沙咀地區來說,吃頓外賣通常要100+港元,我甚至還在平臺上看到過一個慢烤牛扒,一份要1000港元!(內心OS:what?您也做外賣?)

而且運費也不低,儘管餐廳就在我隔壁的隔壁那條街,但竟然要收20港幣的運費,因此我已經逐漸養成了多走兩步、自己去拿的好習慣。

 

最近我甚至發現,通過外賣平臺點的餐比直接跟餐廳預訂還要貴。比如之前在門縫裡收到一家簡餐牛扒館的外賣單,上面寫著直接打預約電話,套餐折後只要70港元,而在外賣平臺上一模一樣的套餐折扣後竟然要91.5港元!

這大概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外賣平臺的服務費高,餐廳不得不加價保證成本。之前同香港餐飲業協會副主席聊天時他就告訴我,很多餐飲業不願意做外賣,是因為每單要收取約30%-40%的平臺服務費,對餐廳來說太高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人工真的蠻高,點外賣的錢有一部分流進了外賣小哥的荷包,成為他們的工資。

我去網上查了下,Foodpanda的外賣小哥分騎兵(騎電瓶車送餐)和步兵(走路或者騎自行車送餐),前者時薪75,後者時薪40,每送一單還有額外15的送餐費,另外所有小費也可以全數收入囊中。

Deliveroo除了有上面這種時薪+送餐費的計薪方式,還有按距離計,騎兵最低50一單,步兵最低35一單,遇上紅色暴雨警告或者3號風球的時候更有額外獎金。

而UberEats則有一套自己的公式,大概就是基本獎金+取餐費+路程費+交餐費+額外獎金+小費什麼的。總之無論哪個平臺,我都沒有看到「因為送餐遲到而扣錢」這一項規定。

只要肯幹就有錢賺,扣錢風險也相對較小,難怪前段時間出現了香港外賣小哥高薪、月入幾萬的說法。

看起來,在香港做外賣小哥還挺幸福?

但我仔細扒下去,就發現其實香港外賣平臺也存在一些和內地外賣平臺類似的問題。

●  ●  ●

 

比如說,香港外賣小哥有時候也會困在平臺算法裡。

我之前看過一篇新聞,說的就是某些平臺無視上山下坡,只以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計算小哥的送餐費用。

在香港這樣一個坡路很多的地方,外賣小哥就很吃虧。從中環站走到山頂,要3.6公裡,若以平面距離計算,可能1公裡不到吧。

 

再比如說,外賣小哥的個人保障問題。

因為香港外賣小哥算是自僱人士,而根據香港勞工處的規定,自僱人士是不受《僱傭條例》等規定的保障的,也就是說,假期、工傷、最低工資等等,都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像我在Deliveroo的外賣小哥申請頁面上,就根本看不到類似提供個人意外保障保險的條例或字樣。

所以雖然在內地和在香港點外賣的體驗大不同,但有些問題是共通的——外賣小哥們都處在這個生態鏈的最底層。

今年疫情開始後,相信很多港漂都跟我一樣,從幾乎不點外賣開始成為重度外賣依賴患者,在吐槽香港外賣又貴又不準時的同時,無比懷念內地便宜快速又方便的外賣。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便利」的背後,是資本對廉價勞動力的無情壓榨。

希望在外賣需求成為常態的今天,平臺在搶佔市場、創造利潤、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多多考慮行業規範性,給支撐起外賣行業的小哥們多一點保障,讓內地的「小黃」、「小藍」,香港的「小粉」、「小綠」們,擁有他們應該有的權益。

畢竟,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END-

●  ●  ●

/本 文 作 者/


張-小碗

一個不太正經的新聞工作者


/歡 迎 來 聊 聊/ 

在香港點外賣是怎樣一種體驗?

/往 期 回 顧/

在香港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是怎樣一種體驗?

一名資深les在香港。

沒能及時續上IANG的我,在香港變成了非法逗留。

在香港坐上阿Sir的警車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香港做完免費核酸檢測,我有話想說。

「在香港說普通話會被打嗎?」——聊聊我遇到的香港人

疫情期間,我探訪了一群漂在香港的泰國人。

2020,我跟決定離港的朋友吃了頓散夥飯。

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從騰訊裸辭後,我來到香港成為「亞洲小姐」。

我在香港這兩年:因不會講粵語而受到的差別對待。

在香港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是怎樣一種體驗?

參加今年的TVB港姐選舉是怎樣一種體驗?

想要看更多在香港的有趣/實用/奇葩經歷

記得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470 萬外賣小哥,不是美團的員工
    等到老狐想起來匆匆跑下樓的時候,小哥已經在樓下等了十來分鐘。雖然看出他很著急,但說出的話依然客客氣氣。可能是擔心拿到差評,雖然我從來沒給過。北京臺的這個記錄片很多人都看過了吧,說的是人社局副處長王林「臥底」美團當了一天外賣小哥的事。從早忙到晚 12 個小時,最後累癱在馬路邊。
  • Deliveroo創始人威廉·舒,從投行分析員到「外賣小哥」
    有一次他送餐的客戶剛好是他在金融行業任職時的經理,經理看到給自己送外賣的小哥竟是昔日的下屬,嚇了一跳。在對倫敦的外賣行業有了系統的了解之後,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Deliveroo。三年之後的今天,Deliveroo在倫敦已經有300多個員工,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000個外賣小哥穿著制服騎著自行車或摩託車送外賣。不知道曾經看到舒送披薩的經理得知這一消息後,會作何感想。
  • 從投行分析員到「外賣小哥」 Deliveroo創始人威廉·舒
    本文授權轉載自華聞網(www.ihuawen.com)威廉·舒(William Shu)是Deliveroo的第一個「外賣小哥」,同時也是公司的創始人。在2013年2月之前,舒還是一家國際投行的分析員,他辭職後,為了熟悉倫敦的物流網絡和路線,舒每天花好幾個小時騎著自己的小摩託車在切爾西區附近晃悠,後來他乾脆做起了披薩送餐員。
  • 猝死的外賣騎手,最終倒在了平臺的陷阱裡!人命真的這麼不值錢嗎&誰偷了外賣小哥的賣命錢&平安新出意外險!千萬保額真的值得買嗎?
    為專業保險人賦能,助力您快速成長,識別二維碼註冊,下載快保APP體驗!大童保險,我們正年輕!我們不一樣!年金險好不好要看它的IRR&國壽、平安、太平洋開門紅測評誰偷了外賣小哥的賣命錢小劉更喜歡餓了麼,因為餓了麼最近一直有補貼,點外賣能便宜六塊錢。但不管是小劉還是小李,他們一直覺得身穿黃藍配送服的外賣員們就是餓了麼和美團的員工。
  • 同時在香港三大外賣平臺下單同一份食物,誰先到?
    >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我的外賣才姍姍來遲實力演繹什麼叫點單5分鐘,送餐2小時>誰是王者,誰是青銅今天就要決出勝負10分鐘過去了foodpanda顯示車手已取餐率先拿下一城deliveroo的車手緊隨其後4分鐘後也動了起來
  • 別罵外賣平臺了
    外賣平臺這樣就行了嗎?顯然不行。但沒有它們的話,會更糟糕。本來標題叫「別罵美團餓了麼了」,但讀起來總覺得哪裡不對。
  • 泰國外賣小哥騎馬送外賣
    泰國一位名為Nung Nattapong Rungruang的網友便轉行送起了外賣,與其他外賣員不同的是,他的代步工具不再是摩託車,而是一匹馬。小哥騎馬送外賣的視頻被發到網上,受到廣泛關注。網友:騎馬的不止是王子,還有外賣小哥!(來源:考宋)
  • 沒合同,沒社保,意外險自己買,誰動了外賣小哥的勞動保障?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美團、餓了麼,還是其他外賣平臺,無論是專送還是眾包,其用工實為同一模式:平臺並不與外賣小哥直接籤訂用工合同,而是將外賣派送用工分包給第三方公司,由第三方公司同外賣員籤訂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也有大量站點並不與外賣小哥籤訂勞動合同或是協議,但均會根據區域劃分,就近將外賣小哥納入站點,以平臺大數據算法為依據,對外賣小哥進行管理和獎懲。
  • 疫情下外賣員的自述:在南寧不出門,只能靠我們!
    隨著小區和城中村開始封閉管理,南寧市民居家閉戶,很多人的日常飲食和購物需求都通過外賣和騎手跑腿等形式來完成。這些被大家稱為「外賣小哥」的騎手們,搭起了生活物資與大眾的橋梁。能舒服躺在家裡輕鬆點單,手指一滑,手機APP背後,便有無數個外賣小哥隨時待命,他們隻身穿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火中,只為給落寞的你帶來一絲慰籍。2月初,深圳一名外賣小哥被確診新冠肺炎,在潛伏期14天的時間裡,一直在送外賣。
  • 錚錚「鐵骨」讓外賣小哥平添驚人神力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近日,上海街頭這樣一幅景象引起不少人好奇圍觀:一位外賣小哥背著摞起來有一人高的外賣箱,行走、爬樓身輕如燕,仔細觀察,他的身上裝著一副類似鐵甲的機械外骨骼。據報導,這套外骨骼機甲裝備是某外賣平臺的測試設備,主要使用場景是高峰期外賣騎手爬樓梯或是在不能騎行電瓶車的區域送餐。
  • 榆林外賣小哥連續接到安眠藥農藥訂單,留了個心眼救下一條人命!
    11月12日晚至13日上午,榆林某外賣平臺連續接到同一人代購安眠藥、農藥等物品訂單,派送地點為榆林航宇路一家小賓館,發現情況不對後,外賣平臺立即與派出所展開一場大營救。  客戶讓代買安眠藥農藥 卻一直不接外賣小哥電話 14日下午,榆林某外賣平臺負責人張女士向華商報講述了這一驚險事情。
  • 海底撈又能外賣了,外賣券必須省!,外賣省錢幫,除了能用3.5元吃到一頓外賣
    識別二維碼免費成為小店長來推廣外賣市場。萬億外賣市場,全國340多萬家餐飲店鋪老闆給你當!什麼平臺讓我們快速賺大錢呢?天天重複消費,客戶自動消費,而你天天賺大錢,這個平臺就是餓了麼的推廣員。使用美團外賣返利平臺方法也很簡單,我們在首頁找到美團外賣省錢的圖標,直接點擊進去會到一個頁面,我們直接進入領券,然後去點外賣,之後我們會在渠道軟體裡邊看到自己的訂單,這時候會返現金到帳戶裡邊,大家自己立馬去體驗,百分百有效!
  • 適合外賣小哥送餐的3款電動車,支持換電,最高續航120公裡
    明年,全國許多地區新國標過渡期即將結束,近1億輛超標車將面臨淘汰,尤其是外賣小哥,特別需要一輛能上路並且續航久的電動車
  • 澳洲外賣小哥自曝潛規則!三分之一的配送員曾起過這種心思……
    現如今,外賣已悄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想做飯,又懶得出門,手指一點,送餐小哥很快就會將美食送到你手上。只不過有時都等到望眼欲穿了還沒等到自己的飯,外賣小哥走錯路送錯餐,自己還的拿著電話遠程指導,好不容易等到了,飯也早就涼了.尤其是面對雪梨諸多外賣平臺,叫外賣也是個學問,但要是碰到不靠譜的配送員,怕是沒吃飯就要被氣飽了!
  • 小哥親測地球上哪裡輻射更高
    片中,一位外國小哥親身探秘了那些廣為人知的輻射地點如車諾比、福島核電站等,並且給出了究竟哪裡的輻射最高的結論。什麼是輻射?輻射,是指由場源發出的電磁能量中的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擴散。
  • 中美外賣為何一「興」一「困」?日千萬訂單的美團外賣做對了什麼?
    美國的Uber、亞馬遜、Google進軍外賣,中國的滴滴、京東卻都沒進入外賣行業,只有百度和阿里跟風通過收購、自己投入的方式進入了外賣行業,不過中國的資本市場相對冷靜,並沒有出現像千團大戰一樣的外賣大戰時代。
  • 讓外賣小哥失業?Skype創始人造的這個送貨機器人要逆天!
    點個外賣,苦等一個多小時。打電話過去催,被告知已經在路上了,這樣的鬼話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了!
  • 2021香港工作榜第一,港星、議員、網紅都去了..
    要說近一兩年全世界最最吃香的行業,那必須是外賣派送員啊,尤其是在香港這樣勞動力極度缺乏、人工費登天的城市,外賣小哥的月薪分分鐘超過中環金融打工仔。香港的外賣費有多貴呢?類似昨天那樣的暴雨日子,本編也寧願外賣自取回家吃,而不是讓別人送。
  • 河南外賣小哥自學理財,資產已翻到100萬!
    中國基金報 泰勒有人調侃,外賣小哥無所不能的形象,再次被刷新了。近日,一則外賣小哥買基金成百萬富翁的新聞火了。
  • 大風颳倒樹木,外賣小哥不幸遇難.他的銀行存款,銀行會怎麼處理?
    由於事發突然,外賣小哥肯定來不及交代自己的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