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萬外賣小哥,不是美團的員工

2021-12-22 科技狐

下午五點的時候點了幾杯喜茶,狗 iPhone 信號不好,小哥打了兩個電話都沒聽到。

等到老狐想起來匆匆跑下樓的時候,小哥已經在樓下等了十來分鐘。

雖然看出他很著急,但說出的話依然客客氣氣。

可能是擔心拿到差評,雖然我從來沒給過。

北京臺的這個記錄片很多人都看過了吧,說的是人社局副處長王林「臥底」美團當了一天外賣小哥的事。

從早忙到晚 12 個小時,最後累癱在馬路邊。

王處長明顯缺乏「經驗」,外賣是一單一單的送不會累積,路上開車老老實實,不超速不逆行也不闖紅燈。

所以最後結算的時候,這一天只賺了 41 塊錢。

對著鏡頭,王林喘著氣說「我覺得很委屈「,」這個錢太不好賺了」

這事搞得挺大,還上了好幾個頭條,評論區網友一邊給王處長點讚

一邊痛罵美團壓榨騎手。

用網友的話來說:得知出了臥底以後,美團的心裡當時害怕極了。

連同餓了麼一起,美團這邊火速做出了回應,表示正「逐步取消對騎士逐單處罰,並將繼續努力提升騎士體驗……」

這事沒完。

就在昨天,王處長攜巡視組又找到了美團,談話的內容主要是關於外賣小哥和美團的勞動關係、保險等問題。

然後其中的一些話,又爆了:

美團代表承認,目前在平臺註冊的外賣員接近 1000 萬(在崗約 470 萬)。

然後說這些騎手都是「外包公司員工,與我們沒有直接勞動關係」。

話外的意思非常明白,這  470 萬的外賣騎手穿著美團的衣服,戴著美團的帽子,每天都為美團賺大把大把的鈔票。

但他們,不是美團的員工。

所以像我們都有的帶薪休假、年終旅遊是沒有的。

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五險一金也是沒有的。

那騎手天天在路上穿行,出了事到底誰負責?

答:有商業保險來承擔,每天 3 塊錢。

當然,這 3 塊錢的保險費不是美團來出,而是直接從騎手的佣金中扣掉了。

雖然這事每個人都知道,而且同樣採取外包模式的也不止美團一家。

但話一出口,還是把大家都給氣炸了。

扣錢和獎勵是第三方的沒錯,但制度卻是美團自己制定的。

比如騎手拼了命的加塞、逆行、闖紅燈,怕的就是美團 APP 給判了超時。

比如騎手最害怕的差評和投訴,怎麼扣錢、扣多少錢,全都是由美團說了算。

結果到頭來你告訴我,美團跟這些騎手沒有直接勞務關係?

有網友總結到:(美團)讓商戶退步,讓客戶理解,讓外賣員拼命,讓外包公司承擔用人成本,只有自己賺的盆滿缽滿。

然後到了出事的時候呢,一個外包就能把風險撇得乾乾淨淨。

老狐也曾看到這樣一個事情,河北廊坊有個顧客投訴騎手,說他提前點了送達態度還不好。

最後美團罰了騎手 500 塊錢並向顧客登門道歉。

這 500 塊錢有賠付顧客的 200 塊,剩下的 300 塊……可能也許似乎是被平臺收走了,反正顧客商家和騎手都沒見著。

之前因為「大數據殺熟」的事情,美團被新華網點名「不顧吃相」。

所以你看,這四個字真是無比精準。

就連我們的投訴和差評,它都能從中間收錢。

最最厲害的在這裡:根據網友反映,其實就連這 3 塊錢的保險費還要被美團從中抽成。

最後到達保險公司那裡的,據說就一塊出頭(也有的說不到一塊)。

說實話,看到這個老狐真心覺得很難過,其它各種抽成就不說了-

但這個錢,真是帶著血的。

好吧,以上說的全都是美團的不是,但事實上類似這種「錢給我,責任給你」的平臺不止一家。

很多網友提到餓了麼,還提到快遞小哥,還有網約車司機……

他們也同樣為平臺立下汗馬功勞,也同樣在公司「員工」列表中找不到自己的名字。

事實上不只是這些,把眼睛放開來看:

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都是差不多的境遇。

沒辦法,這樣的人力成本太過龐大。

有網友給算了一筆帳(老狐數學太爛),假如美團的 470 萬騎手全部上五險,給每人每月出 1300 ,騎手自己出 300+,那麼美團每個月需要支出 61 個億。

一年則要多花 730 億。

這樣的話,美團也早就混不下去了。

所以,給騎手「員工化」是個超級難題,即便是號稱高福利的歐洲國家也很難普及。

但最基本的人身保障可以有。

就在今年二月,英國就判定了 Uber 司機應該屬於「工人」(worker),雖然不等同於正式員工,但最基本的保險、最低工資保障可以安排上了。

同樣的在法國,也認為 Uber 司機不能被視為「零工」,他們應該被看作公司的(半)下屬,當然也包括了 Deliveroo(外賣訂餐平臺)、Jest Eat-Takeaway 的騎手。

跨出最大一步的是西班牙,他們在今年 3 月 11 日宣布外賣小哥和 Uber 司機完全等同於正式員工。

當然,整個歐盟裡邊敢於幹出這事的也就西班牙一個。

……

所以這 470 萬騎手成為美團正式員工很難,但剩下的卻不只有外包一條路。

美團、餓了麼的實力,完全可以為這些風裡來雨裡去的小哥做的更多,純粹只是:

願意,或者不願意去做而已。

圖片和資料來源:

澎湃新聞-如何保護困於系統的外賣騎手?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做法

IT 之家-美團:1000 萬騎手均為外包公司員工,與我們無直接勞動關係

記錄-副處長送外賣12小時賺41元,累癱在馬路牙子上稱「我覺得很委屈」

北京衛視

認同就留個贊吧

相關焦點

  • 沒合同,沒社保,意外險自己買,誰動了外賣小哥的勞動保障?
    彭磊曾在美團跑專送,因認為工資扣罰不合理,他向位於海澱區的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7個月後,在一名法律援助律師的幫助下,彭磊終於拿回了被扣罰的4000餘元工資。隨後他退出專送,開始在餓了麼平臺跑眾包。去年疫情以來,外賣派送單激增,但騎手們反映被扣罰的情況更嚴重了。彭磊所在的小組組長1萬餘元工資在一個月內被扣罰2000餘元,「我讓組長申請勞動仲裁,但組長打包回了老家。」
  • 美團苛政猛於虎
    也有人責怪顧客過於刁鑽,動輒投訴,這麼冷的天,因為一個送餐將外賣送貨小哥逼上絕路。如果不是投訴太過,也不會釀成大禍,一刀兩命。顧客已經被殺了,怎麼責怪他也於事無補。外賣小哥也難有好結局,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千百年來的通理。
  • Deliveroo創始人威廉·舒,從投行分析員到「外賣小哥」
    有一次他送餐的客戶剛好是他在金融行業任職時的經理,經理看到給自己送外賣的小哥竟是昔日的下屬,嚇了一跳。在對倫敦的外賣行業有了系統的了解之後,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Deliveroo。三年之後的今天,Deliveroo在倫敦已經有300多個員工,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000個外賣小哥穿著制服騎著自行車或摩託車送外賣。不知道曾經看到舒送披薩的經理得知這一消息後,會作何感想。
  • 從投行分析員到「外賣小哥」 Deliveroo創始人威廉·舒
    在對倫敦的外賣行業有了系統的了解之後,舒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Deliveroo。三年之後的今天,Deliveroo在倫敦已經有300多個員工,在全球範圍 內有超過5000個外賣小哥穿著制服騎著自行車或摩託車送外賣。不知道曾經看到舒送披薩的經理得知這一消息後,會作何感想。
  • 猝死的外賣騎手,最終倒在了平臺的陷阱裡!人命真的這麼不值錢嗎&誰偷了外賣小哥的賣命錢&平安新出意外險!千萬保額真的值得買嗎?
    2021 剛開年,疫情加緊,負面新聞接踵而至:外賣騎手、拼多多員工接連猝死.儘管這麼難,我們依然要相信,未來會更好,畢竟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如果今天的分享對你有用,歡迎轉發給有需要的親朋好友。外賣小哥辛苦了,加油!:)
  • 美團點評在港上市,IPO市值僅次BAT!
    奮鬥8年殺出血路美團點評CEO王興在上市致辭中表示,今天要感謝很多人,感謝3.4億在美團點評花錢的人,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謝470萬全國各地合作商戶,感謝近60萬的小哥騎手;感謝全公司5萬多員工及曾經付出的老員工
  • 外賣平臺的外包和佣金難題,有解嗎?
    近期遇到外包問題的平臺不僅是美團。在外賣領域,餓了麼也同樣有大批外包員工。外賣領域之外,滴滴網約車司機也被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係處副處長走訪調研。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拼多多與美團同時被上海消保委約談。美團遇到的外包難題,其實不僅僅是一家公司的難題,在不少新業態以及靈活用工行業,具有一定的共性。
  • 再不用擔心有人吐口水,湖南多地投放食安封籤,給你的外賣加上...
    儀式上宣布,即日起,美團外賣在株洲先期投放20萬個食安封籤,防止餐品配送過程中的二次汙染,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再加「防護牆」。擔心外賣被動過的不是少數10月17日,一名網友在微博上曬了自己的外賣,一盒炒飯的盒子是打開的,「外賣打開的時候成這樣,好怕是被吃過的。」這名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 體驗 | 香港的外賣小哥,困在哪裡?
    ●  ●  ●內地外賣平臺不斷壓縮配送時間,導致外賣小哥為了爭分奪秒頻繁發生事故,而我覺得香港外賣平臺最好的地方,就是沒有給外賣小哥限制送餐時間,這從根本上杜絕了外賣小哥為了趕時間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有一次我心血來潮點了燒烤外賣,選好了爆笑綜藝,想感受一把在周末夜晚的放縱,可是直到一集綜藝都看完了,我都開始清醒認識到不能放棄減肥的flag時,外賣小哥才邁著小步姍姍來遲。還有更多時候,明明已經從地圖上看到外賣小哥在附近晃悠,但就是不現身。
  • 補貼橫飛,滴滴、美團的爭鬥,給外賣行業帶來了什麼?
    4月初,外賣之戰在無錫打響,美團緊急調撥200騎士奔赴無錫支援配送業務,一時間外賣的爭奪戰進入白熱化。有的商家僅僅靠補貼,一天收入幾千元,簡直在撒錢,美團外賣、餓了麼也加入補貼大戰。後美團外賣、餓了麼、滴滴外賣被相關部門緊急約談,外賣補貼戰,暫時告一段落。
  • 別罵外賣平臺了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失去了像美團、餓了麼這麼明顯的靶子,苦主都分散了,所以城市居民可以「君子遠庖廚」「眼不見為淨」,以及認為是這些人自己不努力,才落到站大街的地步。——說實在的,如果不是《人物》這篇文章對外賣「包身工」的境遇做系統性的梳理和展現,也不會有現在這樣一次性的輿論聲浪,一切都是長期存在且習以為常的「房間裡的大象」。
  • 美團上市!第三大股東紅杉資本成最大贏家,沈南鵬、徐新眼裡的王興是這樣的
    上市現場,39歲的王興表示,感謝過去一年裡3.4億在美團花錢的人,470萬合作商戶,53萬外賣小哥,5萬多名員工,曾經和現在和未來的投資人。美團不是團購領域最早拿到A輪投資的,在它之前半年,窩窩團和拉手都已經融了幾千萬人民幣。2010年10月份,美團Closed A輪融資,2011 年美團A輪融資到帳沒多久,拉手、糯米等團購網站就獲得了更大新一輪融資,拉開了千團大戰。對手四處做廣告,想盡辦法的挖人。美團廣州、上海的城市經理還是都被挖走了。王興再次站到了生死存亡的風口浪尖。
  • 澳洲外賣小哥自曝潛規則!三分之一的配送員曾起過這種心思……
    現如今,外賣已悄然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想做飯,又懶得出門,手指一點,送餐小哥很快就會將美食送到你手上。只不過有時都等到望眼欲穿了還沒等到自己的飯,外賣小哥走錯路送錯餐,自己還的拿著電話遠程指導,好不容易等到了,飯也早就涼了.尤其是面對雪梨諸多外賣平臺,叫外賣也是個學問,但要是碰到不靠譜的配送員,怕是沒吃飯就要被氣飽了!
  • 記者親測「花1200元三無外賣店上線美團」 執照落款20187年也行?
    據央視報導,一位外賣小哥舉報了一家酸菜魚店,這家飯店不僅環境髒亂差,做出的食物也特別噁心。視頻顯示,這家店的環境根本就不像網上那樣乾淨,廚房裡堆滿了雜物,滿地都是殺完魚之後的魚鱗和斑斑血跡,臭氣燻天,就連酸菜都是隨意放置。
  • 外賣探探真的能賺錢嗎外賣省省怎麼賺錢是真的嗎?外賣省省是哪個公司的靠譜嗎?
    在工廠打工,辛辛苦苦一個月,底層技術員工進行一個月也就是四五千塊而已,想要加點工資問題總是比登天還難,即使我們加了,能加個兩三百已經發展不錯,相信打過工的朋友之間都有一個切身實踐體會。外賣探探真的能賺錢嗎   比如上班族,還有學生,點外賣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在家裡,咱們不想做飯了,也會點個外賣的,手機下單很方便,只要不是高峰期,下單後很快就能吃上了,非常便捷。
  • 中美外賣為何一「興」一「困」?日千萬訂單的美團外賣做對了什麼?
    作為曾經的沃爾瑪(中國)員工,我經常和大家交流不是只有中國人會瘋狂和跟風,美國也一樣。美國的Uber、亞馬遜、Google進軍外賣,中國的滴滴、京東卻都沒進入外賣行業,只有百度和阿里跟風通過收購、自己投入的方式進入了外賣行業,不過中國的資本市場相對冷靜,並沒有出現像千團大戰一樣的外賣大戰時代。
  • 泰國外賣小哥騎馬送外賣
    泰國一位名為Nung Nattapong Rungruang的網友便轉行送起了外賣,與其他外賣員不同的是,他的代步工具不再是摩託車,而是一匹馬。小哥騎馬送外賣的視頻被發到網上,受到廣泛關注。網友:騎馬的不止是王子,還有外賣小哥!(來源:考宋)
  • 美團,無人配送
    這個由無人微倉(無人商店)、無人配送車以及美團配送站點組成的移動智慧門店,是美團在新零售場景下人、貨、場的線上、線下統一的新嘗試。 美團無人車的車體通身黃色,與美團的品牌顏色相統一。車的前後各有一塊屏幕,前面的屏幕上有仿人類的大萌眼,後面是開箱取物指引,兩側是方格式的儲物倉。和外賣小哥的袋鼠耳朵一樣,看起來既有鮮明的品牌代表性,又迎合了當下年輕人對萌的追捧。
  • 河南外賣小哥自學理財,資產已翻到100萬!
    中國基金報 泰勒有人調侃,外賣小哥無所不能的形象,再次被刷新了。近日,一則外賣小哥買基金成百萬富翁的新聞火了。
  • 河南一外賣小哥自學理財,平均月入5萬,資產已翻到100萬…
    賈兆江說,雖然他只有初中學歷,但一直對投資理財感興趣,並且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碰股票只買基金,長期持有,兩年內累積資產已近百萬…有人調侃,外賣小哥無所不能的形象,再次被刷新了。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金融理財人士大都西裝筆挺,與地攤的煙火氣形成強烈對比。但是,最近,一位外賣小哥火了,原因正是他特別善於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