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韭菜一下子,保險韭菜卻是一輩子…扎心!

2021-12-18 Dr大萌萌

春意盎然,遍地綠油油~生機中暗藏殺機~~

昨晚,9個國家股市罕見熔斷,美股更是遭遇史無前例的一周內兩次熔斷~

活了89歲的「股神」巴菲特爺爺,這輩子也只見過3次美股熔斷,而我們卻「幸運」一周見兩次~

熔斷的意思,就是股市跌太慘了,先暫停交易一會,好比家裡的保險絲燒斷了,修好前會停會電~

中國A股前幾天在硬撐,今天終於扛不住-4個點大幅低開~~看來,全球經濟不好, A股重回「碎鈔機」是十有八韭的事情~

2020一開年,疫情、油價股市暴跌,破產、裁員、降薪還在蔓延……黑天鵝一隻接著一隻。

春天已經來了,錢包卻還在過冬。難怪網友感嘆,「活著」都成了最大的奢望~~

萌主不炒股,如果你天生好賭,總想著炒股能讓你一夜暴富一次一次做韭菜還心懷僥倖,萌主可幫不了你~~

不過,炒股是拿錢想去賺更多的錢,這點和保險「以小博大」的槓桿原理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相似的。

萌主就從槓桿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分享一個看起來簡單粗暴,但是超級實用辦法,避免成為被收割的保險韭菜。

01

先說說兩個不懂保險槓桿瞎買入坑的案例~

前幾天,一個80後服裝廠小老闆在網上吐槽交不起保費了。

原來,他前幾年被代理人一通忽悠,看著服裝廠效益還行,一口氣給自己和家人買了15份保險

子女教育金、養老金、返還型重疾險……全是一堆X安X壽等等大公司巨坑死貴的產品。

去年底的經濟下滑加上今年的疫情,服裝廠血虧,他的保費已經逾期了2個月了~

一年交費高達6萬,而其中一年交費1萬(25年交)的重疾險保額只有區區30萬,還有一大堆幾十年後收益率估計還比不上存銀行定期的理財險……氣得萌主一口老血噴出~~

這買的哪門子保險?分明是給自己找的累贅鴨!

近期還接觸了一個37歲的客戶,家庭年收入500萬,除了每月三四萬的房貸幾乎沒有別的負債,在代理人朋友的慫恿下一路買買買,一年保費8萬多

願意花到8萬多,你說壽險、重疾、醫療保障啥不能買到高配,妥妥一個保障充足還不差錢的高淨值家庭!

然鵝,萌主用放大鏡來回看了客戶提供的8份保單,發現醫療險保額只有區區20萬,重疾險保額也僅僅50萬!真正意義上的壽險保障一份都沒有~~

家庭年收入那麼高,這點保額自家隨便都出得起,這樣買保險,你是去給保司和代理人「愛心捐獻」的吧?

02

說起槓桿,大家都知道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

保險,就是用少量的錢,去撬動未來遭遇不確定性損失時更多的保險賠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以小博大」。

保險槓桿,簡單說就是總保費/保額的比值

比如,一份重疾險,交費20年,每年4000,總保費就是8萬

如果保額是30萬,那它的槓桿就是1:3.75

如果保額是15萬,那它的槓桿就是1:1.88

顯然,保額30萬的槓桿作用更大,萬一出事,賠的錢也遠比15萬更能解決問題。

前面說的小陳,他買的重疾險總保費為25萬(25年交,每年1萬),撬動的總保額只有區區30萬,槓桿比為1:1.2,如果考慮到資金收益和貨幣貶值因素,這個槓桿更低。

這麼低的的槓桿,出事了保險公司賠給你的錢,約等於你自己出的錢,那你買保險有啥意義呢?幹嘛不風險自留,把錢存著,說不定這筆錢還能緩解你現在的現金流危機!

後面37歲客戶案例,道理一個樣。而且,她還違背了保險槓桿原理中另一個重要原則——優先保障家庭無法承受的不確定損失

她的家庭收入那麼高,無法承受的風險絕不是20、50萬的醫藥費用,而是作為家庭經濟頂梁柱的老公意外身故導致、重疾可能導致的事業無法繼續。即便沒啥負債,老公起碼1000萬的定期壽險、上百萬的重疾險是不能少的。

03

當然,保險槓桿也是隨著保費調整、保險責任擴展等等而不斷變化的。

十幾年前,市面上可選擇的保險非常非常少,大家買的也不外乎老三樣,槓桿普遍很低。

2016年以來,國內產品出陳推新,市場上的產品恨不得一個季度換一茬,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保障責任也越來越豐富,槓桿也一再刷新~~

萌主大致梳理了一下,當前市面上的主流壽險、重疾產品,大致槓桿如下:

假設30歲,買100萬保額的定期壽險(保20年交20年)

假設30歲,買50萬保額的定期重疾險(保到70歲交30年)

如果同樣條件買終身重疾險(交30年),男女性槓桿1:2以上是相對合理的,畢竟保一輩子,重疾發生的概率擺在那裡。如果低於1:2,那就不划算了~

以上基本可以作為保險產品性價比的「照妖鏡」。大家買保險前,不妨對照一下。如果不是保障責任遠好於同類型的產品,而槓桿又比這個標準低不少,那基本你就可以pass了~

寫在最後

如果不是深度沉迷的股民,往往只會當一次韭菜,被收割完後就收手。

而買保險卻沒那麼幸運,一旦買錯,它很可能會影響終身。錢白花了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是萬一出事,才知道買的保險一定用處也沒有!

股市韭菜是一下子,保險韭菜卻是一輩子

擦亮眼睛,別再做保險韭菜啦!

相關焦點

  • 一顆國民韭菜的心
    小編的入市時間相對較而言比較早 ,在14年底,當然也算是股市中的一顆老韭菜 ,其實最開始對股市並沒有很感興趣 ,因為之前聽人講過,在炒股的過程中總是七負二平一勝 也就是說不是很聰明的人都很難在股市中賺到錢 !所以說當時小編就在想 ,自己沒有聰明絕頂 ,折騰了好一陣子,不是平就是負還是不要去折騰的好 !
  • 你是不是股市的韭菜?
    炒家的目的,只是要在8月5日到8月15日上漲20%——然後,收割韭菜。中國的韭菜不只是出現在股市中,期貨市場也有無數的韭菜。雖然,臺灣的經驗告訴我們,期貨市場上的帳戶,能活過三年的佔比不超過3%。但是,這不妨礙國內的投資者前赴後繼衝入商品期貨市場。網上流傳的一份數據說,目前商品期貨總開戶198萬、有效客戶只有107萬。
  • 如何用期權到美國股市上割「洋韭菜」?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頭,美國的股市卻連創新高。道指雄踞25000點之上,納指笑傲於7800點之巔,標普穩坐於2800點之頂。 跌的時候它們假裝跌,漲的時候它們真的漲。同是股市,差別咋就這麼大呢? 關於美帝 讀者哥,你這問題問得好扎心!但小鞭還是可以很嚴肅地回答你: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好——加十分!
  • 股市韭菜主義
    中國股市行話稱散戶投資者為「韭菜」:因為韭菜長得快,可以經常收割。通過社交媒體新發現的集體力量,韭菜們完敗了專業選手-歡迎來到股市民粹主義時代。隨著散戶的崛起,我們發現中國市場結構內部存在著許多耐人尋味的背離。沙特正在對俄羅斯實施震懾行動,油價壓力短期內不太可能緩解。
  • 我作為股市韭菜的一個月心路歷程
    突然我就不羨慕別人股市賺錢了,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這樣是不對的。做任何事情,收益幾乎都是跟你投入的時間精力對等的。同樣的時間,我放在別的事情上或許收益更大。前段時間股市形勢一片大好,突然間身邊所有人都開始議論股票,連我這樣從來不關心股票的人都從四面八方聽到牛市的消息了。
  • 中國韭菜啟示錄
    很多人不具備博弈的理性,但是頗具博弈的膽識與勇氣,他們的對手以石取卵,還給他們取了個寓意生命的名字:韭菜。 財富取之不竭,韭菜自當生生不息。一個光榮的韭菜,應該齊具五大特徵:一是主觀上迫切地想要拿錢生錢;二是客觀上實施了投資/投機行為;三是實施投資/投機行為的依據要麼是人云亦云,要麼是認賊做父(如證券市場操縱中的蠱惑交易操縱和搶帽子交易操縱);四是對投資/投機標的幾乎一無所知;五是不存敬畏之心,對預期結果有謎之自信。
  • 洪灝|股市韭菜主義
    中國股市行話稱散戶投資者為「韭菜」:因為韭菜長得快,可以經常收割。通過社交媒體新發現的集體力量,韭菜們完敗了專業選手 - 歡迎來到股市民粹主義時代。隨著散戶的崛起,我們發現中國市場結構內部存在著許多耐人尋味的背離。沙特正在對俄羅斯實施震懾行動,油價壓力短期內不太可能緩解。投機者繼續削減他們在歷史高位上積累的頭寸。
  • 股爺 | 26 韭菜茶館
    ,相當於一個永不落幕的股民茶話會;正是沿襲了百年前舊上海股市茶會的風格。「明叔解釋說:」去年行情最低迷時有幾個暴倉股民,走投無路準備跳樓,剛好路過韭菜茶館,就在這功德亭吃了最後的晚餐,吃完以後發現不用付錢,心下大受觸動,對於金錢和人生的理解柳暗花明,當場開竅一般,發誓要好好活下去,活得更有意義,就在茶館裡做了義工,傳為股城佳話。
  • 【韭菜周報】我A上演冰與火割裂之歌 小盤股開比慘大會
    沒有一點點防備,我A在創出反彈新高后一頭扎了下來,更是上演了百股跌停的黑色星期五,滬指本周跌
  • 醒醒:韭菜的三大幻覺
    韭菜有沒有錢也不重要。15年的牛市發生的背景,是14年全國擔保公司跑路潮後,一堆人喊著破產,結果硬生生的,股市被幹到單日成交量破萬億。普通散戶,不重要。但這道理,老張不認。換個話題:「你覺得現在拉動消費,能行麼?」「行個屁,都沒錢了,靠啥消費」唉,他可能忘記了。
  • 韭菜何苦為難韭菜
    2018.1.29股市,是一個概率遊戲,沒有人能百分百判斷市場,我們能做的是找到最佳的風險回報比,提升勝率。2020.1.29 下午14:30 上證指數開始快速拉升,標誌主力資金進場相信到這裡資金面對股市短期波動的影響大家已經能看明白了,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以後大家苟富貴,勿相忘。
  • 當代韭菜大師
    世有韭菜,然後有鐮刀,韭菜常有,割韭菜者亦然。韭菜這種食物想必大家都見過,它有一個特點,生命力旺盛。在長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去收割,它還能長出一茬新的來,你若再割,它便再長,這樣周而復始,生生不息。現如今,「割韭菜」一詞已成為金融領域的熱詞。不單再是原始的莊家割散戶,除了股市,還有幣圈、P2P理財、資金盤、剛需兼職、炒鞋等等。
  • 請問阿爾法狗,新韭菜要幾時熟?
    簡單來說,央媽借錢給各個仔,聽起來一下子給了5000億,但這個月要還回去的也有4300多億啊(每個月都有到期歸還的哦),天花亂墜下來一共也就借了600億,而且要借必須借一年(短期的利息便宜,一年期的是3.2%的利息),這樣一副愛要不要的高冷臉的央媽
  • 美國股民抱團大戰華爾街,雄起吧,全世界的韭菜!
    在過去的一周,美國股市韭菜屁民們抱團大戰華爾街金融權貴。
  • 美國韭菜和資本鐮刀拼命
    網際網路電商大佬賴老師加入了進來,一下子就有了想像力。就像是馬化騰收購了馬自達,一下子就賦能了,在未來我們可以在路上吃著老乾媽開QQ飛車指日可待,就是要控制自己不要把副駕駛當炸彈丟出去。沒有想像力,怎麼生態化反。雖然賴老師加入了這家公司,但這只能說是利好,還到不了一下漲幾十倍的層次。
  • 韭菜的自我修養
    第二件事情:李笑來出了一本書,名為《韭菜的自我修養》,我覺得對於初級投資者而言,值得一讀。5年40倍收益率,這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遠超巴菲特。在書中,李笑來說:我真的寫了一本《韭菜的自我修養》。2018 年 7 月底的時候,我騰出了兩三天時間把自己鎖在屋子裡,寫了幾萬字的小冊子,取名為《韭菜的自我修養》。
  • 「割韭菜」「韭菜」用英語怎麼說?
    無論是美股還是A股,「割韭菜」這個詞我們屢屢聽見,誰都不願意做「韭菜」。說起割韭菜,第一反應就是……韭菜學名:leek or Chinese chive但我們這裡說的可不是餐桌上的韭菜,而是韭菜的引申義首先我們來看看韭菜的引申義:韭菜(等著被割的人,新的股民)Retail investors
  • 在股市中割韭菜的「主力」,到底是誰?
    國家隊是以國家大基金的形式作為主力存在的,國家隊是A股最大的主力,這點不接受反駁。國家隊不僅能對個股的價格進行控盤,它對整個大盤,對整個大A股的走向,都有能力進行控盤。比如什麼時候該漲,什麼時候該跌,該在什麼地方進行突破,什麼節點進行底部支撐,國家隊都是有能力掌控的。國家大基金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體量最大的就是社保基金。社保基金揮動的都是幾萬億人民幣。
  • 新中國首位巨貪劉青山:最愛吃韭菜餃子,但餃子裡不能有韭菜
    劉青山也一樣,根據炊事員的回憶,當年劉青山有錢以後,對吃就特別講究,甚至讓炊事員創造出「沒有韭菜的韭菜餃子」。話說當年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劉青山,突然愛上了吃餃子,特別是韭菜餃子,但吃多了韭菜餃子又讓他覺得燒心,於是他就給炊事員提出,要做只有韭菜味,沒有韭菜餡兒的餃子吃,這可難倒了炊事員,可既然劉青山都發話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 《韭菜的自我修養》教你在入門投資交易市場中,如何避免成為韭菜
    《韭菜的自我修養》既講述了自己從「韭菜」成長為投資人的過程,也講述了資本市場中那些看似簡單卻不容易做到的道理。那麼如何解釋他們成為了大家眼中的「韭菜」呢?原因就在於他們不僅買入的時機錯了,對於風險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認為股市是零和博弈的人,往往會忽略周期的概念,並會因此在沒有等到好時機時就匆忙入場。他們並不會站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周期去觀察此時的決定是否正確,他們會認為不冒險就不會有收穫。他們認為這個市場就像賭場,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