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催生了,不是自己生娃不知道它沉甸甸的責任,女性承擔的更多

2020-12-22 芸芸育兒經

結婚有成本,離婚有成本,女性孕育生命同樣也有成本,反而更高,當往往被外人巧妙隱藏隱蔽。

「不想結婚,婚姻對於女性來說犧牲太多。婚後複雜的家庭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小姑子關係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千百年被世人模糊的成本:孕育生命開始直至寶寶3歲,女性可能面臨失業、3-4年喪失社會價值競爭優勢,甚至面臨家庭關係危機,太累!單身挺好。」來自同事琳琳自述,發現除琳琳外身邊還有很多女性擁有同樣的想法和觀點。

人生似乎被催著往前走,完婚後緊接著就是催生,但沒有人會告訴你,生孩子,這個沉甸甸的責任,女性要承擔的比男性更多,更辛苦……這也是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對婚姻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女性孕育生命究竟存在哪些潛在成本,往下看。

別再催生了,不是自己生娃不知道它沉甸甸的責任,女性承擔的更多。

一、生理性成本

1、10級陣痛;

2、產後衰老鬆弛脫髮;

3、乳腺炎、漏尿、腹道肌的分離,百分之80%的母親都有;

4、孕期糖尿病產後直接轉化為糖尿病;

5、妊娠高血壓,產後雌性激素激素變化造成的產後抑鬱症;

6、產後後遺症:

產褥期間沒有做好護理,導致很多媽媽留下了產後後遺症,例如遇風頭痛、肩頸受涼會有刺痛感,有些媽媽產後2-3個月打個噴嚏、拎重物尿液都會控制不住的留下來。曾經某位明星因此一度覺得尷尬甚至痛苦。很多產後後遺症都是不可逆的,不論在做產後修復都很難再恢復到產前狀態。

一個生命的誕生,帶走了母親身上很多營養,是很多過來媽媽的親身之談。身體健康的成本又有誰計算過呢?

二、社會性成本

改革開放後,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女性受教育逐漸偏高,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職場中展露頭角,發揮優勢,女性地位提升,經濟、人格更加獨立,而非像封建社會需要再依賴男性而生存。

女性需要在職場有所成就,想取得一定的成就,25+歲年齡段,不敢輕易結婚生娃。尤其近幾年「母職懲罰」這個詞逐漸進入世人眼中。已婚女性在職場中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懷孕期間,更容易受到歧視和排擠,甚至有些會被勸退,產後的媽媽找工作四處碰壁。

1、懷孕後重回職場,曾經的職位早已有人選

很多產後媽媽,產假結束後快速重歸職場,即便如此,仍是發現曾經的職位早已被人代替。日常工作外,女性還承擔了大部分育兒責任,女性在職場升遷的概率遠遠低於男性。

2、產後工作需要女性更加努力

女性想和男性同位並肩,女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孕期育兒這幾年在職場失去的,需要加倍努力補回來,社會的公平是相對的,產後重歸工作崗位需要付出更多。

在身體和個人職場成本代價如此高的情況下,依然有女性堅持做母親,生娃育子,女性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職場,家庭育兒同樣光輝偉大,母親是偉大的亙古不變,為每一位媽媽鼓掌點讚。不要因為結婚而結婚,因他人催促而生娃。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生娃帶娃,是為母責任」,兒媳的反駁很犀利,婆婆羞愧無言
    兒媳為小家奮鬥婆婆非要催生,承諾帶娃全包,看到是孫女後立馬反悔閨蜜小圓和老公曾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一起回了老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結婚的時候雙方父母都給不了經濟支持,車房都得夫妻倆自己掙。婆婆眼瞅著兒媳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三番五次的催促小圓,且言辭激烈,小圓不得已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時間真的很重要,等她事業再穩定一點立馬就生孩子,現在生孩子的話,怕被別人頂替下去。婆婆聽了之後趕緊表態:「你只管生,生出來後我來帶孩子,保證你能安安心心上班。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看看同批上熱搜的話題就知道了: #這一屆年輕人為什麼不愛加班# 年輕人已經快要苦笑了:為什麼要讓年輕人愛加班?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喜歡加班呢?天天加班,又哪兒來的時間戀愛、結婚、生孩子?怎麼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 生娃需要勇氣,放棄生娃同樣需要勇氣
    文/母嬰期刊女人的一生確實很難,尤其在男權社會下,女性雖然可以像男人一樣打拼,仍然難逃生育的束縛。沒有生育的女人,往往被人視為異類。甚至結婚多年,不願意早生娃的女人,也會被鄰裡親友說三道四。瑞軒媽媽:突然查了剖宮產術後的風險,意識到一個女性從懷孕開始,就要經受各種不適,包括噁心、嘔吐、厭食、水腫、你笨一重,無法平躺、呼吸困難、產檢,再經歷生娃疼痛,產後還要經歷各種風險,排惡露,子宮復舊不全,切口癒合不良……一點點把娃撫養長大,每個媽媽都要經歷。還要請老人幫忙帶娃,養兒方知父母恩,儘可能多陪伴老人與孩子。
  • 朋友圈生了娃的女性,為啥那麼多去做微商的?
    曾經跟你一樣高冷得半個月不發朋友圈的小姐姐,在生了娃以後突然克服了自己的社恐。不僅毫無顧忌地在朋友圈裡賣貨,還熱衷於表達自己在事業上的心路歷程。甚至有女網友在懷孕時加進了一個孕婦群,結果不久後大半個群的人都開始賣美白針,天天往群裡丟廣告,好好的母嬰交流群變成了微商群。
  • 致上班族:工作生娃兩不誤,有實力也有幸福的能力並不是個偽命題
    比如,有人看到的是好心態和正能量,自己也從中得到激勵!這樣的人也許平時就思維正向積極,本身也想做事業家庭兩不耽誤的女性。而有人看到的是一個累得半死不活還在堅持的女人,也許她的觀念裡就認為女性本不該承受這麼多,養尊處優才好命。 還有人看到的是雞湯,真實生活中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女性。
  • 沉甸甸的收穫沉甸甸的責任
    沉甸甸的收穫沉甸甸的責任 一一河北學習體會 劉廟回民學校劉海勇 9月26日至29日,踏上燕趙大地,領略了河北教育的風採。
  • 沒錢買奶粉給娃喝咖啡,網友評論折現人生,沒錢到底該不該生娃?
    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到底應不應該生孩子?哪對夫妻不想有自己的孩子呢,可生一個孩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需要從多方面考慮。1)保證不了基本生活,不要生每一個寶寶都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為人父母有責任為寶寶的成長做長遠的打算,經濟條件是保證寶寶健康成長的首要條件。
  • 康寶萊王雙: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畏懼承擔責任
    「女人撐起半邊天」「在過去20多年的工作中,我並未體會到女性這個角色帶給我太多的困擾。相反,縱觀我們公司的管理層中女性的佔比也是相當高的,充分體現出『女人撐起半邊天』。」工作中的王雙,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價值觀。
  • 「人口警報」來襲,19年新生兒不到1500萬,年輕人為啥不生了?
    誰知這樣的催生效果並沒有持續下去,三年過去了,2019年的新出生人口已經比2016年減少了321萬,竟然不到1500萬。這讓很多人感到非常焦慮,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娃了?要看到低生育率的國家的未來,我們的鄰國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開放三胎:請不要再往催生大隊的手上遞刀子,他們要的是女人的命
    就連在家帶娃的大媽們都能掌握一手資訊,專家才提出建議,大媽就已經安排好催三胎的計劃,果然大媽們做事的效率就是槓槓的。不知道她家兒媳今晚面臨大媽的催生,會哭還是會笑。三胎計劃可以實行,但不應該用」鼓勵「這個詞來催生。要不要生二胎或者三胎,或者更多的孩子,本來就應該有各個家庭自己來做最適合家庭環境和條件的決定。但專家們一旦用上了」鼓勵「這個詞,那麼就給催生的隊伍有了最直接最有利的武器。
  • 女性生娃會變老?這個年齡是分水嶺,越過衰老更快!
    除了面部顏值變化,28歲後生娃,其他方面也會受影響1.身材回復不到以前的樣子28歲之前生娃身體狀況和身體素質都會較好,因為身體健康,所以還是生出來孩子也會比較聰明。這之前生孩子的女性,產後恢復包括子宮、身材和心理恢復,都能夠恢復好一些,如果穿衣打扮一下,很多人都會看不出來已經結婚生孩子了。相反,28歲後生娃,產後的恢復就會比較慢,身材可能也恢復不到以前的樣子。
  • papi醬「獨立女性」是人設?結婚生子、娃跟誰姓,和獨不獨立無關
    在一次採訪中,她被問到為什麼一直沒有結婚,她就說,自己並不是不婚主義者,也不是什麼結婚主義者,她不是任何主義,單身也好,結婚也好,丁克也好,這些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是一種生活方式,不需要扣上任何主義的帽子。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國家不催生,父母不反對,你會生幾個娃?」,90後的話真相了
    「若國家不催生,父母不反對,你會生幾個娃?」 當記者問:「若國家不催生,父母不反對,你會生幾個娃?」,90後回答如下: 小靜靜:「我還是先養活自己再說吧,現在我連自己都養不活,我怎麼生?生了用什麼養?
  • 沒趕上生育「末班車」的女性,建議最好別生娃,可能會有這些缺陷
    女性生育功能主要由卵巢功能來決定,但是女性體內卵子的數目是一定的,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或者質量下降。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二胎政策開放後,相比於90後女性物質條件有限,更多選擇生二胎的媽媽都是已經有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的80後,甚至是70後。
  • 低生育率上熱搜:女性為何不願生娃,這些原因解決了生再多都不怕
    孩子只能自己帶,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了,找了份工作還必須要早退自己接孩子。我相信有很多寶媽跟我一樣,要麼全職在家帶娃,要麼找個時間自由邊賺錢還能接孩子的工作。感覺孩子就是給自己生的,自己上班自己掙錢不香嗎?所以把終於快把孩子帶出來了,堅決不能再來一次。
  • 生孩子是人生的一道選擇題,不是必選題
    ……我只能尷尬附和的解釋著,我有自己的計劃,不是不想結婚也不是想生孩子,只是等條件相對成熟了再考慮吧。但身邊的好友和家裡的長輩們,還是苦口婆心地催,根本不願意去理解我們為什麼不想生孩子。有時候在朋友圈看到一些朋友分享光鮮亮麗的生活,再看看自己的狼狽,她就焦慮得掉眼淚,自卑不已。只是生了個孩子,她覺得生活就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 非洲「彪悍」原始部落,女性獨自生娃,男性可手撕牛肉
    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現代化,各個國家即使是經濟不算發達,但大多數也都已經接觸了現代文明,但是非洲卻存在著許多原始部落,這些部落不想要融入現代社會,只想要固守著自己的傳統文化,而專家們也建議不要去打擾他們的生活,所以現在倖存下來的原始部落,大多數依舊在過著原始的生活。
  • 扛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扛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三位縣委書記話脫貧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  「脫貧攻堅的初始階段,看到少數困難群眾的貧困,有一種酸楚湧上心頭;隨著脫貧攻堅進程的全面展開,各方面的困難、挑戰辣味十足,有一些群眾的不理解、部分幹部的埋怨情緒,有社會對我們的困惑、質疑等,甚至也有極少數貧困群眾的不配合,也有思想觀念陳舊方面的問題。」董良鴻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脫貧攻堅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足繡花功夫。
  • 女性20多歲生娃還是30多歲生娃,區別很大嗎?用現實告訴你
    因為事業和生活,選擇晚婚晚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時刻盯著「最佳生育年齡」,想抓住生育黃金期的尾巴,在度過事業上升期後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娃。當然,也有不少女性選擇了在二十幾歲當媽。那麼,20多歲和30多歲生娃有啥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