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有成本,離婚有成本,女性孕育生命同樣也有成本,反而更高,當往往被外人巧妙隱藏隱蔽。
「不想結婚,婚姻對於女性來說犧牲太多。婚後複雜的家庭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小姑子關係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千百年被世人模糊的成本:孕育生命開始直至寶寶3歲,女性可能面臨失業、3-4年喪失社會價值競爭優勢,甚至面臨家庭關係危機,太累!單身挺好。」來自同事琳琳自述,發現除琳琳外身邊還有很多女性擁有同樣的想法和觀點。
人生似乎被催著往前走,完婚後緊接著就是催生,但沒有人會告訴你,生孩子,這個沉甸甸的責任,女性要承擔的比男性更多,更辛苦……這也是越來越多年輕女性對婚姻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女性孕育生命究竟存在哪些潛在成本,往下看。
別再催生了,不是自己生娃不知道它沉甸甸的責任,女性承擔的更多。
一、生理性成本
1、10級陣痛;
2、產後衰老鬆弛脫髮;
3、乳腺炎、漏尿、腹道肌的分離,百分之80%的母親都有;
4、孕期糖尿病產後直接轉化為糖尿病;
5、妊娠高血壓,產後雌性激素激素變化造成的產後抑鬱症;
6、產後後遺症:
產褥期間沒有做好護理,導致很多媽媽留下了產後後遺症,例如遇風頭痛、肩頸受涼會有刺痛感,有些媽媽產後2-3個月打個噴嚏、拎重物尿液都會控制不住的留下來。曾經某位明星因此一度覺得尷尬甚至痛苦。很多產後後遺症都是不可逆的,不論在做產後修復都很難再恢復到產前狀態。
一個生命的誕生,帶走了母親身上很多營養,是很多過來媽媽的親身之談。身體健康的成本又有誰計算過呢?
二、社會性成本
改革開放後,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尤其是女性受教育逐漸偏高,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職場中展露頭角,發揮優勢,女性地位提升,經濟、人格更加獨立,而非像封建社會需要再依賴男性而生存。
女性需要在職場有所成就,想取得一定的成就,25+歲年齡段,不敢輕易結婚生娃。尤其近幾年「母職懲罰」這個詞逐漸進入世人眼中。已婚女性在職場中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懷孕期間,更容易受到歧視和排擠,甚至有些會被勸退,產後的媽媽找工作四處碰壁。
1、懷孕後重回職場,曾經的職位早已有人選
很多產後媽媽,產假結束後快速重歸職場,即便如此,仍是發現曾經的職位早已被人代替。日常工作外,女性還承擔了大部分育兒責任,女性在職場升遷的概率遠遠低於男性。
2、產後工作需要女性更加努力
女性想和男性同位並肩,女性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孕期育兒這幾年在職場失去的,需要加倍努力補回來,社會的公平是相對的,產後重歸工作崗位需要付出更多。
在身體和個人職場成本代價如此高的情況下,依然有女性堅持做母親,生娃育子,女性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職場,家庭育兒同樣光輝偉大,母親是偉大的亙古不變,為每一位媽媽鼓掌點讚。不要因為結婚而結婚,因他人催促而生娃。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