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怎麼給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2020-12-18 華夏盛德禮商書院官網

本課寄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第一印象,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主要的地位,這就是「首因效應」。——華夏盛德禮商書院

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準備工作很重要,對於初出茅廬的我們來說,隨著身份、角色的轉變,我們不得不跳出熟悉的圈子,進入到一個一個全新的社交圈。

比如我們的求職面試、入職後的員工報到、拜訪客戶等等都要跟陌生人打交道,你準備好了嗎?也許你還不知道,你只有幾秒鐘的時間給別人留下自己的第一印象。也許你會認為這不公平,你想別人應該用很長的時間去認識真實的你,但是別人只用幾秒鐘或者幾分鐘來對你下定義已經成了不可改變的事實。

01什麼是第一印象?

在《第一印象心理學》這本書中,作者德瑪瑞思把第一印象定義為:給人的第一感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第一印象,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主要的地位,這就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洛欽斯 提出的,它是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就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 整個印象的作用都強。而且還有心理研究證明,和一個人初次會面的幾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們可以把第一印象的形成過程比作一個過濾器,我們通過感受他人的形象、動作、語言等重要信息帶給我們的感覺,對他人做出一個最初的判斷。儘管這個判斷可能不夠客觀、準確,但卻很重要。

在以後相處的過程中,如果這個人的表現和給人的第一印象相差不多時,我們就會說:「你看,我從第一次看到他時,就知道他是這樣的人。」最重要的是,假如這個人後來的表現和第一印象相差很大,人們也很可能會忽略掉他後續的表現,繼續堅持自己的第一印象。

所以,如何給別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02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影響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和臥龍諸葛亮齊名,所謂「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在後世廣為人知,而知道龐統的人相對就要少得多了。二人結局為什麼差別那麼大?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諸葛亮給人的「第一印象」

諸葛亮與劉備第一次見面,就是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關於三顧茅廬,《三國志》和諸葛亮的《出師表》都有記載,可見三顧茅廬是歷史事實。其實,三顧茅廬就是一次面試。

劉備去諸葛亮住地的第3次才見到他。但當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與關羽、張飛就站在門外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諸葛亮睡醒後,得知劉皇叔前來拜訪,卻並不立即接待,而是轉入後堂更衣。過了很久,諸葛亮才梳洗打扮完畢。

然後,諸葛亮展現在劉備面前的是一幅怎樣的形象呢?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這就是諸葛亮給劉備留下的美好的第一印象。

終於見上了面,劉備與諸葛亮交談,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在《隆中對》裡,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且整個過程諸葛亮不卑不亢,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又顯得非常謙虛謹慎,使劉備很開心地接納了他,並且得到了充分的信任。

諸葛亮的面試堪稱完美!

龐統給人的「第一印象」

與諸葛亮三顧茅廬被請出山閃亮登場相比,龐統的面試就相當尷尬了,龐統有兩次面試。

《三國演義》中,龐統最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在魯肅的引薦下去面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心中先有幾分不喜歡,又見他非常傲慢,更是覺得不高興。最後,這位以「任人唯賢」著稱的孫仲謀竟把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龐統拒於門外,儘管魯肅苦言相勸,也無濟於事。

眾所周知,禮節、相貌與才華無必然聯繫,但是禮賢下士的決孫權尚不能避免這種偏見,可見第一印象的影響之大!

龐統的第二次面試是在荊州,與劉備見面後,劉備給了龐統耒陽縣令一職。這次面試雖說是沒有被拒之不用,看似成功但實屬失敗,以龐統的才華本可以與諸葛亮平起平坐,即使沒有三顧茅廬的待遇,縣令的差事實在是大材小用。

龐統與諸葛亮才幹相似,然而,結局卻大不相同。「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扶佐劉備成就帝業,做出了傑出的歷史成就,但是,龐統卻英年早逝,空有曠世之才,不為孫權所用,又被劉備所輕視,所學才能沒有能夠完全發揮。可見,人的成功不完全取決於才能,還取決於其他重要的因素,從龐統的人生中,可以讓我們吸取一些教訓。

03影響第一印象的「55/38/7」定律

有句格言說「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重塑第一印象」,這句話用在求職面試中再正確不過了。一場面試,短短幾分鐘就能定格一個人未來的基本走向。

在電視劇《血色浪漫》中,正營職的鐘躍民和張海洋從部隊轉業回家,到了「退伍軍人安置辦」等待安置。裡面有一句非常惹人深思的臺詞:「到裡面和人家好好說話,別有脾氣,就這幾個人,把我們的後半輩子都安排了。」在面試這場人生關鍵的談話中,往往最初幾分鐘塑造的第一印象就能決定一個潛在的僱主看待你的方式,並且因此對你的職業前途做出預判。

那麼,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如何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根據西方學者雅伯特馬伯藍比教授研究出的「55/38/7」定律來看。

旁人對你的觀感,只有7%取決於你談話的真正內容;

而有38%在於輔助表達這些話的方法,也就是說話時的口氣、手勢等;

卻有高達55%是決定於你的外表、穿著、打扮,可見外表是內在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在我們日常社交生活或者職場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有的人完成得那麼得體、那麼圓滿,而有的人卻花費很大的力氣也總辦不成?

這裡面雖然有偶然的因素,但也還有個必然的因素在起著重要作用,就是人們是否喜歡你、歡迎你,是否願意幫助你,並與你合作。人們往往更樂意積極主動地 甚至傾全力 去幫助那些形象好、感覺好的人。良好的形象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與幫助,這就像股市投資者 常常投資那些 看上去能漲的股票。

04如何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很多禮儀、形象類的資料裡,都記錄了這樣一個案例。

1962年,在英國倫敦一次貴族舉辦的豪華宴會上,一名中年男子出盡了風頭,他優雅的舉止、迷人的言談,不但令在場的所有女士都對他傾心,而且所有男士也都對他抱著極大的興趣和好感。

人們私下裡紛紛相互打聽,都想認識他,並和他成為朋友,而那位男子,在這次宴會上也收穫頗豐,不僅籤下了40多單生意,還找到了他的終身伴侶。 這名男子就是英國著名的房地產新秀 柯馬伊魯斯。他憑藉自己優秀的形象,徵服了整個倫敦的上流社會,隨後,金錢和好運向他滾滾湧來。

其實在12年前,柯馬伊魯斯就來過倫敦,並出席了一個由商會舉辦的小型聚會。那時的柯馬伊魯斯還是個小人物,經營著一家小水泥廠,整天勤奮地忙來忙去,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形象。

為了擴大生意,他千方百計弄到了一張商行聚會的邀請函,可一進入聚會大廳,立即意識到自己走錯了地方。大廳裝飾得金碧輝煌,男士們個個西裝革履、彬彬有禮,女士們也是華衣錦服、溫文爾雅,柯馬伊魯斯低頭看看自己,一身沾滿油汙的工作服,大膠鞋,亂糟糟的頭髮,簡直像個乞丐。

這時幾位女士走過來,故意將酒潑在他的身上,並趾高氣揚地扔下些小費。侍者過來詢問他,讓他講明身份,可是沒人相信。而他拉一個認識他的人作證時,那個人竟不承認認識他,還說他是路邊的鞋匠,於是他被請了出去。

遭到冷遇之後,柯馬伊魯斯開始反省自己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對待。自然,憑他的頭腦,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不久,他回到家鄉參加了一個禮儀培訓班,並髙薪聘請了私人形象顧問,於是才有了上面的故事。

柯馬伊魯斯這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打造是來之不易的,通過12年的時間,在自己發生了「改天換地」的變化之後才得到的。

可見,「首因效應」與種族、國籍、年齡、性別無關,人們總是根據有限的信息來做出判斷,而最初獲得的信息又佔據著統治地位。如果我們不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不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們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進行糾正,更有可能的是我們連糾正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都說「以貌取人」不可取,但是我們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你、我,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外貌協會,試想一下,當你同時面對一個外表乾淨整齊的人和一個邋裡邋遢的人的時候,哪一個會更容易的讓你產生好感?

有時候我們沒有更多時間去了解一個人,「以貌取人」是一種對人進行判斷的簡單方法。有這樣一句話:「性格寫在臉上,人品刻在眼裡,生活方式顯現在身材,情緒起伏表露於聲音,家教看站姿,審美看衣服,層次看鞋子,投不投緣,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其實,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個性特徵。好的第一印象,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工作經驗方面的不足。但是,良好的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05向周總理學習形象管理

在《知乎》有一項提問:「周恩來總理最帥的照片是哪一張?」有一條回答被網友瘋狂點讚:在我看來,不同年齡階段的總理有不同的帥。無論是翩翩少年郎,意氣風發的青年,還是充滿憂慮的晚年,都別有一番滋味,並附上了總理各個階段的照片,特別有說服力。

國際上也評價他是「東方最典型的美男子、中國最偉大的外交家」,周總理是怎樣成長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樣一種形象的?

關於周總理的故事有很多,讓我們回到1913年,只有15歲的周恩來總理進入天津南開中學學習,學校的文化牆上貼著40個字:「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顏色:宜和宜靜宜莊;氣象:勿傲勿暴勿怠。」

當時他看到以後,就拿了小本抄下來,把這40個字帖在自己的床頭,每天早上起床,就在按這40個字來整理自己的儀容儀表儀態,這是一種自律,也是一種形象上的修煉。

一個人長期以往的要求自己很端正、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時,你的風度自現。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還是在周恩來總理的晚年,你翻翻他的照片,一點都不邋遢,非常有風度。這就是一個好習慣養成的結果和效果。

所以,各位正在看文章的你,無論是剛剛入職的新員工,還是即將步入職場的大學生,從聽到這堂課起、從此刻開始,就要對自己的個人形象有所注重和要求。習慣成自然,而自然是一種常態,是一個人思想、品行、作風的自然流露和真切體現,跟你相處的人,一定會感受得到。

在今天的課程中,我們一起了解了第一印象發生的原因、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和影響第一印象的「55/38/7」定律,知道了要想獲得好形象就得下足功夫。

相關焦點

  • 職場:如何在職場裡做好給人的第一印象?
    職場:如何在職場裡做好給人的第一印象?大家都知道,在形成第一印象時,認知者的好惡評價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個好惡評價就是你給人的印象,在職場升遷中,你的上司和老闆對你的印象分是很重要的,在這些印象中,你最最不能忽視的要屬第一印象了。
  • 在工作中會認識很多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的時候,我們會交到不同的人,幾乎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這個陌生人就是將來以後你的同事,我們要給對方留下一個第一的印象,第一個印象就是很重要,答案絕對是肯定的,所以說你的答案如果是好的,那麼你們在以後的交往過程中,就會給彼此留下一個最好的關係。
  • 職場:如何在職場中走到最後?怎麼讓自己成為走到最後的人?
    職場:如何在職場中走到最後?怎麼讓自己成為走到最後的人?今天講的是在怎麼在職場中生存下來,我相信每個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換工作之後進入新的工作場所會很拘謹,和別人的相處也總是有很多的不自在,那麼該怎麼去改善這個問題呢?
  • 酒場表現好,職場就不會差,學會這三點,領導對你印象更好
    隨著最近幾年對酒駕懲罰的嚴格,我國的酒風也是越來越好,可是在現實職場中,與領導一起喝酒仍然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喜歡喝酒的領導們,為了組織好部門的團建活動,更是提前幾天通知給下屬,目的也是希望下屬當天不要開車;既然喝酒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那就要學會敬酒,否則就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
  • 職場面試堪比相親,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印象
    心理學中有個效應叫「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者「第一印象效應」。該效應是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 心理學:別讓第一印象摧毀了你的人生
    以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時候,來了一批實習生,有個男生業務能力非常好,技術也很過硬,但最後他卻不在轉正的名單裡,實習完後便被辭退了。當時我作為前輩,一直也在觀察那些人,因為工作上的原因經常會接觸,所以對於他們的業務水準也了如指掌。
  • 心理學上的第一印象效應:知道為啥第一印象會讓人印象深刻麼?
    今天看到:心理學上有十大效應,其中一個就是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比如一般我們跟人接觸的時候,那如果我們初次接觸後初次見到的印象了,會給我們帶來很深刻的影響。我們就會記住這些印象,那後面呢,儘管別人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其他印象,但是往往第一次的印象會印象特別深刻。
  • 心理學:第一印象包括哪些方面?如何給別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首因效應」,也就是俗稱的「第一印象」,是指兩個人第一次相見所形成的印象會對今後彼此關係的進展、相互之間的評價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僅會固定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看法,還會影響兩人的態度,從而影響彼此雙方的發展。
  • 「職場中,混日子,往往沒有好下場」你怎麼看?
    有網友問:「職場中,混日子,往往沒有好下場」你怎麼看?來自網友的提問職場大多數都不養閒人,能混日子的基本都是「老油條」,或者有所憑恃。混日子,大多數情況下來講,確實沒有好下場,但是並非所有「混日子」的人,都沒有高的結果。
  • 你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第一印象在人與人之間的來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人都會很在意自己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這也是展現個人魅力的方式之一,十二星座中每個星座的性格不同,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不同的,不知道身為十二星座其中之一的你,會給人留下什麼樣的第一印象呢?來一起做個心理測試吧!
  • 遭逢「史上最難畢業季」,職場新人怎麼找好第一份工作?
    職業生涯早期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它決定職場人的成長和沉澱,以及下一份工作的好壞。如何找到好工作,一直以來都是畢業生最難做的選擇題之一。"先就業再擇業"這種做法有什麼壞處?1、認知水平受限,導致沉沒成本不斷增多小玲剛畢業出來找工作,找到了很多份,但無一例外都是,每一份工作都沒有過完試用期就走了。
  • 職場中什麼人容易受領導賞識?做「四好」員工,你提拔機會大增
    職場中,你會發現,有的人很有「領導緣」,無論換了哪個領導上司,總是能得到領導的賞識,提拔重要的機會大很多;而有的人無論怎麼努力,就是比不過別人,在單位中屬於「飲水機管理員」,常坐冷板凳,或者累死累活也不受重用。那麼,到底什麼人容易受領導賞識呢?
  • 給人留下了糟糕的第一印象?不要緊,4個字讓你瘋狂收割同事好感
    其實,據我的觀察,李克在編程方面的水平非常不錯,至少要比王娜高一點,但是由於他給大家留下了不夠好的第一印象,大家就是覺得他的工作能力不如王娜。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過一個著名的「首因效應」。他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
  • 在職場,領導說「收到,謝謝」,你該怎麼回?高情商的人這麼說
    小東是一個職場新人,小東的領導是一個要求十分高的人,這不,小東給領導發完文件,領導回復她:「受到,謝謝!」小東愣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回復。回復「不客氣」?這本來就是自己的工作,這樣回有邀功的意思;回覆:「感謝領導栽培!」
  • 職場中,混得好的人,都具備這三個特點,網友:我怎麼沒發現呢
    職場多年發現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高學歷的人不一定就能比學歷低的人混得好。有些人工作幾年就在職場上平步青雲,而有些人工作多年還是停留在一線,不僅得到晉升,同事之間的關係也維繫得不好。很多人說,晉升需要機會,更跟自己的上級有非常大的關係。
  • 「好玩的心理學」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什麼?陌生人初次見面,彼此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還會影響以後關係的發展走向。很多人可能馬上會反駁說:「我不以第一印象來判斷別人。」實際上第一印象或多或少會對人的整體評價產生影響。
  • 學會3句話留個好印象,職場老人都知道
    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喜歡喝酒的,喝酒,不僅僅是一種有意思的行為,也是大家表達,自己感情的機會,所以很多人,是喜歡喝酒的,對於中國來說,酒的製作也是很精良的,從古至今,大家都是比較愛喝酒的,無論家庭聚會還是在公司聚餐,大家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感情,似乎這已經成為大家的日常,一般晚上有飯局的時候
  • 「職場中,混日子往往沒有好下場」你怎麼看?
    小李平時工作積極性不高,很多業務得過且過不認真學習,屬於典型的職場中混日子的人,很顯然混日子往往沒有好下場,小李最終被列入了裁員名單中。同時在同一個部門中大家是一個集體,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如果屬於你的工作你不做,就會被分擔給其他同事,無形中其他同事的工作就會增加。我們部門曾經就有一個老同事,認為自己年齡大所以想要倚老賣老不工作,之前的主任跟老同事關係好,不方便指責,但是同事之間就有怨言。沒過多久部門換主任,新主任跟副總申請,將老同事調到了檔案部門。
  • 職場小貼士,擁有這幾種「特質」的人前途可能比較好,其中有你嗎
    但是事情卻是往往不盡如人意,有的人在職場上混得特別好,特別有前途。但是常常又會有那麼一類人,在公司中經常擔任著一些碌碌無為的角色,無論哪個部門少了,他還是會一樣運轉,導致這類人經常在工作當中出現一種不被需要的狀態,幾乎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那麼在職場中最有前途的這幾類人,可能都擁有著這些特質,其中有你嗎?第一種特質,情商高人緣好。
  • 職場咖啡小白的第一臺咖啡機,該如何選擇
    尤其是當工作任務比較緊急重要的時候,真的恨不能自己能像孫悟空一樣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一人分幾人用,瞬間感覺辦公室就像戰場一樣。— —分清咖啡機的種類但如果你是剛剛入職的職場新人,續命神器是一定不能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