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熱潮之下,「四川系」民辦教育集團為何扎堆赴港IPO?

2020-12-15 鯨媒體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之稱,常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但拋開美食不談,四川還是一個隱藏的教育大省。最近有一波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例如K12民辦學校天立教育、博駿教育等,此前還有已經赴港上市的成實外教育、新華文軒也在四川生根發芽。

為何四川大省接二連三出現民辦教育集團赴港上市?為何像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之地卻很少誕生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集團?

導讀:

1 培育「民辦教育」的沃土?

2 四川培訓市場規模遠超基礎教育?

3 四川為何很少誕生明星在線教育機構?

1 培育「民辦教育」的沃土?

大家一致的疑問是,為何像北京、上海等一線繁華之地卻很少誕生在香港上市的民辦教育集團?北京、上海雖然很早就已經納入成熟城市的隊列,相對其他城市而言有比較成熟的經濟、文化以及政治環境。但不可小覷的是,早在幾年前,四川成都就已經納入成長型城市的隊列,其消費習慣比較超前,整體而言的商業發展要比二線城市快很多,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吸引很多人回國創業。這種開放的環境也為四川的民辦教育塑造了很好的培育沃土。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民辦基礎教育總學生人數,由2012年約3140萬人增至2016年約4010萬人,複合年增長率為6.2%。四川省人口龐大,2016年四川省總入學人數約為208.4萬人,民辦基礎教育的滲透率為17.4%。成都是四川省最重要的經濟、政治及文化中心,2016年佔全省總人口19.3%。成都是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市場的龍頭城市,總學生人數約為57.8萬人,滲透率為28.8%。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向鯨媒體表示,從全國來看,各省民辦教育的發展態勢不同。基礎教育與區位因素有關,比如大量人口流入的地區,公辦教育資源不能覆蓋外來人口;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公辦教育資源不能提供國際化的教育或多元化的教育。

王昕認為,從四川來看,一批民辦教育集團辦學規範、教學質量突出、社會聲譽斐然,這與四川省的教育政策和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從招生來看,四川省民辦普通高中可以在中考第一批次招錄學生,而大部分省份民辦普通高中招錄均在公辦高中之後,限制了民辦普通高中對生源的選拔。優秀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優秀的辦學成績,提高了辦學聲譽,從而為學校的發展以及擴張打下基礎。

四川蓬勃的教育生長環境也給教育出版機構提供了成長的空間,依託於四川省發展的新華文軒旗下四川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為專業教育圖書出版單位,負責新華文軒的教育類圖書的研發及出版工作。

從日前赴港上市的教育集團來看,天立教育主要為K-12學生及學前班兒童提供培訓服務,天立教育在招股書中稱,計劃逐步擴展公司的校網至四川省內外更多二線及三線城市;博駿教育則是從學前教育拓展至民辦初中教育行業,目前博駿教育在四川成都成立並營運1所初中暨高中、2所初中、6所幼兒園。

目前已經在港股上市的成實外教育在四川的「勢力」也不小。現已成立並經營五所學前教育至十二年級學校和一所大學,均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通過學校提供幼兒園至大學的正規教育及全面教育課程。根據財報數據,成實外2017上半年營收4.80億元,同比增長9.4%;淨利潤為1.76億元,同比增長8.2%;毛利率為52.6%。

2 四川培訓市場規模遠超基礎教育?

四川在民辦教育領域紛紛出現(擬)上市教育機構,而培訓業很少看到大型連鎖教育機構「跳」出來,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了解,教育培訓雙巨頭新東方和好未來也在四川落地生根。新東方成都學校的官網顯示,目前在成都的新東方師資隊伍達380餘人,共有19個校區。不過,四川並不是新東方收入排名前五的地區。另外,學而思也曾經在四川的理科培訓市場引起較大轟動,其當地分校還曾在2017年5月被當地教育部門要求整改。

也有業內人士對鯨媒體表示,在四川成都有很多目前外界不太了解的大型培訓機構,例如創立1989年從事中高考業務的戴氏教育、創辦於1998年的丹秋名師堂學校等,據稱營收也達到上億元。「戴氏和丹秋名師堂是在四川發展歷史比較悠久的教育機構,但很多當地培訓機構都走不出去。」熟知四川培訓業的業內人士說道。

四川知名的培訓機構還有從事少兒英語教育陽光飛揚教育從事中小學文化藝術培訓望子成龍學校、從事課外輔導的星海教育等等。

鯨媒體從天立教育的招股書中發現,「四川省民辦培訓市場相當分散。這些全國性經營商大多數擁有10個以上的校舍,大部分校區位於成都。當地從業者的校園在四川省覆蓋面較廣及若干從業者專注於課外培訓服務。」

雖然四川的培訓機構很少被外界所知,但是有數據顯示四川的民辦培訓市場規模要遠超於其民辦基礎教育。據招股書數據顯示,「四川省民辦培訓市場的收益總額已由2012年的259億人民幣增長至2016年的426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為13.0%。預計由2016年至2021年將按13.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於2021年達致783億人民幣。」

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行業的總年度收益由2012年約55億人民幣攀升至2016年約109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8.7%。2016年至2022年,四川省民辦基礎教育行業的總年度收益預計會由約109億人民幣增至約224億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5.5%。由此看來,四川民辦培訓業頗具神秘感,有很多極具潛力的培訓機構有待挖掘。

四川的樹冠教育集團總經理黃小東對鯨媒體表示,四川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是比較強的,無論是小升初還是初升高,都積累了很多的優質生源。「目前很多小學和初中都採取劃片入學,公辦的小學和初中學校其實沒有更多的優勢,反倒是民辦學校的機會會更大。」目前樹冠教育在發展教育綜合體業務,也與不少培訓機構有合作。「其實四川的教育環境心態較為包容。」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北京和上海這些大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北京和上海的高考報名人數較少。作為培訓機構要進一步拓展規模和產值,很顯然要向二三線城市甚至四五線城市去發展。據了解,2016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6.1萬;上海市秋季高考報考總人數為5.1萬;而四川2016年高考人數達57萬。

3 四川為何很少誕生明星在線教育機構?

四川與北京、上海不同,知名在線教育公司較少

在北京,有深受資本青睞的作業幫、猿輔導、一起作業、洋蔥數學等在線輔導機構;在上海,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以K12在線1對1為主的上海系在線教育機構,例如掌門1對1、海風教育、理優1對1、學霸來了等,另外學霸君也誕生於上海,還有在線早教品牌成長保。

王昕認為這與四川的在線教育發展較晚有關,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也比較少。「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以及師資的限制,一個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給無窮多的學生授課。因此,發展在線教育的核心在於網際網路的接受度以及網際網路的軟硬體設施(學生家庭的網絡覆蓋程度、寬帶速度、網際網路消費的習慣等)。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則提供了在線教育的良好發展土壤。」

中天匯富投資經理羅超也對鯨媒體表示,「現在全國的在線教育都只是在當地有一席之地,做成一個明星公司也有一定的困難,這需要多方面的因素,而且現在競爭在加劇,有資本的機構會得到更好的成長。」

鯨媒體注意到,2017年其實很少看到四川在線教育公司的融資身影。但在其他領域裡會看到不少四川的教育公司獲得資本的青睞。同是大學生網際網路求職平臺的實習僧和offer先生在去年分別獲得A+輪和天使輪融資;兒童互動編程玩具開發商石頭村獲種子輪融資,兒童遊戲式英語學習應用Run Fox獲天使輪融資;教育信息化軟體系統研發商環博軟體被佳發安泰併購等等。

新民促法的施行,讓民辦教育企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也讓他們更容易打開資本市場的大門。以目前赴港上市的形勢,不止是四川,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集中赴港上市潮。民辦高等教育集團中教控股、民辦中小學教育睿見教育以及正在赴港上市的華立大學集團均來自於廣東省;民辦教育集團宇華教育和近日提交招股書的民辦普通高等教育提供商春來教育,主陣地均河南

相關焦點

  • 大灣區最大民辦教育集團香港IPO
    7月4日,大灣區最大的民辦商科高等教育集團——中匯集團發布招股書,又一家民營教育企業搭上赴港上市快車。民辦教育集團接連赴港上市,投資人看好教育產業前景。邱德根是遠東銀行(已併入東亞銀行)創辦人及董事長,遠東發展集團創辦人及前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前亞洲電視董事局主席,被譽為「亞視之父」。中匯集團目前運營著兩家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和廣州華商職業學院;一家民辦職業教育機構:澳洲國際商學院。
  • 四所民辦高校價值60億港元,淨利潤率50%的民生教育成功赴港上市
    四所民辦高校價值60億港元,淨利潤率50%的民生教育成功赴港上市 作者:燻燻 發布時間:
  • 辰林教育擬赴港上市 欲解流動資金不足之渴?
    (原標題:辰林教育擬赴港上市 欲解流動資金不足之渴?) 編者按:在新東方在線等教育公司還在排隊之際,擬赴港上市的教育公司又增加了兩家。在政策風險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上市,更像是無奈之舉。 ■本報記者 劉斯會  港股這波上市熱潮還在持續。
  • IPO簡報|粵系房企方直集團被傳近期籌備赴港上市
    來源:丫丫港股圈據可靠消息,粵系房企方直集團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談起方直集團這家粵系房企,認識的人可能不多,即便認識,了解也並不深。皆因這家還沒來得及上市的粵系本就低調,同為粵系房企,目前的方直集團與碧桂園、萬科等規模已過六、七千億的開發商相比,規模落後不只一點點。即便其被評為全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廣東地產20強企業,方直集團2018年營業額不過剛剛突破百億。
  • 衛龍赴港能否「衛龍」?
    下半年港股IPO之路似乎頗為熱鬧,有號稱"短視頻雙雄"的抖音、快手,回港二次上市的新東方、萬國數據,更是不乏巨頭背書的公司,諸如華潤萬象、京東健康、金科智慧、藍月亮等。在這股熱潮中,辣條作為休閒食品中的一個分支也來湊熱鬧。衛龍近年來已經從19年的傳統企業,"搖身一變"成了熱度不斷的網紅品牌。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隨著優然牧業在全球奶製品行業的地位愈發穩固,11月29日晚間,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若優然牧業能夠成功赴港上市,伊利所掌控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完成上市流程。可以想見的是,頭部乳企之間的奶源爭奪戰也會變得愈加激烈。
  • 新東方廚師學校赴港IPO 一年學費收入20多億
    因為,這個教廚師的「新東方」即將開始赴港IPO的步伐。公開資料顯示,新東方烹飪母公司中國東方教育將在港以每股11.25港元的價格發行4.358億股股票,募資6.25億美元,發行價位於9.80至12.26港元招股區間高端。
  • 觀點面對面 | 李尤佳:房企赴港IPO的最大關鍵點
    觀點地產網 房地產行業整合潮之下,大手筆的收併購屢見不鮮。7月14日,剛完成551億元廣信資產包收購的萬科,在不到一個月之後又涉入了另一宗創紀錄的交易——以中資聯合財團的形式參與普洛斯私有化。作為這單亞洲歷史上最大私募股權併購的財務顧問,摩根史坦利在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上無疑備受關注。
  • 選擇「赴港生子」,半輩子就要為「雙非港寶」奔波操勞,到底圖啥
    因為香港教育資源比較豐富,重視雙語教學,而且經濟也比較發達。孩子將來不管是出國,還是找工作會有優勢。有的朋友非常支持小麗的決定,有的朋友則堅決反對,並提議小麗去看一下《過春天》這部電影,再做決定。其實,幫媽對這部電影也早有耳聞。因為電影的主題曲,是幫媽的女神譚維維獻唱的。《過春天》這部影片,以「雙非港寶」佩佩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生活在內地、求學在香港。
  • 五月花、西南石油希望學院、四川天一學院……這些學校的母公司...
    「學汽修找山東藍翔」、「學電腦到四川五月花專修學院」,這些民辦學校的廣告語都曾「洗」過無數人的「腦」。今年,民辦教育企業又「熱」了起來——教育類公司衝擊港股和美股上市成為了今年資本市場的一個熱點話題,且這個隊伍還在不斷擴大中。
  • 方直集團擬赴港上市:六年前險折戟惠州
    樂居財經 李奕和 發自廣州又一家粵系房企撥動了上市的「發條」。據IPO早知道5月21日消息,廣東方直集團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在房企紛紛赴港上市的風潮下,如無意外,這家粵系房企將很快登陸資本市場。
  • 滴滴系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喜相逢赴港IPO
    近日,一家滴滴系的福建汽車租賃公司喜相逢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相逢」)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東興證券(香港)。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曾於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一年之後摘牌。該集團主營業務主要包括:(i)汽車零售及融資,喜相逢集團主要通過位於戰略性地點的銷售店,喜相逢集團汽車銷售代理及喜相逢集團的淘汽應用程式以直接融資租賃的方式出售備有存貨的汽車;及(ii)汽車相關服務,其中喜相逢集團提供汽車經營性租賃服務(包括新能源汽車共享服務)、銷售汽車相關軟體以及提供其他汽車相關服務。
  • 教炒菜的新東方烹飪學校赴港IPO 十張圖解讀母公司中國東方教育...
    日前,在俞敏洪的新東方登陸資本市場多年後,新東方烹飪學校母公司也開啟了赴港上市之旅,這個職業教育巨頭的神秘身影隨之浮出水面。   發展歷程:烹飪職業教育起家   中國東方教育集團始於1988成立的新東方烹飪教育,同年還成立了新華網際網路科技,聚焦於提供專業烹飪及酒店管理的培訓,並開始提供與計算機及網際網路相關的新興行業的培訓課程,推出摩託車維修增訓項目,呈現萬通汽車教育雛形。
  • 銀杏教育衝刺IPO:一所學校年收入過億,港股掀民辦教育上市潮
    2018年無疑成為了教育IPO加速之年。投資界6月25日消息,近日,銀杏教育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截止目前,登陸港股IPO的教育集團為9家,還有7家在排隊中。比較有意思的是,銀杏教育所有收入均來自銀杏學院。
  • 法零售商歐尚攜手大潤發赴港IPO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獲悉,歐尚與大潤發基本達成協議,雙方擬將大陸所有歐尚和大潤發門店注入同一家香港控股公司,然後由該控股公司獨立在港上市,上市時間約在明年一季度或二季度。上市,終將明朗歐尚在法國是僅次於家樂福的第二大零售商,1996年臺灣潤泰集團成立大潤發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與歐尚合作,大潤發將2/3股權出讓給歐尚,潤泰方面持股1/3。正是由於雙方交叉持股的背景,使大潤發赴港上市一事屢屢受阻。
  • 小南國決定取消在港IPO 金漢斯否認赴港上市
    另一家傳聞將在第4季赴港上市的餐飲企業金漢斯昨日也否認了上市的消息。對此,有餐飲業分析人士指出,金漢斯可能是步小南國後塵,不想在市場環境欠佳時上市。
  • 我買網擬赴港IPO 中糧系上市公司或再添新軍
    繼美圖之後,又一家內地網際網路企業擬赴港上市。近期,中糧我買網(以下簡稱「我買網」)在香港交易所上載了初步招股文件,公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保薦人為招商證券國際及瑞信。  據了解,目前「中糧系」旗下共擁有10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在A股上市,包括中糧地產、酒鬼酒、中糧生化、中糧糖業;6家在港股上市,包括大悅城地產、中國食品、中國糧油控股、中糧包裝、中糧肉食。如果我買網此次赴港上市成功,「中糧系」上市公司數量將擴展至11家。
  • IPO日報:羚邦集團擬赴港上市
    【羚邦集團擬赴港上市】  香港證券交易所於11月29日披露了羚邦集團的上市申請資料。羚邦集團本次募集資金擬用於支持及推動公司長期業務策略和業務擴張。具體而言,本次募資所得將進一步擴展羚邦集團的媒體內容發行業務,並通過增加品牌組合擴展品牌授權業務,獲得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提升企業形象、知名度及市場影響力等。  【瀘州商業銀行通過港交所聆訊】  12月2日,港交所公布了瀘州商業銀行通過聆訊後的資料。
  • 銀城赴港備戰IPO,打響破局之戰?
    這也是繼弘陽地產後,今年第二家赴港IPO的南京本土房企。「與長期偏安橋北一隅的弘陽相比,銀城20多年一直深耕南京主城和江寧,其品牌力相對更受南京人認可」。有業內觀察人士分析稱,在老牌寧派房企紛紛「歸隱」的背景下,銀城出人意料地選擇主動擁抱香港資本市場,反映出其全面啟動「規模擴張之路」的野心。5年衝擊500億。
  • 銷售增長近乎停滯 「掉隊」的粵系房企方直集團欲赴港上市
    日前,根據IPO早知道消息透露,方直集團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重倉三線導致「掉隊」,銷售增長近乎停滯公開資料顯示,方直集團成立於1998年,從房地產裝飾、園林產業起步,以珠三角為中心進行業務布局,逐漸進入房地產開發、物業運營管理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