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舊金山百年華人醫院為華埠「保駕護航」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舊金山人口最為密集的街區,也被認為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最高的地區,在一家超過百年歷史的華人醫院的帶領下,最終逃離了疫情的侵襲。

圖為舊金山東華醫院急診樓。(圖片來源:東華醫院官網)

  據CBS旗下KPIX5電視臺報導,舊金山華埠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新冠病毒傳播熱點,在那裡,成千上萬人擠在被稱為SRO的單間公寓裡。

  「我們很擔心。」東華醫院(ChineseHospital)CEO張建清博士說。

  東華醫院的一些醫生也意識到灣區的感染情況可能會暴發,其中就包括詹妮弗·陳(JenniferChen)。「我們這裡的許多病人都會在中國大陸、香港還有美國之間走動。」陳醫生說。

  在舊金山實行禁閉令的兩個月前,張建清就通過社交媒體尋求個人防護物資。於是來自中國和美國的捐贈開始進入舊金山。

  「這是全世界人民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她說。

  此外,東華醫院還在當地的華人媒體上發布信息,督促人們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家醫院的病人,也是捐贈人之一的亞瑟·陳(ArthurChan)聽取了這些建議。「是建清說服我戴上了口罩,我是個很固執的人,我不想戴口罩。」陳說。

  這些努力的結果就是,東華醫院最終只有幾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

  到目前為止,有幾名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患者已在家中康復。醫院的急診室又收治了幾名確診患者,其中包括68歲以上的老年人。

  據張建清稱,所有患者都活了下來。「我們真的很慶幸,疫情沒有在東華醫院暴發。」張建清說。

  有效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舉措,也讓這家有121年歷史的醫院擴了其影響力。東華醫院之後接管了來自Zuckerberg舊金山綜合醫院的病人,以讓後者空出病房,接納新冠肺炎病患。

  此外,在過去的幾年中,東華醫院還增加了病床、升級了急診室,開設了新的腫瘤中心和胃腸科門診,擴大了日間手術量。「我們想要幫助到社區的所有成員,不只是亞裔。」張建清說。

  但東華醫院仍致力於服務華裔社區。近來,醫院與衛生部門聯合推出了一個試點項目,旨在為唐人街的SRO租戶提供免費的新冠病毒檢測和健康情況追蹤。

相關焦點

  • 美國舊金山華埠百年酒樓受疫情影響無奈結業
    各界在百年老店「康年海鮮酒家」前集會。(美國《世界日報》/李晗 攝)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舊金山華埠的經濟在疫情下深受打擊,導致餐飲業普遍蕭條。華埠知名的百年酒樓「康年海鮮酒家」也傳出年底結業消息,令小區惋惜。
  • 舊金山中餐業者向當地醫院和警察局捐贈餐食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日前,美國舊金山一家華人餐館與華埠社區發展中心(CCDC)共同向東華醫院捐贈餐食240份,同時向舊金山警察局中央警署捐贈餐食30份,感謝醫護人員及一線警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辛苦付出。
  • 舊金山舉行全美華埠小姐選美 胡瑞欣奪冠
    舊金山舉行全美華埠小姐選美 胡瑞欣奪冠 (1/8)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2月4日晚,主題為「龍情五十五, 寄望在明天」的第55屆全美華埠小姐競選在舊金山藝術宮舉行。
  • 美國舊金山華人醫生護士堅守崗位 服務社區
    中新網5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美國舊金山華埠的東華醫院的一位華人醫師和一位華人護士接受採訪,二人都直接治療和照顧過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她被譽為東華醫院裡「前線中的前線」,直接親身測試過不少疑似病例,同時也直接治療過幾位確診的病人。因為每次面對病人,她都要全副武裝,因此穿起防護服已經熟能生巧了。陳敏華表示,此前很多人都以為年輕、健康的人不會感染,但是在她手上就有實實在在的例子,希望年輕人也不要鬆懈於預防。當然,作為前線醫師,也有沮喪的時刻。
  • 美國舊金山灣區華人為當地醫院籌集捐贈口罩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3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有醫院表示資源緊缺。灣區不少華人發起募捐,希望籌款購買口罩、防護服等,送到醫院。北灣聖羅莎(Santa Rosa)的華人黃小明說,一些華人組成「白衣天使」微信群,在這次疫情期間在網絡上發起募捐,希望購買物資援助當地的醫護人員。黃小明說,他在22日從熱心的華人手中收集到一些物資,將250個普通口罩和100個N95口罩贈送給本地醫院。
  • 為生命保駕護航!節假日期間醫護人員依然堅守崗位
    今年中秋與國慶兩個節日「喜相逢」,很多人都利用這8天長假或走親訪友、或遊山玩水,然而醫護人員依然堅守在治病救人的一線,捨棄假期為更多家庭的團圓保駕護航。為生命保駕護航!節假日期間醫護人員依然堅守崗位.mp33:08上午9點半,記者見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主任陳寶鈞時,他正在細緻的詢問病人病情,這已經是他今天接診的第9個病人了。每次門診,陳寶鈞都會提前15分鐘到達,做好準備。當天上午的4個小時門診,有20多位病人預約了陳寶鈞的號。因為下午還有手術,他必須保證接診質量的同時,在上午把所有病人看完。
  • 感恩節在即 舊金山華人新移民排隊領火雞餐
    感恩節在即 舊金山華人新移民排隊領火雞餐
  • 美國舊金山市長到華埠買首飾 力挺小商業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遊客消費銳減,導致舊金山華埠的商業慘澹經營。舊金山市長布裡德19日 午間「突襲」走訪華埠,來購買首飾和禮品,力挺本地小商業發展。布裡德市長利用自己的午休時間從繁忙公務中抽身,來到舊金山華埠都板街的兩家禮品店購物。她買了珍珠項鍊、石頭飾品和手鍊等,花費了上百美元。布裡德現身華埠禮品店消費,呼籲大家支持華埠經濟。(美國《世界日報》記者李晗/攝)「我希望大家不要害怕,」布裡德並且強調目前舊金山沒有確診案例。
  • 美媒:為在疫情中倖存 美國舊金山唐人街努力「重生」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8月30日刊登灣區作者梅麗莎·洪(Melissa Hung,音譯)的文章,其親身經歷見證了唐人街的「重生」之路。文章摘譯如下:資料圖:當地時間5月18日,一名戴口罩男子路過美國舊金山華埠一家店鋪。
  • 疫情下的美國:舊金山灣區華人:沒人願意生活在憂慮中
    中新社舊金山6月2日電 題:舊金山灣區華人:沒人願意生活在憂慮中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由亞太政策與規劃委員會、美國華人權益促進會以及舊金山州立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停止仇恨亞裔美國人與太平洋島民行動」自3月19日正式啟動以來,已收到近2000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歧視的報告。
  • 裡水吹響「集結號」,為考生保駕護航
    裡水吹響「集結號」,為考生保駕護航 2020-07-03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舊金山「飲食華埠」活動舉行 特色美食攤位前排長龍
    (美國《世界日報》/黃少華 攝)中國僑網7月1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舊金山社區青年中心(CYC)主辦的「飲食華埠」(Craving Chinatown)活動於7月13日舉行,華埠小商家在20個攤位上向社區居民帶來不同類型的特色美食,不少攤位前還持續大排長龍。包括龍鬚糖、永興餅家在內的多個知名店家還在舞臺上進行了工藝展示。
  • 廣寧配備47名衛生健康副校長為學生健康保駕護航
    廣寧配備47名衛生健康副校長為學生健康保駕護航 2020-04-30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媒:紐約曼哈頓華埠疫情緩解 老店新店開門迎客
    相對於疫情熱點區,曼哈頓華埠的疫情和緩,許多顧客回流,餐館周末假日生意不錯。(美國《世界日報》/王彩鸝 攝)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市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籠罩下,雖然近日有多個小區確診人數上升,但在曼哈頓華埠卻見到愈來愈多的顧客恢復信心,回流消費。不少老店看到客人回來,於近日重開,更有新店不畏疫情開張,迎接客人。
  • 賈汪再添新醫院,為安逸生活保駕護航!
    醫院作為城市中的稀缺資源,並不像商業配套那樣廣泛分布,因此對於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來說,與醫院距離的遠近也可能影響到家庭生活的幸福程度。昨天賈汪區政府網站上公示了賈汪婦幼保健院的規劃,今天就來看看這所醫院附近有哪些樓盤值得關注。
  • 舊金山華社悼念華裔醫生蔡流輪 感謝其畢生貢獻
    (美國《星島日報》/劉康泰 攝)   中國僑網4月10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近日,舊金山華人小區在Herbst Theater劇院為華裔醫生蔡流輪舉行悼念活動,感謝蔡流輪醫生一生在醫療、小區服務以及慈善事業中的貢獻。  蔡流輪生前與不少華裔人士和小區領袖結緣。
  • 海外華埠成「粵語大本營」 老華僑開始學普通話
    這種現象在很多唐人街都存在,越老的華埠越是這樣。許多老移民只講家鄉話就能在華埠安然生活一輩子。這些年,說普通話的移民大大增加,尤其從北方新僑鄉出國者眾多,普通話的地位正大步提升。華埠居民雖仍用廣東話溝通,但紅火程度已不如前。人們在工作生活交往中難免遭遇語言的尷尬。
  • 美媒:舊金山華人蝦村見證華人移民百年滄桑
    參考消息網8月28日報導 美媒稱,北加州舊金山北面海灣的華人蝦村,從極盛時期的六百多人,到近期最後一個漁民去世,記錄了一百多年來華人移民的滄桑。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8月23日報導,中國移民從1860年代開始在北加州舊金山海灣一帶捕蝦,這一帶的華人蝦村在極盛時期有20到30個,居民五、六百人,其中在舊金山海灣北面聖帕布羅灣西岸的華人蝦村是迄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個。今年八月十五日,蝦村碩果僅存的華人居民法蘭克·關在靠近碼頭的一棟木屋裡壽終正寢,距離他91歲生日只有幾天。
  • 防疫順口溜 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給家長們介紹了一套便於記憶的順口溜。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專家們反覆建議,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和不通風的空間。如果兒童不得不外出,比如接種疫苗,王荃建議:單獨預約,分散接種。「有一些需要連續接種的疫苗,短時間的、暫時的中斷並不會導致之前接種的疫苗白種了,只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早補種中斷的這一劑就可以了。
  • 華人積極謀求唐人街轉型
    圖為舊金山唐人街。 資料圖片  從東南亞到大洋洲,從歐洲到美國,幾乎在世界各地,我們都能看到豎著牌樓的唐人街或者中國城。  溫哥華唐人街是北美最大的華埠之一,這裡不僅有繁多的華人商鋪,也匯集有上百年歷史的中華會館堂所老樓、孫中山來溫哥華時曾下榻過的酒店等等,一段段歷史都在訴說著這裡往日的榮光。  「7年前剛到溫哥華的時候就去了唐人街,很蕭條,年輕的移民都不願意去,只有年紀大的還留在那裡。朋友介紹的時候還說,你自己一個人別過來,治安不好」,生活在溫哥華的李潔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