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導,繼高鐵、核電之後中國又一神話出現,它就是港口建設,目前中國港口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在5G技術再次發威後,又迎來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整體水平領先世界,獲知此消息的美企痛罵白宮的不作為導致美國落後中國,對此有網友發問,中國港口建設取得重大發展,成世界第一航運大國,未來智慧港口建設前景如何?
港口是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的窗戶,是反應經濟狀況的指示燈,更是一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國力的體現,根據交通部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港口規模是更上一層樓,沿海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數就高達2500多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均佔7席 ,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東南沿海、珠三角等5個港口群,在中國長達1.8萬多公裡的海岸線上,蒸蒸日上的港口建設事業正在創造新的世界奇蹟。
而這奇蹟的背後是一代又一代平凡港口人的不懈努力,想當初中國港口不僅數量少、設施差,而且作業水平十分落後主要依靠人力進行裝卸,與國外港口作業比較真的是天差地別,全國港口年吞吐量僅有可憐的1000萬噸,對外開放後中國港口建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發展機械化、自動變化,建設出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港口企業,為中國港口建設儲備了一大批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為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現如今不僅電腦操作成為港口日常工作的標配,而且還在更高技術層次發展,2016年振華為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提供了3臺雙小車岸橋、16臺全自動化軌道吊等設備,還有自主研發的一整套裝卸系統,該項目採用首次採用自動化雙小車岸橋作業和傳統常規岸橋作業相結合的新型作業模式,一經投入商業運營以來,從未出現過一起安全事故,整體節省能源25%以上,一線生產人員進一步得到削減。
2019年隨著5G技術正式開啟商用元年,中國港口建設也迎來智能時代,2020年中遠海運港口結合港口實地場景,協同三家央企共同開啟5G港口應用研發,同年9月東風汽車製造的首批5G無人駕駛集裝卡車正式交付,並在港口展開實地測試,10月中遠海運港口在北京搭建操作臺,對上千公裡以外的廈門港口進行遠距離控制作業,新技術的應用讓港口作業在成本、人力等方面得到大幅度縮減,整體吞吐量創下世界新紀錄。
總的來說中國智慧港口建設在未來的前景非常廣闊,借信息化潮流的機會可以將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化裝備等高新技術融入到港口建設,整體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為中國邁入世界海運強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