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曉娟/文 喻梵/圖
12月14日,記者走進隆化二小,濃鬱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樓道裡、牆宇間、各個角落,國學經典、古色古香的文化韻味四處瀰漫。多年來,隆化二小秉持「書香育人」的辦學思想,深耕「壘書成峰,悅納世界」的辦學理念,以「蒙學致知、力行致用、立己致遠」為育人路徑,打造「三味教育」,引領學生讀好「三本書」。
該校校長雷祥華介紹,「三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收穫人生知識;一本是「無字之書」,充盈人生智慧;一本是「心靈之書」,提升人生自我修養。這「三本書」讓學生不斷收穫知識、學會創造、追逐理想,奠定終身發展的全面素養。
讀「有字之書」 收穫人生知識
「有字之書,即要學好書本知識,不僅有聖賢經典、詩詞佳句和後人吟詠傳習的國家課程,也有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內容。」雷祥華說,學校始終堅持貫徹落實區域課改大方向,深入推進「優化課程載體、聚焦課堂核心、深化課題引領」的「三課」聯動工作,並結合「三味教育」特色,讓課程改革飽含「知」之味。
「好的課堂是課程建設的『最後一公裡』,是支撐並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雷祥華說。
在隆化二小的美術室裡,一排排繪有梅花、蝴蝶、人物等精美圖畫的鈴鼓、腰鼓、非洲鼓整齊排列在教室的兩邊,通過這些鼓開設的課程就是該校將美術、體育和舞蹈課程融合打造的《鼓之舞》特色課程。課程設置了鼓畫、鼓操、鼓舞,分低段、中段、高段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美術、舞蹈、體操的同時,傳承鼓文化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
在課程實施方面,除了常規國家課程,該校還結合本校實際,探索教材的校本化處理,將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課程輔助活動、興趣小組相結合構建班級課堂、年級課堂和社會實踐大課堂,並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
該校還積極探索「學導結合,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構建「前測激趣」「定標導學」「自主學習」「討論交流」「順學善導」「達標嘗試」「當堂訓練」七環節課堂教學流程,打造高效、卓越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除了常規的課程建設,學校教師還廣泛開展課題研究,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例如,在全校抓好市區校「三級」課題研究工作,現有26個校級小課題,部級課題《鼓之舞》順利立項,市級課題《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研究》《新媒體時代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順利結題,做到教育科研與教學實際緊密結合。
近年來,該校被評為區級課程改革先進集體、教學質量先進單位,湧現出了重慶市最美教師團隊,教師優質課、論文獲國家級、市級、區級一二等獎達80餘人次;學生參加市、區級競賽,獲一等獎達100餘人次。
讀「無字之書」 充盈人生智慧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自然和社會這本生活中的『無字之書』同樣值得一讀。」雷祥華說,將「力行致用」的理念文化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校內外實踐課程及活動,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手腦並用的應用能力。
這樣的育人觀在學校的科技教育中得到了十足的體現。作為南川區「科技特色學校」,隆化二小格外重視科技教育,在三至六年級每周開設2課時,一、二年級每周1課時的科學課,並配備了專、兼職科學老師進行教學。同時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開展科技節、科普競賽、社團活動等各類校內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級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科技模型大賽,讓學生在實戰中提升科技創新應用能力。
近年來,該校師生參加市級科技模型比賽、科學小論文大賽、編程大賽獲一、二等獎60餘人次;參加區級模型大賽、科技創新大賽、智力運動會獲一、二等獎150餘人次;學校多次獲優秀組織獎;5名教師被評為市、區級優秀科技輔導員。
今年,隆化二小成為南川區垃圾分類示範學校,除了在學校利用學校廣播、校園網、校園LED屏、班級牆報和黑板報等宣傳手段,結合全校集會和主題班會等活動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外,該校還結合校園文化節、科技節和重大紀念活動等時機,組織有關垃圾分類的演講、徵文、知識競賽和環保創意大賽,開展垃圾分類社會調查等主題實踐活動。並通過「小手拉大手」、志願者活動,組織學校師生到社區、住宅小區、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和服務,讓學生在實踐中踐行垃圾分類。
讀「心靈之書」 提升自我修養
獨立做事、聽要求時要安靜無聲為0級音量,兩人交流像說秘密一樣要輕柔低語為1級音量……在該校的每個樓道都有一個5級音量分級表,提醒著學生在室內室外做什麼事應該用哪個級別的音量。
「環境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雷祥華說,學校注重環境育人,專門為學生打造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書香園,在每一層樓、每個樓梯間布置不同主題樓道文化牆,名言警句、詩詞歌賦、科學知識隨處可見,讓學生無時無刻不沉浸在書香校園文化中,影響著每一個學生。
雷祥華說,無論是「有字之書」,還是「無字之書」,最終都要歸結於一本重要的書,那就是認識自己,提升自我修養的「心靈之書」。而德育是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重要途徑。
隆化二小在「四有八為」區域德育課程基礎上,根據學校多年「書香校園」的校情和學生學情,將閱讀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開發了「經典詠流傳」——「四有八為」德育品牌課程,通過經典誦讀,滋養學生心靈。
早讀誦讀經典,閱讀課品味經典,課前3分鐘背誦經典,隊會賽讀經典,多學科融合傳播經典,無論是剛步入校園的新生,還是即將離開學校的學子,「日有所誦」早已成為該校學生都有的好習慣。
此外,該校還結合藝術節、班級文化建設等活動,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板、手抄報等形式,營造經典誦讀環境文化;開設書吧等讀書平臺,倡導師生共讀;開展「讀書節」活動,營造校園書香氛圍。
近年來,該校先後被評為教育部關工委「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市級「十佳書香校園」「校園閱讀示範基地」「思想道德先進集體」「德育先進單位」;湧現出了重慶市級十大孝順兒女劉宛利和市、區級十佳少先隊員、三好學生、文明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學生幹部、美德青少年等50餘人。
知識是行動的出發點,而行動是知識的歸宿。隆化二小引導學生讀好「三本書」,在實學中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走出一條只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