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芒果引發下跪的案例,看輿情反轉

2020-12-19 齊魯壹點

近年來網絡輿情反轉事件頻發,事實的真相與最初的報導差別很大,甚至是完全顛覆,輿論的傾向也從一方轉向另一方。王鳳雅事件、80後白髮書記、都是輿情反轉事件,在個別輿情事件中充斥著網絡暴力,導致其負面效應傳播擴散,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今天我們通過對「一個芒果引發下跪」事件輿情反轉分析,找出其傳播的原因、規律,探討解決辦法,為減少網絡暴力提供思路借鑑。

事件概述

民警「撐腰證明」走紅網絡

6月11日,一張落款為山東省廣饒縣稻莊派出所的證明顯示,因包裝開裂少一個芒果,廣饒一快遞公司女業務員聶某被顧客張某某投訴。聶某賠償一整箱以郵政快遞名義送達,但仍遭多次投訴,後被扣除工資2000元。聶某到張某某家中下跪尋求諒解未果,張某某報警。隨後,出警民警王海港為聶某開此證明,稱「不必摒棄尊嚴乞求原諒」,並向該快遞公司出具了「退還快遞員被扣工資」「將投訴者加入黑名單、嘉獎員工」的建議。這張證明被網民成為「硬核證明」並迅速走紅。

投訴人講述「原委」輿情轉向

6月12日,《齊魯晚報》的追蹤報導令輿情開始轉向。張某表示其並非惡意投訴,而是正常維權,「第一次是因芒果少了一個,第二次是因該快遞員用圓通假冒郵政發包裹賠付」。張某某還稱其沒有逼迫聶某下跪,自稱「也很委屈」。這一「真相」令部分網民態度發生改觀。

6月13日,中國之聲跟進報導稱,張某某已向當地公安機關投訴該民警,理由是民警並未詢問投訴原因且言語粗暴、態度強硬,還透露了其住址,他要求警方道歉、恢復名譽並公開執法視頻。

快遞員承認為博同情而「說謊」

6月14日,事件進一步反轉。澎湃新聞報導稱,聶某否認被公司罰款扣除2000元工資,當時也沒有面臨被辭退的風險,是其為博得投訴人同情而作出的誇大說法。不少網民驚呼「反轉的猝不及防」,紛紛譴責其行為是在「消費輿論」。隨後,中國郵政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偽造郵政包裹涉嫌欺詐,是對中國郵政權益和聲譽的侵犯。部分輿論開始審視警方未認真核清事實就為快遞員「出證明」的做法是否適當。有媒體就此指出,釐清事實、執法視頻公開才是關鍵。

輿論也從最初的「感動」「同情」「點讚」等情感傾向和一邊倒地譴責投訴者出現了明顯分化,渉事民警開具的「史上最暖心證明」也險些掉入亂作為的公權力陷阱。

輿情反轉啟示

輿論對事實真相的關注熱情使得輿情得以延續,而在事實不斷揭露的過程中,輿論傾向也逐漸偏轉:快遞員從人人同情的「弱者」變成了「說謊者」,當事顧客從眾聲指責的「惡意投訴者」變成「受害者」,而民警之前的「正義之舉」也因事件反轉而遭到部分網民質疑。

輿情反轉雖有還原真相、推動問題解決等積極意義,但頻發的反轉事件也容易讓輿論情緒受挫、降低媒體公信力。特別是對於政法機關而言,反轉意味著公信力的極大受損,最終消耗的是公眾對整個社會正義的信任。

怎樣減少網絡輿情反轉事件權威部門及時發聲,擠壓謠言生存空間,真相早一點公布,謠言、片面信息就能少一些傳播。各地、各部門要著力提升輿情應對、處置能力,遇到突發事件,線下及時處置,線上第一時間發聲,擠壓謠言傳播時間和空間。

引導網民控制情緒,堅決拒絕網絡暴力

加大對網際網路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讓網民充分意識到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發揮網絡評論的引導作用,及時在偏激報導、觀點下留言回復,說明事實真相,勸導理性發聲;發表譴責網絡暴力、呼籲文明上網的文章;創作讓群眾了解網絡暴力危害的影視作品、娛樂節目。及時報導輿情反轉後的情況,引導在網上攻擊當事人的網民自省、反思。

強化多方監督管理,及時查處違法行為

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快對造謠、傳謠等問題的取證及審理速度。搭建各級網際網路違法行為舉報平臺,暢通舉報途徑。鼓勵群眾積極參與,踴躍舉報網絡違規信息。對利用網際網路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有害信息的網絡平臺和個人,堅決予以整治打擊。

提升媒體人素養,最大限度保障信息真實準確

引導媒體人提高社會責任感、使命感,不為博人眼球,給當事人貼標籤,歪曲事實;讓其充分了解網絡暴力的危害,知道自己在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可能產生的在謠言傳播中推波助瀾的作用。要求媒體客觀、公正地進行報導,加強對報導的審核力度,對重大事件堅持多級審核,落實逐級把關責任,嚴把選題關、審核關、發布關,避免報導事實不清、真相不明。

(齊魯壹點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2018輿情反轉事件:基於十大新聞案例分析解讀
    無反轉,不新聞。針對一些引發網絡輿論高度關注的熱點輿情事件,部分網民已經構建了「坐等打臉」「讓新聞再飛一會兒」的理性自覺。可以看到,這種條件反射似的期許,正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輿情反轉案例照進現實。然而,當下中國輿論場眾聲喧譁、瞬息萬變,絕大多數網民尚不具備去偽存真的信息辨識能力。
  • 萬喆:檸檬告訴你,芒果引發的下跪錯在哪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1日電 題:《萬喆:檸檬告訴你,芒果引發的下跪錯在哪》作者 萬喆(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中新經緯特約專家)近日,「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受到輿論熱議。事件幾經反轉,似乎成了一起「羅生門」。 一個芒果引發的熱議事發的第一波熱潮是這樣的,一位民警為一位快遞員開出了一張「證明」,立即火遍網絡。
  • 一個芒果引發一場輿論漩渦
    一個芒果,一張證明,在網上引發軒然大波。事件幾經波折,導致圓通快遞員「下跪」事件,變得撲朔迷離。據《緊急呼叫》報導,張某某稱,確實是少了一個芒果,但是投訴的問題不是因為芒果投訴的,而是因為圓通快遞員給自己送了一個虛假的快遞。據了解,由於張某某要求快遞員賠償一箱芒果,並且不允許使用圓通快遞送達,於是快遞員是用的中國郵政快遞給寄的芒果。結果,張某某查詢單號後發現已經是幾年前不用的號碼。
  • Z博士的腦洞|檸檬告訴你,芒果引發的下跪錯在哪
    近日,「一個芒果引發的下跪」受到輿論熱議。事件幾經反轉,似乎成了一起「羅生門」。一個芒果引發的熱議事發的第一波熱潮是這樣的,一位民警為一位快遞員開出了一張「證明」,立即火遍網絡。在「證明」上,民警描述的事實是,快遞員送貨一箱芒果,因接受者認為包裝破損且少了一個遂進行投訴。
  • 2016年,那些網絡輿情反轉的典型事件
    導語  網際網路時代,一些媒體為搶時效、片面求快,不注重調查核實;為賺取點擊量,無視事件真假,導致新聞報導出現一次甚至多次反轉,前後反差之大讓人瞠目結舌。本文整理了2016年十起網絡熱點事件輿情反轉案例,通過反思這些反轉案例,探討網絡「輿論反轉」現象頻頻發生的原因,以及各方如何理性使用「拇指話語權」,減少「神反轉」出現的機率。
  • 再反轉!「為芒果下跪」快遞員稱為博同情撒謊,此前獲大量聲援
    6月14日,下跪女快遞員聶某某承認自己為博得同情謊稱被罰款被扣工資該報導再次在網絡引發熱議......相較於之前網上熱傳的"最暖心「證明,網友紛紛表示:反轉猝不及防......網友熱議:快遞公司投訴機制當改進對此,網絡上也出現不同的評價。
  • 「評論」一個芒果引發下跪:企業如何捍衛客戶和員工尊嚴
    6月11日,山東廣饒縣公安局稻莊鎮派出所的一紙「證明」引發關注。廣饒一圓通快遞員聶某某在派送芒果時,因少了一個芒果,被客戶張某某多次投訴,為了不被公司開除,聶某某甚至下跪求原諒。隨後警方出面「證明」為快遞員「撐腰」,快遞公司也免除了對快遞員的處罰。
  • 熱點事件輿情反轉:誰在製造,誰在傳播,誰在受傷?
    回顧2015年熱點新聞事件,一個現象頗為引人關注:「輿情反轉」頻頻出現。  一則「女子為救女童被惡犬咬傷」的報導,引發國人點讚,並紛紛為受傷女子捐款。但隨後反轉為「女子被狗咬傷謊稱救人騙捐」,又引發大家憤怒聲討和司法介入;先是有「安徽女大學生稱扶老太被訛」吸引眼球,隨後又反轉為「女大學生撞人本應擔責」……新聞報導出現一次甚至多次反轉,輿論場的褒貶聲也隨之逆轉,前後反差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不少公眾表達了對輿情反轉現象的擔憂。輿情反轉緣何頻頻出現?輿情反轉的背後呈現了怎樣的新聞生產特點和輿情演變規律?如何避免此類傳播事件愈演愈烈?
  • 「深度」還原快遞員下跪真相:一個芒果引發的風暴
    這是她第四次獲得贈品,前三次寄過來的都是四個芒果,因而懷疑這次少了一個。當時,聶桂英和客服現場稱重,這箱芒果淨重2.8斤,和紙箱上寫的淨重3斤差了2兩。她們認為,有可能是運輸過程中的水分自然流失。一時聯繫不到賣家,小張拒絕籤收,雙方就賠償問題產生了分歧。
  • 一個芒果引發的爭議:快遞黑名單該不該建?
    中新網北京6月20日電 題:一個芒果引發的爭議:快遞黑名單該不該建?   作者 張旭   「圓通女快遞員因少一個芒果下跪」、「順豐快遞員被投訴吃安眠藥欲自殺」,兩位快遞員的極端行為,將快遞行業客戶和快遞員之間投訴糾紛的尖銳矛盾推向輿論的風口。   快遞員被投訴就罰款   「做我們這行,工作中難免有受委屈的時候。」
  • 一個芒果引發的黑名單之爭!快遞員:我已經給你下跪了還要怎樣?
    要問這兩天網絡上什麼事情最火,必須是「山東廣饒縣一圓通網點快遞員遭遇惡意投訴,下跪求原諒」,不管你們怎樣認為,反正我朋友圈收到了不少消息。目前這個話題已經佔據微博熱搜頭條,吸引了幾千萬人的瀏覽關注,而這場全民話題的始作俑者,竟然要從丟失的一個芒果開始說起!
  • 輿論反轉研究的文獻綜述
    從整體來看,研究該問題的前期文章注重對整個輿論反轉過程和階段變化的分析,如王迪的《從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看網絡輿論傳播的行為和動因》、趙國寧《淺論輿情反轉的現象與成因》。後期的文章更注重反思和強調社會責任,用理論、數據和事例結合的方式,如張永的《輿論反轉劇頻現引發的思考》、朱宏臘《從媒介的議程設置淺析我國新媒體報導的弊端》。
  • 試論反轉新聞的成因及輿論控制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媒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反轉新聞頻頻滋生,吸引大量公眾參與其中,所產生的負面輿論擾亂社會秩序,消費新聞媒體公信力。探討反轉新聞的內涵,以典型案例為分析對象,從多個角度研究其發展脈絡及成因,思考如何控制反轉新聞輿論的負面影響,才能構建良好的媒介生態環境,維護媒體公信力。
  • 高管性侵養女案官方通報反轉,2020重大輿情事件幾乎全部反轉
    「高管性侵養女案」戲劇化之餘,又令人背後生寒——這樣的反轉,已經鬧多少次了?漏洞百出的謊言也能把一個人害得全網喊打喊殺,只要你想,就能輕易用輿論毀掉一個人——聽起來很荒謬,然而這卻是正在發生的事實。回首望,2020年的重大輿情事件,幾乎全部反轉。
  • 網絡輿情反轉事件研究
    近年來網絡輿情反轉事件頻發,事實的真相與最初的報導差別很大,甚至是完全顛覆,輿論的傾向也從一方轉向另一方。同時,在個別輿情事件中充斥著網絡暴力,不僅使當事人承受巨大壓力,而且導致其負面效應傳播擴散,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本文希望通過對網絡輿情反轉事件的分析,找出其傳播的原因、規律,探討解決辦法,為減少網絡暴力提供思路借鑑。
  • 反轉新聞的再定義:倫理學的視角-虎嗅網
    該文被新京報在6月30日稍作增補,將「戰備肉」放置在標題,推出《「殭屍肉」多為國外過期戰備肉流向二三線城市》,此文也成為輿情發酵過程中轉載最高的報導,引發網絡輿論場集體吐槽。7月9日,洪廣玉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劇情逆轉的時候到了:「殭屍肉」報導是假新聞!》,將新聞反轉。
  • 反轉新聞經典案例分析模版在此
    但小鐸經常收到學生複習反饋說自己還不會分析熱點,拿到熱點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分析,更不知道如何運用到答題中……近兩天引爆輿論的女教師體罰學生事件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新傳熱點案例,小鐸就以此為例,來給大家總結一下日常熱點分析的思路和套路!
  • 紅麥輿情榮獲「2017中國大數據應用優秀案例獎」
    此次峰會上,博彥科技旗下博彥多彩數據的紅麥輿情監測應用案例榮獲了「2017中國大數據應用優秀案例」這一獎項。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此次峰會旨在通過交流分享成熟的應用案例,充分發揮信息引導與示範引領作用,以應用促創新,加快推進我國大數據行業健康發展,共吸引了業內300餘位企業中高層決策人員的參與。與會人員在會上暢談大數據行業發展新動向,共謀大數據行業發展新未來。 本次獲獎的紅麥輿情案例客戶為某大型傳媒集團,業務涵蓋報刊出版、廣告、發行影視製作及網絡電視等領域。
  • 一個芒果的事件,讓我想起來宋小寶的海參炒麵,凡事過猶不及
    最近一個芒果引發的爭論已經討論了一周。從一開始我是直接快遞員聶大姐 。到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有媒體發表反轉意見的文章或者視頻。曾經動搖過,因為所謂的反轉叫囂說警方要發出出警視頻。今天剛剛看到央視發出的出警視頻。
  • 一個芒果就逼得快遞員下跪,是什麼讓這個行業失去了自尊?
    山東廣饒圓通公司的一位女快遞員,因為快遞丟了一個芒果,自己掏錢又買了一箱送過去。但顧客依然堅持打差評。快遞員在公司壓力下,親自上門下跪哀求,但對方卻報了警。雖然後續的報導顯示,女快遞員當時並未被罰款,也沒有面臨被辭退的風險。之所以誇大說辭,只是為了打動客戶,獲得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