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因州龍蝦業發展史—400年的有恃無恐

2020-12-28 小花的美味生活

緬因州是世界著名的「龍蝦城市」,緬因龍蝦被端上世界各地的餐桌。緬因人捕龍蝦已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但是龍蝦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在近50年,緬因人的可持續觀念以及強大的科技支撐,保證了龍蝦可以被源源不斷的捕撈上岸。緬因州的龍蝦發展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模式的成功,更是一個人與自然互利共生的真實故事。

1605年—第一次有記錄的捕獲龍蝦。龍蝦資源在1600-1700年代非常豐富。它們總是被認為是乞丐才會吃的東西,甚至還有一個關於僱傭僕人的故事,他們會把吃龍蝦寫在合同裡,來確保他們一周不會吃兩次以上的龍蝦,因為他們覺得龍蝦是難吃的東西。

17世紀末—龍蝦的「調料」為人所知,龍蝦捕撈業也開始正式建立。他們用專門訂做的船,在甲板上放置著有水的井,來運輸剛捕撈上來的活龍蝦。隊長E.M.Oakes 來自Harpswell 是緬因州最早的捕蝦人,船員在20世紀成為龍蝦產業的主體。

1828年,緬因州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州外的捕蝦人在緬因州捕蝦。

1842年,龍蝦罐頭開始在美國緬因州的伊斯特波特市出現,龍蝦的市場開始被擴大。在1843年,一磅重的龍蝦肉的價格是5美分。

1850年,經過加工的罐子代替了箍網—木質陷阱,木製的陷阱是今天的鐵絲網編織成的陷阱的前身,在進行維修的時候,必須從水裡取出木質的陷阱,而堅固的鐵絲網卻不用。

1872年,頒布第一個了禁止食用待產卵的的雌性龍蝦的法令,許多龍蝦工人在實行這項保護措施。

1874年,頒布了第一個規範龍蝦最小尺寸的法令,第一次的最小尺寸是10.5英寸,這直接導致了許多龍蝦公司的破產,因為超過10.5英寸的龍蝦太少了。今天緬因州的合法捕撈尺寸是3.25英寸-5英寸之間。

1875年,在需求高峰時期,人們將龍蝦罐子作為一種存儲活龍蝦的方法。

1910年,在龍蝦船的動力系統上,發動機開始取代大部分的船帆和漿。

20世紀初期,美國的龍蝦捕獲量非常低。在這些日子裡,漁民們常常不得不尋找其他方法來補充他們的收入。有很多謠言是關於捕蝦人在封海的日子裡逃離緬因州海岸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末,根據羅伯特·喬伊斯的說法,他在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釣魚時。曾在天鵝島捕龍蝦。誘餌每蒲式耳10美分(現在是14美元)。他給龍蝦的價格是一磅10-14美分。

1940年,一家名為LobLure的公司開始研究另一種龍蝦誘餌。早期的替代品包括浸泡在鯡魚油中的衛生巾,以及煤油浸泡的磚塊。鯡魚是目前最受歡迎的魚餌,在美國和加拿大每年要使用700-800百萬磅的鯡魚。從牛皮到大豆,對於魚餌的研究一直持續到今天。

1950年,產量開始增加,合作項目也變得多了起來:第一個項目是在布塞灣、彭馬奎德和斯頓頓。緬因州的捕蝦人協會組織是Vinalhaven 的Leslie Dyer是MLA的第一任總統。

在上世紀50年代,海上捕蝦變得越來越普遍。今天,大多數的捕龍蝦船隻依然是由個別船主所擁有的。近海捕蝦在鼎盛時期帶來了月20%的捕撈量,而今天約佔陸地總面積的10%。

20世紀70年代—引入了線網陷阱。

1977年,根據金氏世界紀錄的記載,最大的龍蝦在新斯科舍省被捕獲,它有44磅6盎司長,從尾巴到爪子的長度為3.5英尺。

1987年,龍蝦協會成立。該研究所是由與緬因州大學合作的行業協會發起的。龍蝦研究所的核心功能包括交流、拓展、研究和教育規劃。

2010年,美國的龍蝦產量為116248149磅。價值超過3.99億美元。

2011年,緬因州的龍蝦產量達到10390萬磅。價值超過3.31億美元。

相關焦點

  • 中國吃貨拯救美國龍蝦小鎮 緬因州龍蝦味美多汁組圖
    據《華盛頓郵報》當地時間5月15日報導稱,美國緬因州有一個叫小蔓越莓的島,盛產龍蝦。近幾十年來,該島龍蝦捕撈產量過剩,面臨轉型。為了不讓龍蝦產業崩盤,當地官員想了非常簡單的方法:找到更多愛吃龍蝦的人。於是,中國吃貨成了他們的救世主。  圖為美國緬因州波特蘭海鮮市場上的龍蝦。
  • 緬因州2020年龍蝦捕獲量同期下降21%!疫情影響價格下跌!
    緬因州2020年龍蝦捕獲量同期下降21%!疫情影響價格下跌!DMR專員Patrick&nbspKeliher在3月6日星期五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說:「儘管去年開局緩慢,但緬因州的龍蝦產業在過去幾個月裡顯著增加,海洋環境中有許多因素影響著登陸。去年的冷春造成了換殼的延遲,換殼是龍蝦脫殼的時候。漁民們一直等到棚子建好後才開始捕獲,所以一開始的捕獲速度很慢,但今年晚些時候就會恢復了。」
  • 美媒:從緬因州龍蝦看中美經貿複雜性
    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拿走緬因州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現在又要吃光該州的龍蝦緬因州的小紅莓島住著自由自在的漁民,布魯斯·費納爾德便是其中之一。他給自己的漁船裝上餌料,然後出發去搜尋緬因州著名的甲殼動物:龍蝦。
  • 美國緬因州龍蝦饕餮之旅:滿城盡帶紅金甲
    這裡的確是個不錯的地方,尤其是春夏兩季,總有大批遊人,原因只為一個:龍蝦。緬因州雖然盛產龍蝦,當地卻沒有集中的交易市場,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裡的龍蝦大多通過餐廳來銷售。把緬因州稱為龍蝦之州一點也不為過,緬因州位於美國東北,由於廣闊的東海岸沒有汙染,多巖石和寒冷的海水,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龍蝦生長的優良環境。
  • 緬因州龍蝦出口1年下降82%,想和中國客戶搞好關係
    來自美國的湯姆·馬丁,當捕蝦人已經35年了。從他14歲那年起,就開始在暑期打工捕龍蝦,然後每年夏天都去捕龍蝦,直到上大學。一年後,他輟學了,開始常年捕蝦。她承認中國人喜歡他們的新鮮海鮮,尤其是緬因州著名的多肉貝類。「波士頓有龍蝦,但我更喜歡這個!」但是隨著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龍蝦出口的關稅不斷增加,即使中國人民對當地龍蝦有所偏愛,但緬因海岸等公司仍面臨巨大的挑戰。緬因海岸是一家活龍蝦批發商,總部位於緬因州約克市。
  • 美緬因州「龍蝦故鄉」岌岌可危,可能被大中華吃貨罷免稱號
    在美國緬因州被稱為龍蝦的故鄉,龍蝦捕撈佔全美的80%。其中大部分龍蝦用來出口,主要國家是中國。隨著出口量和捕撈量的增加引起當地專家的擔心,「龍蝦故鄉」可能會慢慢名不副實。在緬因州現在正值龍蝦大豐收時期,僅去年一年蓋州收穫了大約1億斤的龍蝦,價值約4.35億美元,是近30年前龍蝦捕撈量的5倍。但是令人水產專家擔憂的是,由於逐年大規模的捕撈及全球氣候變暖,龍蝦的生長環境正在惡化。緬因州的龍蝦產業價值17億美元也許在將來會變得岌岌可危。
  • 第72屆緬因州龍蝦節(2)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8月6日 (外代二線)(11)第72屆緬因州龍蝦節 8月3日,在美國緬因州羅克蘭舉行的龍蝦節上,一名男士將自己的寵物犬裝扮成龍蝦造型。 緬因州龍蝦節始於1947年,是全球龍蝦愛好者的盛宴。
  • 多國搶佔美農產品在華市場 港媒:緬因州龍蝦遭「無妄之災」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5日報導,中國曾是美國緬因州龍蝦的第二大進口方,2017年下半年中國進口了價值近1.285億美元的龍蝦,2018年上半年的進口又增長了169%。報導稱,但由於受到關稅打擊,去年中國市場不復存在,美國2018年全年對華龍蝦出口量同比下降了80%。
  • 美緬因州漁民捕到巨型龍蝦後放生 體長1米重12公斤
    據英國媒體報導,一隻體長几乎與3歲兒童不相上下的巨型龍蝦當地時間2月24日在美國緬因州被放生,它是該州漁民捕撈到的最大龍蝦。美國漁民羅伯特·馬隆日前在緬因州庫欣地區的海岸邊捕撈到了一隻體長約1米、體重超過12公斤的大龍蝦,這位好心的漁民沒有讓其成為盤中餐,而是將它送往了位於西布斯貝港的緬因州水族館。
  • 美媒:中國「吃貨」解救美國龍蝦小鎮
    2010年,緬因州對中國的龍蝦出口額僅約10萬美元;但到了2015年,這個數字已經逼近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 報導解釋,中國人愛上緬因州龍蝦的原因,除了鮮美多汁的肉質、還有那些煮熟後鮮紅的蝦殼,在中國被視為是吉利的顏色,而廣泛使用在中國的慶典及婚宴上。
  • 對華出口暴跌,美緬因州龍蝦業者感到憂慮……
    參考消息網8月12日報導港媒報導,有分析認為,美國緬因州輸華龍蝦數量大減,是一個典型例子,折射出美國對華打貿易戰、美國漁農業者遭殃。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8月8日報導,曾向中國大量出口活龍蝦的緬因州業者感到憂慮。
  • 從美國波士頓到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全球龍蝦貿易中心變遷史
    全世界約有400多種龍蝦,在北美洲產量最大、最具經濟價值的龍蝦產區是在加拿大和美國最東北部的大西洋沿岸,這裡捕撈上來的龍蝦在過去被稱之為「波士頓龍蝦」,其一直有著「海鮮之王」的美稱。在過去的飯店裡請客吃飯點一隻大龍蝦,象徵著品味,地位和身份。
  • 澳洲龍蝦失去中國市場,價格暴跌50%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歇業停工上個月初,由於遇到清關檢查等措施,澳大利亞龍蝦被澳媒披露對華出口出現延誤,為此澳大利亞出口商決定暫停對華龍蝦發貨。無法向中國這個最大買家發貨也使得澳大利亞龍蝦業陷入困境,不僅產品價格暴跌,部分漁民甚至直接歇業。
  • 波龍捕撈史中最大七隻龍蝦,揭開波龍永生之謎
    波龍,已經有近400年捕撈歷史,但是它以「貴族」身份出現在中國民眾餐桌上將近十年,這些年波龍在中國市場的火爆是其全球貿易的縮影,其貿易傳奇更驗證了全球市場的複雜性。但是除了極鮮的美味外,大家可能還不了解波龍,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波龍器官不會衰老退化,因此一些人認為如不受捕撈及環境突變影響,其壽命會無限延長,從而造就了「波龍」的不老傳說。波龍能長多大,能活多久,今天易哥給你揭秘。
  • wecook 味庫 鮮活波士頓龍蝦 400-500g *2件 214元(合107元/件)
    【PConline 聚超值】 波士頓龍蝦應該是龍蝦中最便宜的品種之一了(請不要用小龍蝦比較),紅棕及純黑色較為常見。波龍產自北大西洋深海,雖然叫波士頓龍蝦,但主要產地是加拿大和美國緬因州,波士頓並不產,因是美國最大集散地而得名~學名是美洲鰲龍蝦,世界上更普及的叫法是緬因龍蝦或加拿大龍蝦。規格 450-550g 2隻裝。
  • 對華出口停滯後,澳大利亞龍蝦價格暴跌50%!美國還搶生意?
    龍蝦價格暴跌50%,澳大利亞漁民歇業停工上個月初,由於遇到清關檢查等措施,澳大利亞龍蝦被澳媒披露對華出口出現延誤,為此澳大利亞出口商決定暫停對華龍蝦發貨。無法向中國這個最大買家發貨也使得澳大利亞龍蝦業陷入困境,不僅產品價格暴跌,部分漁民甚至直接歇業。
  • 波士頓龍蝦價格將超過100元/斤,但中國將別了美國波龍
    到了2012年,美國緬因州龍蝦利用全年可以捕撈的優勢,也成功打入了中國市場。  2012年美國的龍蝦的價格跌到20年來的最低,緬因州龍蝦出現供大於求的狀況。為了拯救龍蝦產業,緬因州政府與貿易協會把目光轉向了中國。直到2016年,中國佔美國出口龍蝦的比例從2009年的1%上升至15%,成為美國第二大龍蝦出口市場。
  • 波士頓龍蝦賣不出去,川普又打起了關稅的主意
    美國的鄰國加拿大也是重要的龍蝦生產國,且兩國海域內的龍蝦品種相同。根據2017年9月生效的加拿大-歐盟貿易協定,從加拿大出口到歐盟的龍蝦無需支付關稅,而美國出口的龍蝦則面臨8%的關稅。這使得美國龍蝦在歐盟市場上處於絕對劣勢。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2018年歐洲國家從美國進口的龍蝦總價值為8130萬美元,較2016年的1.52億美元近乎腰斬。
  • 龍蝦:這鍋我不背
    2019年1—6月,加拿大對中國龍蝦出口量已接近3300萬磅,幾乎是2018年全年總和;出口值接近2億美元,超過上年總出口額2.23億美元,幾乎毫無懸念。3緬因州,經濟和就業遭遇衝擊這屆美國政府挑起的戰火,折射在龍蝦出口領域,最先殃及的「池魚」便是緬因州。
  • 美國捕蝦業深陷困境 中國吃貨成救星
    如今美國龍蝦已成為中國餐廳的必點菜餚之一。(圖片來源: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中國日報網5月16日電(信蓮)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15日報導,小紅莓島(Little Cranberry)是緬因州一個偏遠的海島,島上居民人數僅為70人,大家都以出海捕捉龍蝦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