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似乎對筍有種抹不開的執念,春天吃醃篤鮮、油燜春筍,南肉春筍。冬天就吃炒二冬、蝦子冬筍等。但春筍和冬筍的時間太短,只能嘗個鮮,夏季上市的鞭筍這時便大顯身手,糟燴鞭筍便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這本來是一道正經素菜,相傳在宋代時,西湖孤山的廣元寺旁有一大片竹林,盛產竹筍。廣元寺的和尚們也常年吃筍,但他們不會烹飪,做出來的菜算不得美味。一日,時任杭州知州的蘇東坡來到此地,看到這簡單烹飪的筍,大感可惜。於是親自下廚,用香糟,芝麻油,溼澱粉等材料,手把手將糟燴鞭筍教給火工和尚,受到僧侶們的追捧。
然而這道菜流傳到民間就變味了,民間的食客們並不滿足於這種清淡的口味。於是在大廚們的改良之下,愣是把一道素菜改成了葷菜。原本用的芝麻油改用了豬油,做好後還要再淋上一勺雞油提鮮。加了葷腥的糟燴鞭筍更受歡迎了。
如今,糟燴鞭筍已經成為杭州的一道傳統名菜,夏季去杭州一定得吃吃看!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