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克裡斯汀·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的童話作家,他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之一,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享有很高的榮譽,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
1805年4月,一個嬰兒出生在一張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聲啼哭著,仿佛抗議著上帝將天使貶低到人間。教士安慰惶恐的母親說:「小時候哭聲越大,長大後就越聰明。」
果然許多年後,這個天使向全世界展現了他的聰明才智,即使是聖誕老人,也並不會比他更有名氣。他的名字,就是漢斯·克裡安徒生斯蒂安·安徒生。
小說:
《即興詩人》、《奧-特》、《不過是個提琴手》、《兩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
童話:早期童話以樂觀的態度和現實主義為主,幻想成分強,有美好的嚮往。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醜小鴨》《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在鞭撻醜惡、歌頌善良中,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憂鬱情緒。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 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揭露社會生活的陰冷、黑暗和人間的不平,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
安徒生的題材都是取自於現實,喜歡旅行的他在旅行中把一些人,事,物帶來的靈感和感悟寫下來,他的一生創作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翻譯成15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被世人稱為「世界童話之王」、「丹麥童話大師」。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於丹麥中部富恩島奧登塞小鎮,他的父親是一個終生在作坊裡操勞的鞋匠,喜愛文學,但一輩子也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鬱郁終生,因而把出人頭地的期待寄托在安徒生身上。
他的母親比父親年歲大,沒有太豐富的經歷,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是一個慈善而勤勞的家庭婦女。窮困潦倒的父親為了謀生,不得不去拿破崙軍隊當僱傭兵,但因身體不支,兩年後就退伍回家,不久便去世了。
為了生活,也為了還債,母親沒日沒夜地拼命幹活,一天到晚弓著身子趴在小河邊一塊平坦的大石上為別人洗衣服。
安徒生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
為追求藝術,14歲那年,安徒生口袋裡裝著13個銀毫子離家去了首都哥本哈根。一個從鄉鎮來的小小打工者,從此開始了他一生漂泊的獨行生活。
安徒生年輕的時候一人在哥本哈根闖蕩,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地方,充滿了磨難和重重考驗。他在這巨大的考驗之下,一個人頑強地生活著。
終於在童話這條路上他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在這條路上他充分地發揮了他幻想的天賦和與生俱來的的想像力,用自己手中的筆開啟了他這不平凡的一生新的篇章,他的文學道路上忽然變得開闊坦蕩。
安徒生每年聖誕節都會出一本童話專輯,他的作品也在一點一點的變得越來越成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讚譽和推崇。
安徒生孤身一人,了無牽掛,時常自己一人帶著行李去各國旅行,他的內心充滿了對自由和美好的嚮往,往往在旅行中從一些人或者事獲得了許多的靈感,然後用筆創作了一篇又一篇經典的而又美好童話故事,他筆下的世界是那麼的純潔,美好。
或許他個人也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尋找到了慰籍,孤身一人的時候難免寂寞失落,唯有童話給了自己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動力,他把對生活的嚮往寄托在了自己筆中的世界中。
35歲的安徒生在以後的9年時間裡,做了30次國際旅行,他的足跡遍及歐洲各國,最遠到過土耳其。安徒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十分嚮往中國,希望有朝一日能到神秘的東方古國旅行,但他的這一願望始終沒有實現。
一直要等到20世紀初葉,安徒生這才有機會騎著《野天鵝》,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安琪兒》、《拇指姑娘》一起,來到中國進行「精神訪問」。
安徒生的一生可謂經歷了萬千的坎坷和眾多的磨難,也獲得了人們的讚譽和鮮花,他在童話路上的成就帶給了後人很大的影響,他筆下的童話故事給多少人的兒童時代留下了無法忘記的美好記憶。但這一切的背後卻是以自己一生的幸福作為交換的代價。
安徒生一生未婚,孤身一人帶著自己的童話度過了一生,愛情的味道他一輩子也沒有嘗到 。
這並非他沒有主動去接觸愛情,但是可惜的是每次丘比特的」愛情之箭「都與他失之交臂。
一 、安徒生的第一段戀情
對於自己貧寒的出身、醜陋的相貌,使得安徒生內心深處積下了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安徒生的第一位戀人是他同學的妹妹麗波爾·沃依特,安徒生對她的愛意一度讓自己無法自拔,他堅信在這個世界上絕不會有一個人會像他那樣愛的那樣痴狂,而且認為麗波爾也是如此傾心於他。
然而,麗波爾是一位富人的女兒,更使安徒生沒有料到的是,麗波爾那時已經訂婚了!安徒生與麗波爾的戀情以失敗告終。
那年安徒生25歲。
二 、安徒生的第二段戀情
安徒生的第二位戀人是性格文靜有著湛藍眼睛和一個像豎琴的琴聲那樣動聽的名字的姑娘露易莎·古林。為了向她坦露自己心裡的每一個角落,安徒生開始動手寫作自傳《我的一生》。
但是,但卻遭到了露易莎的父母堅決反對,他們認為露易莎應該嫁給體面的年輕律師林德。為了阻止安徒生的痴心妄想,古林一家很快操辦了露易莎與林德的訂婚禮。
那年安徒生28歲。
三 、安徒生的第三段戀情
安徒生的第三位戀人是被譽為「瑞典的夜鶯」的歌星珍妮·琳德,她是斯德哥爾摩第一流的歌唱家,不但深深地吸引著安徒生,而且對安徒生的文學創作產生過深刻影響。
透過珍妮·琳德,安徒生第一次意識到藝術的神聖,懂得了藝術家獻身藝術必須忘掉自己。
安徒生對珍妮·琳德的感情近乎痴迷,少年的夢想與中年的纏綿交織在一起,匯聚成一首洶湧澎湃的心靈之歌,使他寫就了不朽的童話名作《夜鶯》。
在這篇童話中,安徒生把美麗的夜鶯變成了來自遙遠的中國的使者,增添了愛情的神秘與浪漫色彩。然而,在安徒生一生坎坷的情感歷程中,他最鍾愛的」夜鶯「卻拒絕了他的求婚。
那一年,安徒生已過了「四十不惑」之年。孤寂的安徒生餘生都在懷念珍妮·琳德,每當想起她時,就會站在窗前,遙望遠方,反覆吟詠詩歌以示懷念!
安徒生所追求的愛情是那麼的炙熱,雖然結局是悲傷的,遺憾的。愛情的悲劇性的確是一種十分痛苦的事情,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苦苦追求的愛情在最後追而不得的結局讓人難以釋懷,在生活中也衍生一種負面的行為。
這種種行徑可能就成了罪惡的根源。但是在安徒生的童話中,他將這種行為慢慢的淡化,轉化成一種善良,一種無私,一種默默的祝福。
在現實中,戀愛中的男男女女享受到了愛情的甜蜜和美好,但往往能攜手白頭到老的卻往往物是人非。
而在失去的人心中只有懷著虔誠,懷著過去的種種美好回憶去面對被戀人遺忘的結局,真心的祝福對方,這樣才是善的結果,放過了對方,也放過了自己!
漢斯·克裡斯汀·安徒生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創作了自己筆下眾多的故事,他的童話是自己生活的感悟和映射。
他用單純的心和坎坷的人生經曆書寫了一篇篇的經典童話故事,獲得無數的讚譽和鮮花,給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畫下了句號。
「安徒生很孤獨,強烈的孤獨。」——列夫·託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