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這個字現在已經不常用了,通常情況下,我們現在只能在一個地方看到這個字,就是河北省的旅遊宣傳廣告,河北經常會宣傳自己「京畿重地」的身份,那這個「畿」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畿」其實就是古漢語中稱國都四周的廣大地區,「京畿重地」現在特指河北省,因為它圍著共和國的首都北京嘛,而這個類似的用法,不光是在中國有,在日本也有。
在日本傳統地理大區劃分的時候,有一個地區被劃分為「近畿地區」,那是哪裡呢?可能很多人會猜,既然「畿」指的是首都附近的廣大區域,那「近畿地方」指的應該是東京一帶吧。
這可就錯了,東京一帶日本是稱呼「關東地方」的,而「近畿地方」指的其實是京都,神戶,大阪這一帶,此地區也被稱為「關西地區」。
額,那這就怪了,不是首都,為什麼敢有「畿」字呢?
這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在古代,日本的天皇一直都是在京都的,天皇在哪裡,那首都就在哪裡;不過古代日本有些特殊,古代日本天皇沒有實權,只是個象徵,掌握實權的是幕府將軍,而幕府將軍是駐紮江戶的(現在的東京),所以日本的政治中心其實是在江戶。
不過天皇在京都,那京都附近自然能稱「近畿地區」。
但明治維新之後,天皇也遷移到東京了,東京成為了日本事實上的首都,那按照道理,這「近畿地方」要換了吧,應該換成東京一帶才對,京都大阪一片老老實實叫「關西」就可以了。
不過嘛,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日本是沒有法律規定首都到底是在哪裡的,雖然事實上首都已經到了東京,但有些京都人就是要爭口氣,而且他們也有道理:日本遷都東京是在1869年(明治2年),但當時考慮到保守派和京都市民的反彈,詔書沒有明確使用遷都和定東京為日本首都的字眼(但是把江戶改名為東京了)。
所以至今,關西還認為天皇移駐東京只不過是為了施政的方便,京都還是名義上的首都,東京只是行政首都,那麼這種情況下,他們延續歷史傳統叫「近畿地區」仍然叫得理直氣壯。
那東京為什麼不自稱「近畿」反擊呢?這就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問題了,通常東京地區使用首都和首都圈的稱謂,不使用「近畿」,因為「近畿」是一個歷史味道比較重的詞。